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666|回复: 0

[江苏] 2018年句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8
    发表于 2020-1-17 09: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句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句容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年总的来看,我市国民经济发展逐步趋稳,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5%,增幅高于镇江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41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264.19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260.5亿元,增长7.1%。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2.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5:46.8:44.7调整为8.1:46.3:4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91077元,比上年增加3241元。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总收入达154.41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全年我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亿元,自然增长13.6%,税占比达8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8.76%,占比列镇江市第1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81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达59.27%,比上年提高了0.81个百分点。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跃升至第51位,位列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38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45位。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81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增加值51.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其中,种植业32.55亿元,可比增长1.1%;林业3.2亿元,可比增长0.7%;畜牧业4.73亿元,可比增长0.66%;渔业5.93亿元,可比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5.12亿元,可比增长2.3%。

    “生态农业”融合化发展。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承办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会,形成葡萄小镇、芝樱小镇、伏热花海等一批产业融合典型项目。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省薄壳山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后白镇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草坪研究院,白兔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白兔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新认定高标准农田7.72万亩,“农综社”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创成省级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县,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8亿元。“戴庄经验”内涵再丰富、全省再推广,成功举办首届句容农民丰收节。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06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20.22亿元,同比增长30.0%。全市工业用电量1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江苏硅谷”特色化构筑。西部干线创新创业带加快形成,“江苏硅谷”核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启迪数字科技城主体封顶。与赛迪产业研究院合作,编制黄金湖科创中心总体规划,引进中英合作能源研究院、拓扑纳米研究院等优质平台,中科物栖、晶能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项目入驻省高创中心句容基地。协鑫电动生态科技产业园奠基,南大国家级“双创”园规模扩大、投资增加至60亿元。壹度科技、华君电力、宝嵩机器人等一批项目投产,绿色新能源小镇在全省特色小镇年度考核中位居前列。宝华桥头堡、开发区发动机、郭庄新引擎功能进一步强化。

    建筑业产值出现回升。全年全市建筑企业总产值12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2亿元,同比上升19.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为11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23亿元,同比上升18.22%;建筑业增加值为31.09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建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为161.18万㎡,比上年同期减少55.6万㎡,同比下降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狠抓项目建设,将项目拉动、产业支撑作为经济加速快进的重要引擎。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81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9.08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制造业投资完成44.93亿元,同比增长4.9%,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三产投资完成162.62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92.99亿元,同比下降11.2%。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68场次,新入库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强化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国际智能工业博览创新小镇、联东U谷等项目签约落户。全市列入省级重大产业项目5个、镇江市级重点产业项目22个,分别完成投资21亿元、96亿元。蝙蝠飞机制造取得临时起降点批复,一建有利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基本竣工,华电二期正式投产,全国唯一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工建设,句容现代建筑产业园获批省级示范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先进制造业投资、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19%、20%。镇江市委、市政府首次在句容召开重大产业项目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浓厚了全市抓大项目建设的氛围。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在土地要素制约的情况下,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加大对现有企业高科技发展的投入。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4.56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

    五、服务业和国内贸易

    全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幅列镇江第1位。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14.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0.28亿元,同比增长5.4%。

    消费品市场稳中回升。2018年,新城吾悦广场开业、恒大文化旅游城开放、义台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有序推进等,不断升级消费市场发展的内部动力;茅山灯光节、宝华山篝火晚会,葡萄节、草莓节、郁金香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日的举办,极大拉动我市旅游消费市场增长。在内外因素的双重驱动下,全年我市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7.54亿元,增长6.9%。其中,城镇消费市场总额为123.6亿元,增长5.9%;农村市场总额为43.9亿元,增长9.7%,快于城镇市场增幅3.8个百分点。

    房地产销售依然呈降温趋势。在楼市政策的调整下,全市商品房销售市场降温明显。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60.2万㎡,同比下降26.0%;商品房销售额为196.74亿元,同比下降13.6%。

    六、开放型经济

    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制定高质量发展“1+2”文件体系,出台并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和优化营商环境两个“1+X”系列文件。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母基金,坚持“亩产论英雄”。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全域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代办,项目审批用时提速30%,平均收件材料减少20%,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实现“一日内”办结,初步实现“3550”目标,全年涉企减税7.85亿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12个镇级、177家村级为民便民服务中心挂牌,下蜀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有序,句投集团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对外开放克难奋进。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同比下降64.5%。完成进出口总额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1.8%。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5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59096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6074辆(不含本地车辆在句容以外领取牌照的车辆),比上年净增5529辆,增长10.9%。南沿江城际铁路、宁句城际轨道交通先后开工,宁扬宁马城际马鞍山至句容段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句容作为南京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雏形初现。南门快速通道、西部干线南延段、洪武路改造、宝华仙林东路拓宽等对外“主动脉”建成通车。

    邮电通信业稳步提升。年末拥有邮政局(所)24处。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3.89万户。电信消费明显增加,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27.3%。

    “全域旅游”示范化建设。全年接待游客人次达1475.7万人次,全年游客增长1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人次达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8.65亿元,同比增长13.64%。以“+旅游”模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精心规划建设“句容福道”,完成茅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规及核心区控规编制。恒大童世界童话大街57个单体项目加快推进,康缘中华养生谷航空飞行营地成功试飞,茅山天下无有谷项目开工建设,宝华山入选“省十大旅游新目的地”,郭庄镇获评“省十佳特色旅游小镇”,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授牌,创成全省唯一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成功举办句容马拉松、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赛事。

    八、财政、金融业

    财政稳定增长、金融发展迅猛。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3.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4.01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各项贷款余额908.63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信贷结构优化,支持重点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规模企业、重点项目及老百姓买房的资金需求。加强政银企合作,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紫金农商行等先后在句容设立支行。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14.38亿元。税务局、人民银行等部门立足职能,定期为经济运行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认真落实“六稳”要求,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全力稳定经济运行。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9.6%。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各1家,宝华镇创成全省首个乡镇众创社区,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载体达到88家,总面积超过61万平方米,东软“双创”产业学院首批招生指标成功落地。落实科技发展三年规划,细化科技人才资金管理办法,成立科技载体服务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20余场,引进高校人才园区运营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5名,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件。建华建材主导编制行业标准1项,广兴集团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学校总数95所,招生1.25万人,在校生6.33万人,毕业生1.07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全面实施省句中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内涵质量提升三个五年行动计划,依法关停取缔校外培训机构59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年末拥有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3个,电影院7个,图书馆1个,体育场馆12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均达100%。实施传统文化“双抢”工程,大支里党支部、秦淮灯彩、张家镗舞等古建筑、老民俗持续唤醒句容人对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的记忆,覆盖全市所有自然村的4000个“大喇叭”投入使用。省级“双拥模范城”摘得“六连冠”。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08个,卫生技术人员314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327张。稳步推进新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卫生健康重点工程,与省人民医院达成“院府合作”。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5家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投入运营。

    十一、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功能布局优化。实质性推动“多规合一”,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省政府,成功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城市建成区及重点区域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初步完成张庙、亭子、石狮、大卓四个“卫星镇”规划,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网“一张图”编制工作。实施“四场一所”升级改造,吾悦广场对外营业,新增停车泊位3000余个,优化菜场布局和管理体制,福地路现代化菜场投入使用,智能公厕建成开放。完成赤山湖地区蓄滞洪能力提升工程,肖杆河整治工程任务加快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使用。南部应急水厂正式运营,北部新城水厂完成初步设计,句容长江世业洲永久性水源地建设获得省、镇江市全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档升级农村公路60公里,改造危窄桥16座,完成高低压燃气管道建设35公里,改造农村小型泵站53座,8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专业化运营。天王镇唐陵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4个村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

    文明城市效应彰显。开展文明城市“百日攻坚”和“三年行动”,实施句容河风光带、城市出入口等重要节点景观绿化升级。推进11个老旧小区改造和物管达标整治,完成3条城市慢行道示范路建设,建成3家微型消防站。建成12个镇村体育小公园、35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和提升40条城乡健身路径。举行“感动句容”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和“文明家庭”“新乡贤”评比,新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江苏好人”3名、“镇江好人”7名,崇德向善氛围进一步浓厚,入选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严格执行“三线一单”,新增国家级生态红线12处,林木覆盖率达29.2%,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7%。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件全部立行整改。城区禁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于今年元旦施行。关闭“散乱污”企业(作坊)125家、搬迁4家、提升304家。依法关停15家砖瓦窑厂,累计完成耕地占补平衡2377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5555亩、工矿废弃地复垦3364亩。完成减煤任务5.8万吨,关停化工企业4家,淘汰落后产能7家。主城区49个小区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城市公共区域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90.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增长。年末常住人口62.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户籍总人口58.90万人;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7.31‰。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坚持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富民强市的主攻目标,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多元化的增长格局。全年我市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907元,同比增长9.0%,增幅列镇江市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13元,同比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31元,同比增长7.8%。三项收入增速均快于GDP增长速度。

    民生事业大幅改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民生支出5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4%。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全市累计74个经济薄弱村、6347户11875人完成脱贫任务,分别完成脱贫进度的93.7%、98.4%,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贫困残疾人光伏发电工作试点县。慈善工作助力精准脱贫,全年用于各类救助资金达1396万元。开展第四届“福地青年英才”创业大赛,建设各类创业载体3家,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449人,带动就业10985人。新增城镇就业1268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7%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保覆盖率达98%,城乡居民养老金实现“八连涨”,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920元,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全覆盖,新增医保定点零售药店15家,创成全国社保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城区住房保障最高补贴达到每户每月1000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网格化社会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数字化城管和“雪亮工程”实现共享,初步形成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八类案件破案率达100%。发挥14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职能,大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全年重大节点信访维稳连续取得“三零”佳绩。开展“清风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恶意逃废债行为,金融生态环境保持健康稳定。“七五”普法通过省级中期考核。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