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171|回复: 0

[山东] 2019年蒙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4-13 15: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蒙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突破口,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宏观经济指标运行良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 167.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97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39.35亿元,下降9.2%;第三产业增加值93.93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为20.3:23.5:56.2。
    就业形势稳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8070人,其中再就业12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健康发展。农业增加值实现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林业增加值实现2.09亿元,增长7.6%;牧业增加值实现5.63亿元,下降1.7%。其它行业中,渔业增加值实现2.40亿元,下降4.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8亿元,增长11.7%。
    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粮食作物27.03万亩,比上年下降0.04%,粮食作物总产量12.59万吨,增长2.8%;其中,夏粮2.48万吨,增长3.3%,秋粮10.11万吨,增长2.5%;粮食单产465.71公斤,增长2.8%。
    表1 2019年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2.59
    2.8
    夏粮
    万吨
    2.48
    3.3
    秋粮
    万吨
    10.11
    2.5
    肉类
    万吨
    3.42
    9.6

    生态建设稳步发展。新增造林面积2.32万亩,比上年下降3.3%;新育苗0.34万亩,增长3.0%;零星植树140万株,增长27.3%;木材采运47740.09立方米,下降9.5%。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受猪肉价格市场行情不断上涨的影响,生猪存出栏量同比呈现增长趋势,年末生猪存栏14.6万头,比上年增长23.8%;全年生猪出栏21.5万头,增长15.1%。羊存栏28.1万只,增长3.6%,羊出栏36.2万只,增长0.1%。牛存栏1.1万头,增长12.2%,牛出栏1.0万头,增长3.0%。家禽存栏288.7万只,增长12.2%;家禽出栏577.0万只,增长1.0%。肉类总产量3.42万吨,增长9.6%;禽蛋产量1.98万吨,增长3.9%。
    渔业生产出现下滑。水产品总产量1.47万吨,比上年下降10.8%。其中:优质水产品草鱼、鲢鱼产量分别为1020吨、2625吨,分别下降20.5%和12.4%。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到67万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到4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192种。“蒙阴蜜桃”成为全市唯一的“中国农产品百强品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家,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全省典型。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达135家。按收入法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3%。2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8个产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34.8%。列入统计的42种工业产品中有24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7.1%。四大传统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04.7亿元,下降7.5%。其中,机械制造业产值41.4亿元,增长46.2%;食品酿造业产值26.6亿元,下降20.9%,纺织服装业产值16.7亿元,下降23.5%;矿产建材业产值20.0亿元,下降32.0%。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24家,完成产值102.2亿元,增长15.5%;4家年初新纳入企业实现产值3.0亿元,增长53.3%。全年累计工业用电74822万千瓦时,增长5.0%。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6%,利润增长49.9%。有24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8家,实现总产值10.80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6.7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0.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倍,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59个。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商品房屋销售25.75万平方米,下降57.3%。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全年我县省外“十强“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2.84亿元。
    五、贸易消费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0%。
    对外贸易明显下降。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7.3亿元,比上年下降28.0%;其中,出口15.7亿元,下降28.0%;进口1.6亿元,下降32.0%。出口企业达39家。网络零售额增长31.0%。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00公里。全县共有班线客运车辆63辆,公共汽车43辆;出租汽车193辆(油气混合);货运车辆41728辆,其中,牵引车18329辆,挂车17351辆,单车6048辆。全县共有货运企业321家,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家,具有专用运输资格的企业154家,新增货运企业123家。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县A级景区达20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2A级景区11个;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6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9个,省级精品采摘园、开心农场52家,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258家;全年接待游客7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22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税收支稳定增长。全县税务部门收入合计1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亿元。全县财政总支出34.29亿元,增长1.7%。
    金融市场形势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59.25亿元,比年初增加30.20亿元,增长13.2%。其中,住户存款198.49亿元,比年初增加23.35亿元,增长13.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56.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80亿元,增长14.5%。其中,住户贷款93.97亿元,比年初增加15.97亿元,增长20.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2.56亿元,比年初增加3.84亿元,增长6.5%。
    八、教育、科技和文化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各类学校270所(教学点63所),专任教师5670人,在校学生84373人。其中,普通中学学校18所,专任教师2148人,在校学生23284人。在普通中学当中,初中学校14所(九年一贯制10所),专任教师1420人,在校学生14988人;高中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2所),专任教师728人,在校学生8296人。职业中学学校1所,专任教师147人,在校学生1336人。小学学校71所(教学点63所),专任教师2508人,在校学生42319人。幼儿园学校179所,专任教师838人,在校幼儿1725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9人,在校学生178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效。发明专利申请43件,批准发明专利授权10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增加2家。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艺表演团体为群众演出8500场次,观众人数254万人次。文化馆(站)、图书馆共举办展览130场次,组织文艺活动520次。博物馆藏品1.08万件。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27.6万册,借阅图书14万册。档案馆1个,馆库面积440平方米,档案馆藏总量7.51万卷1.48万件,其中,本年进馆档案1884件。年末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0%和95%。全年广播节目制作1825小时,电视台节目制作80.2小时。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体育场馆4个,体育场地488处,增加41处。全县等级运动员达22人,等级裁判员3人。全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运动会3次,举办各类赛事33项次,参加运动员12000余人次。举办2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次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1次国民体质监测活动。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各类卫生机构555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9处,专科防治所(站)3处,社区服务中心1处,诊所、医务室53处,农村卫生室479处。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01人,其中医生929人,注册护士120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763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007张。各级医院、卫生院共完成诊疗人数147.03万人次,健康检查人数20.51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52.75床位/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全年社会救助资金支出3034万元,有0.6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和五保户得到经济救助。
    十、环境保护、治安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县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68,较上年恶化3.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6天。
    气象监测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国家一般气象站1处,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处,农业气象观测点1处。全年总降水846.6毫米,较常年偏多90.4毫米;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较常年偏高1.3摄氏度;全年实施人工降雨作业7次。
    质量检验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共抽查企业681家,检查产品1672批次,查处违法行为116起,罚款4850万元,其中,立案查处涉嫌传销案件9起,结案5起,罚没款4755万元。
    社会治安总体稳定。全年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308件,刑事立案840件。人民检察院受理审查批捕案件165件209人,办结165件208人;受理一审公诉案件366件517人,办结384件525人;受理民行类案件56件,办结61件;受理控申类案件30件,办结30件;受理执检类案件52件,办结52件。人民法院全县审理案件10018起,其中,结案9415起。律师事务所4处,专职律师31人,代理诉讼1473件。公证处1处,办理公证文书1125件。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1265件。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6人,无受伤人员,经济损失20.3万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起,死亡18人,经济损失31.27 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12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25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2元,增长9.4%。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99元,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12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30元,增长8.0%。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5.09万人,增加0.19万人;当年支付离退休费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1.18万人,当年支付离退休费2.96亿元,增长14.0%。失业保险参保职工3.05万人,支付失业保险金512万元,增长29.0%。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职工5.64万人,增长1.0%;支付工伤保险费1056万元,增长2.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3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61万人。征缴医疗保险基金5.52亿元。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依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共同修订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数。修订后我县2018年生产总值为162.33亿元。
    [3]部门数据中办结案件数为滚动统计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