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21|回复: 0

[江西] 2022年宜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3-12-3 2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宜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散发多发、历史极值干旱等超预期考验,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挑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2亿元,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1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9:46.5:39.6调整为13.4:47.2:39.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49.9%和42.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402人。
    二、农 业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3044万元,增长4%。粮食种植面积38.38千公顷,增长0.06%。油料种植面积737.5公顷,增长6.8%。其中,油菜籽418.1公顷,增长21.9%。蔬菜种植面积3514.6公顷,增长2.8%。棉花种植面积165.2公顷,增长6.4%。
    全年粮食产量24.29万吨,下降1.5%。其中:早稻产量73072吨,中稻及一季晚稻81333吨,双季晚稻86013吨。油料产量13.9吨,增5.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9698吨,增长5.6%。棉花产量242吨,增长2.5%。茶叶产量45吨,增长25%。园林水果产量4994吨,下降0.6%。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32279吨,增长10.5%。其中,猪肉产量24144.8吨,增长15.7%;牛肉产量2310.9吨,下降8.4%;羊肉产量389.8吨,增长0.5%;禽肉产量5433.5吨,下降0.03%。禽蛋产量22013.9吨,增长13.7%。水产品产量21673吨,增长3.5%。年末生猪存栏13.8万头,比上年下降17.7%;生猪出栏30.7万头,增长11.6%。
    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油料
    蔬菜
    猪牛羊禽肉
    禽蛋产量
    水产品
    242930
    13.9
    59698
    32279
    22013.9
    21673
    -1.5
    5.7
    5.6
    10.5
    13.7
    3.5
    全力做优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完成2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富硒基地面积23.59万亩,新改造油茶林2.97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增至30家、60家、29家。全竹产业科创园、富硒竹笋产业园等延链项目稳步推进,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综合产值达53.38亿元。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38.9万千瓦,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家,工业增加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460.7亿元,增长15.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锂电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60.25亿元,增长313.4%,首位度由60.3%提升至76.5%,上缴税收11.36亿元,增收10.99亿元,龙蟠时代、国轩锂业、九岭锂业、金丰锂业、倍鼎新能源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5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1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2家企业获评省级小巨人企业,12家企业入选全市民营企业百强。
    全年工业园区完成税收18.1亿元,增长95.7%。投产企业210家,营业收入427.7亿元,增长14.2%;利润总额76.4亿元,增长143.4%。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瓷质砖
    锂离子电池
    铅酸蓄电池
    人造板
    皮革鞋靴
    万平方米
    万只
    万千伏安时
    万立方米
    万双
    6214.3
    288.8
    560.2
    161.9
    154.1
    -35.8
    -26.8
    -16.5
    -8.0
    -39.9
    2022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008万元,增长8.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21069平方米,竣工面积62746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6.8%,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54.7%;房地产投资增长30.6%。分产业看,全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46.5%,占全部投资的14.6%;非国有投资增长5.7%,占全部投资的85.4%。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9:72.1:27.0调整为1.2:69.8:29。
    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30.6%,其中:住宅完成投资增长26%。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增长15.1%;安装工程完成投资增长27倍。 商品房销售面积32.16万平方米,下降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75万平方米,下降9.9%。
    接续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获评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绩效考核第一名。完成棚户区改造120户,改造老旧小区3009户。新村路等4条城市规划道路建成通车,完成官山大道升级改造,新增城市停车场1个、公共停车位189个、新能源充电桩112根,新建雨污管网13.51公里,雨污分流比例达65%。北门水厂扩建及城区管网升级改造、城南路网等一批扩容补短项目有序推进,“三区三线”划定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43.99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62.82%,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积极推动消费扩容提升,通过举办“数字化年货节”“五一消费季”“年中大促618”“金秋消费节”“暖冬购物节”等活动,先后发放政府消费券500万元,撬动各行业商家配套让利共发放电子消费券4000多万元,拉动消费2亿元。举办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供销集配乡级网点覆盖率达100%。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274.1万元,增长5.6%。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1亿元,增长5.6%。全县1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306.7万元,增长27.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县引进省外资金54.35亿元,增长8.7%;引进境外资金9222万美元,增长11.1%;出口创汇3.19亿美元,增长23.2%。
    推广宜春文旅一卡通,倡导周边游、本地游,拓宽文旅经营业主线上营销渠道,全年累计办理2200余张,全力促进文旅市场复苏。
    七、交通、邮电和通讯
    全年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68931万元,增长4.2%。 
    2022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5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830万吨,货运周转量249102万吨公里;客运量227.84万人,旅客周转量13442.56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342.19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62.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4480万元。2022年底,全县移动电话用户268840户,固定电话用户2080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0000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78256万元,同比增收141580万元,增长59.8%。在总收入中:中央收入152825万元,增收68104万元,增长80.4%;省级收入51120万元,增收24665万元,增长9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311万元,增收48811万元,增长38.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2893万元,增支17893万元,增长5.3%。
    至202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07376万元,比上年末净增759979万元,增长3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6754万元,比上年末净增317713万元,增长18.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03310万元,比上年末净增330653万元,增长18.7%。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4715.6万元,下降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473.31万元,下降2.78%;寿险保费收入12242.29万元,下降4.0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持续优化供给服务,城东学校、第三幼儿园建成办学,新增学位2950个。全县共有幼儿园73所,小学32所,初中7所,高中3所,中职1所。2022年全县共招生15106人,其中幼儿园招生3996人,特殊教育招生33人,小学招生2824人,初中招生4148人,高中招生3072人,中职招生1033人。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49943人,其中:幼儿园在园人数8290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6人,小学在校学生20422人,初中在校学生12196人,高中在校学生6175人,中职在校学生27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73%。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5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441人。有效发明专利6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影剧院3个。2022年县图书馆总藏书量15.9万册,总流动人数9.8万人次。博物馆文化藏品1304件,文物保护单位512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31处。
    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不含诊所)18个,实有床位152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3人,注册护士650人。
    全年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2次,参加运动会人数6981人次。全县体育健儿在国内比赛中获金牌79枚,银牌55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年年末全县总人口295455人(公安年报),总户数98033户,家庭户平均规模3.01人。全年出生人口1807人,出生率5.37‰;死亡人口800人,死亡率4.85‰,人口自然增长率0.52‰。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31元,增长5.8%;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5元,增长6.8%。
    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472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053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756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129人。
    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1个(包含民办),福利院床位数2440张。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6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37人。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863户6046名建档立卡脱贫户脱贫质量稳步提升,人均收入达1.57万元,增长12.9%,138户360名“三类人员”生活有效保障。
    十二、生态与环境保护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94.3%,PM2.5浓度2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省考、县界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新增省级森林乡村6个。2022年万元GDP能耗0.2599吨标煤,下降2.5%。
    注:1、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和户数来源于公安年报,全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源于计生年报。
    3、受统计调查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变化,部分经济指标,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同比增速和增量与用上年所发布数据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