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叶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年全县在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05 亿元,增速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5 亿元,增长 6.1%;第二产业增加值20.67 亿元,增速-0.3%;第三产业增加值 60.23 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7.8%,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三次产业比重为:35.8:16.4:47.8。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332 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33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全年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 132505 万人。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业总产值120.16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77.16 亿元,牧业总产值34.21 亿元,林业总产值1.34 亿元,渔业总产值 0.57 亿元。农林牧渔服产值6.88亿元。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15 亿元,同比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 2.07 个百分点。
全县总耕地面积 113.53 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54.8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99.11 万亩(主要有小麦38.3万亩,玉米 59 万亩,水稻 0.37 万亩,青稞0.34 万亩),蔬菜瓜类播种面积 20.8 万亩,棉花播种面积为16.7 万亩,薯类播种面积 1.1 万亩。
粮食总产 31.6 万吨,同比增长11.9%,其中小麦13.85万吨,同比增长 19%;玉米 17.41 万吨,同比增长18%;水稻 0.11 万吨,同比增长 18.8%。畜牧业方面:年末存栏量138.59 万头。其中:牛 13.19 万头,同比增长12.5%;生猪0.78 万头,同比增长 44.1%;羊124.62 万只,同比增长10.8%;家禽 132.42 万只,同比下降13.8%。年末出栏量:牛4.19万头,同比下降 24.2%;生猪 1.13 万头,同比增长82.3%;羊92.7 万只,同比增长 3.5%。家禽150.67 万只,同比下降31.2%。棉花 2.02 万吨,同比增长 9.5%,蔬菜63.35 万吨,同比增长59.3%;核桃 13.5 万吨,同比增长2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4 家。
全年口径工业增加值 9.93 亿元,增速-1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19 亿元,同比下降12.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26.6%;股份制企业下降 100%;私营企业下降12.1%。按工业三大门类划分,采矿业下降 14.6%;制造业下降1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9%。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长 41.1%;重工业下降1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铁矿石原矿239021.8吨,铅金属含量 6248.2 吨,小麦粉25831 吨,熟肉制品1.6吨,饮料 6550 吨,服装 215.8 万件,塑料制品5017.1吨,硅酸盐水泥熟料 687181.8 吨,水泥771545.2 吨,商品混凝土 210869.4 立方米,砖 2160 万块,纤维增强塑料制品4611吨,钢结构 10784.6 吨,自来水生产量989 万立方米;发电量 12316.96 万千瓦时,人造板129503.5 万立方米,鞋20.1万双,化学试剂 3063.8 万吨。
在全地区重点监测的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 1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8.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 1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59 亿元,比上年下降 28.08%;利润 1.49 亿元,比上年下降52.6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86.2%,比上年下降0.9 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
全县有资质建筑企业24家。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4 亿元,比上年下降2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3 亿元,增长2.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0.7 亿元,比上年下降23.04%;金融业增加值 3.15 亿元,下降 7.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5.84亿元,增长 3.2%。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下降 6.26%;营业利润-0.54 亿元,下降785.25%。全年铁路完成货运量 11.8 万吨,比上年增长-55.8%。铁路完成客运量 13.74 万人次,增长-21%;公路完成客运量351.6939 万人次,同比下降 44.7%。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452.68 万元,比上年增长11%。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238973 万件,增长30%;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完成 333 万元,同比下降21.83%。
全年三大通信运营商完成业务总量28145 万元,同比增长 0.82%。其中: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6.197 万户,同比下降 65.94%;年末移动电话用数 39.83 万户,比上年下降2.33%;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3.6275 万户,同比下降46.4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5 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 亿元,同比下降63.4%。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同比下降79.7%;零售业同比下降 31.7%;住宿业下降 70.9%;餐营业下降56.2%。
从经营主业看,汽车销售类10237.8 万元,比重40%,产值同比下降 79.7%;建材销售类3851.1 万元,比重14.9%,同比下降 18%;百货类销售 3944.2 万元,同比下降30.2%;燃气类销售 2444.2 万元,同比下降23.4%;果蔬类销售3037.5万元,同比增长 37.6%。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 45.79 亿元(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9.9%,其中: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57 亿元,下降34.7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5.69 亿元同比下降74.7%;第二产业 5.99 亿元同比增速35%;第三产业15.28亿元增速为 36.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57 亿元,下降34.73%。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1415 万美元,同比下降21.43%。其中,出口总额 1415 万美元,同比下降21.43%。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1665 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 2.7024 亿元,同比增长-6.0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0.6547 亿元,同比下降8.14%。其中:教育支出 20.7863 亿元元,科学技术支出0.2106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0.3449 亿元,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1.8548 亿元,卫生健康支出5.0552 亿元,农林水支出11.548 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8.01亿元,同比下降 4.45%。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2.04 亿元,增长-12.7%;住户存款余额 74.89 亿元,增长-8.6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 85.46 亿元,同比增长0.79%。其中,住户贷款25.75亿元,增长 42.5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9.71亿元,增长-10.55%,存贷比为 66.8%。
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1.5689 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 0.5961 亿元,同比增长-12.69%;人寿险收入0.8912亿元,同比增长-4.1%。全年各类保险赔款支出0.6326亿元,同比增长 0.57%。其中,财产险赔款0.4268 亿元,下降26.28%;人寿险赔款 0.1836 亿元,同比下降8.23%。
九、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52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5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7.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1332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全年转移就业农村赋予劳动力 132505 人次。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5106 人,比上年增加4726 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581人,增加 173 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7515 人,新增3247 人。
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2832 人,新增0 人。
年末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29179 人,新增1306 人。
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0119 人,减少2113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30047 人,减少1389 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0072 人,减少724 人。
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 12832 人。
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 29179 人,增加1306 人。
全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595 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5239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0356人。
年末全县 13 个乡、8 个镇,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31 个,床位 2739 个。社会福利机构10 所,床位数874个,其中:儿童福利院 1 所,床位数270 张,集中收养153人;乡镇敬老院 8 所,床位数 434 张,集中收养212 人;救助站 1 个,床位数 10 张,集中收养0 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县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 个,其中:产业振兴项目 3 个,科技特派员项目3 个,科技特派员争取项目 4 个,重点研发项目 1 个,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 3 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1 个。
普通中学2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775人,在校学生44463人。其中:高中5所,全年招生4400人,在校生11239人,毕业生3340人。初中15所,全年招生12832人,在校生33224人,毕业生8454人。
普通小学147所,小学专任教师4463人,全年招生13897人,在校生100736人,毕业生13585人。
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35人,全年招生19人,毕业生19人。
幼儿园121所,全年招生2248人,在园幼儿14504人,毕业幼儿8178人。
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40.7%。
十一、文化旅游和体育、卫生健康
全县公共图书馆 1 个,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4万册。剧场、影剧院 1 个,体育场馆1 个,文化站26个。
全县广播电视台 1 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乡镇广播站 21 作,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
全年全县接待游客 108.162 万人次,旅游收入3.01亿元。目前全县共拥有 A 级景区10 处,其中:4A 级1处,3A级 5 处,2A 级 4 处。年末共有体育场馆 27 所,其中:喀格勒克镇4所,乡镇 2 所。
年末共有体育健身场所2 所,其中:喀格勒克镇1所,乡镇 1 所。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447 个,拥有床位3627个,卫生技术人员 3501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05人,注册护士 1367 人。
医院 21 个,其中:综合医院19 个,专科医院1个,民族医院 1 个,共有床位 1905 张。卫生技术人员183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56 人,注册护士870 人。
卫生院 21 个,拥有床位1662 张。卫生技术人员14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3 人,注册护士419人。
妇幼保健医院 1 个,拥有床位60 张。卫生技术人1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 人,注册护士40人。
村卫生室 369 个,乡村医生819 人,卫生员0 人。
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个,卫生技术人员30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2.8561 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21551.8 公顷,森林覆盖率4.1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38.3%。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 0.28 万亩,其中:生态林0.28万亩。自然公园 2 处,其中:湿地公园1 处,国家沙漠公园1 处,总面积 47 平方公里。
全县已发现矿种 33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种,其中:能源矿产 11 种,金属矿产5 种,非金属矿产6 种。
全年用水总量 86109 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8102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 120.10 万立方米,生活用水2423.7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 2542.2 万立方米。
全社会用电量 9.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8%。
全年水环境质量监测,提孜那甫河萨依巴格国控监测断面、玉孜门勒克区控监测断面水质均为一类水质;宗朗、保尔、巴仁、加依提勒克、苏盖提艾日克等5 作水质稳定保持在国标地表水二类水质以上;宗朗水库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提孜那甫河水源地、棋盘乡拜勒都尔水源地、乌夏巴什乌鲁克河水源地、柯克亚4 村地下水水源地、宗朗4 村地下水水源地等 5 个饮用水源地以及乌鲁克河农灌区水质优良率为 100%。
全县污水处理厂 2 座,污水处理率97.27%,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97.27%。
大气环境有效监测天数365 天,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 162 天,占 44.38%。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 起,死亡8 人,受伤14 人,直接经济损失 762.11 万元,同比事故减少44起,下降 79%;死亡人数增加 5 人,上升63%;受伤人数减少3人,同比下降 18%。
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 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50%;受伤 12 人,同比增加 3 人,上升20%。
十三、上海市对口援建项目
全年上海市对口援建项目15 个,援助到位资金6.28亿元,资金到位率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