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77|回复: 0

[河南] 2022年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542
    发表于 2023-12-15 2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果断出台并加快推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顶压前行,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牢牢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奋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为建设汝南“三县一家园”作出更大贡献,经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88.5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居全市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9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同比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01.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22.8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0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14%。


    表1: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288.52

    5.8

       第一产业

    65.85

    4.6

       第二产业

    121.28

    7.8

          工业

    81.36

    5.2

          建筑业

    40.15

    13.7

       第三产业

    101.38

    4.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6

    10

          批发和零售业

    11.64

    -1.2

          住宿和餐饮业

    4.16

    -5.4

          金融业

    9.66

    10.4

          房地产业

    10.59

    3.2

          其他服务业

    57.43

    4.9

    表2:2022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  别

    指数(以上年为100)

    价格(CPI)总水平

    比上年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01.0

    1.0

    食品烟酒

    101.3

    1.3

    衣着

    100.9

    0.9

    居住

    99.8

    -0.2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0.7

    交通和通信

    105.6

    5.6

    教育文化和娱乐

    99.0

    -1.0

    医疗保健

    100.5

    0.5

    其他用品和服务

    97.5

    -2.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0.9%;居住类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1.0%;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它用品和服务类下降2.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23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8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99人,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95人。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997亿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4.29万亩,同比增长0.1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32.17万亩,与上年持平;秋粮种植面积62.12万亩,同比增长0.35%;油料种植面积75.39万亩,同比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7.27万亩,同比增长2.3%。

    全年粮食产量84.52万吨,同比增长0.81%。其中,夏粮61.23万吨,同比增长0.54%;秋粮23.29万吨,同比增长1.51%。油料产量25.76万吨,同比增长6.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3.24万吨,同比增长4.9%。

    全年肉类总产量8.17万吨,同比下降4.88%;禽蛋产量3.3万吨;奶类产量0.2万吨,同比增长0.9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6.42万千瓦,同比增长0.28%,拥有农用拖拉机4.73万台,同比增长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66万吨,同比下降4.3%。



    表3:2022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产 量(万吨)

    较上年增速(%)

    粮食

    84.52

    0.81

       夏粮

    61.23

    0.54

       秋粮

    23.29

    1.51

    油料产量

    25.76

    6.4

    肉类总产量

    8.17

    -4.88

    禽蛋产量

    3.3

    4.84

    奶类总产量

    0.2

    0.95


    三、工业、建筑业和能源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6亿元,同比增长5.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分所有制看,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7.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0.3%,其他类企业同比下降11.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开发区主导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占开发区增加值比重为60.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0.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9.8%,同比增长22.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6.1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9.5%,同比增长13.9%。

    规模以上工业中,20个工业行业有16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7.4%,造纸和纸制品业同比增长56.4%,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7.6%,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9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42.3%。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6.7%,利润总额11.9亿元,同比增长5.3%。



    表4: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情况

    指          标

    比上年增减(%)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8

    分轻重工业

       轻工业

    5.1

       重工业

    6.8

    分所有制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7.2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0.3

       其他工业增加值

    11.8




    表5: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减(%)

    18089

    3.9

    家具

    255785

    37.6

    饲料

    256634

    30.6

    万块

    171252

    -21

    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

    57172

    30.2

    人造板

    立方米

    886606

    -8.4

    电动自行车

    853686

    30.5

    水泥

    185150

    19.1

    小麦粉

    114607

    9.9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15亿元,同比增长1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0%,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0%,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55亿元,同比下降20.0%。其中,住宅投资17.28亿元,同比下降14.8%。房屋施工面积143.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2%,其中新开工面积28.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6%。商品房销售面积4113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3 %,商品房销售额20.15亿元,同比下降17.6 %。


    表6:2022年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行        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4.7

    制造业

    3.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9.3

    批发和零售业

    -9.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1.7

    住宿和餐饮业

    -72.3

    房地产业

    -11.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6.7

    教育

    29.9

    卫生和社会工作

    -36.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4.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2亿元,同比增长2.9%。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1亿元,同比增长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1亿元,同比增长3.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8.7亿元,同比增长4.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5亿元,同比下降4.8%。

    全年进出口目标任务3.97亿元,实际完成4.35亿元,完成目标进度109%。其中,进口额0亿元,出口额4.35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目标任务285万美元,实际完成30万美元,完成目标进度10.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875.2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2.422公里。全年全县货运量2713万吨,货物周转量356373万吨公里,客运量1032万人,旅客周转量32658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28%。电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9万户,新增互联网用户0.48万户;移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3.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3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9.2万户,新增互联网用户0.8万户;联通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4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55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6.5万户,新增互联网用户0.7万户。

    全年接待来汝旅游人数186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全县星级酒店4个,旅行分支机构、营业网点4家。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合计完成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增值税完成2.39亿元,同比下降12.5%,企业所得税完成3874万元,同比下降23.8%,个人所得税完成615万元,同比下降1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2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0.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5.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67.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下降11.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9%。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78.74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35.21亿元,同比增长17.06%。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4.76亿元,同比增长13.6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3.45亿元,同比增长22.21%;中长期贷款余额98.76亿元,同比增长7.9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20所。其中,小学165所,普通中学25所,普通高中学校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小学招生7381人,在校生58077人,毕业生10877人;普通中学招生10746人,在校生28839人,毕业生833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498人,在校生4856人,毕业生746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5123人,在校生13645人,毕业生419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635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321.2375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0955人次。

    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876人。申请专利63件,授权专利46件。

    年末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1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3个,拥有河南名牌产品3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3个,文化馆(站)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

    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27470户。

    年末全县卫生机构3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1个。全县床位数318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774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3362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15人。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711533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常住人口59.44万人,较上年减少0.2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82万人,城镇化率38.4%,比上年提高0.6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0.42万人,出生率7.05‰;死亡人口0.52万人,死亡率8.73‰;全年净减人口0.1万人,自然增长率-1.68‰。

    汝南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62.3元,同比增长6.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43.8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1.2元,同比增长6.8%。

    2022年末城镇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813人,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3783人,城镇职工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43603人,参加事业基本养老保险23685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377人。

    全县参加医疗保险71.15万人。其中,职工2.14万人,退休人员1.75万人。

    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91.2万元,截止到12月份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有2397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884.8万元,截止到12月份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为25433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用水总量9253.288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  6587.43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312.1885万立方米,生活用水2082.6645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271万立方米。

    全县气象服务站3个,年降水总量764.2毫米。

    截至年底,出境河流哑河口断面COD平均值16.04mg/L。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优良天数290天,优良天数达标率为79.5%;PM10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立方米,下降率11.8%;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微克/立方米,上升率5.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0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9.499吨。

    全年营造林面积364.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4.3公顷,参加义务植树50万人次,义务植树数量200万株。年末林木覆盖率28.84%。

    全年无安全生产伤亡事故。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城乡居民收支增长为名义增长。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