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59|回复: 0

[江苏] 2022年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5:40
  • 签到天数: 83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446
    发表于 2023-11-15 2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年经济总量迈上千亿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4.81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可比价增长4.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2630元,按2022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1:6.7261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205美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0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509.3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09.42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0.4:39.6调整为9.5:50.2:40.3。
    二、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增强。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32亿元,增长3.2%。其中,农业总产值65.63亿元,增长4.7%;林业总产值1.88亿元,增长4.3%;牧业总产值19.44亿元,增长0.3%;渔业总产值73.27亿元,增长1.42%。
    2022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44549

    0.1

    油料

    15530

    3.9

    蔬菜

    695675

    5

    水产品

    236293

    2.5

    生猪出栏量

    万头

    26.8

    22.9

    家禽出栏量

    万只

    2330.92

    -9.4

    绿色农业成效明显。粮食总产84.45万吨,实现“十八连丰”。新建高标准农田10.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36万亩,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水平达95%以上,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91.04%。创新探索高标准农田、粪肥还田和秸秆离田的“三田”融合模式,“三田”融合规模9.26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8.5%,全市粪肥和秸秆产业规模1.2亿元。全国首单腐熟粪肥(沼液)还田利用种植保险落地高邮,完成粪肥沼液还田10.11万亩。新入选农业品牌目录省级1个,建成省级农业品牌7个、绿色食品品牌17个。建成规模乡村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农业主体35家,年收入在4.4亿元以上,全年农业电商销售额突破22亿元。创建1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镇(菱塘回族乡),12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市686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74.18亿元,增长13.7%。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达191家,其中超10亿元以上企业达15家。实现营业收入1112.3亿元,增长10%;实现利税总额60.66亿元,下降9.3%;利润总额37.69亿元,下降10%。营业收入利润率达3.4%。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5.8%。工业入库税收27.7亿元,增长0.6%;工业开票销售1310.64亿元,增长12.3%。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5家,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势头良好。推进聚才创新工程,入选省级科技副总27人,获批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全市当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0.8%。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纸制品

    217

    -42.9


    小麦粉

    176588

    14


    32994.02

    -6.8


    服装

    万件

    3698.44

    -1.9


    万双

    975.25

    -17.1


    纤维板

    立方米

    106203.4

    17.1


    单晶硅

    千克

    6226659

    12.4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千瓦

    7707908

    41.6


    塑料制品

    29066.6

    -6.5


    水泥

    78483

    -33.8


    粗钢

    1963662.42

    -5.1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097402.99

    -11


    中小型型钢

    1869000.13

    32.2


    交流电动机

    千瓦

    96900

    -11.5


    光电子器件

    万只(片、套)

    442881

    -21.5


    电力电缆

    千米

    525715.99

    2


    铅酸蓄电池

    千伏安时

    3013998.91

    2.9


    灯具及照明装置

    套(台、个)

    1929173

    -6.5


    电动机

    千瓦

    151781

    -38.8


    冷冻水产品

    8895.53

    -31.5

    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528亿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41亿元,增长2.6%;实现税收收入8.33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16家,其中超百亿元4家。外埠施工产值达983亿元。扬州市华联装璜广告有限公司等公司承建的8个项目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并有10个项目获省级优质工程;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承建的2个项目获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工地,并有45个工地被评为省文明工地。不断推进建筑业现代化,预制构件工厂投产,装配式施工面积达32.3万平方米。全市现有各级各类资质建筑业企业793家,其中特级总承包资质企业3家,一级总包企业17家,二级总包企业44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增长15.8%。全年新增列统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91个。新开工亿元项目132个,其中50亿元、40亿元项目各1个,10-25亿元项目15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6个,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4个。实施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中环半导体电池片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42.6亿元的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扬州高邮段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的同翎新能源高效电池项目等一批重特大产业项目。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全市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63.49亿元,下降26.9%。其中,住宅投资53.31亿元,下降31.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87亿元,增长25.2%;办公用房投资2.80亿元,增长1.4%;其他用房投资2.51亿元,增加6.4%。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39.13万平方米,下降14.7%。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健复苏。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7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14亿元,同比增长11.6%。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中,日用品类,粮油及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增势明显,同比分别增长125.6%、81.2%、22.4%、39.4%。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3%,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18.73亿元,下降8.4%;服务业用电量5.72亿度,增长4.5%。
    招商引资推进有力。组织开展“春季招商突击月”、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等活动,强化小分队点对点招商成效。全年走出去招商368批次,累计对接目标企业500多家,新签约项目16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14个、百亿元项目1个。新设外资企业18家,外资到账1.3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到账占比31.3%。在扬州招商引资“擂台赛”中,连续三个季度获得红旗。
    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高于扬州大市4.7个百分点。全年共组织80余家企业参加2022年“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线上国际展会、扬州“发现宝藏”精品好物展销节等各类线上线下展会;充分发挥商务资金引导作用,全年共上争各级惠企资金429.43万元,惠及企业95家;联合中信保公司江苏分公司为我市93家小微企业免费办理出口信保,进一步提振企业出口信心。
    电子商务迸发活力。建成集展览、直播、摄影、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全年组织18场805人次的电商培训,直播间开放使用685次,孵化30多家企业,150余名专业人员,建成67个电商服务站点(13个镇级站点、54个村级站点),镇级电商站点覆盖率100%。4家企业获批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全市电商交易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25%。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市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09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税收收入30.88亿元,同比下降3.0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7.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76亿元,增长7.5%。
    2022年高邮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项情况

    预 算 科 目

    绝对数

    (万元)

    比上年增长

    (±%)


    本年收入合计

    400919

    2.79


    一、税收收入

    308825

    -3.09


    增值税

    150867

    -0.78


    企业所得税

    32179

    -20.12


    个人所得税

    8350

    -0.76


    资源税

    3717

    49.28


    城市维护建设税

    18663

    -10.17


    房产税

    14942

    25.31


    印花税

    6208

    5.45


    城镇土地使用税

    9269

    10.83


    土地增值税

    14289

    -3.07


    车船税

    3574

    8.14


    耕地占用税

    7806

    -29.36


    契税

    37223

    -1.09


    环境保护税

    1797

    2.22


    其他

    -59

    -


    二、非税收入

    92094

    29.07


    专项收入

    29664

    55.74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3478

    36.91


    罚没收入

    19296

    64.31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16256

    -15.13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143

    -43.70


    其他收入

    3257

    -18.62

    金融运行持续向好。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016.42亿元,比年初增加118.08亿元,增长13.14%。其中,住户存款694.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1.78亿元,增长19.17%。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49.98亿元,比年初增加113.58亿元,增长15.42%。
    2022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

    (亿元)

    比年初增加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1016.42

    118.08

    13.14

    #非金融企业存款

    197.27

    -15.14

    -7.13

    住户存款

    694.79

    111.78

    19.17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849.98

    113.58

    15.42

    #短期贷款

    290.34

    21.46

    7.98

    中长期贷款

    516.27

    83.56

    19.31

    票据融资

    43.32

    8.53

    24.52

    七、科技创新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当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97家;新获批省高企培育入库培育企业7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564家;通过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1家。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省科学技术奖2项、扬州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9项;获批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科技副总27个;获批扬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获批扬州市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帮助66家企业获得“高企贷”“苏科贷”等科技政策资金4.35亿元。累计组织100多家企业40多家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签约185项。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教体民生实事,以“校安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全年完成新改扩建工程项目8个,累计开工4.48万平方米,竣工交付1.57万平方米,总投入2.29亿元。深化“双减”实效,义务段60所学校全员提供课后服务,受益学生42672名,参与率99.8%,实验小学获评省“双减”示范校。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出台《高邮市城乡教育联盟实施方案》,创建4组教育联盟(共9所学校),整合实验小学西校区、城南新区小学,组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高邮中专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4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1个,职教高考本科达线38人,获扬州县区“十一连冠”。高中教育优质多样,3136人参加2022年高考,普通类本科达线2480人,达线率79%,连续七年获扬州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等奖。
    2022年各类教育学校数和在校生情况

    指标名称

    学校数(所)

    在校生数(人)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中等职业教育

    1

    0

    5764

    4.7

    普通高中

    5

    0

    10118

    -4.2

    普通初中

    21

    0

    13266

    0.4

    小学

    37

    -2.6

    29147

    1.7

    幼儿园

    68

    0

    14925

    -6.6

    八、文化、旅游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组织“文艺进景区”“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109场次,“文艺宣传村村行文化文明进万家”活动20场,服务观众6000多万次。公益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420名,培训人次2770次。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118.2万人次,新增注册读者3.2万人,新增商务局分馆、人社局分馆、城南新区智慧书柜等3个馆外流通点。开展“书香集市”进基层活动13场、展览25场、公益讲座培训26场、阅读推广活动226场,以及“七彩的夏日”暑期系列活动等。小品《一点都不贵》、扬州评话《受降记》获江苏省第十五届“五星工程奖”。中国集邮家博物馆、汪曾祺纪念馆、高邮书场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秦邮之声合唱团、新蕾工作室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旅游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高邮市获批首批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市。菱塘回族乡清真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非遗进运河·盂城驿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入选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运河·盂城驿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且获省“十佳夜市”称号、盂城驿入选2022年度省智慧旅游景区名录及扬州“运河十二景”,湖上花海景区获“江苏春季赏花胜地”称号,“抗日战争高邮战役”融合发展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项目、文游台景区列入江苏省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受疫情影响,盂城驿、文游台、清水潭等主要收费景区入园人数接近37.25万人次,同比下降51.89%;全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60.51万人次,同比下降17.84%。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育体育特色项目,打造体育特色项目基地学校18所。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新增三类体育公园1个、健身步道14公里、健身路径91套,建成“运动高邮”室外健身设施信息管理平台。扩大品牌赛事影响力,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赛、第十届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线上),承办省足协冠军联赛(高邮赛区)、省老年人体育节扬州分会场开幕式、扬州“市长杯”足球赛,高邮市校园足球获扬州市2022年度考核一等奖。奋力征战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61名运动员共参加7个项目的角逐,圆满完成3枚金牌参赛任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1.06亿元,“珠湖小镇”获评“江苏体育旅游好去处”省级殊荣,康乐机械有限公司被认定表彰为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市教体局获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九、卫生健康
    疫情防控善始善终,乙类乙管平稳实施。面对异常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委、市政府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科学稳妥实施“乙类乙管”,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44轮2429万人次,组建追阳队伍70支,排查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群近6000人,未出现聚集性扩散。开展进口冷冻食品等重点环境监测5.97万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73万剂次,“应检尽检”逾期未检率等多项指标保持扬州首位。积极承接上海等地隔离人员2221人次,选派2946人次参与上海、西藏、海南等地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了高邮力量。在扬州市率先投用70间核酸采样小屋和20辆流动采样车,顺利完成方舱医院、亚定点医院、健康驿站和120洗消中心建设,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实行分类救治、分级转诊、分片包干,新增ICU床位142张,先后开放“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开设24小时咨询热线、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新冠疫情总体平稳转段。
    爱国卫生有声有色,健康高邮硕果满枝。重新调整由市长任组长的健康高邮建设领导小组,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美颜”等7个专项行动,市卫健委荣获全国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周山镇创成江苏省健康镇,界首镇大昌村等8个村创成江苏省健康村,城南新区管伙村等12个村创成江苏省卫生村,汤庄镇卫生院创成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城市建设考核位列扬州市第一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增至93元,全人群和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至31%和73%。送桥、开发区2家职业健康体检中心投入运行,健康企业建设经验获得国家卫健委的点赞推广,相关做法在全省职业健康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新引进中建医养结合机构1家,新增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6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覆盖面达95.5%。超额完成城乡妇女“两癌”筛查任务,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医养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家,扬州市级2家。
    医防融合先行先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全面启用,新妇幼保健院和新第二人民医院顺利竣工。新(改、扩)建村卫生室20家,新增汤庄镇汉留卫生院120急救点和核酸检测实验室,菱塘回族乡卫生院新建工程正式启动。以慢性病防治为核心推进医防协同,建成7家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顺利通过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累计创成省市级基层特色科室45个,9家单位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均居扬州首位。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中医药创新发展,高位推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创建,我市成为扬州市唯一一家县级创建单位完成推荐申报。新增江苏省五级中医馆2家、扬州市中医示范村卫生室4家,中医医联体、乡村一体化等做法作为唯一县级代表在全省中医药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十、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完成京沪高速主线征地和房屋拆迁。推进省道服务区建设,先后建成264省道三垛服务区、333省道秦邮服务区。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航道项目完成交工验收,正在推进服务区建设,桥梁项目在城区威高大桥、武安大桥及乡镇段四座桥梁先后建成通车的基础上,一沟大桥实现贯通,捍海大桥正在抓紧挂篮施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60公里、改造桥梁60座,已全部完工。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从2022年1月21日起,实行“全域公交同价一票制”,释放改革“红利”,城乡统一2元乘车。正式告别渡运时代,撤销全市境内最后一个渡口--马棚渡口,标志着我市正式告别渡运时代。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8.9%,未出现重污染天数,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降尘量年均值2.3吨/月·平方公里。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Ⅲ比例89.1%,12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91.7%,26个县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无劣Ⅴ类断面,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治污攻坚更富成效。治气攻坚深入推进,在省内率先开展并完成246家餐饮面店电能替代及141家浴室生物质锅炉改电热水机组、集中供热或送热水工作。治水攻坚巩固提升,编制断面达标方案并组织实施,深入排查工业园区和企业内部雨污水管网状况,完成建成区70公里管网修复检测和36个小区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治土攻坚稳步开展,完成61个行政村、464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56个遗留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18个高风险地块制度性管控工作,探索推进活性炭“炭管家”项目,实施大气治理和固废处置共治。
    项目服务更加厚实。强化重大项目服务,大力提升环评审批效率,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129个。重视项目资金上争,积极组织申报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农村生活污水专项债项目,全年梳排水、气、土等方面重点工程项目30余个,上争资金18527万元,省切块资金量在全省排名第四、扬州第一。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75元,同比增长6.3%。其中,工资性收入22621元,增长6.4%;经营净收入6677元,增长5.2%;财产净收入2617元,增长4.2%;转移净收入5860元,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17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59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75:1缩小为1.72:1。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37元,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443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02元,增长8.9%。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70元;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救助困难对象3088人次,救助急难家庭10户;市慈善总会筹集慈善捐助4086.79万元,慈善救助支出2635.58万元,惠及困难群体1.94万人次。保障各类救助对象约27.3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约1.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至210元。通过创客服务中心购买创业培训服务,成功扶持创业4704人。新增城镇就业80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643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4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26人,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职工医保参保22.06万人、居民医保参保48.05万人,参保率达到98.5%以上;居民医保各级财政补助达650元,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达到85%和70%左右。建成5个颐养示范社区、11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街道养老综合体和送桥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300户困难老人家庭住宅适老化改造。公积金扩面0.6951万人,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4亿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