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710|回复: 0

[山西] 2018年柳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86
    发表于 2020-1-8 17: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8 17:23 编辑

    2018年柳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县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脱贫攻坚提效、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支撑和民生事业保障“四大工程”,全力做好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六件大事”,柳林经济延续去年以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据2018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32369人,比上年末增加211人,增长0.06%。全年全县出生人口3001人,人口出生率9.03‰;死亡人口2171人,死亡率6.53‰;自然增长2.5‰。城镇化率为44.74%,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表1   2018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常住人口
    332369
    100
    其中:城 镇
    148703
    44.74
          乡 村
    183666
    55.26
    其中:男 性
    176722
    53.17
          女 性
    155647
    46.83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0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11.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1.2%;第二产业增加值149亿元,增长3.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72.2%,其中:工业增加值145.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70.2%;第三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14.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6.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201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186美元。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4957万元,增长26.7%。其中,税收收入246248万元,增长14.4%。分税种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共完成210354万元,同比增长16.54%。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772万元,增长85.12%。其中,教育支出103106万元,增长47.48%;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7239万元,增长9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565万元,增长21.43%;医疗卫生支出24403万元,增长48.75%;节能环保支出23612万元,增长112.4%;住房保障支出12269元,增长496.45%。
    图2   2014-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956/wps3.png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
    图3   2014-2018年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2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22244.6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923.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33.9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1.3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6112.2公顷。  
           全年农作物产量75694.5吨。其中粮食产量53821.5吨。
           全年完成造林8.0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35.8%。
           全年全县猪牛羊肉总产量5303.8吨,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4646吨,增长30.47%;牛肉产量145吨,增长113.24%;羊肉产量512.8吨,下降13.32%。
           年末生猪存栏44810头,增长1.9%;生猪出栏58092头,增长30.7%。羊存栏43900只,下降9.8%;羊出栏33841只,下降4.7%。牛奶产量1365吨,下降21.46%。禽蛋产量3625吨,增长18.97%。
    表3    2018年主要农林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 量(吨)
    比上年增长(%)
    农作物产量
    75694.5
    18.6
    粮  食
    53821.5
    30.1
    玉 米
    26002.4
    33.8
    谷 子
    9897.1
    26.5
    豆 类
    9365.4
    23.4
    薯 类
    16198.9
    3.0
    经济作物
    21873
    -2.6
    油 料
    803.5
    0.3
    棉 花
    19.5
    17.5
    蔬菜及食用菌
    18253
    5.5
    瓜果类
    2797
    -65.1
    茶叶水果
    3469.4
    -46.5
    园林水果
    2788.3
    -36.4
    核 桃
    681.1
    -48.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5万千瓦,同比增长3.16%。机械耕地面积15420顷,增长7.83%;机械播种面积12490公顷,机械收获面积7980公顷,分别增长7.6%和6.4%。全县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493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与去年相比减少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8.08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煤炭、焦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电力等四大主要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03亿元、13.54亿元、18.87亿元、20.56亿元;分别增长2.6 %、21.1%、 34.2%、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52.94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利润66.07亿元,同比增长19.2%。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产值5755万元,下降65.2 %。

    图4  2014-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4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工业总产值(万元)
    同比增长
    (%)
    工业增加值
    (万元)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3616593
    8.12
    1594688
    3.2
    其中:轻工业
    1394
    5.57
    156
    0.75
    重工业
    3615199
    8.12
    1594532
    3.2
    其中: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324329
    5.5
    155613
    4.52
    股份制企业
    2526757
    8.96
    1124179
    6.12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591830
    27.04
    262358
    27.47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038213
    5.5
    1457735
    2.88
            炼焦加工业
    117479
    25.28
    19102
    9.6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92979
    44.27
    24779
    36.7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15294
    10.25
    81696
    9.25
    表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万吨
    3212.15
    1.25
         其中:县属企业
    万吨
    2263.92
    -1.71
    洗精煤
    万吨
    2296.34
    -3
         其中:县属企业
    万吨
    1784.92
    -7.49
    其他洗煤
    万吨
    573.59
    2.71
    焦  炭
    万吨
    63.56
    -4.24
    铝土矿
    万吨
    39.04
    -43.81
    水  泥
    万吨
    171.78
    36.51
    氧化铝
    万吨
    75.52
    36.1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792493.88
    7.26

           全年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143448.61万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700.06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2%;第二产业用电116585.24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81.3%;第三产业用电9439.26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781.48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6.1%。四、能  源

           全年全县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236.8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1.4978吨标煤,比上年下降3.3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1964吨标煤,比上年下降2.1 %;万元GDP电耗862.5万千瓦时,比上年上升5.4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369407万元,增长-11.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市、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0835万元,下降27.9%;民间投资220042万元,下降5.6%。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和个体经营投资317703万元,下降22.3%;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51704万元,增长520.8%。

    图5  2014-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627万元,增长46.7%;第二产业投资226462万元,增长8.1%;第三产业投资123318万元,增长-36.5%。

           全县工业投资226462万元,增长8.1%。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51056万元,增长48.9%,非煤产业投资75406万元,下降30.2%;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204187万元,增长65.2%,非传统产业投资合计22275万元,下降74.1%。

    表6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县、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
    投资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369407
    -11.4
    农林牧渔业
    19627
    -2.0
    采矿业
    151056
    24.3
    制造业
    21281
    -22.5
    电力、热力、燃所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4125
    3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5085
    38.6
    住宿和餐饮业
    3214
    -86.1
    房地产业
    29843
    -32.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9524
    -46.3
    教 育
    6836
    -71.2
    卫生、社会工作
    3951
    -72.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
    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027万元,下降51.2%。其中,住宅投资12231万元,下降6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51万元,下降93.4%。
           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亿元以上项目23个。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1447886万元,完成投资172387万元。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313万元,增长7.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6932万元,增长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9381万元,增长6.8%。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31919万元,增长4.8%;餐饮收入104394万元,增长17.1%。
    图6  2014-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956/wps10.png
           全年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823万元,下降5.1%。限额以上行业中,商品零售额25608万元,下降7.4%;餐饮收入4215万元,增长11.6%。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956/wps11.png表7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6313
    7.5
    分地域:城  镇
    336932
    7.7
    乡  村
    99381
    6.8
    分行业:批发业
    2510
    5.2
    零售业
    327849
    4.7
    住宿业
    10536
    16.3
    餐饮业
    95418
    17.4

    表8  201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汽车类
    3843
    -41.2
    石油及制品类
    4128
    13.8
    金银珠宝类
    495
    -52.9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3023
    -16.3
    通讯器材类
    -
    -
    粮油、食品类
    439
    -65.6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4021
    28.8
    化妆品类
    616
    5.0
    烟酒类
    2218
    24.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线路里程1563.8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742公里。
           全年全县旅客运输量235万人,同比增长2.2%;货物运输量440万吨,同比增长1.2%。
    表9  201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保有量(辆)
    比上年增长(%)
    大型汽车
    8316
    215.3
    小型汽车
    55772
    63.4
    挂  车
    1847
    111.1
    摩托车、低速货车
    28563

           年末全县大型汽车保有量8316辆;小型汽车保有量55772辆,挂车1847辆;摩托车、低速货车28563辆。
           全年全县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1335.6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58.94万元。
           全年全县接待入境游客725人次,同比增长27.47%;接待国内旅游者1072.99万人次,同比增长27.47%;旅游外汇收入21.35万美元,增长5.7%;旅游总收入71.04亿元。
    八、金融、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71310万元,比年初增268865加万元,比年初增长16.7%。各项贷款余额801187万元,比年初减少17193万元,比年初下降2.1%。
    表10  201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年末数
    (万元)
    比年初增加
    (万元)
    各项存款余额
    1871310
    269865
    其中:住户存款
    1259756
    121801
    非金融企业存款
    363347
    117187
    各项贷款余额
    801187
    -17193
    其中:短期贷款
    368396
    10361
    中长期贷款
    432791
    -2008
    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682201
    -24931

    图7 2014-2018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72所;小学118所;普通初中26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
    表11  2018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招生数
    比上年增减数
    在校生数
    比上年增减数
    毕业生数
    比上年增减数
    初 中
    4170
    -84
    12384
    393
    3789
    -176
    小 学
    4516
    164
    25053
    -674
    4571
    0
    学前教育
    3100
    -1160
    11948
    -2033
    5045
    5791


           全年全县专利申请量20件,县级科学技术交流中心1家。
           全县有气象台站1个,全县开展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全县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防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350平方公里,增雨量1.2万立方米。全县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
           全县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个,县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 文化站15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257个。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全县共有广播台1座,电视台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5.1%,电视人口覆盖率99%,有线电视用户4.8万户。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57个,床位1309张,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计生服务中心1个。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17人,其中: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员317人;防疫、防治卫生专业技术员36人,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4人。
    年末全县有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5元,增长6.2%。

    图8  2014-2018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956/wps13.png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77元,增长5.5%。

    图9  2014-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2元,增长6.7%。

    图10  2014-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3109元,同比增长12.09%;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7101元,同比增长10.6%;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2151元,同比增长59.8%;机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9088元,同比增长21.5%。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7.7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2.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34万人。

           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2014人,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759.9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8505人,共发放农村最低保障资金5525万元,911人纳入农村特困,共发放农村特困金额723.89万元。35人纳入城市特困,共发放城市特困金额39.4万元。

           年末全县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个,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02张,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372人。

    十二、脱贫攻坚、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行动,全年1个贫困村退出,2017年未脱贫的611户1754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已脱贫的51个村10089户31235人脱贫成效得到巩固。城市建成区面积15.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5.5%;建成区绿地面积349.31公倾,建成区绿地率达22.95%;建成区公园面积122.45公倾,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16平方米。

           新建改建城市道路6.52公里,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网4.2公里,新建城市供热管网11.218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4.2万平方米,新建城市污水管网7.25公里,改造城市雨污合流管网5公里,县城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2%。

           全年全县用水总量3100.39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72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090.39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444万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560万立方米;三产用水188万立方米;生态用水47万立方米;建筑用水46万立方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耗水量760万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水量19.61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5.3%;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10.72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2.5%。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96%,城区自来水普及率95%。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受益率86%。

           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评价,县区Ⅱ级以上优良天气数达到163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77。全年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54起,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63μg/㎥,PM2.5同比下降4%。

           全县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7.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