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47|回复: 0

[江苏] 2022年南京市六合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3-2-13 20: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南京市六合区政府工作报告

    区长  周  勇

    (2022年1月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六合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六合建设,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和本届政府任期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撸起袖子加油干,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质效持续向好。主要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对全市贡献度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1%,多次荣获市招商擂台赛“目标任务进度奖”“重大项目推进奖”。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六合区排名较2020年再前进18位、位列第29。主导产业持续壮大。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项目取得零的突破,工业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9%,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培育独角兽企业6家、瞪羚企业15家,六合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中的排名继续前移、进入20强。旅游接待人次、总收入年均增长15%,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等景区相继开园,平山森林公园晋级为国家4A级景区。六合板栗、龙池鲫鱼、大圣水芹等农产品获评“国字号”,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创新成效持续彰显。组建六合高新区、实施提速提质三年行动计划,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共建六合科技创新港。签约落地新研机构24家、孵化引进企业超过50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13家、年均增长超过40%,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突破1400家,在建和投用科创载体、产业化空间超过100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创成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区,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龙池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成国家级孵化器,获国家级、省级绩效评价双优秀。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功能提品质,精雕细琢绘蓝图,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标准打造宜居城市。龙袍新城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搬迁建筑面积超77万平方米,一期总投资超280亿元。雄州主城加快拥河发展,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营业,拆迁“清零行动”释放发展空间1800多亩。实施棚户区改造10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整治25万平方米,出新背街小巷206条。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危房1036户、实现“动态清零”,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449个、示范片区600平方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900公里,竹镇镇、雄州街道龙虎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龙袍街道长江社区四组、程桥街道金庄社区肖王盛、冶山街道双墩村金庄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耕地保护激励区、全省首批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粮食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先后获国务院和省政府激励奖励。高标准完善功能配套。完成江北大道快速化二期等交通干线建设,新建市政道路14条,新改建龙津桥等桥梁67座。新增公共停车场29个,新改建城乡公厕281座。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凝心聚力补短板,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全力抓好长江大保护。扎实推进“十年禁渔”和“百项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修复长江湿地6770亩、废弃露天矿山2171亩,创成龙袍长江省级湿地公园、程桥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1.2%。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整治关停、升级改造“散乱污”企业201家,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3家,PM2.5浓度均值较五年前下降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位居全市前列。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完成滁河、八百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区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前列。全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新增成片造林4.62万亩、绿地5200亩,林木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分别达25.5%、39.4%。建成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垃圾分类小区达标率、餐厨废弃物处理率达100%,六合垃圾焚烧发电厂提前半年点火运行。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办实事,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富民增收成效显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社会事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高于同期经济增速,绝对值约为五年前的1.54倍。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不断巩固,8708户低收入农户、62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提前实现“双摘帽”,获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大学生就业2.2万人、再就业2.14万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同城同标同待遇、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同标,稳步将1.77万名协议征转用地人员纳入社保。新开工保障房201.2万平方米、竣工109.7万平方米,筹集人才安居房13万平方米。公共服务优化提升。新改扩建学校36所,南师大六合实验学校、南师附中六合分校分别落户雄州中心区、龙袍新城,六合实验高中创成省四星级高中。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与中国药科大学开展合作共建,省中医院江北院区、南医大附属眼科医院六合院区挂牌运行,国家区域中医(儿科)诊疗分中心进驻六合,龙池、金牛湖、龙袍街道创成省级健康街道。成功举办中华龙舟大赛、第35届全国荷花展览等全国性文体赛事活动,六合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冶山街道被评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增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8个。稳价保供、气象服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人防、外事、民宗、侨台、红十字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我们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固根基,社会治理呈现新格局。科学精准防控疫情。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上下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创新推出“六个一”工作法,以周密部署、严密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低风险地区。2021年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立即从常态化疫情防控转入“应急状态”,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组织开展6轮191万人次核酸检测,排查各类重点人员4万多人,织密织牢全区244个城镇小区、2549个自然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集中隔离点挂图作战、防疫档案等做法在全市推广,实现零输入零感染。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以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创成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全面加强基层治理。“1+1+3”现代基层治理体系改革成果巩固扩大,基层治理“一网五联”工作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冶山街道创成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特色园,横梁街道三友湖村、金牛湖街道金山村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乡村治理做法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被评为省信访工作先进区,入选“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扫黑除恶行动成效好评率、矛盾纠纷调解率、群众安全感等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聚智汇力优作风,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不断夯实信仰之基。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强化担当之责。对重点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创新推出“一区通”“一窗通”等政务服务举措,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获评全市深化改革十佳案例,营商环境“111”法治服务体系获省法治建设创新奖,被评为省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区。不断绷紧纪律之弦。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严肃党内生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坚决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胜利成果,着力夯实政治根基、凝聚发展合力。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六合开拓奋进、全面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六合全体人民的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六合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级各类驻区单位,向在六合投资创业的境内外客商,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六合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经济规模、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供给仍存在短板弱项;安全生产、社会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化解稳控任务艰巨而复杂;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六合迈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中更好扛起时代担当的重要五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加快“强富美高”新六合建设的重要五年;是深入谋划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再攀高峰的重要五年。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更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凝聚共识、汲取力量,扎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及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政府做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要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立足区情实际、把握发展规律,全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答卷。要准确理解“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积极融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主动投身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用好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支持六合高质量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六合的比较优势、空间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走好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要始终牢记“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努力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根据区第五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聚焦打造南京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持续擦亮创新强效的产业名片、江北门户的窗口名片、古棠新韵的宜居名片、襟江带滁的生态名片、四乡集萃的文化名片、基层善治的幸福名片,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美六合取得决定性成果。

    ——彰显大美六合的经济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六合科技创新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能级大幅跃升,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

    ——彰显大美六合的百姓富。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殷实、更安康、更舒适。

    ——彰显大美六合的环境美。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品质进一步优化改善,雄州中心区建成滨水活力之城,龙袍新城呈现“江畔生态智城”现实模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80%以上,主要环境指标走在省市前列。

    ——彰显大美六合的社会文明程度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能。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强化创新赋能、矢志工业崛起、建设大美六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强”的支撑,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把实体经济作为核心抓手,持续增强经济发展能级。在产业创新发展上攻坚突破。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以六合科技创新港、高新区、产业园区、科创载体建设为支撑,全面导入研发机构、科研平台、产业化项目,不断畅通成果转移转化、资源服务保障双向通道,加快构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引育“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在产业地标打造上攻坚突破。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和2-3个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六合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六合高新区争创省级高新区。以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牛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商贸流通布局,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攻坚突破。对标集约高效的要求,深化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律研究,支持引导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力度,加快推进土地资源“腾笼换鸟”,为新项目、新产能腾出发展新空间。

    二、强化“富”的内涵,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统筹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继续加强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更大作为。着力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完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渠道、高质量开发就业岗位,因地因企因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帮扶援助,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稳定脱贫人口就业,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强养老、失业、失能、工伤等基本保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应保尽保,落实好社会救助、抚恤优待、大病保险等托底政策,基本建成符合区情实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系,更充分、更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引入高等教育资源,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各级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力争三甲医院创建实现突破。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三、擦亮“美”的底色,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完善城乡空间规划,打造布局更精致、特色更鲜明、环境更美好、发展更协调的南京都市北田园。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紧扣“两城四片区、五带多极点”的空间布局安排,龙袍新城加快规划设计、搬迁安置、产业导入及基础配套建设,雄州主城统筹实施中心区开发和老城有机更新,新市镇建设突出因地制宜、辐射周边,新农村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实现城市和乡村各美其美、互补互融。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积极推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服务保障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过江通道等重大工程,推动六合西站复合型枢纽建设,加快畅通到周边城市的局部微交通,切实增强六合北沿江发展轴和宁镇扬同城化关键节点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长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大气、水、土壤综合治理,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创造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彰显“高”的标识,不断提升治理系统性。市民文明素养、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显著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增强。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持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擦亮“四乡”文化品牌,讲好六合故事、展现大美形象。高质量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精心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基层治理品牌。用好“1+1+3”现代基层治理体系改革成果,完善基层治理“一网五联”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扩大社区服务供给,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平安法治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健全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切实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坚持法治六合、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2022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任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区委全会部署要求,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美六合,确保“强富美高”新六合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考核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融合共享,扎实做好创新赋能文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抓南京加快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校地融合、科创融合、产学研融合,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夯实全面创新基础。推动六合科技创新港“一港两片区”建设,加快运营主体组建等工作,充分利用科创中心、科创园等现有空间载体布局科技成果和产业化项目。优化六合高新区“管委会+平台公司”机制,加快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投用高新科技城一期,启动实施总部经济园,进一步提升创新效能和效益。以科创载体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度孵化链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创意、创业、创造的多元创新生态网络。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型企业攀升计划,完善全周期、全要素高企培育体系,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发展矩阵,力争高企总量突破290家。支持新研机构创新发展,推动合作交流与项目协同开发,提升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能力,新研机构及其孵化引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支持创新企业联合体、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协同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和金融支撑,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创新投入机制,提升科技服务供给能力。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完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围绕“引育用留”等关键环节,精准解决人才安居等配套需求,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深化开放创新,加强伙伴园区共建,探索“飞地”园区、国际合作园建设,广聚高层次创新资源。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品牌建设。

    二、致力项目引领,扎实做好工业强区文章。坚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强项目招引建设,支持存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实力。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链长制”,全方位强链延链补链,依托六合开发区、数控机床产业园等载体加快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着力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质效,工业投资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紧扣产业链高质量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健全市场化、企业化、专业化招商模式,用好专家智库、专业队伍、专长人才,深入开展链式招商、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力争实际利用内资、实际使用外资、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等指标再有新突破,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注册率超过85%、开工运营率超过50%。围绕产业链高质量服务。紧盯59个总投资745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项目落实靠前服务、抓早前期准备,在建项目排细时间节点、实施挂图作战,竣工项目紧盯推进时序、聚焦投产达效,努力形成更多的实物量、投资量和价值量。聚焦消除服务盲点、打通规则堵点、破除监管难点,加强规划审批、征地搬迁、要素保障、基础配套、人力资源等方面全方位、专班化服务,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积极采取改造提升、租赁盘活、引导转让、协议收回、土地置换等方式,盘活利用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以上,不断提升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致力精细规划,扎实做好城市更新文章。有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推动国土空间总规获批,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管控边界,有序引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雄州中心区提速建设、加快启动骁营片区开发,龙袍新城全力推进专项规划编制落地、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基础设施交付运营,各街镇着力提升新市镇的发展质量和承载能力,努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功能完善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交通连接。继续服务保障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328国道、501省道、422省道等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市政道路、小微堵点出新改造,优化城市交通设计、公共交通布局,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系统,不断提升交通设施绿色、智能、协同和安全水平。加速城市品质提升。保护城市自然风貌,有序修复城市生态,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滁河等滨水环境提升工程。推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综合整治,实施长江路、朝天街等片区改造18万平方米,完成86个小区雨污分流质效提升工程。提升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管理水平。

    四、致力“三农”发展,扎实做好乡村振兴文章。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7万亩以上。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万亩、耕地占补平衡项目1.5万亩。持续抓紧“菜篮子”工程,稳定生猪产能,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接二连三”全产业链。高水平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着力培育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健康畜禽等特色产业,提升“茉莉六合”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构建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积极培育发展乡村文化、特色民宿、休闲旅游、健康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进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创建国家4A级景区、竹镇镇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力度。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农村用地布局,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

    五、致力生态建设,扎实做好绿色发展文章。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大力度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系统观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统筹处理好环境高质量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关系,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共建共享绿色家园。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抓紧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4%以上。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强河湖环境长效管理,深入开展入江入河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巩固消劣成果。推进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污染风险。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构建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重点水域、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估。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依法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整改问题“回头看”,确保不回潮、不反弹。

    六、致力优质均衡,扎实做好民生改善文章。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回应民生关切,努力为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生活。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全力稳定就业形势,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4万人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强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推动社会救助向相对贫困家庭延伸。不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新开工保障房78万平方米、竣工11万平方米。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加快文教卫体事业发展。推进新校新园建设,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大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争创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程桥高中创成省四星级高中。深化健康六合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积极发展托育服务,健全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持体系,区中医院争创三级中医院。启动复兴桥体育中心建设。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放大集成效应,全面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始终坚持“毫不松懈、从严从紧”要求不动摇,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专项整治及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完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持续推进金融领域风险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确保全区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按照“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总体要求,区政府认真编制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征集建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研究论证,形成8类41项候选项目提交会议,主要包括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城乡宜居环境、优化公共交通出行、推进住房保障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升公共安全能力等,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决。对代表票选确定的项目和群众反映集中的事项,区政府将进一步落实责任、落细举措,精心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实事办好、办出实效。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肩负全区人民的重托与期盼,新一届政府将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持之以恒抓政治建设不动摇。坚决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领悟、自觉落实“两个确立”伟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政治保证。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部署要求落地见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强化阵地建设,切实提高舆情预判、分析、处理等能力。

    二、持之以恒抓法治建设不动摇。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法定决策程序,优化完善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操作规则,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更好的维护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合法权益。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标准和操作流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意见,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不动摇。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持续将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强化主动服务的工作意识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完善“民声面对面”“交易不见面”等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模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抓问题有效解决、抓政策高效落实。

    四、持之以恒抓廉政建设不动摇。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担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进一步加强收支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力保基本、保民生。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管办分离”制度,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创新实干,加快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美六合,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六合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1:

                  六合区2022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一、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1. 续建区人民医院新病房楼。

    2. 推进区中医院创建三级综合中医医院;推进金牛湖、竹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新增1个普惠型托育机构。

    3. 扩建龙袍街道东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

    4. 新增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0台。

    5. 完成心肺复苏(CPR+AED)等急救技能培训人数1万人次以上。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6.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一事一议”项目310个左右。

    7. 关爱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人员,建设爱心驿站2家。实现50名困难职工微心愿。

    8. 加快社区助餐点提档升级,打造标准化社区示范性助餐点2个。完成3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

    9. 推进梦想小屋建设。

    10. 加强基层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拓展人社业务办理渠道,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经办服务,实现“就近办”“网上办”。对第一批村街区59个通办事项、27项企业网办高频事项开展街镇、社区和企业业务经办巡回服务指导活动40场。

    1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000人、大学生就业5500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1000人。全年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400人次(含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育自主创业470人。

    12. 通过摇号方式向六合主城区市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救援包4500个。

    三、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3. 实施第一幼儿园凤凰园区3号楼加固,新建茉湖第二幼儿园、龙湾幼儿园,易地新建雄州中心幼儿园。

    14. 续建龙袍新城1号小学和初中、金陵中学鹭岛分校,新建旭光路初中。

    15. 启动南京师范大学六合实验学校(六合区雄州中心区留右中小学)和南师附中六合分校(龙袍新城3号小学、2号初中)项目建设。

    16. 推进六合高级中学整体改扩建附属工程、电力设施改造及扩容。

    17. 新建程桥高级中学体育馆、中专校3号教学楼。

    18. 全面开展课后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改善城乡宜居环境

    19. 建设六合垃圾焚烧发电厂附属设施及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20. 推进朝天街片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21. 助力“大美六合”建设,新建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100个左右。

    22. 实施建设西路东段绿化项目。新增燃气设施居民用户5000户,建设中压管网20公里,低压管网20公里,区域调压柜10座。

    23. 建设新棠邻里·凤凰广场社区中心、新棠邻里·雨花广场社区中心、七里社区中心及绿地公园。

    24. 完成5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

    五、优化公共交通出行

    25. 完成2022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约14公里。

    26. 完成冶浦路、小北门路、泰山路109巷、文昌街道路出新改造工程。

    27. 实施旭光路南延建设工程。

    28. 建设区级停车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录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的停车资源数据,将全区45家公共停车场等泊位与市“宁停车”平台对接。

    29. 完成观音巷、公园南路市政道路建设。

    六、推进住房保障建设

    30. 续建龙华路周边1、2、3号地块、扬平公司西侧地块安置房项目,新开工朝天街2号、4号地块及针织厂B地块安置房项目,实施金牛湖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

    31. 实施兰荷苑等86个小区雨污分流质效提升工程。

    32. 完成七里花园五期安置房建设、实施四柳安置房一期工程。

    33. 实施雄州街道经济适用房三期项目。

    七、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34. 新建复兴桥体育中心。

    35. 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20场。

    36. 更新区内老旧器材100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4000人。

    37. 完成送演出50场、送书10000册。

    八、提升公共安全能力

    38. 改造56户贫困户危房,开展为期三年的行政村范围内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39. 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在辖区餐饮单位推广使用南京市餐饮数字化治理平台,试点开展卤菜行业“一码通”工作。

    40. “三合一”场所安装简易喷淋、独立感烟。无水民用高层建筑安装固化水带,解决供水问题。加强消防站建设,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41. 持续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设置警示牌。加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建设,并开展安全治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