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873|回复: 0

[湖北] 2019年通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6:18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836
    发表于 2021-10-12 15: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通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战胜罕见旱灾和非洲猪瘟疫情,巩固脱贫成果。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7.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0.46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8.43亿元,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6534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1:34.0:50.9(经济普查前数据)调整为13.8:36.6:49.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5.7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4%、38.10%、54.66%,分别拉动GDP增长0.53、2.78、3.99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7%;林业产值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畜牧业产值9.46亿元,比上年下降5.9%;渔业产值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粮食、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33.51万亩、10.73万亩,粮食、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为11.20万吨、1.17万吨。全年生猪存栏15.19 万头,出栏30.10 万头;活家禽存笼194.11万只,出栏170.94 万只;水产品产量1.19万吨,比上年增长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家,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4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0.9%,工业营业收入107.02亿元,同比增长10.61%,工业用电量(全口径)2705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工业增值税9207.0万元,同比增长5.5%,产品销售率99.3%;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建筑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3%,开发区投资同比增长20.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4%、22.5%、19.1%,占比为15.58:42.56:41.8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59.0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3.0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亿元,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4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0%。

    六、交通和邮电

    2019年,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28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97公里,国道2条87.4公里,省道5条199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2547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通乡二级公路黑色化,187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达率、硬化率均达100%。全年完成客运量280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28965万人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2%,完成货运量335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9537万吨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8%。水上运输实现连续22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49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5万户,增长29.63%;互联网宽带用户6万户,增长17.65%。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30亿元,增长3.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3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24亿元,增长13.46%。

    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3169万元,比年初增加132445万元,增长8.4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42508万元,比年初增加138872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305298万元,比年初增加9247万元;广义政府存款354384万元,比年初减少1602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57163万元,比年初增加123524万元,增长13.2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9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10家,“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5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对2018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4家企业、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省级科技孵化器电商服务中心、认定成果转化的企业累计拨付奖励资金77.55万元。申报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三个;推荐2人参加省“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培训计划;举办农民科技培训活动2期,培训人数300人。我县湖北新亿通机车配件有限公司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9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102所,中职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74778人,其中高中学生8321人(含中职学生1650人),初中学生19340人,小学学生47040人,特教学生77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5546人,其中专任教师4954人。全县共有幼儿园92所,在园幼儿17213人,教职工2040人,其中专任教师99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小学升学率100%。

    2019年新建迎宾路小学和实验高级中学。从2019年起,每年投入673.2万元,在全县187个行政村每村落实“一村一辅(警)”,主要负责村级校园安保工作;每年投入162万元,为中小学校增配50名专职保安,实现中小学校(园)安保人员全覆盖。2019年招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321人,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20人。全年总计资助学生27327人次(含建档立卡贫困生19541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811.40125万元;为2828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273.273万元。2019年黄沙小学在省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实验中学在省级经典诵读中获得第五名。我县音乐、美术教师参加了市级基本功比赛,获得全能一等奖和手工制作一等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新图书馆免费开放,已接待116003人次,有效持证读者5500余人。融“三馆两场一中心”(综合体育馆、游泳馆、非遗展示馆、剧场、剧团排练场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县文体中心已全面竣工并进行试运营,成功举行了“首秀”-- “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红歌会活动。高标准建成30个村级文体广场,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文艺下乡演出120余场,观众人数10万余人次;“戏曲进校园”各中小学演出6场、讲座4场、辅导20场。举办全县“迎春杯”老年人门球赛与全县职工趣味运动会,“健康生活,快乐奔跑”全民健身活动在大畈镇板桥村举行。

    我县全域旅游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全县第一次乡村旅游协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召开,石门村被首批录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并于9月23日成功举办 “绿色荆楚•五谷丰登”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龙隐山、枇杷小镇成功申报省级重点旅游开发和文旅融合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木雕”入选参加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民歌《十绣荷包》入选中国文化旅游部和云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并受邀前往参演,这是整个鄂东南地区有史以来在民歌领域第一次登上国家级舞台。

    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19个(含妇幼保健院),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3个,通羊镇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民营医院3个。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740张,其中县直医疗单位1050 张,乡镇卫生院510张。在编在岗卫生工作人员2934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86人(含临聘人员),注册护士913人(含临聘人员)。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死亡率为4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14‰。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我县COD排放量2019年合计削减766.04吨、氨氮削减59.32吨、S02削减576吨、NOX削减 108吨。全县2019年减排项目合计17个,其中污水治理项目11个,畜禽治理养殖项目3个,锅炉关闭项目3个。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由水利和湖泊局移转到市生态环境局通山分局。

    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4起,其中,工矿商贸事故2起,死亡3人,道路交通事故12起,死亡1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4.2845万户,户籍总人口48.78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12.20:100。年末常住总人口37.77万人,比上年增长0.19%。城镇化率45.3%,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8元,比上年增长9.4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9622元、3627元、736元、36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4元,比上年增长9.1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6528元、5042元、1992元、40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8元,比上年增长9.9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7218元、2892元、144元、2264元。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528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交通通信同比增长分别为9.07%、9.87%、11.96%、10.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522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支出同比增长分别为8.84%、9.2%、10.33%、9.3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806元,其中食品烟酒、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交通通信同比增长分别为9.91%、10.6%、12.14%、10.66%。

    全县现有城乡低保对象13431户23014人,其中城市2675户3857人、农村低保对象10756户19157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847人,其中城镇76人,农村1771人;有“卡内”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对象14671人,占比达69%。统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12027万元,全年支出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703.98万元,其中城乡低保6747.06万元、特困供养1980.84万元、物价补贴628.63万元,参合629.75万元、临时救助717.7万元。各类支出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41.55万元,占比60%。2019年全失能对象护理补贴按上年度城镇全部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的33%执行达13103元/人/年,半失能人员按100元/人/月落实。发放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6032人,发放资金425.97万元;发放百岁老人津贴14人,发放资金4.014万元。完成南林桥镇、燕厦乡2所福利院新建任务,改建7所福利院消防设施与无障碍通道,为全县12所福利院配备特护设备,安装扶手装置。2019年我县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孤儿救助标准平均补助水平提高到300元/人月、215元/人/月、750元/人/月、1160元/人/月。

    2019年3月,县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新医疗保障局整合了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工伤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医药价格采购管理等职能。全年全县基本医保参保总人数418482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393470人,职工参保25012人,参保率达100%。筹资医保基金达3.1亿元,全年全县医保受益974402人次,支付基金总额4.71亿元。2019年全额资助全县贫困人口83879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资助金额1845万元(人均220元/年),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城乡医保参保率100%。2019年全县按240元/人标准全额资助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共计投入资金2014万元,参保率100%。

    2019年,全县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171567人、14066人、28370人、12940人、16938人、1677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3元/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均调标300元,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上调125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提高到300元,贫困户、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718人,完成102%;失业人员再就业1412人,完成20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2%;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6笔,共3183万元,完成106%,扶持创业406人,带动1223人。开展培训班91期共5045人,完成168%。实施人才创新创业超市提档升级工程,入驻企业达到59家,荣获“全省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超市”称号,在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赛中通山县荣获咸宁市第一名,并代表咸宁市参加湖北省人社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赛。

    注释:

    1、人口、户数来源于公安局。

    2、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源于卫计局。

        3、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