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648|回复: 0

[河南] 2019年洛阳市西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21
  • 签到天数: 7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589
    发表于 2021-9-30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洛阳市西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核心任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开放招商的力度,狠抓项目建设,加强企业服务,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全区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全区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据初步核算,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突破300亿元,达到305782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0万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814074万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2240848万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1:26.6:73.3,第三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农业

    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19年,西工区委、区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创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农业复合的产业模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190万元,同比增长2.7%。

    2019年,全区耕地面积1016公顷,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75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4公顷,总产量3133吨;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416公顷,总产量1506吨;秋收粮食播种面积348公顷,总产量1627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公顷,总产量为79吨。蔬菜类播种面积85公顷,总产量为1847吨。瓜果类播种面积7公顷,总产量为81吨。年末果园面积201公顷,水果总产量为1647吨。

    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2019年,除肉类总产量较大下滑外,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畜禽存栏数量均较上年较大增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7412万元,同比增长10.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4797万元,同比增长24.5%;重工业增加值122615万元,同比增长6.4%。从所有制性质看,公有制企业增加值45218万元,同比增长-24.8%;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122193万元,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99864万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17936万元,利税总额29359万元。

    建筑业平稳运行。2019年,全区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6669万元,同比增长15.6%。房屋施工面积53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3%;房屋竣工面积9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第三产业投资支柱作用凸显。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6个,竣工项目21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5094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第二产业投资64861万元,同比下降68.1%;第三产业投资1360233万元,同比增长32.5%,占全区投资的比重达到95.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36618万元,同比下降6.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68903万元,同比下降12.6%;总施工面积97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其中:房地产施工面积96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5%。

    五、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2019年,全年实现区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2773万元,同比增长6.4%,总量占全区GDP的比重为4.0%。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2019年,全区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6969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批发零售业3859448万元,同比增长10.0%;住宿餐饮业367521万元,同比增长6.9%。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87514万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5%;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达到63978万元,同比增长16.1%。

    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形势良好。2019年,全区实际引进外资25800万美元,超年度目标3.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7%。引进省外境内资金496000万元,超年度目标3.3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53%。引进省内资金215000万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概算总投资109亿元,其中十亿元以上项目4个,开工项目16个,签约项目开工率达88.9%。全年全区外贸企业进出口累计182838 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额17173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

    七、财政

    财政收入总体平稳。2019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233万元,同比增长8.2%。全区税收收入完成108712万元,同比增长12.7%,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0.0%,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中,增值税36816万元,同比增长17.0%;企业所得税12035万元,同比增长25.2%;个人所得税5013万元,同比下降21.3%;房产税9797万元,同比下降8.9%。

    财政支出较快增长。2019年,全区财政支出合计265923万元,较上年增长21.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26万元,同比增长17.8%;基金支出59597万元,同比增长37.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八项支出合计193592万元,同比增长20.0%。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体制日臻完善,科技工作得到有效加强。2019年末,全区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44份,同比增长13.4%;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91亿元,同比增长10.1%。2019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5家;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备案120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共有公办学校26所,在编教师1459人,在校学生21875人。其中,初中2所,专任教师56人,在校生523人;小学23所,专任教师944人,在校生21325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教师15名,学生45人。民办学校4所,教师444人,在校生2338人;备案注册幼儿园51所,在职教师1676人,在园幼儿1206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区现有区文化馆1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9个。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8处。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5个,城市书房15个。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2个。“双节”期间,组织“文化下乡”巡演等各类不同主题文化活动30余场次。圆满完成“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月”西工区会场演出活动和“唱响红山”、“魅力红山”文艺汇演周演出活动。圆满完成西工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文艺庆典暨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2019年“文化惠民进基层”启动仪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广场文化活动70余场次、书画展览4场,参与群众10余万人次。开展公益电影放映582场次,完成全年任务。开展基层文化专干、文艺骨干培训达30场次,参与人数达600余人次。组织编排优秀文艺节目,深入辖区文化主阵地开展40场“文化惠民进基层”专题文艺演出。依托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开展各类非遗传习活动20场,参与人数600人次。区图书馆及下辖城市书房组织开展多个品牌的读者活动400余场次,参与读者达到1.4万余人次。

    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2019年末,全辖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9家,二级以上医院8家,一级医院11家,厂矿卫生室20家,门诊部、个体诊所111家;乡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共57家。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70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59人,注册护士3177人,药师(士)300人,技师(士)35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15人。年末全区实有床位4864张。

    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区共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211 处,其中乡镇体育健身工程2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5处,多功能运动场1个,社区体育健身路径170 处。2019年,全区新增体育场地21个,面积3300平方米。全年申建市级健身路径12套,申建省级健身路径3套,申建公园绿地健身路径3套,建成体育笼式多功能场地1处。全区现有各类体育俱乐部34家、协会7家;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10 人,形成了组织完善、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区级体育竞赛活动29次;参加市级以上体育竞赛活动4项,分别获得“世达杯”七省老年门球赛冠军,市“体彩杯”武术大赛团体第2名、集体项目组合拳第1名,武韵中原“体彩杯”河南省第三届传统武术大赛(洛阳赛区)集体项目一、二等奖,2019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河南区预赛)A组团体一等奖。组织参加洛阳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10个项目比赛(市规定七项),承办了洛阳市农民篮球赛。

    十、环境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2019年,全区从事环境卫生人员1887人。对77座公厕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新建公厕7座,改扩建公厕8座,更新公厕导向牌88个;改建垃圾中转站2座,更换、刷新各类垃圾收集车辆400余辆,更换、维修破损果皮箱共计856个,清理生活垃圾14.8万余吨、无主垃圾和建筑垃圾200余吨。投资954余万元建成6个小游园,总面积36400平方米。深入开展创建园林单位、园林小区活动,申报省级园林小区2个。新建、改建成停车场20个,约3700个停车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区积极做好48条区管道路和69条背街小巷管护工作,完成2条断头路打通、9条背街小巷改造、5个海绵化小区改造、64.67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等。积极推进河渠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中州渠沿线27个小区雨污水分流改造和7个排污口治理,建设亲水步道2000余米,绿化3000余平方米,整理护坡5200平方米;启动金水河综合治理工作,种植大型乔木2000余棵、花灌木3万余株、小花木20万株;完成涧河12个排污口截污治污,建成步道1.1公里、观景平台2处。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劳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区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7.67万人,比上年增加0.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8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95.06%,比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人口出生率为10.05‰,死亡率5.97‰,人口自然增长率4.08‰。2019年末,全区法人单位数达到10056个,从业人员总计202133人。其中第一产业法人单位45个,从业人员251人;第二产业法人单位1324个,从业人员51654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8687个,从业人员150228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9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43元,较上年增加3230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99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7元,同比增长10.0%。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883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292元,同比增长2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31元,同比增长3.9%。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2019年,全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48122人,享受待遇人数4551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20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296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077人,累计支出1044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087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2287人,享受待遇人数790人,累计支出994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