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49|回复: 0

[云南] 2023年龙陵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3-9-8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龙陵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4日在龙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李永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聚力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1亿元,增8.2%;固定资产投资136.9亿元,增20.2%,其中产业投资增9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亿元,增7.6%,其中税收收入占8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2亿元,增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增4.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1.8亿元、103.2亿元,分别增5.4%、1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50元、14834元,分别增2.5%、6.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9:44.5:28.6。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0.4万亩、总产15.8万吨。“两烟”、甘蔗、茶叶、核桃、畜牧等传统产业持续巩固,褚橙、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石斛种植面积达3.9万亩,实现鲜条产量9000吨;石斛交易中心投入使用,石斛种质资源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龙陵)石斛产业发展论坛,被列为省“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石斛)特色县。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示范家庭农场2个,认定“三品一标”产品7个,入选“绿色云品”品牌目录4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2:1。工业支撑更加有力。云南龙陵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审核,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园区工业产值181亿元。隆基单晶硅满产达产,永隆5万吨工业硅(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实现绿色硅产值164.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2.3%。稀土新材料产业实现破局,全省首个稀土加工项目落地龙陵。八〇八尾矿库综合利用治理项目顺利开工,褚橙鲜果分拣及精深加工厂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税收贡献率达59%。文旅业态更加丰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巩固,邦腊掌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腊勐岭岗寨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成效初显,“保山人游龙陵”“龙陵人游龙陵”受到青睐。接待游客454.1万人次,增34.6%;实现旅游总收入46.4亿元,增29.8%。电商蓬勃发展,实现交易额24.5亿元。消费市场回暖,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户、限上商贸企业13户。

    (二)城乡发展不断提质。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县城污水处理厂、南片区污水管网、生活垃圾中转站、云山路、龙山南路、远征路、沿河路、城南农贸市场投入使用,白塔路、县城中心农贸市场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拆除白塔大寨片区房屋20余万平方米,交付验收龙山中路安置房1002套。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链子桥至勐糯高速、腊碧公路等项目稳步推进,国道219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159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4公里。勐堆水库、板场河水库建设有序推进,岔河水库除险加固、羊圈河水库、淘金河水库、县城供水水源保障等工程开工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建成公共充电站6个、充电桩20个。新建5G基站152座、4G补盲基站33座,4G网络、宽带实现自然村全覆盖。乡村振兴稳步推进。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6641户67664人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累计消除风险1767户6797人,风险消除率68.9%。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双绑”率分别达96.5%、96.3%,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增15.95%,实现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的三类对象动态清零。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和省市帮扶持续深化,投入帮扶资金1.2亿元,实施项目61个。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有序实施,镇安镇获评省级绿美乡镇,木城等养、勐糯大寨、腊勐岭岗寨获评省级绿美村庄。木城5个行政村基本达到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标准。16座农村垃圾热解处理站开工建设,建成农村卫生户厕1796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12座,行政村污水治理率、收集处理率分别达28.6%、5.9%。

    (三)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发布1439项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率100%,全程网办率84%。“互联网+监管”持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差评整改率100%。审批服务流程不断优化,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水电气报装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2个、5个、5个工作日内,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85.4%。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退税降费4.5亿元。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全面实施,市场主体总数达23867户,净增4597户、增23.9%。首次有2户企业跻身全省非公经济100强,其中制造业前20强1户。招商引资持续提质。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带头为企业解决问题,新签约落地项目7个,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12.1%。科技创新持续增效。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6亿元,投入强度达3.3%。新增专家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户,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优秀。

    (四)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开发就业岗位5941个,新增城镇就业5088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发放创业贷款1.4亿元。援企稳岗政策全面落实,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233.3万元。有力维护农民工权益,追回被拖欠农民工工资571.9万元。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双减”“双升”扎实推进,县幼儿园学府园投入使用,县职业高级中学综合实训楼竣工,赧场小学迁建、龙山小学教学综合楼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表彰模范教师76名、重教之家15户、捐资助学先进集体3个,社会捐资助学678万元。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1%,高考一本上线率达19%。医疗服务提档升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建设有序推进,县人民医院传染楼建成使用,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并设置中医馆,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医保经办更加规范,电子医保凭证激活率达83.2%。社会保障提质扩面。社会救助综合治理扎实开展,政府救助平台全面推广,办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2752件,发放救助资金9253.5万元。社会保险征缴持续扩面,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2%。“一卡通”专项整治有力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直达群众。文化名片愈加闪亮。省级文明城市通过复评,新增市级文明村镇8个、文明单位7个。设置图书流动点26个,傈僳族萨片麻姑制作技艺、麻纺织技艺和象达面塑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名录。

    (五)生态屏障不断巩固。“林长制”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国家储备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深入实施,52个村(社区)获评省级森林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发现凸脉球兰、黑颈长尾雉等19种县域新纪录物种,首次完成森林、草原、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河(湖)长制”有效落实。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行动常态化开展,治理水土流失82.3平方公里,全县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茄子山水库、等壳电站水库、腾龙桥二级电站水库入选省级美丽河湖,勐梅河获评市级美丽河湖,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9.4%,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城乡规划管控力度持续加强,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41个。立案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案件80件,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4个。认真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各级各类环保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7.5%。

    (六)平安建设不断深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全面压实防控责任,指挥体系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强化群防群控、医疗救治和分类分级管理,新阶段疫情防控平稳有序。国家“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实施之前,全县做到了不发生境外疫情输入、不发生本土传染,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治理见行见效。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管理使用高度统一、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边境防线更加牢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第五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推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8.7%、23%,电信诈骗发案及财产损失数明显下降。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4%。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稳步推进,创建市级平安单位11个。应急广播建成使用,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成功创建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安全生产落细落实。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通过省级质检,有效处置“9·23”地震灾情,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成效明显,城镇燃气、经营性自建房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83%。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取得实效。持续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八五”普法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自觉接受各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102件,满意率持续提升;政府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主动公开信息2.3万条;办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559件,办结率100%。效能建设取得实效。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扎实推进,10件惠民实事和投资、争资、融资、引资四项责任清单较好落实,政府系统执行力、落实力明显增强。全面改革不断深化,参照管理单位规范设置和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全面推行,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廉龙陵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受理信访举报84件,处置问题线索281件,政务立案查处7件,给予政务处分2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三保”状况有所改善,“三公”经费下降4%。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政府债务率明显下降。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快龙陵发展,必须坚守一以贯之的初心,切实增强想干事的愿望;必须树牢攻而必克的信心,切实增强敢干事的魄力;必须投入心无旁骛的专心,切实增强会干事的本领;必须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切实增强干成事的底气。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办成了一批发展大事,办妥了一批改革难事,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龙陵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亮出成绩倍添信心,直面问题不容懈怠。冷静审视当前龙陵的发展,交通落后仍然是最大瓶颈,教育、卫生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仍然是最大短板,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最大弱项,债务负担重仍然是最大现实难题,政府系统干部队伍中的“怕推拖”现象仍然是最大主观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在着手解决,还必须保持定力、加倍用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二、2023年工作重点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奋进新征程,走好赶考路,跑出加速度。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与推进系列三年行动结合起来,突出关键补短板,聚焦瓶颈强弱项,深挖潜能扬优势,守牢底线保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努力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农民持续增收、债务风险化解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形成新支撑,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绿美龙陵建设等方面打造新亮点,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龙陵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下足功夫、取得实效。抓牢帮扶增收。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精心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增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示范家庭农场2个。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持续深化沪滇协作、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抓实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建成农村卫生户厕1080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12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5%以上;建成碧寨梨树坪、龙新勐冒等6个污水治理项目,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30%以上;建成农村垃圾热解处理站16座,农村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分别建设省级、市级绿美乡村3个、100个。坚持抓点成典、推典成景,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示范乡镇1个、精品村5个、美丽村庄20个。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达80%以上。新建5G基站70座,4G补盲基站20座,实现行政村驻地5G信号全覆盖。

    (二)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加快转化高原特色农业、矿产资源、康养旅游、开放区位等优势,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促进三产融合,做实县域经济产业支撑。做优一产。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15.8万吨以上。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两烟”、甘蔗、茶叶、核桃、褚橙、咖啡、肉牛、生猪、龙陵黄山羊等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特产品初加工提升、精深加工延链,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个。巩固石斛产业“百千万”发展态势,加快推进石斛交易中心(二期)、斛畔庄园、石斛花卉等项目,打造市级以上种植示范基地3个,实现鲜条产量1万吨以上。深入实施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坚决处理和整改违法违规占地问题,完成补充耕地垦造水田1200亩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7%以上。做强二产。深入实施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绿色硅、石斛加工、稀土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有序推进硅矿资源勘查和开采,统筹抓好园区供电、供水、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永隆5万吨工业硅(二期)、八〇八尾矿库综合利用治理、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项目,全力推动通威30万吨工业硅、永昌硅业10万吨工业硅等项目落地建设。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新增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户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28%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1%以上。做活三产。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用恒心定力打造滇西抗战、温泉康养、黄龙玉三张名片。抓紧对接松山大遗址纪念园项目承接主体,促使项目产生效益。持续提升邦腊掌、老梨树温泉开发运营水平,加快推进“温泉入城”、三关温泉项目,推动黄草坝、白家寨等温泉开发项目落地建设,打造富有龙陵特色的温泉康养产品集群。切实解决黄龙玉矿山持续开发、原料稳定供应问题,整治市场秩序,拓展产品业态和销售渠道。持续培育龙江稻花鱼、傣韵大寨、多彩镇北、农耕雪山等乡村旅游品牌,全力打造龙江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力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1个,绿美景区4个。接待游客增长1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有效推动批零住餐行业回暖复苏,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户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3户以上。加强互联互通,积极推动木城通道建设,支持重点企业拓展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大力发展“电商+”业态,实现交易额26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以上。

    (三)以更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践行项目工作法,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一体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个县城”建设。完成雨屏路、松山路延长段、龙玉大道兴农路口至县中医医院段等路网建设,加快县城中心农贸市场改扩建、龙山湖旅游停车场、天然气管道、公用充电站、充电桩等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县花上树”工程,建设绿美社区3个、街头小游园5个,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以上。抓好棚改扫尾工作,有序开发龙山中路、白塔大寨、五板桥棚改片区腾退土地,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县城供水水源保障、岔河水库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竣工验收板场河水库,加快勐堆水库、淘金河水库、羊圈河水库、农村供水保障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大硝河水库、柳树河水库、中岭岗水库、三库一线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链子桥至勐糯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腊碧公路、荆竹坪至三关温泉公路、小田坝至岭岗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国道219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段家坝至木城通乡公路、三江口至老木厂公路等项目,继续推进黄草坝小米地至象达岔路田高速公路、省道237隆阳区三达地至半斤坝三级公路、龙陵火车站至象达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200公里以上,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6公里以上。持续抓好农村公路养护,不断提升路域环境,新增绿美公路280公里以上。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四)以更大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能。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跨领域执法改革,稳步推进全省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办案质量和水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划转,促使重组后的县属国有企业在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加快园区优化提升,使园区成为产业聚集发展的主阵地。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积极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探索开展净矿出让试点,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广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持续打造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塑造服务更主动更高效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事项“四减”流程再造,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进“基层能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县乡村三级全面应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85%以上。推进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场所标准化建设、智能化升级,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用好“一部手机办事通”,强化“互联网+监管”,政务服务“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达85%以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实市场主体评价营商环境、企业评价政府部门等工作,完善办事服务回访机制,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达90%以上。持续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政策宣传、服务、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各类市场主体达2.6万户以上,其中企业达4500户以上,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及企业数量分别达96户、17户。加强质量强县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鼓励和引导更多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扎实清理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以上。持续大抓招商引资。紧盯比较优势招商、产业链价值链招商、现有企业以商招商,推动形成招商引资新格局。围绕延伸硅基产业链,引进绿色硅材项目1个以上;围绕健全石斛产业链,引进石斛加工项目2个以上;围绕温泉及城市土地储备资源,引进温泉康养项目1个以上。新签约项目10个以上,落地项目5个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五)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以上;提升援企稳岗、创业贷款等服务质量,发放创业贷款7500万元以上。持续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继续优化调整校点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赧场小学迁建、龙一中改扩建,开工建设县实验中学、腊勐中学教学综合楼项目,建成龙山小学教学综合楼。实施好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和教研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推动师资队伍提质培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以上,高考一本上线率达20%以上。着力打造健康龙陵。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抓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深入实施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五大中心”建设,抓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建设,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启用勐糯卫生院新院区。深入实施爱国卫生新的“7个专项行动”,确保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扩大普惠型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建成龙山敬老院、县儿童福利院。倡导优生优育,着力降低婴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持续推进智慧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着力抓实社会保障。动态调整城乡低保范围和标准,加强因病因灾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优待抚恤对象和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发展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和慈善等公益事业。抓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及参保结构优化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以上。提高社工服务水平,推进镇安镇省级社工服务示范站、龙新乡省级社工服务试点站建设。深化殡葬改革,加快完善公益性安葬设施。着力推进文化惠民。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智慧化水平,加快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建设。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梯队式培养本土文艺人才。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发展,做好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开展文化惠民演出70场次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施保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

    (六)以更大力度守护绿水青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林长制”。完善“林长制”配套制度,深化“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加快“林长制”智慧平台建设。配合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抓实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行动,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建设绿美河湖4个。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国控断面、县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监管力度,抓好地表水、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全面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扬尘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抓好餐饮业油烟排放管控,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抓实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涉重金属企业管控,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保持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抓好各级各类环保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全面整改到位。

    (七)以更大力度保障安全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化平安建设。持续发挥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作用,用好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构筑边境管控铜墙铁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防范和打击跨境违法、暴力恐怖、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抓实命案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省无毒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加强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确保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案件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通过国家验收。细化基层治理。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快法治、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力争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抓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强化安全监管。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深入开展新一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健全城乡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畜禽屠宰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开源节流,有效盘活各类资产资源,积极稳妥打好防风化债攻坚战,进一步降低政府债务率。

    (八)以更大力度提升履职效能。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坚持政治引领。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实政府系统基层党建,更加坚决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进一步唱响主旋律、筑牢主阵地、打好主动仗,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支持群团组织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力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普法专项行动,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督促办理司法建议、纪检监察建议、检察建议。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用法治阳光照亮政府履职全过程。坚持廉政勤政。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三法三化”要求,用好“三法四晒”机制,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用真情实招办好10件惠民实事,以更高标准抓实投资、争资、融资、引资四项责任清单。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清廉政风引领清新社风。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督查督办,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严肃处理“怕推拖”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兜牢“三保”底线。坚持精文减会,严控各类考核检查,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创新突破的拼劲,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在新征程上交出更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