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35|回复: 0

[安徽] 2023年黄山市屯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6:18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836
    发表于 2023-6-9 07: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黄山市屯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屯溪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屯溪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 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迎难而上、砥砺前行——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屯溪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为高标准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令人自豪的是,“国际会客厅”拥抱世界。李克强总理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1+6”圆桌对话会首次走出北京在屯溪举行。外交部先后在我区举办三个阶段74场国家主场外交活动,“屯溪倡议”载入外交史册。我区常态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舞台,展现了世界名城古老而又年轻的自信与活力。
    最令人振奋的是,发展能级蝶变跃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38亿元,为全市突破千亿大关贡献了“屯溪力量”,常住人口增幅居全省前列,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功能持续完善,首位度不断提升。新增市场主体4361户,增量占全市比重达23.84%。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成功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制造业发展乘势而上、突出重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全省通报表扬,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连续15年保持全市优秀行列。
    最令人鼓舞的是,乡村振兴示范先行。2021年度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获得“好”等次,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位列全省34个一类区县前列。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启动,乡村产业发展破题起势,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推进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凤霞村入选观摩点,乡村振兴“五微”“六变”经验在全省推广。
    最令人欣慰的是,防范风险筑牢屏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面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毗邻频发的严峻态势,我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枕戈待旦的坚守、风雨同舟的意志,牢牢守住了中心城区一方净土。深入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我区获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表彰。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获评全市唯一的“平安安徽建设示范区”,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硬招强硬核,发展后劲越来越足。紧抓快干扩投资。持续推进“双百工程”,坚持周末要素会商机制,近5个月来累计调度21次,印发工作简报、督查通报等21期,解决问题事项63个。68个省级、45个市级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区发改委获“全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博盛消防、工程塑料新厂区、3D打印等项目顺利开工,半月湾项目全面开工。顶格推进抓招引。构建“7+12+3”全员“双招双引”工作体系,搭建“双招双引”线上会客厅,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黄山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中国黄山“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成都站复赛和“国际屯溪·才聚昱城”“双招双引”座谈会。创新基金招商新模式,成功取得首张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成立全市首个自持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募集社会资金4亿元。新徽天地重整、深兰科技、伟启智能、跃驰环保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5个,引进市外内资81.7亿元、增长15.8%。全力抓好对上争取,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7.5亿元。全力以赴优环境。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制定实施“稳企增效10条”“助企纾困30条”。打造“昱企同心”服务品牌,建立“一图二化三单”助企服务机制,首次选派18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保重点企业(项目),实现59名镇街、区直单位“一把手”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全覆盖。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创新开展“一把手”“转角色走流程、提质效优环境”活动,办结企业诉求2100余件。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累计兑现奖励扶持资金5093万元,帮助企业获得贷款21.85亿元。
    二是以实干创实绩,产业转型走深走实。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常态化开展送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实现34个村(社区)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一县(区)一业”臭鳜鱼产业产值达3.9亿元,茶业综合产值完成16亿元。徽珍食品被认定为省级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培育基地,查塘村、紫阜村、闵口村成功创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快递进村”实现自然村全覆盖,连续两年荣获“省级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区”称号。预计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24元、增长9.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开展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实施“2212”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八个一批”建设,全面落实“链长制”,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三大主导产业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22亿元。九龙园区实现税收1.51亿元、增长5%,荣获2021年度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三名,创历史最好成绩。全面完成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盘活低效用地170亩,“亩均英雄贷”工作获全省通报表扬。推进三产“锻长补短”行动。制定出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0亿元、增长3%。“民宿集散和服务平台”项目为全市唯一入选“十四五”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区餐饮协会正式成立,徽菜博物馆入选“国家白金五钻级酒家”。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屯溪河街正式开业,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屯溪老街、黎阳in巷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旅游街区和长三角购物旅游产品,花山迷窟夜游活动、佰家仟味餐厅、屯溪夜市入选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南溪南村入选省级特色美食村。创新开展“半日乡村半日城”等旅游营销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23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8.9亿元,区文旅体局获“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三是以先行争先进,发展活力激发迸发。改革动能持续增强。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擦亮“微笑政务”品牌,在全市率先实现长三角跨省户口迁入“网上办”,在全省率先推行乙类非处方药审批改革。探索乡村运营机制试点,成立“强村公司”34家、“振兴公司”4家,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4个。区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协同推进市区财政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启动财政零基预算改革。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顺利完成应急管理、民生等领域改革,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展“一支队伍管执法”省级改革试点,黎阳镇顺利通过经济发达镇改革评估复评。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安徽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安徽财经大学黄山产业金融研究院加快落地,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友好商会联络服务合作。不断培育壮大出口主体,一品有机茶获评安徽出口品牌,全区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13家,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翻两番。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首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徽字一号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振州电子获评“安徽工业精品”,博蓝特获评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非遗传承人甘而可入选安徽工匠年度人物。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新签协议6项。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3.56%。成功举办第二届区政府质量奖评选,创建“皖美品牌”示范企业2家。
    四是以精细铸精品,美丽城乡提标提质。城市建管内外兼修。聚焦“国际屯溪 冰清昱洁”,全面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扎实推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年度复评。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老一中周边、党校东侧等5个地块219亩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启动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打造特色节点53个,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公厕,完成南滨江公园、黎阳in巷等8处“城市徽客厅”示范点建设,成功打造全省首个城市“生境花园”。实施屯溪老街提升工程,推动历史街区绽放新光彩。投资4585万元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小区雨污管网22公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成8台。落实新安江中心城区段“三禁”管理,持续开展“两高一场”周边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红领管家”党建品牌创建,栢景雅居紫薇轩入选全省首批“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柏山社区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社区。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完成村庄分类规划编制。持续推进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2021年度3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及15个自然村整治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同步推进2022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及13个市级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全域美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篁墩村、南溪南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9.36公里、养护工程8.7公里,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8%,PM2.5平均浓度在全省45个市辖区中位居首位。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完善跨区县联合“河长制”,占川河屯溪段成功创建省级幸福河,新安江干流3个国控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制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工作实施办法》。持续开展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限放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松材线虫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是以民生暖民心,人民群众有得有感。民生保障更增温度。
    20项民生实事、10项暖民心行动分别完成投资2.35亿元、3.75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停车泊位7749个,加装利民棚67个,新建全民健身场地19片7420平方米,菜市统一管理经营模式纳入全省稳住经济大盘典型做法。精心打造以“邻工集市”为支撑的社区“三公里”就业圈6个,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630人,区人社局获评“第四届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医保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更加完善,深化医保制度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社会事业更有力度。柏树小学、现代实验学校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柏山小学一期扩建项目建成使用。新增普惠幼儿托位130个,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入选首批国家级“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成立全市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建成老年食堂及助餐点25个,累计提供助餐服务超14万人次,昱中街道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徽山路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救助服务站村居全覆盖。加强与市医院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合作,实施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广“智医助理”,公共卫生服务便民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更显深度。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屯溪老街入选全省放心消费示范街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和城市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信访局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区司法局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和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全省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工作总结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在我区召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获评“全省爱国拥军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水心亭社区成功创建省级“侨胞之家”。黄山工业泵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获评全市首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此外,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对台事务、老干部、供销等工作实现新发展,民族宗教、红十字会、工青妇、气象、文联、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六是以担当促担责,自身建设从严从实。政治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确保学深悟透、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严格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法治建设持续推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提案139件,答复率和满意度均达100%。深化“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府院、府检联动,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稳步推进,三充村、云村、江村入选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经验做法获中国政府网刊载。作风建设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有关规定,认真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3个创新案例入选全省“一改两为”作品展。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攻克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12345平台受理解决群众诉求1.1万余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1755万元,确保有限财力用在惠企利民上。
    各位代表,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屯溪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受限,财政、土地等领域深层次矛盾凸显;产
    业结构特别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偏弱,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少数干部斗争意识不强,“好人主义”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勠力同心、勇毅前行——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顶格推进“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全力打造“五个之城”的冲锋号角。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围绕一条主线,推进三大工程,实施五大行动”发展思路,奏响“市内前列、全省先进”的集结号、最强音,拿出首位气势、首位担当,彰显首位力量、首位贡献,咬定目标、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奋力推动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七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总体定位和“五个之城”战略路径,坚持“一个引领”、构建“六大体系”,聚力打造美丽新城区、全域大花园、乡村新样板,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标准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奋力谱写屯溪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引进市外内资增长12%;旅游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4%、1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具体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产业强区,奋力书写转型升级新答卷
    做大做强工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提质扩量增效”,深入实施“2212”行动计划,稳定和提升传统产业,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支柱、新赛道。聚力平台赋能,编制九龙园区土地成片开发方案,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地模式,新增工业用地475亩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确保工业亩均税收增长12%。优化完善园区物流、人才、金融、生活等四个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启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智慧交通等产业园建设前期工作,强化科创园孵化功能,确保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税收增长5%以上,全年引进工业项目20个,科创园入驻率达100%。聚力规上提质,聚焦主导产业,实施补链延链固链强链行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高制造业占比。支持中创精密、工业泵、领益通信等企业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努力打造2个超15亿元产业集群,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聚力临规增效,实施企业梯次纳规行动,对临规企业实行专人包保、专班辅导、梯度培育,落实“一企一档一策”,力争新增临规培育企业10户。支持企业“二次创业”、增加投资,滚动实施技改项目、“机器换人”项目分别达10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鼓励企业深耕细分市场,专注核心主业,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服务,大力培育“安徽工业精品”和“三品”示范企业,新增省市“专精特新”企业2户。
    做优做活服务业。深化“锻长补短”,积极融入全市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力争创全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提振餐饮、住房、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育幼、体育保健等服务消费,培育社交电商、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点亮“夜经济”,激活“夜消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典型示范、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快培育专业设计、数字创意、软件信息、物流会展等新业态,鼓励有意愿的工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确保新增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5家、限上商贸企业36家。实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屯溪老街、屯溪河街、黎阳in巷等多元业态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品牌和区域消费中心,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顺应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做优特色民宿集群,大力发展摄影写生、非遗演艺、森林疗浴、户外运动等新业态,积极培育研学研修、养生养心等沉浸式体验新模式。
    做精做实农业。深入落实“两强一增”和“六业千亿”行动,出台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推动科技强农向全链条延伸,机械强农向全过程覆盖,确保主要农作物技术覆盖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90%、60%以上。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体推进“小田变大田”和“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巩固提升高标准农田4000亩。深化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科技数字蔬菜大棚建成投用,全年巩固提升蔬菜基地1000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做好“一县(区)一业”文章,新增鳜鱼养殖基地1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打造“屯绿”茶产业联合体,力争农村产业带头人达85人、家庭农场达10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70个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7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68亿元以上。
    (二)坚持项目为王,奋力书写投资拉动新答卷
    提速项目建设。严格执行重大项目领导包联、“三查合一”、周末要素会商等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常态化保持项目攻坚态势。推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紧扣关键节点,倒排建设计划,突出实物工作量和形象进度,力争11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启动建设伟启智能、跃驰环保、锦绣江山月等项目,加快推进3D打印、黎阳学府、尤溪故里等项目,竣工投产工程塑料、博盛消防新厂区、工业泵二期等项目,全年新开工项目60个以上、竣工项目50个以上,政府类投资项目6月底前全面开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围绕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支持方向,聚焦中央预算内、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和专项债券,深度谋划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纳入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划“盘子”,确保新增谋划项目100个,对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8亿元。
    提质双招双引。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完善市区联动“双招双引”小分队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招商队伍培训,着力提升专业化招商能力。突出基金招商,加快探索成熟的基金投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利用基金力量筛选、挖掘、招引优质企业和团队,提高招引精准度、项目落地率,赋能新兴产业加速集聚、蝶变起势。突出产业招商,坚持“招来一个企业、引进一个团队、赋能一个产业”,精准对接省、市重点产业,聚焦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力促东风井关黄山动力总成、深兰科技人工智能、上海普利生等项目签约落地。突出平台招商,借势借力国家和省市各类展会、论坛、沙龙等平台,链接更多优质企业和企业家,精心组织开展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民企黄山行等活动,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到位市外内资92亿元以上。
    提升营商环境。深化“一改两为”,持续开展“四千工程”,推深做实“十做到”“十严禁”。“再造流程”优化政务环境,改造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大提升”专项行动,完善“一图二化三单”助企服务机制,常态化解决企业反映问题,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惠企纾困”优化政策环境,全面梳理并认真落实各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促进企业降本减负。坚定不移壮大民营经济,实施民营龙头企业倍增行动计划,一视同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平等待遇。“高效配置”优化要素环境,强化用地保障,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城镇功能和用地布局,加大建设用地、林地指标争取力度,推进“五未”土地全域治理,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促进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52亿元。推动柔性引才,支持企业自主引进和认定人才,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力争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0名。
    (三)坚持改革创新,奋力书写内生动能新答卷
    促进更深层次改革。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推进个人和企业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便利化,助力争创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和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确保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增长5%。完善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继续推进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私募基金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提升国投集团经营、融资、造血能力。积极探索实施更多“微改革”“微创新”特色改革项目。
    推进更高水平创新。认真落实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加大高新、战新企业梯次培育力度,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0%。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工业泵“智能工厂”、广远光电“数字化车间”等项目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新达成技术合作协议5项以上,支持博蓝特、金屹云智等企业培育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4件。加快“两化”融合发展,培育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1户,鼓励龙头企业依托数字化服务商打造面向自身及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扩大更宽领域开放。放大“国际屯溪”溢出效应,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融入“大黄山”,协同推进“村落徽州”“东部新城”“新安江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会客厅”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强国际合作,与意大利梅里市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结对城市和机构交流互惠,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深化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等务实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外溢。深化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交流合作,提升引才融智水平。实施对外贸易提质增量工程,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广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扶持一批具有产品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乘船出海”,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2亿美元,培育贸易额1000万元以上跨境电商企业1家、农产品电商销售企业2家。
    (四)坚持融合发展,奋力书写和美乡村新答卷
    让乡村建设更有“看头”。继续深化“五微”行动,加快实现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打造乡村建设新典范。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完成自然村分类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的编制、报批。推进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绣花功夫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清洁行动、绿化美化亮化等重点工作,加快1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镇示范创建行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提速示范数字乡村、“村落徽州”和亚行中期调整等项目,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寄递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配送效率,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和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实现乡风文明从“一家好”向“家家好”延伸,打造烟雨徽州、都市乡村的屯溪样板。
    让乡村产业更有“干头”。将主要精力聚焦到发展乡村产业上,探索“一村一企一产业一模式一品牌”的发展路径。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坚持以建设景区的理念、创建4A的标准,通过策划运营一批、打造提升一批、谋划储备一批,推动乡村旅游实现新突破,确保每个镇至少打造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产业发展特色村,积极引进设计产业村落、基金行业村落、艺术创造村落、心灵休憩村落等实体基地,创新基金行业村落“163+N”产业投资模式,启动5个村的整村产业打造和运营,确保每个镇至少打造2个产业发展示范村。打造休闲农旅精品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兴办自驾房车、野营露营基地、非遗加工作坊和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等项目,大力开展农耕研学、自驾采摘、豆腐宴、露营节等活动,带动乡村果蔬采摘和“乡村好物”销售。
    让农民生活更有“甜头”。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农民增收上,真正让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稳定政策性收入,认真落实农业相关支持补贴政策,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善常态化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致贫底线。拓展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流转农房颁证试点工作,探索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因地制宜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确保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42%以上。提升农村“三变”改革成效,健全乡村运营机制,发挥股份合作社和强村公司作用,力争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占比达50%以上。增加工资性收入,实施农村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行动,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市前列,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五)坚持城市赋能,奋力书写美丽宜居新答卷
    加快城市更新。坚持以“城市之美”成就“百姓之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近悦远来的美好家园。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推进三江口等地块挂牌出让,提速城市南拓行动,加快帅鑫片区征迁和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等改造提升,建设城市健康公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启动率水路二期改造,完工党校东侧红星北路。实施11个老旧小区改造和专项债项目,着力提升小区智能化水平,继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环卫基础设施提升,新建和改造公厕30处。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以“席地而坐”标准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完成50个节点打造,建成一批感知城市生活美学的窗口,彰显古风古韵和国际国潮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范。强化城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完成隆阜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实施隆阜片区更新提升项目。加大屯溪老街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巩固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作成效。启动建筑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做大做强本土建筑企业。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水平,深入挖掘篁墩姓氏文化、程大位珠算文化,举办戴震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培育更多网红IP,增强城市吸引力和文化归属感。                                                                             
    优化城市管理。围绕“冰清昱洁”目标,加快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突出精细化,完善“全国最干净城市”屯溪标准,形成常态化管理标准和机制体系。聚焦“顽瘴痼疾”,持续开展餐饮油烟、瓶装燃气、渣土运输等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长效。开展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规范物业服务市场,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推进执法进小区,推广“四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突出智能化,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开发更多智慧应用场景,实现为百姓提供不打烊服务、为经济运行和服务企业提供科学分析、为城市治理提供精准研判。突出人性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狠抓文明行为养成。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昱城公益·同享阳光”品牌,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守护绿水青山。建立跨镇(街)联合“河长制”,落实水域清洁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全国最干净河道”,推动瑶源水库争创省级幸福水库。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争创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和水资源管理规范化示范区。深化水污染防治,加强沿江入河排口监管,完成横江徐村段、占川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和茅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加快建设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继续整治扬尘污染、秸秆焚烧,加强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争创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动融入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抓好项目谋划和实施,巩固提升生态美超市。持续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和“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确保改到位、不反弹。
    (六)坚持以民为本,奋力书写民生福祉新答卷
    社会保障“暖民”。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精心组织实施“暖民心”行动,确保民生工程继续走在全市前列。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完善“邻工集市”服务品牌,构建覆盖城乡、功能互补、信息贯通的就业服务网络。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做好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的参保扩面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促进多层次医保有效衔接,打造“智慧医保”体系。
    公共服务“惠民”。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坚持“办好教育”理念,加快现代实验学校扩建、率水桥幼儿园新建等项目,探索江南片区联合一体招生模式,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稳步推进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为民惠民行动,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区医院新院区项目落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国家健康促进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促进全民健身,推动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开展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创建,保障老年食堂有序运行。启动建设屯溪城市公益性公墓。
    社会治理“安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每季度安委会“会前检查、会上点评、会后督查”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消防、气象、地灾防治等工作,提高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入开展信访“四项活动”,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人民调解工作,实现省级示范司法所全覆盖,打造全省首批、全市首个智慧矫正中心。深化平安屯溪创建,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继续支持工青妇、工商联、供销社、残联、文联、红十字会、史志、档案等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市委对新潭镇托管的各项具体要求,持续加大对新潭镇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助力新潭镇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七)坚持实干担当,奋力书写务实清廉新答卷
    忠诚干事。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完善区政府党组会议定期学习和区政府常务会议“法制一刻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请示报告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依法办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一体推进法治屯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争创第二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作用,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强化审计、统计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新时代政务公开,切实规范行政行为。
    高效成事。坚持履职尽责、争先进位、勇创一流,主动对标长三角和省内先发地区,比增幅、比质量、比后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争取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事项以及各级荣誉表彰,确保“全国有突破,全省有位次”。善用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平台思维成事,实行清单式、闭环化管理,构建“全链条”落实体系,优化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政务督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干净做事。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全领域全过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廉政文化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区委有关规定,持续纠治“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努力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精彩答卷唯有实干书写,美好未来必由奋斗所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高标准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奋力谱写屯溪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