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993|回复: 0

[江苏] 2018年靖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66
    发表于 2020-1-17 1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靖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泰州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经济发展更平衡、民生保障更充分、小康建设更全面”工作主题,致力高起点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建设美好新靖江,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奋进的发展态势,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达到146061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4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2.51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5.10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8.4%。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5.54亿元,增长20.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71亿元,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54.05亿元,增长11.0%,税收占比为82.3%。靖江(不含澄靖园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56.96亿元,增长21.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2亿元,增长8.9%。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153.61亿元,增长3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1.14亿元,增长15.6%。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5.88万人,其中女性33.3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7.69:100;本年登记出生人口6128人,出生率9.28‰;死亡人口5187人,死亡率7.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48万人,其中城镇45.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7%,比上年提高0.62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企业减负30条政策、便民利企50条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055户,注册资本金293.15亿元;其中新注册私营企业3832户,个体工商户8749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7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同比增长11.5%。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73亿元,增长2.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0.14万亩,比上年减少1.87万亩;粮食总产量29.05万吨,下降1.1%,其中夏粮10.90万吨,秋粮18.15万吨;粮食亩产达483.0公斤,比上年增长2.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88万亩,产量0.3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9.81万亩,产量23.45万吨。全年生猪出栏38.27万头,家禽出栏142.16万只,禽蛋产量9265吨,水产品产量10031吨。

    高效农业稳步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3.65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达79.49%;新建50亩以上设施园艺基地15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6万亩,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9.26万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700亩,全市高效设施渔业达0.78万亩。新建9个小麦千亩示范片和10个水稻千亩示范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25.15%。生猪规模养殖比重92.36%,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34.3%。

    农业新业态优势凸显。创意休闲农业培育不断加强,新增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1个、省主题创意农园1个,新增泰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2个、创意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智能农业稳步发展,建成泰州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3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回升。2018年,全市大力实施传统产业高质量提升、新兴产业高起点推进工程,工业经济延续平稳回升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开票1152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年工业用电量30.28亿千瓦时,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5%,增加值增长5.5%。

    主导产业形势向好。船舶产业生产逐步回升,金属材料产业持续高位增长,汽配产业、电机电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6.4%、31.7%、17.0%、6.5%。新兴产业产出效应凸显,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20.0%、3.4%和10.3%。

    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4.4%,利润增长15.2%,分别比上年提升1.8和3.2个百分点,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0.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4%,产销比达97.46%。

    建筑市场不断拓展。全市现有建筑企业198家,其中特级资质2家、一级资质21家、二级资质73家。建筑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58.75亿元,上缴税金21.92亿元,分别增长11.3%、52.3%;海外施工面积1.02万平方米,海外营业额2.12亿美元,劳务收入0.58亿元,利润总额29.79亿元,利税总额51.71亿元;全年创省优工程2个,泰优工程10个,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结构循序优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狠抓项目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5%。制造业投资占项目投资比重为68.6%,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3.8%。优质项目加快集聚,大健康产业投资增长17.7倍,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14.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2.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4.9%。

    房地产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房地产开发投资57.11亿元,增长34.6%。商品房施工面积311.50万平方米,增长22.7%。商品房竣工面积83.29万平方米,增长154.5%。商品房销售面积89.35万平方米,下降1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11万平方米,下降30.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0.9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8.6%。

    五、消费和旅游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7亿元,同比增长4.4%。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88.61亿元,增长4.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46亿元,增长0.6%。从消费形态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9.01亿元,增长3.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06亿元,增长9.8%。从消费品种看,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平稳,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45.2%,中西药品类增长17.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5%。

    旅游产业加快培育。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新建旅游风景道15公里,新增旅游生态停车场面积1.1万平方米,创成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点4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旅游接待金牌饭店3家;依托泰州市第十届“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平台,乡村节庆活动第一次系统化上线,西来桃花节被央视七套全程现场录制和播出。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含一日游)0.37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21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28万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40亿元。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总体稳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8.31亿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进口8.21亿美元,增长7.7%;出口20.11亿美元,下降7.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6.05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11.48亿美元,其他贸易进出口0.78亿美元。从进出口市场看,大洋洲占比30.8%、亚洲占比29.7%、欧洲占比16.3%、北美洲占比13.4%。从出口产品看,船舶及配套产品仍是出口的主体,全年累计出口9.94亿元,占全部出口的49.4%。

    外经合作稳中有进。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协议注册外资43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37万美元。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对外投资主要阵地。中小企业外贸渠道不断拓宽,全市有近200家企业通过阿里平台拓展海外市场,企业接单出口额不断上升,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1.06亿美元,增长3.9%,新增服务外包企业7个,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1.13亿美元。

    七、港口、交通和邮电

    口岸能级显著提升。成功获批泰州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年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2亿元,年末共建成泊位17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7个。12.5米深水航道完工使用,通关时间同比压缩41.9%,港口、口岸环境不断优化。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339万吨,同比增长34.7%,其中外贸1115万吨,创历史新高。主要货类吞吐量分别为煤炭及制品5693万吨,矿建材料3203万吨,金属矿石2225万吨,粮食1500万吨,木材949万吨。口岸累计进出国际籍船舶1051艘次,进出境人员18505人次, 同比下降10.1%和23.6%,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

    交通运营态势良好。全年新注册机动车15965辆,其中汽车13826辆。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804万吨,货物周转量451643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和1.2%;公路客运量1819万人次,下降8.6%,客运周转量37804万人公里,增长8.2%;水上货物运输量1073万吨,货物周转量43954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0.2%和12.9%。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公里。

    邮电通讯稳定发展。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6亿元,增长5.2%;电信、移动和联通业务收入6.82亿元,增长2.6%。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建设投资6461万元,年末宽带接入用户28.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78.05万户,其中4G上网用户58.63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52.06亿元,比年初增加47.75亿元,增长4.8%,其中,住户存款539.60亿元,增加44.6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83.35亿元,增加15.0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879.49亿元,较年初增加73.93亿元,增长9.2%,其中,住户贷款263.85亿元,增加42.7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15.64亿元,增加31.20亿元。

    证券市场日臻完善。年末驻靖证券营业部共6家,证券机构年末开户总数78438户,较年初增长4.3%。实现证券交易额926.94亿元,同比减少21.7%。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7家,上市(挂牌)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54.83亿元。

    保险业务增势良好。年末驻靖保险机构共36家,其中:财产险16家,人身险2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为22.4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6.0%,人身险保费收入16.14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市保险密度3278元/人,保险深度2.2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稳步提升,平台载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建泰州市级以上创新联盟4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工作站点8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138家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有效建成率达89.3%。院地合作显成效,全年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并签订正式协议102项,共建产学研联合体31家、校企联盟19家,落实离岸孵化落地项目52个。

    科技产出成果丰硕。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培育库入库省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比重达45.5%。科技项目持续推进,获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重点研发计划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评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3项。全年专利申请量4290件,其中发明专利753件;专利授权量3761件,其中发明专利13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3件。

    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92所,其中幼儿园43所,义务教育学校43所,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年末在校生71631人,专任教师数6202人;2018年中小学招生13448人,毕业12840人。统筹教育资源布局,新建季市中心小学、实验学校城北分校,新创省、泰州市优质幼儿园各4所,完成11所学校改薄项目,刘国钧中学创成四星级高中。中考均分和录取控制线继续蝉联泰州第一,高考本一、本科上线率分别达到39.35%、87.68%。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11家,艺术表演团体1家,文物保护单位24家,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0.02万册。新建容湖书吧和人民公园显华书院,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21平方米,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5%。成功举办以“颂歌十九大,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第36届文艺节,小品《幸福的红丝巾》等作品在省内外多次获奖,国家级非遗项目“靖江宝卷”参加央视5套中国方志栏目拍摄,张东海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播电视作品获省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智慧靖江”APP荣获江苏省县级广电媒体融合创新优秀案例。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再创辉煌,靖江籍运动员在参与全国以上比赛中,2人获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团体冠军,1人获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金牌3枚,1人获全国竞走比赛银牌1枚。省运会青少年项目中获20.5枚金牌、15枚银牌、18枚铜牌,为我市历届成绩之最。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95%。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06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9家;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830张,卫生技术人员487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11人,全科医生273名,注册护士1878人;年门急诊总量达433.33万人次,住院病人11.72万人次。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两票制”改革,医改惠民取得实效,药占比<35%,市域内就诊率90%以上。医养融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7.1%,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5.4%,获评全省首批基层卫生十强县。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9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3964元,增长8.1%;经营净收入4853元,增长10.8%;财产净收入3696元,增长9.7%;转移净收入5094元,增长10.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20元,分别增长8.4%和8.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1,比上年进一步缩小。

    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256元,增长7.7%。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7649元,增长5.6%;衣着消费支出1645元,增长7.9%;居住支出5312元,增长8.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296元,增长9.0%;交通通信支出4710元,增长8.1%;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188元,增长11.4%;医疗保健支出1675元,增长8.8%;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782元,增长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0329元和19877元,同比均增长7.5%。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13%,比上年下降0.59个百分点。

    创业就业稳中有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20个,安置失业人员1.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8%。实施《马洲创业就业引领计划》,发放创业富民“三张券”3.26万张,全年新增创业1.53万人,创业培训1.41万人。围绕传统产业高质量提升“五个一”工程,重点培养泵阀、电机、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高技能人才,全年取证5506人,其中初中级1068人、高级工2199人、技师2239人。

    社保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险持续扩面,全年办理新增社会保险登记1420 户,新增参保人员9474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18.62万人、31.98万人,覆盖率达98.60%、98.06%;帮助3536名重残、低保人员和10922名建档立卡困难人群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9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0.09万人,覆盖率分别达98.98%、和9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调增6%,大病保险报销补助8584人次共计7221万元,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额44.01亿元,增长14.2%。

    福利事业更加惠民。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8个,床位2508张,收养1233人;全市持证护理员达324人,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73%。年末拥有标准化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2个、老年人助餐点112个。困难救助精准抵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118户共计2435人,其中城市低保117户,农村低保1001户;农村五保供养1619人。年内累计促进残疾人就业5400人,全年发放各类残疾人补助、补贴6921人次共计3156万元, 13个“馨港湾残疾人之家”常态化运行,成为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的主阵地。

    十二、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完成229省道靖江段改扩建、沿江高等级公路养护改善、城西大道贯通、新建路和车站路改造工程,提档升级农村道路60公里,改造桥梁40座,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新城“2020”南进东扩步伐加快,文化中心、金融商务区建设进展顺利,公兴河、小桥港景观带串绿成链,水清、绿透、文昌、城秀的滨江新城崭露风姿。老城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民桥、上九圩港闸站建成投用,改造后街背巷11条、低洼地块2个,解危老旧危房1.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城北望江社区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平均日开行各类城乡一体化公交班线1025班次。城市新增绿化面积29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4%,城市“家•公园”形态初显,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复检,获评 “中国蕙兰解佩梅之乡”。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强力推进“263”专项行动,削减煤炭消费量47.5万吨,淘汰关闭化工企业5家,整治重组11家,改造升级 36家。治理畜禽养殖场1653家,排查整改固体废物环境隐患点位45个。疏浚整治二三级河道137条,治理黑臭水体2条,新建城镇污水管网30公里。整合搬迁八圩、九圩汽渡,恢复生态湿地20万平方米,全年绿化造林3180亩,林木覆盖率达28.29%。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2.3%,PM2.5平均浓度为0.044mg/m3,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83.3%,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59.5%。创成泰州市园林小城镇1个,省级美丽乡村1个、泰州市美丽乡村20个,德胜村、徐周村完成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季东村被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使用的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正式数据以2018年度《靖江统计年鉴》为准。

    3.公报中数据为含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口径。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税收数据来自税务局;工商登记数据来自市场监管局;高效农业、新型农业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建筑业数据来自住建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港口数据来自商务局、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工信局、邮政局、各通信公司、江苏有线靖江分公司;供电数据来自供电公司;金融保险数据来自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保险协会;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文体旅游局、广电台;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户籍人口、机动车数据来自公安局;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调队;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社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局、残联;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数据来自住建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和城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