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10|回复: 0

[海南] 2022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3-3-3 2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3-3-3 21:07 编辑

    2022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百色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围绕高质量建设“一城四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步就提速、开局就争先,全县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30.8%。

    过去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县工作亮点纷呈。

     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之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6项指标增速均排全市第二,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

    工业经济实现重大突破。吉利百矿隆林20万吨生态铝项目正式通电,为隆林打造百亿工业产值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建设谱写历史新篇章。委乐至革步高速公路正式启动,县城即将结束高速路“通而不近”的历史,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迈出坚实一步。

    铝深加工产业实现聚集发展。铝镁合金线材产能约占全国的40%,打造全国最大的铝镁合金线材及铜包铝线材生产基地成效初显。

    教育事业开创发展新格局。6所新兴学校(园)拔地而起,五小、五幼、五中、民族高中、罗湖小学、罗湖幼儿园相继开校办学,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六稳”“六保”成绩优异。隆林成为全市唯一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成绩突出奖”县份。

    乡风文明走在全区前列。移风易俗为民减负1000万元,赢得百姓点赞,在全区作典型发言。

    土地收储盘活成果丰硕。土地出让收入突破五亿大关。节约集约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工作均排全市前列。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隆林县支行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县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一批先进个人荣获全国表彰。

    过去一年,全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向党的百年华诞交出一份较好的成绩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坚持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强化网格化管控,加强区域协查联动,严格做好境外、中高风险区人员来隆返隆,以及重点人群社会排查管控,全县累计排查45.8万人。组建“两公一局一委”联合流调队伍,开展核酸检测及应急处置等多项演练,配备12台核酸检测设备,储备541间隔离房和98项应急医疗物资,累计接种疫苗61.43万剂次,全县防控指挥体系保持持续激活状态。

    (二)工业振兴全面提速。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5%、20.9%。铝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巩固,吉利百矿20万吨生态铝项目正式通电,金联胜10万吨特种通信线缆、7.5万吨电解铝产能就地技改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年铝产值达22.81亿元。28家重点工业企业高产运转。桂黔(隆林)经济合作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新能源、新材料循环加工基地前期工作全面启动。7家企业实现上规入统。

    (三)服务业提质增效。全县第三产业增长10.8%。5家限上商贸企业上规入统。商贸产业持续增长,全年批零住餐营业额分别增长31%、25.2%、33.5%、19.7%。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成90个村级电商和物流快递配送点,互联网交易额达2.5亿元。房地产健康发展,完成9.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旅游产业稳步增长,全年接待游客158.59万人次,综合收入17.14亿元。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年内贷款余额86.56亿元,投放“桂惠贷”7.3亿元。

    (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竣工2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委乐至革步高速公路一期项目正式启动。者保乡110兆瓦林光互补光伏、年处理5万吨废旧轮胎、桂黔(隆林)经济合作产业园污水处理等项目开工建设。6条通乡二三级公路、桂黔(隆林)经济合作产业园入园大道等项目全面推进。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乡村风貌提升一期等项目顺利竣工。第六中学、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成功签约20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105.3亿元;区外到位资金11亿元。实施旱改水5524亩,土地增减挂钩交易收入1.57亿元。

    (五)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成立县、乡(镇)两级防贫预警监测中心,全县2022户7553人的三类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保持动态“双清零”,脱贫不稳定户等“三类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完成71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落实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05亿元,实施项目898个。新增20家新型经营主体及3个“三品一标”产品,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以上。鹤城新区“一条龙、一站式”便民服务帮助7881名搬迁群众就业,1372名随迁子女就近就学。深圳市罗湖区落实财政帮扶资金4833万元,实施6个协作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39亿元,直接捐赠及引进捐赠资金1174万元。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26%,增加值同比增长8.7%。

    (六)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617套。鹤东大道、第四中学、体育中心片区、城东集中办公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交通物流园、民俗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规划稳步开展。9个年度规划村庄通过专家评审;“三清三拆”、乡村风貌改造提升等“六大”行动持续推进,拆除乱占耕地建房47宗9715平方米;完成890栋“两高”沿线农房特色风貌塑造、全域村庄整治1879个;农村垃圾处理覆盖率达94.3%。

    (七)改革创新初显成效。自来水厂成功改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登记发证42522户。“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累计颁发不动产证书3244宗,登记抵押金额3.7亿元。县域内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2.6万人次、报销6432万元。1260个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全县新增市场主体2215户。

    (八)生态建设稳步提升。“能耗双控”“两高”治理全面落实。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河湖“清四乱”有序开展,万峰湖等全县河湖地表水质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完成3家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全县新增水田27公顷,植树造林2.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87%。

    (九)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公共财政民生支出29.54亿元。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253个,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892人、城镇就业16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9%。发放城乡低保金1.57亿元、特困供养金107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04.3万元。建成120急救指挥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等项目。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98%以上。校园安全防范“四个100%”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扎实开展;6所新建学校增加学位14630个,极大缓解城区学校招生压力。开展文化下基层惠民演出96场,市运会荣获奖牌88枚。“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不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常态化,群众满意度达98%。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果。

    审计、统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档案、法律援助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3件、政协提案103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四风”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百色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县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隆林发展付出心血的拼搏者、奋斗者、守护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隆林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对标高质量发展,乡镇之间差距明显,经济创新力、产业竞争力不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艰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对标高品质生活,城区承载能力不足,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城乡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对标高效能治理,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弱项,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政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干部担当作为、创新实干意识有待加强。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敢于求新、勇于求变、善于求质,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隆林的发展,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隆林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二、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也是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百色市第五次党代会、百色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县第十五届党代会、自治县党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疫情防控头等大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建设“一城四区”为总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业振兴、城镇振兴、科教振兴,深入开展产业提效、项目提质、效能提升“三个年”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稳健,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隆林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控制在3%以下。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范围内。粮食产量稳定在9.8万吨以上。

    做好今年工作,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隆林发展的“头等大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十六字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充分吸取隆林疫情破防的教训,充分总结成功打赢两轮疫情攻坚战、阻击战的有效经验,充分运用四家班子领导负责制、主管部门加防疫部门双联合机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强化网格化防控,做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加快补齐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短板,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散发病例传播和聚集性疫情发生,继续抓好疫苗接种,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推进产业振兴,着力建设富裕隆林。产业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我们要以创建全国最大的铝镁合金线材及铜包铝线材生产基地为抓手,全力打造产业聚集引领区。

    加快工业振兴。持续加强铝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推动铝产业高端化。推进广西隆林百矿铝业有限公司、隆林金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涉铝项目满产达产。加快建设广西翔吉7.5万吨铝液、隆林利源年产5万吨再生铝下游深加工等项目。推进原桂鑫公司7.37万吨电解铝产能置换或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百金集团锑生态整治及综合开发技改。抓好广西隆林百矿铝业有限公司、隆林昭硅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上规培育。深化28家在库规上企业调度。2022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4亿元,实现上规入统工业企业5家。

    加快新支柱产业培育。探索“国储林+林产业加工”模式,高标准建设木材加工园区,培育林业上规入统企业3家。培育板栗、油茶等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以及“双百双新”等新兴产业。全县集中力量打造1至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加快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园区乡村振兴新材料、新能源和园区林农产品循环加工等项目基础设施;做好隆林达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正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入园企业管理与服务。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理顺园区管理机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批零住餐等行业消费。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配送功能,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0%以上。筹建大型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11.5万平方米。引导企业实现产销分离2家以上。培育上规入统新兴服务企业9家以上,劳务派遣企业1家以上,医药、修理、文旅等行业实现零的突破。2022年全县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

    (二)坚持实施项目兴县,着力建设繁荣隆林。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们要坚持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打造经济发展强县。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健全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隆林委乐至革步高速公路二期、民俗文化交流中心、隆林温泉小镇等项目开工。加快委乐至革步高速公路一期、鹤东大道、殡葬设施等项目建设。推进盛隆国际、十里春风等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实现6条通乡二三级公路、工业园区入园大道等项目竣工使用。加快三轮河水库引水至县城项目前期工作,筹备打造第二水厂。统筹抓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验收入库。2022年全县力争开工项目30个,竣工项目25个,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四家班子领导以及乡(镇)、部门招商引资任务。深入实施“行企助力转型升级”,推动“三企入隆”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在乡村振兴、工业振兴、城镇振兴、科教振兴等领域签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区外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亿元以上。

    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加快环评等前置审查审批。加强项目建设林地指标申报及项目土地储备。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推广运用 PPP 模式三年行动;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用好“桂惠贷”等金融支持政策。

    (三)坚持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美丽隆林。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目标,全面打造乡村振兴重点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145”工作思路,定期对“三类人员”开展重点监测。扎实做好后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大力巩固“四大保障”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力争衔接资金项目入库30亿元,强化项目后续运营管理。年内实现45%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深百协作和定点帮扶。

    全力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推进“旱改水”工程和土地指标增减挂钩。高质量打造“两带一园一区”,持续发展壮大“三张叶子一株蕉”、“两黑一黄”、油茶、百香果、林下养鸡等特色种养业。加快打造者保乡万头肉羊、克长乡3000头肉牛、新州镇3000头种羊等养殖基地,推进发展万峰湖生态渔业。高标准建设古树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和“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年内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个以上,“圳品”认证1个以上。培育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2022年力争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0.26亿元,增加值18亿元。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垃圾整治、农村污水整治、“厕所革命”、“三清三拆”、乡村风貌提升等工作。每个乡(镇)打造2个以上精品示范型村屯,年内实现所有村屯均达到基本整治标准。加快创建民族传统示范村。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争取列入自治区试点。

    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全面落实乡、村、屯、户四级网格化机制,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2022年力争30%的村(社区)达到移风易俗示范村标准。

    (四)坚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建设宜居隆林。城乡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全面打造百色副中心城市。

    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棚户区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住房改造800套;推进公检法片区、交通局公路局片区等老旧小区改造。抓好鹤东新区路网、盛隆国际城市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整治城区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整顿通信线缆“蜘蛛网”,维护重点路段交通秩序。加强城区市政建设,抓好滨河路河堤改造、县城街道沥青路面二期改造等项目。绿化美化亮化花化进城大道等城区重点区域,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打造花开四季,特色鲜明新城区,全力创建文明城市,气象宜居城市。

    抓好特色集镇建设。实施特色集镇发展工程,培育一批工业小镇、旅游小镇、商贸物流小镇、特色农业小镇,重点推进德峨、革步和隆或集镇试点建设。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实施管肖至者浪(县城环城路)、隆或经介廷至平利等县域路网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推进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建设,打造“四好农村路”。扩大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覆盖面。抓好农村电网建设。加快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完善城乡污水处理、给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

    (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发展隆林。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以实施改革活县战略为抓手,全面融入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进华隆公司由政府融资平台向市场化转型;整合农文旅资源组建乡村振兴公司,发电公司和工业园区公司组建工业投资集团。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展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规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用好用活“桂惠贷”“富民贷”等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点帮扶隆林的金融优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着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重大债务风险的底线。

    深化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加大与桂滇黔结合部周边县(市)、百色市其他县区开展合作。

    (六)坚持打造民族文化强县,着力建设五彩隆林。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孵化器。我们要以繁荣民族文化为抓手,全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加快民族文化发展。打造一批隆林本土民族歌舞文艺精品,策划创作70周年县庆大型广场民族歌舞和专题文艺晚会。加快申报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全力抓好后龙山公园、民族体育活动中心、革步湾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腊仁欢乐水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万峰湖渔旅融合·文旅康养旅游综合体、德峨五彩民族园、扎云山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

    加快70周年县庆筹备。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民俗文化交流中心、鹤城民族体育活动中心等30个自治县成立70周年县庆献礼项目建设。

    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打造全国、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个,示范教育基地1个,力争2022年下半年成功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加快“双拥模范县”创建。优化双拥服务保障,强化军地融合发展,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

    (七)坚持打造优质环境,着力建设和谐隆林。优质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我们要以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为抓手,全面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打造山清水秀绿色生态环境。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大城市道路及施工场地扬尘整治,加强秸秆禁烧和城区烟花爆竹禁燃限放;抓好水污染防治,巩固万峰湖等河湖“清四乱”治理;开展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提质改造水厂引水管;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完成污染源整治任务。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年内完成植树造林2.53万亩;推进应建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要求。创建能源“双碳”管理平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打造亲商安商富商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富农工作,商标总量突破400件。推进“证照分离”、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同步建成试验区、市、县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新设企业“开办即开户”、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力争全县市场主体数达2.03万户。

    打造和谐安定有序社会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亮剑”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数字化智慧隆林雪亮工程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一张网”建设,全力防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应急事件。着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八)坚持以民为本,着力建设幸福隆林。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以提高生活品质为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创建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水库移民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兜底保障。加强弱势群体的关爱保护。巩固全民参保扩面成果。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扎实推进五中、五小、罗湖小学、民族高中等后续建设,确保按办学规模满学位招生。全力抓好四中、四幼建设,力争年内实现开校办学。加快建设鹤东政法教育小区保障性住房、民族高中体育场。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县、乡、村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加快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实现竣工,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开展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降低“两个死亡率”。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继续做好外事、侨务、统计、供销、民族宗教、气象、地震、档案、老龄、地方志、社会科学等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来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我们要实施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开竣工一批产业振兴项目、建成一批社会民生项目,充分展示隆林发展新面貌、新成就、新气象,激发隆林各族人民感党恩、跟党走、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巨大热情!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把百色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县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建立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增长工作机制,强化研判调度,落实“旬报告、月调度、季检查”。着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落实,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二)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全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持续推进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执行力,加强和改进督查,高效落实各项工作。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四)全力打造清正廉洁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公共资源监管,强化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严格预算执行,从严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各位代表!全面实现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百色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隆林新篇章,以昂扬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百色撤地设市二十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