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950|回复: 0

[广西] 2019年南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2-4 1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南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六大行动”攻坚年活动,深入推进“三区二城一县”建设,沉着应对经济发展不利因素影响,竭尽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2](GDP)9876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869万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558518万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78308万元,增长2.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56.5%和2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1%,70.3%和11.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470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46人,比上年减少113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1.7%,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47834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127193万元,增长8.1%;林业产值39461万元,增长13.6%;牧业产值68037万元,增长6.4%;渔业产值1935万元,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209万元,增长10.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036万元,增长8.5%。

    全县耕地面积23551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9526公顷,比上年增加25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20公顷,比上年增加237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391公顷,比上年增加176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489公顷,比上年增加447公顷;木薯种植面积89公顷,与上年持平;果园面积4565公顷,比上年增加339公顷;桑园面积1023公顷,比上年增加13公顷;烤烟面积471公顷,比上年减少92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85066吨,比上年减少1095吨;油料产量3598吨,增长14.7%;甘蔗产量86315吨,增长17.4%;蔬菜产量(含菌类)225676吨,增长8.1%;园林水果产量50736吨,增长21.2%。

    全年肉类总产量21536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猪肉产量8676吨,下降17.7%;牛肉产量1343吨,增长23.6%;羊肉产量206吨,增长16.4%;禽肉产量11161吨,增长21.2%。蚕茧产量1408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1618吨,增长8.0%。全年木材采伐量320555立方米,增长9.9%。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72425千瓦,增长2.7%。全年有效灌溉面积5881公顷,比上年增长0.02%。当年机耕面积34884顷,比上年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7%,工业增加值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含华锡)。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不含华锡),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1%;酒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6%;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9%。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0.8%。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8931万元,增长60.0%;利润总额2830万元,增长26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5.0%;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7.2%;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8.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37万平方米,下降25.0%;商品房销售额2.95亿元,下降4.9%。商品住宅销售508套,下降23.6%。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11.0%;餐饮收入额下降7.5%。

    对外贸易方面,按人民币统计,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5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货物出口32818万元,增长6797.0%;货物进口222764万元,下降1.8%。按美元统计,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9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货物出口4692万美元,增长6415.0%;货物进口32235万美元,下降6.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2019年全县等级公路里程1188公里,比上年新增11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53公里。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同比下降2.0%。全县公路旅客周转量25055万人公里,同比下降5.1%;公路货运周转量8587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1%;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实现8838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32845万元,增长7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19万元,增长3.3%;电信业务总量230526万元,增长78.9%。

    2019年年末全县机动车辆拥有量67236辆,同比增长8.3%。其中汽车拥有量28478辆,增长10.0%;摩托车拥有量38758辆,增长7.1%。

    2019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330583户,比上年末增加10961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323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6936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4387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9260户,比上年末增加17946户。电话普及率10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80867户,比上年末增加11692户。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07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06万人次,增长30.2%;入境旅游人数7781人次,增长6.7%。实现旅游总消费503000万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国内旅游消费500300万元,增长32.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4万美元,增长12.3%。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110757万元,比上年增长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491万元,增长18.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30788万元,同比下降23.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0016万元,增长6.7%。人均财政收入3753元,下降0.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07835万元,比年初减少9206万元,下降1.0%。其中,住户存款为686430万元,增长5.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44597万元,比年初增加85805万元,增长10.2%。其中,短期贷款为48155万元,增长21.8%。

    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教育经费投入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小学(含教学点)142所,幼儿园113所,特殊教育学校0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53911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617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4150人,小学在校生335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全县专利申请量57件,比上年减少34.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件,减少63.6%。全年全县授权专利52件,减少13.3%。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件,增长14.3%。

    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县级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娱乐场所9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10个。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3345户,数字电视用户14674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组织少数民族体育——“地牯牛”项目9月份到河南郑州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三等奖;参加第十五届广西“拔群杯”篮球赛,获男、女子组冠军;组织运动员代表河池市参加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获男子甲组800米第一名、400米栏第二名,男子乙组100米第一名、1500米和3000米第三名等共14枚奖牌。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3个。其中综合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防保站1个,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个,村卫生室128个,诊所45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92张,其中县级公立医院床位743张,乡镇卫生院439张。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9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10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95人,助理执业医师438人,注册护士613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96586户,户籍人口327168人,比上年末增加412人。常住人口29.59万人,增加0.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27%。

    全年出生人口3182人,出生率9.7‰,比上年减少878人,出生率下降2.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004人,死亡率6.1‰,比去年减少199人,死亡率下降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6‰,与去年同比下降2.0个千分点。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05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31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2元,比上年增长10.1%。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19元,增长3.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7635元,增长1.3%;衣着消费支出1349元,增长4.3%;居住消费3933元,增长4.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08元,增长2.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42元,增长13.3%;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433元,增长6.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500元,增长4.3%;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419元,增长6.9%。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51元,增长6.5%,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031元,增长4.9%;衣着消费支出367元,增长17.6%;居住消费1586元,增长1.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477元,增长16.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760元,增长8.3%;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1044元,增长7.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909元,增长10.6%;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177元,增长1.1%。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872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退休)1401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1026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19151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3091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982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265人。医疗保险金支出9206万元。

    全县共有5291名城镇居民和34091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1146人。全年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分别为1279.04万元和9059.6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846人。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年平均气温17.4℃,全年降水量1694.3毫米,比上年增多134.6毫米。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12次。

    全县森林面积270835.1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055.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4.98%。

    全年全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33.16公顷,比上年增长66.0%。其中,工矿仓储用地81.43公顷,增长34.0%;住宅用地5.93公顷,下降45.0%;商服用地20.78公顷,增长256.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56公顷,增长163.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9平方米;城市供水总量735万立方米,售水量502.69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9.0%。年末全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98%,同比下降0.0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2019年,南丹县城区规划区面积17.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7.92平方公里。县城城区人口9.04万人,暂住人口2.44万人。

    全县全社会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14.3%。单位GDP能耗为1.1034吨标准煤/万元,增长6.8%。全社会用电量为65193.27万千瓦时,增长23.3%。单位GDP电耗增长15.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5.2%。

    全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627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958公顷。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7起,死亡34人,受伤11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9起,死亡20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8起,死亡14人、受伤11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铁路路外、农机和消防等行业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注释:

    [1]本公报中2019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全国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河池市统计局对2018年南丹县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结果为:2018年南丹县生产总值最终核算数为90.60亿元。

    [3]常住人口指在南丹县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南丹县、外出南丹县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公路里程来自县交通局和公路局合计数,机动车拥有量来自县交警大队,宽带、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数据来自县工信局,旅游、文化设施、电视广播和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丹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人口出生死亡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丹调查队,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区规划区面积、县城区人口来自县住建局,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