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9-12-23 10:05 编辑
2018年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内部“三期叠加”特殊困难,宜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两个走在前列”目标,感恩奋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扎实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64.1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6.42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2.27亿元,比上年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1:53.8:35.1变化为9.5:52.5:38.0,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269元,比上年增长7.6%,较上年增加4938元。
价格平稳运行。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2%。
表1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32万户,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43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71万户。
就业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5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
二、农业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年粮食产量154.04万吨,比上年增产1.1%。棉花产量0.8万吨,比上年减产8.2%。油料产量20.29万吨,比上年减产9.5%。茶叶产量8.97万吨,比上年增产13.8%。园林水果产量385.37万吨,比上年增产5.1%;其中柑橘产量374.51万吨,比上年增产5.0%。蔬菜产量468.46万吨,比上年增产4.4%。肉类总产量49.13万吨,比上年减产1.3%。水产品产量16.93万吨,比上年增产1.2%。生猪出栏555.86万头,比上年减产1.9%;牛出栏4.01万头,比上年增产2.6%;羊出栏120.14万头,比上年增产1.5%。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37.2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0%。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1.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
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1239个,比上年增加24个,占全市行政村数量比重91.9%;全年农村用电量10.6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9家,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比上年增长7.5%,集体企业比上年增长4.8%,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比上年增长6.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比上年增长13.1%。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轻工业比上年增长13.3%,重工业比上年增长6.5%。
主导产业增长快。化工、新材料、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化工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四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7.4%。
质量效益大幅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利税587.08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利润总额398.60亿元,比上年增长39.4%。
化工转型稳步推进。134家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关停企业5家、累计达到30家,完成改造升级17家、搬迁2家、转产3家。最后的38家煤矿全部关闭,在全省率先整体退出煤炭开采行业。磷矿开采量在上年基础上再压减23%。
表2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tr][/tr]
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1135.9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8%。原煤消费量1111.54万吨,比上年下降0.2%。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105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6.26亿元,较上年增加22.63亿元,采用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8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67亿元,比上年下降1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9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97.20亿元,比上年增长8.7%。
注: 2018年没有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
全市共有施工项目2411个,较上年增加25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共有1359个,较上年增加142个。
表3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6.30 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901.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其中,商品住宅1518.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房屋竣工面积231.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0%;其中,商品住宅207.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 462.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商品住宅456.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2%。商品房销售额3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其中,商品住宅317.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2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7.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36.1%,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7.2%,家具类比上年增长25.4%,饮料类比上年增长27.6%,烟酒类比上年增长32.9%,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22.8%,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1%,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12.5%,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6.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2.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进口额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出口额174.8亿元,比上年增长9.9%。从出口产品看,船舶、农产品、医药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68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8.0%;农产品出口2.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医药产品出口2.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2%。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家,合同外资金额96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6%。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76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全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29.3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9.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完成415.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480.0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9.6%;旅客周转量56.60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8%。公路营运里程达31697公里,比上年增长2.1%;境内高速公路营运里程683公里,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63.4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9 %,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8.8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6.2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电信业务收入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2018年末,全市共有固定电话用户45.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5.35万户,比上年新增53.01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327.26万户,比上年新增43.6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5.40万户,比上年新增19.27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738.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国内旅游人数769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入境旅游人数46.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其中外国人3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实现旅游总收入86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国内旅游收入8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36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23亿元,比上年增长8.0%。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2%,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6795.7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市存贷款余额贷存比为84.1%,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90.73亿元,比年初增加196.6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02.23亿元,比年初增加146.3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04.96亿元,比年初增加359.3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49.80亿元,比年初增加143.45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寿险保费收入64.84亿元,比上年下降4.7%。全年支付各类赔付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财产险赔付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4.99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寿险赔付17.56亿元,比上年下降8.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幼儿园436所,在园儿童8.62万人;普通小学255所,在校学生17.02万人,毕业生2.57万人,专任教师1.10万人;普通中学176所,在校学生12.36万人,毕业生4.27万人,专任教师1.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在校学生2.66万人,毕业生0.81万人,专任教师1713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5.77万人,毕业生1.57万人,专任教师3101人。
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2.49亿元,增长1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0家,较上年增加58家。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78家,较上年增加32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63家,较上年增加6家。重点科技成果登记244项。全市专利受理量为12531件;专利授权量为6662件,其中发明专利58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8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5个,总藏书量336.89万册。文化事业机构177个,艺术事业机构19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馆、文化馆12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7个,博物馆纪念馆18个。电影事业机构37个,其中发行放映管理机构13个,专业电影院24个。年末公共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7%;公共电视节目14套,有线电视用户54.82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7%。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880个(含村卫生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8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2个。全市卫生机构人员38973人,比上年增加69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308人,比上年增加389人;注册护师、护士14815人,比上年增加33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9231张,较上年增加1051张。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96个,专职体育人员111人。全市参加省以上运动会人数达1236人,获得140枚金牌、147枚银牌和167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13.59万人,户籍人口为391.8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19万人,出生率为8.13‰,较上年下降1.4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64万人,死亡率为6.74‰;自然增长率为1.39‰。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93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1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4元,比上年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372元,比上年增长10.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263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5%。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24.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6万人,其中职工85.95万人,离退休人员38.2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45.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87.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5.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2.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8.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9%、98%、98%。
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5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9.70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38万人。全年资助14.37万人参保参合,直接医疗救助16.38万人次。年末共有社区服务机构1471个,养老服务机构161个,养老服务床位29149张。
十二、环境和资源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1%,优良天数达到274天,同比增加16天;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2.5%、8.6%。全市纳入考核的9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
2018年末耕地保有量347.5千公顷,全年建设占用耕地352.72公顷。全市共有矿床740处,矿产资源89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矿种46种。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1389.84千公顷,森林覆盖率65.48%,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57千公顷。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5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8.86千公顷。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据以《2019年宜昌市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