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通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3日在通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高俊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县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力拼经济、促发展、保安全、护稳定,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20%,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万元、2.3万元,分别增长2.5%、5.7%。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产业层级在抓项目调结构中明显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和各类债券资金7亿元,国家增发国债资金已获得反馈4亿元。推进重点项目75个,其中1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6亿元,增长35.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九县排名第4位。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全年新签约项目19个,协议签约额1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实际利用内资14亿元,增长44.6%,增速排名九县第1位。三一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通河。新兴产业蓄势发力。累计获得风电项目指标批复和核准195万千瓦,列全市首位。已完成45万千瓦并网发电,其中国能风电项目在全省同批次获得指标项目中率先建成并网。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的三一集团零碳智造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将建成国内生产陆地最大功率主机和最长风机叶片的产业园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久久药业公司完成3条中药制剂生产线建设,年产值增长39.8%,年纳税超千万元。北草堂公司等医药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中药材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大海农机公司入驻标准化厂房,粉土机、卫星平地机等产品市场独家生产,订单销往全国各地及韩国,并与俄罗斯、德国等一批欧洲客商达成了销售意向。 (二)现代农业在夯基础促稳产中提质增效。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完成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甲沟水库及13处大中型灌区维修养护工程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入选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创建单位,获批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通河大米”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位列全国区域品牌榜大米类第4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严格落实黑土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86万亩,粮食产量16亿斤。订单农业发展迅速。发挥彩桥米业、辛选集团等龙头带动作用,签订水稻订单55万亩,助推通河稻米价格大幅上升,签订鲜食玉米订单1.1万亩,农户亩均增收400元以上。倍丰集团与哈工程大学联手打造的倍丰胚芽米产品畅销国内市场。科技助农成效显著。小龙虾稻、蟹稻、鸭稻等“生态稻”种植面积1.1万亩。新开发的小龙虾稻共作项目,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过500元。推进小龙虾越冬繁育基地建设,新增繁育量100万尾。成立“江湾减灾保产课题组”,试种马铃薯、大麦等早熟品种,积极解决江堤外个别地块经常受淹绝产问题。特色种植稳步发展。县属林场与沃垦北药、融恒药业等5家药企合作,新增刺五加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北药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全年补植大榛子15万株。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榛子科技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三)工业企业在抓改革优环境中提速发展。服务企业稳定运行。通过包联企业活动,解决困难问题76个。协调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亿元,为30家企业兑现各类奖补资金743万元。有态度农业公司等6户企业实现入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全县企业攻克新技术16项、开发新产品12项、申报知识产权10项。龙轩农业公司等5户企业获评全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树利食品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百家得食品公司等3家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有序推进。提升平台承载能力。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25平方公里,增长56.7%。新建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盘活园区工业厂房2万平方米。协调推动龙能二期垃圾处理项目成功试炉,园区要素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原客运站改造为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由8个增设到33个,实现29个部门、1028项审批事项集中受理。县民生服务热线24小时不间断受理,各类投诉办结率达到100%。“信易贷”平台注册用户1.6万家,授信金额3.2亿元。 (四)乡村振兴在抓增收促协调中扎实推进。拓宽农村增收渠道。全年利用乡村振兴衔接及配套资金6661万元,完成林胜微度假民宿、青山民宿等21个乡村振兴项目。与途远集团合作打造的途远米乐谷微度假营地项目建成运营,有效盘活滑雪场等周边旅游资源。新增地源收费3109万元,国有林场土地收费900万元,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可用于脱贫户分配的产业收益和其他资金1236万元,全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1.3万元,增长11.9%,脱贫人口收入全部超过1万元。完善农村商业体系。成功争创全省第一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示范试点县,到位资金1067万元,实施各镇商贸中心改造,与各村电商平台有效联动。依托新零售新业态龙头企业辛选集团,启动建设有态度农产品产业园,完成鲜食玉米、菌类农产品精深加工,当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整治提升农村环境。整合资金3236万元,硬化村屯道路34公里,修砌边沟1.5公里,建设围栏3公里。筹措资金1115万元,整改问题厕所419户,改造农村危房475户。全市学浙江“千万工程”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全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我县成功召开。 (五)城乡建设在抓管理提品质中再展新貌。路网功能不断完善。国道京抚公路“绕城线”竣工通车,113公里京抚公路通河段黑色路面项目建设完成,铁科高速通河段开工建设。完成24条县内市政道路整修提升,城区主次干道全部实现“柏油化”。完成8.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危桥22座,农村安全通行水平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更加规范。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工作,整治“脏乱差”3200余处,规划停车位6500个,施划市政标线6.3万平方米,机动车规范停放率达到83%,交通违法率下降69%,占道经营、乱涂乱画、电动车违章、堵塞消防通道等城市乱象得到改善,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排名九县首位。生态保护成效凸显。中央环保督察、沈阳督察局耕地保护例行督察,以及省市各类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压实“河湖长制”“林田长制”责任,完成岔林河等3条河流清淤和14条侵蚀沟治理。植树造林500亩,修复17座历史遗留矿山。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获得奖励资金9481万元,比上年增长28%。 (六)民生福祉在促共享保安全中全面增进。克服财政紧平衡压力,用于民生支出达到80%,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30件民生事项全部落实。热点难题逐步破解。投入资金2882万元,改造15个老旧小区、14个小区供热老旧管网,惠及群众6549户。投资1.29亿元的自来水厂升级改造和新建水源地项目建成投用,日供水能力由1万吨扩大到2万吨,有效解决部分小区居民用水难问题。投资1.26亿元的二次供水改造项目全面建成,在全省率先打造数字智慧水务平台,居民饮用水质量大幅提升。投入资金6300万元升级改造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城市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高。破解8年未执行到位的秋丰粮油资产变卖难题,帮助154户农民收回卖粮款。促成市中院将吉祥嘉园项目交办县法院处理,加速项目盘活进度。民生保障多点发力。持续强化兜底保障,及时精准救助孤老残、失能失独等特殊群体。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占比达93%。切实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发放各类涉军优抚资金458万元。发放就业补助91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700人,失业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40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引进文教卫生等各类人才211人。幼儿毛入园率、公办园占比率、普惠幼儿园覆盖率3项指标首次达到省定标准。新特教中心实现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主体完工,传染病区、120急救指挥中心和4家基层中医馆建设完成。完成镇级医共体诊室建设,村级卫生室实现医保定点直接结算。升级改造8个镇级文化站、10个村级文化大院。成功举办第八届全民运动会。完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社会治理巩固提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两个行动”,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强化资金风险防控,偿还债务1.1亿元,债务风险化解指标排名全市首位。完成食品检测检验1480批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倒查信访事项案件135件,信访化解成功率达98%,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本地。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发案率同比下降28.5%,全年未发生涉及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公安各项工作综合排名全市首位。 (七)政府工作运转在转作风提能力中更加高效。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县政府班子成员深入项目、企业、社区、农村实地调研,解决各类问题超百个,以实干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将政府重点工作全部纳入“四个体系”,完成市级攻坚克难事项10个、县级各类攻坚事项56个。强化学习型政府建设,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百余次,严格执行县政府党组政治学习“第一议题”制度,有力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通河落地生根。依法行政持续规范。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八五”普法中期验收。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65件,办复率均为100%。 此外,审计、统计、消防、气象、残疾人、妇女儿童、国防动员、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更得益于全县人民和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人民和支持通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是持续前行的基础,问题是必须突破的屏障。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全县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新兴产业发展尚需时日,社零额和部分米企生产出现下降,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各类人才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个别干部担当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强,工作作风还不够严细扎实,业务能力与岗位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通河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我省视察,擘画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力量、更有底气、更有激情开创美好未来。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县委十六届四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厚植为民情怀,强化担当实干,积极抢抓东北振兴重大战略机遇,强力推进“四个工程”,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低碳工业园区、清洁能源新城、山水旅游胜地、宜居幸福家园”,奋力开创通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指标是县域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县域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和任务,我们将主动作为,破困局、开新局,找准通河优势,推动工作创新,抢抓发展机遇,聚力基础设施、新兴产业、文旅康养、未来产业等领域超前谋划,力求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谋划完善三年项目储备库,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通河”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要聚力谋划向上争取资金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紧盯国家支持东北全面振兴政策措施,以及中央增发的特别国债,聚焦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需求、生态治理、粮食安全、“平急两用”公共服务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做好审批备案、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列入国家项目库,为通河振兴发展增添动力。要聚力谋划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跻身经济增长新赛道,大力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绿色清洁能源,跟踪服务国家电网500千伏汇集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撬动风电全产业链集群发展。鼓励北药规模化种植和医药企业创新化发展,引导骨干药企开展生物药品研发创新。紧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对接未来产业领域优质企业,在新一轮产业和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要聚力谋划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加快推进传统农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支持农机制造企业提高数控化率,实现数字化设计。培育一批农机装备领域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完善招商图谱,积极与国内农机装备头部企业沟通对接,吸引更多企业落户通河。要聚力谋划文旅康养产业。通过“文旅+农业”“文旅+康养”等模式,围绕“吃住游”三个要素,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动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探索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抓住“亚冬会”契机,积极培育冰雪经济,深挖资源优势,推动铧子山景区冬季开园运营,开发冰钓、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满足人民群众冬季娱乐需求。围绕“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家政企业融合创新发展,形成集护理、康养、医疗、家政为一体的现代家政服务业。筹划编制康养产业发展规划,衍生“康养+医疗”“康养+养老”等新业态。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高站位统筹项目建设,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上再发力。坚持绿色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通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对接引进项目。重点围绕现代农机装备、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紧盯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吸引更多产业龙头、500强企业在通河投建项目。全年力争新签约产业项目10个以上,签约额20亿元以上。谋划储备争取项目。动态更新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清单,精准调度,储备库项目保持100个以上。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部门联动配合,全力向上争取,力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5亿元以上。优化服务推进项目。健全项目全周期推进机制,抓实关键环节,加快三一集团零碳智造数字化产业园、协合风机混塔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国能二期、衡水电投等已获得风电指标项目开工建设。完善载体承接项目。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蒸汽管网等项目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园区道路800延长米,满足更多企业集中入园发展。组建专班清理“僵尸企业”“休眠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腾笼换鸟”,为产业项目入驻提供充足空间。 (二)高效率扶持企业发展,在培育高质量发展支柱上再发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紧跟上级政策,加大服务力度,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潜能。培强骨干企业。精选一批有技术优势、有市场前景、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报、优惠政策争取等方面实行重点扶持,力争新增规上企业6户、商贸入统企业5户。有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科学指导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安洁物业公司、亿力公司控本增效、转型发展,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造血”能力。推动国有政通公司参与市场化竞争,加大人员及设备投入,力争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稳定增长。组织县属国有粮库深挖潜力、开源节流,提升综合运营能力。谋划扩大开放举措。主动融入国家、省、市战略布局,“向北”开放,“靠南”发展。把握龙粤深哈对口合作机遇,推动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挖掘对俄进出口潜力,支持企业拓展对俄木材、中药材、农机装备等进出口贸易渠道。倾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信易贷”平台推广,引导更多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持续做好政务服务热线管理,坚持群众诉求“交办即办”,满意率和及时率保持100%。落实政务服务“四级六十同”标准化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应用等便利化措施,努力促进营商环境排名稳中有升。 (三)高标准做强现代化大农业,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上再发力。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巩固“稳粮扩豆”种植成果,继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推深做实“林田长制”,加大整治非法占耕、占林及卫片执法力度,持续整治“大棚房”等耕地“非农化”问题,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积极申报2024年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项目。提升农业设施水平。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提质改造4万亩。推进二号坝、西北河二期等9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统筹做好小桥沟、蚂螂沟等侵蚀沟治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6万亩以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扩大特色稻米种植规模,力争实现“虾稻共作”种植面积2000亩,蟹稻、鱼稻种植面积1.2万亩。扩大彩桥米业、双利米业、辛选集团订单化种植面积,力争水稻订单种植面积60万亩、鲜食玉米订单种植面积2万亩。稳步发展林牧渔业。充分发挥“国家大榛子产业标准化示范县”影响力,做大做强大榛子产品深加工。扩种林下刺五加5万亩,建设刺五加育苗基地100亩,力争北药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努力做大做强冷水鱼养殖规模,力争渔业产值递增10%以上。探索“大北农”生猪代养模式,壮大畜牧业,力争全年生猪出栏25万头,肉牛出栏1.5万头。 (四)高水平攻坚科技创新,在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上再发力。坚定支撑产业的科技创新方向,不断形成支撑发展新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引导重点企业技改升级,鼓励双利米业等3户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力争扶持专精特新企业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户,壮大科技企业矩阵。强化创新成果应用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引导种子研发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龙头米企合作,培育和推种当家品种,力争“通稻2号”通过审定。继续研究推广江堤外洪涝区减灾保产种植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大麦、早熟大豆等品种5万亩以上。鼓励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通河农机“走出去”,深耕国内国际市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振兴发展需求,推行校企合作“点对点”人才培训体系,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全链条人才服务机制,促进产业、教育、卫生等领域高层次和急缺人才引育留用。鼓励高端和专业人才回乡,为通河发展提供强力的智力支撑。 (五)高品质赋能乡村振兴,在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上再发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和美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文明乡风民风,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富足。采取“以奖代补”模式,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完成硬化镇村道路15公里。提级改造1个市级和美乡村样板村,打造6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20个县级和美乡村典型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年投入资金400万元,落实生产奖补、防贫保险等增收措施。科学精准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途远民宿二期、寒地小龙虾繁育基地等5个乡村振兴项目,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提质发展乡村旅游。围绕田园观光、生态农业产业链,突出铧子山景区引领作用,整合岔林河、大通河等域内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增加文旅融合互动体验项目,提升森林康养、特色民宿等产品供给水平,增强游客体验,带动农民增收。做好途远米乐谷度假农庄和滑雪场项目高效运营,谋划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六)高层次促进城乡发展,在做优高质量发展空间上再发力。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综合治理,全方位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坚持精心布局。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系统思维、长远眼光规划城市,统筹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生活文化需求,高质量推进县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精致建设。协调推进铁科高速通河段建设。完成京抚公路通河段桥梁提档升级。升级改造农村公路5条,危桥7座。积极推动解决吉祥嘉园等历史遗留房地产项目问题,促进尽快履行司法程序,力争续建开工。谋划金街地下河道污水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实现污水支线连接。坚持精细管理。以网格化管理助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推行“走动式”管理,加大城建、交警、市场监督联合执法,持续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两违”建筑,规范城区农贸市场和餐饮、商超等各类业态,建立精细化、人文化管理长效机制。 (七)高要求守护生态财富,在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上再发力。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推动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常态化抓好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后期监督管理,巩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狠抓河湖长制责任落实,加快幸福河湖创建,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保障河道行洪顺畅,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复绿工作,有序完成修复任务。加速生态价值转换。严格矿产资源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行为,确保矿产资源税费颗粒归仓。研究推进工程项目表土剥离再利用,确保取之于“耕”用之于“农”。加大林辅耕地、草原耕地收费力度,依规做好红松坚果林采收权竞拍,高效规范森林资源管理利用,实现森林草原资源增收。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果转化,启动国家生态示范县申报工作。加快推动风能、储能项目建设实施,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坚决防止“两高”项目,全力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现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八)高情怀增进民生福祉,在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上再发力。要把办好民生实事排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既是责任,更是使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完成4个老旧小区、391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完成8公里老旧供热管网、19个小区楼内供热设施升级,继续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提档升级老旧供水管线41公里,谋划升级改造污水泵站3座。完善居民各类保障。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启动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保持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完成500户脱贫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全县校园消防安全系统改造,筑牢校园安全网。完成特教中心新建教学楼项目建设。启动第三中学、清河中学等4所中学运动场地改造。谋划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民生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成县人民医院建设及整体搬迁,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做优文体服务供给。持续完善文体设施建设,推进博物馆项目前期工作,提档升级图书馆阅览室。打造10个村级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谋划建设2个5人制足球场、1个健身智能驿站,完成20个村和小区健身器材安装。 (九)高效能守护社会安全,在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上再发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风险。全面加大财政运行监控、收支管理、资源统筹力度,进一步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认真落实“砸锅卖铁”和“过紧日子”要求。制定完善财政系统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严细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全方位扩大财税增收渠道,充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持续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无预算支出,加强部门债务风险监测,严控政府债务增量,防范隐性债务风险。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消防、冰面水面、危化品、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大抽检力度,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之以恒抓好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压实村屯及社区前沿组织责任,推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前端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电信诈骗、传统侵财、严重暴力等违法犯罪,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坚持务实为民,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以新气象、新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新答卷。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胸怀“国之大者”,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真正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为民务实提效能。把“实”的要求贯穿于能力作风建设全过程,落实“五细”要求,坚持清单管理、专班推进,狠抓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落实。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干部队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准确把握、用足用好国家各类政策,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三)严格依法履职责。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全面推进政府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成立国有资产资源法律保障专班,持续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监管,确保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四)清正廉洁优作风。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改进作风。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对项目资金、国有资产、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监管,树立政府清廉清正清明形象。 各位代表!面对“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加快推动通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 1.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 2.新兴产业:指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 3.未来产业:是指有前沿的科技创新驱动,但是目前处于发展的孕育期或者成长期,具备成长为先导性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发展潜。包括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家居、区块链、无线充电等行业。 4.二次供水改造:指在现有的一次供水系统中,为了提高水质、保证水压稳定以及提升用水安全,对供水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升级和改进的过程。 5.清“四乱”:对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清理整治。 6.“两违”建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建筑。 7.“双碳”战略:即碳达峰与碳中和。 8.“两高”项目:即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 9.“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10.“浦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一套好经验和好做法。主要内容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11.“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 12.“五细”要求:掌握情况要细,分析问题要细,工作落实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