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凤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标小康,稳中求进,创新提质,把攻坚“六大行动”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351万元,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951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1838万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75562万元,增长5.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0%、11.4%、6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1%、26.9%、5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333元,增长5.3%。 年末全县非私营单位240个。从业人员8886人,同比减少154人,下降1.7%。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7977万元,增加3365万元,增长6.2%。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65809元,增加5270元,增长8.7%。在岗劳务人员年人均工资70786元,增加6212元,增长9.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3人,比上年减少123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1.5%,比上年末减少0.5%。 全年财政收入20815万元,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80万元,增长12.0%。税收收入16616万元,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0709万元,增长33.1%。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21063万元,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46537万元,增长5.5%;林业产值30848万元,增长14.8%;牧业产值38728万元,下降4.4%;渔业产值341万元,增长2.8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461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723万元,增长4.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236.28公顷,减少16.7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30公顷,比上年增加168公顷;甘蔗种植面积45公顷,减少2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967公顷,增加50公顷;果园面积2606公顷,减少954公顷;桑园面积2306.34公顷,减少18公顷。 核桃种植面积33.8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41371.94吨,同比减少503.06吨;油料产量676.5吨,增长47.1%;甘蔗产量3218吨,下降34.8%;蔬菜产量39096吨,增长1.7%;园林水果产量14894吨,增长15.0%。 全年肉类总产量8244吨,下降24.9%。其中,猪肉产量5380.3吨,下降29.3%;牛肉产量659.46吨,增长30.1%;羊肉产量602.1吨,增长10.3%;禽肉产量1463.08吨,下降33.3%。蚕茧产量2861.1吨,增长1.3%。水产品产量281吨,增长3.3%。 全年木材采伐量17.7万立方米,增长12.0%。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64269千瓦,增长2.1%。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666公顷,增长0.4%。当年机耕面积17525公顷,下降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5.7%,增加值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5%,增加值增长13.6%。 表1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同期%
| 中成药
| 吨
| 420 | -9.9 | 重质碳酸钙粉体
| 吨
| 21216 | -22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建安投资增长13.7%;房地产投资下降100%。 按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35.8%;非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下降36.5%。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5%。 全年商品住宅投资0万元,同比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21312平方米,下降47.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5.7%。(注:快报数) 六、对外经济 按人民币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63.46万元,增长38.8%。其中,出口总额946.05万元,增长36.3%。 按美元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40.07万美元,增长33.0%。其中,出口总额137.54万美元,增长30.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客货运周转量41932万吨公里,增长6.3%。旅客周转量22699万人公里,下降5.1%;货物周转量39662万吨公里,增长7.1%。 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55567辆。其中,汽车12308辆,农用运输车92辆,挂车9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17757万元,增长8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07万元,下降11.4%;电信业务总量116051万元,增长84.6%。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441.72万人次,增长23.4 %;国内旅游总收入47.42亿元,增长26.5%;接待入境游客1.55万人次,增长7.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91.59万美元,增长 13.9%。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32户,移动电话用户158731户,互联网用户90744户。 八、金融 201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25亿元,比上年增加2.92亿元,增长6.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05亿元,增加2.72亿元,增长10.7%。 表2 2019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九、科技、教育 全年申请专利合计8件,同比下降20.0%,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 件,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4 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2 件。全年获授权专利共计 2 件,下降22.0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0 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 0 件。 全年教育经费投入50711.20万元,比上年增长50.5%。全县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2所,小学(含教学点) 92所,幼儿园 59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41047 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3848人,普通初中在校生8563人,小学在校生 19216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 %。
十、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有公共文化图书馆1个(其中县级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娱乐场所8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4个。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6200户,数字电视用户32000 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6%。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4个。其中,县医院 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计生服务站9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红十字会1个,村卫生室96个,个体医疗36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795人。其中,执业医师178人,执业助理医师66人,注册护士37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72张,其中,医院床位488张,乡镇卫生院床位284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21367人。全年出生人口2981人,出生率13.4‰;死亡人口2508人,死亡率11.3‰;自然增长率2.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4万人,城镇化率26.4%。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2元,同比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4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8元,增长10.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507元,同比增长5.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712元,增长5.4%;衣着消费支出691元,增长8.0%;居住消费4393元,增长4.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842元,增长4.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81元,增长3.8%;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1657元,增长5.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392元,增长6.5%;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239元,增长4.8%。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62元,同比增长7.4%,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358元,增长6.5%;衣着消费支出326元,增长8.3%;居住消费1509元,增长1.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99元,下降2.0%;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02元,增长25.5%;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757元,增长6.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923元,增长15.1%;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88元,增长7.3%。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18.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6.7%。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1891人,参保率98.7%,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额为12585.39万元,受益272884人次(含门诊、住院重复人次)。
2019年末有816名城镇居民和24354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890人。全年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分别为300.4万元和6204.95万元。全年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218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平均气温19.7℃,降水量1628.9毫米,比上年减少221.9毫米。
全县森林面积 217.8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 419.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8%,林地保有量14.58万公顷。
全年全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1.33公顷,同比下降72.6%。住宅用地1.826公顷,基础设施等用地0.3461公顷。
县城区规划区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3平方米;全年售水量310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100%。年末全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0.75万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污水处理率为43.5%,与上年持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全县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7.3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9%。单位GDP能耗增长11.1%。全社会用电量为17961.44万千瓦时,增长18.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07%。
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91万元。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亡3人,其中死亡2人,受伤1人,死亡人数下降42%,受伤人数下降87.5%。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反馈数,最终数据以《2020凤山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中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与上年同期对比。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定价格计算。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资料来源:城镇就业数据、城镇失业数据和职工养老保险数据来自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核桃种植数据来自水果局,对外经济数据、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据、互联网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工信和商务局,民用车辆数据来自交警大队车管中心,旅游、文化、广电、体育数据来自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凤山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医保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气象局,国有建设用地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局,县城区规划数据来自住建局,生产安全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