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双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受住了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压力和严峻考验,夺取了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双战双胜,全县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一、综合 经济发展逐步恢复。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44832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665万元,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324937万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324231万元,同比增长6.9%。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7:36.9:38.4调整为23.2:38.5:38.2,二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升高约1.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7344万元,同比增长17.5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022万元,同比增长16.82%。累计入库税收收入71651万元,同比增长17.75%,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2.03%,非税收入15693万元,同比上升16.66%。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和所得税)26175万元,同比上升15.78%,上划中央所得税4692万元,同比下降62.99%。上划省级收入7142万元,同比上升31.06%。全年财政总支出195551万元,同比下降1.1%。其中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390万元,同比增长3.67%。民生支出优先保障。全县民生支出共143231万元,同比下降0.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640万元,同比下降4.79%;教育支出29893万元,同比增长4.90%;农林水事务支出43174万元,同比增长0.04%;节能环保支出7409万元,同比下降27.21%;住房保障支出7992万元,同比增长5.85%;医疗卫生支出19486万元,同比增长0.82%;科学技术支出3918万元,同比增长38.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90万元,同比下降2.24%,城乡社区支出4429万元,同比下降13.04%。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419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754万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438万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农业产值59989万元,同比增 2%;林业产值182764 万元,同比增长8 %;牧业产值137000万元,同比增长18.5%;渔业产值10355万元,同比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330万元,同比增长7.2%。 202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42.7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1.81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早稻面积64455亩,中稻面积35190亩,晚稻面积60510亩,小麦面积600亩,玉米面积23835亩,其他谷物面积3720亩,豆类面积9405亩,薯类面积19815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油料面积20598.1亩,棉花面积0亩,蔬菜面积91580万亩,果瓜面积4093.1亩;其他农作物59672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吨 | 72753.8 | 0.69 | 玉 米 | 吨 | 8280 | -1.45 | 油 料 | 吨 | 2216.74 | 3.5 | 花 生 | 吨 | 718 | 6.9 | 甘 蔗 | 吨 | 1520 | 8.8 | 果 瓜 | 吨 | 9057 | 3.4 | 蔬 菜 | 吨 | 200787 | 1 | 茶 叶 | 吨 | 73 | 10.6 |
2021年全县生猪出栏30.91万头,牛出栏3.38万头,羊出栏29.74万只,家禽出笼253.57万只。年末生猪存栏21.75万头,牛存栏7.05万头,羊存栏22.74万只,家禽存笼189.56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5900吨;水产品产量7949吨。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35900 | 22.01 | 猪 肉 | 吨 | 23000 | 23.48 | 当年肉猪出栏 | 万头 | 30.91 | 23 | 当年家禽出笼 | 万只 | 253.57 | 12.95 | 年末生猪存栏 | 万头 | 21.75 | 11.4 | 年末牛存栏 | 头 | 70500 | 6.95 | 水产品产量 | 吨 | 65601 | 0.91 |
2021年末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累计22家,市级农业产业园1个;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个数8个,累计18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万亩,同比下降33%;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8%;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19.0613万台(套),总动力达到24.0472万千瓦,机耕面积12.84万亩,机收面积12.74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8%,比上年增长1.1%,农机作业总产值达到0.36亿元;农机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全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71.945万元,推广新型实用农机具5台(套);截止2021年共建成“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2个、“平安农机示范村”24个、“平安农机示范户”384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逐步恢复。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4%。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1.03%,比上年下降2.8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27379万元,同比增长25.9%。 建筑业产值有所下滑。建筑业总产值86775万元,同比下降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 3704.2万元,同比下降0.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1%,其中新开工面积3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佳。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从投资结构看,工业和工业技改投资下滑严重,房地产投资大幅上涨。其中工业投资占比19.4%,同比下降21.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0.2%,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同比下降42%。 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全县商品房完工面积1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0%;商品房销售面积10.7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4%。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受疫情影响缩减。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642万元,同比增长15.5%。分行业看,全县批发业销售额完成68990万元,同比增长18%;零售业销售额195425万元,同比增长17.1%;住宿业营业额完成9820万元,同比增长18%;餐饮业营业额69011万元,同比增长27%。 2021年,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10940万元,其中贫困村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交易额2870万元。 2021年双牌县限上零售额(分城乡、分行业)及增长速度 | | | | | | 单位:万元 | | 指标名称 | 商品销售额(营业额) | 零售额(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额) | 增长速度(%) | 2021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0年 | 商品销售额(营业额) | 零售额(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额) | 合计 | 113423.2 | 84588.4 | 112077.7 | 82854.4 | 34.1 | 35.3 | 1、城镇 | 107910.4 | 81546.6 | 106564.9 | 79812.6 | 32.3 | 33.5 | 2、乡村 | 5512.8 | 3041.8 | 5512.8 | 3041.8 | 81.2 | 81.2 | 批发业 | 348.5 | 791 | 141.7 | 301.5 | -55.9 | -53 | 零售业 | 100481.7 | 75441.4 | 100481.7 | 75330.4 | 33.2 | 33.4 | 住宿业 | 1080.6 | 1004.6 | 737.2 | 425.4 | 7.6 | 73.3 | 餐饮业 | 11512.4 | 7351.4 | 10717.1 | 6797.1 | 56.6 | 57.7 |
2021年双牌县限上批发零售业分行业情况 单位:万元 | | 2021年 | 2020年 | 增速(%) | 总计 | | | | 粮油、食品类 | 43817.1 | 3356.7 | 29.6 | 饮料类 | 3192.5 | 4181.3 | -23.6 | 烟酒类 | 2823.6 | 3977.9 | -29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6820.6 | 3399.8 | 100.6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684.4 | 595.3 | 15 | 家具类 | 3798.6 | 3017.2 | 25.9 | 通讯器材类 | 681.7 | 1132.2 | -39.8 | 石油及制品类 | 5512.8 | 3041.8 | 81.2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5512.9 | 4529 | 21.7 | 汽车类 | 6258.4 | 5268.7 | 18.8 | 其他类 | 7.9 | 7.5 | 5.3 |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2021年全年共签约项目 26 个,总投资超22亿元,500强项目2个(其中开工项目2 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25个,超亿元项目3个,超额完成年初市里给我县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2021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3932万美元,同比增长19.9%;1-12月,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其中外资直接投资2.29万美元,同比增长2.29%;实际利用内资(含续建)2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6%。 旅游业受疫情影响下滑。全年接待游客295.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34.1%(备注:今年国家文旅部的测算方法改革)。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拓展加速。全县路网的延伸、互通、提质和扩容速度明显加快。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002.849公里。高速公路27公里,国道52.01公里,省道144.043公里,县道315.16公里,乡道228.636公里,村道1236公里。全年实现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6664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872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快速增长。2021年邮电业务总量12520.6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16.5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455.53万元,移动业务总量5608.59万元,联通业务总量1640.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邮政)12.14 %、(电信)18.63%、(移动)12.23%、(联通)15.4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共16.23万人,其中使用移动网8.82万人,使用联通网络3.32万人,使用电信网络4.09万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4.81万户。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市场有序发展。20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7919万元,较年初净增53233万元,同比增长8.66%。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557730万元,较年初净增49351万元,同比增长9.71%。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1339万元,较年初净增53473万元,同比增长12.8%。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9家。 九、教育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9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14所;共有在校学生18462人,其中:高中学生2397人,初中学生5700人,小学学生10365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学生1643人;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5456人,其中民办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252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目前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4.4387万册,群众艺术馆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2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全年送戏下乡50场次,送电影下乡1601场次。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21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2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 2家(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建制乡镇卫生院11个,非建制卫生院4个,卫生院分院2个,民营医院4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34人,医院实有病床位1277张。 体育运动全面普及。2021年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543个,其中综合房(馆)及专业训练房馆合计51个,室外专项体育场合计132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62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0个,其他健身场地118个。举办和参与上级全民健身活动12项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全年出生人口1210人,出生率6.39‰,比去年同期下降0.91个千分点; 全年死亡人口1238人,死亡率 6.54‰,比去年同期上升0.24个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0.15‰,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498元,同比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73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5元,同比增长9.8%。 社会保障力度持续提升。2021年全县养老、工伤、失业三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13.53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07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8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3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6130人,失业保险参保8895人。2021年城乡医保参保人数140876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13518人。 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0.6661亿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410人,城镇新增就业37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0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福利事业有序发展。2021年城市分散特困供养标准8892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9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标准5880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848人。截止2021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2091户3640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低保户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865户1670人;城市低保对象474户671人。2021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农村低保48108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1189.2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47.1元。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临时物价补贴0人次0万元;2021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城市低保对象7931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302.6万元,实际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381.6元。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对象临时物价补贴0人次,发放金额0万元;2021年1-12月,全县共发放特困供养12349人次,发放特困供养金682.3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382人,比去年多98人。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较2020年提高 0.5个百分点,2021年PM10平均浓度为 36微克每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7.7 %,PM2.5平均浓度为 25 微克每立方方米,较2020年下降 7.4%。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和双牌县城镇饮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屏障功能持续加强。2021年,全县共完成新造林1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森林抚育9.5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封山育林1.75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退化林修复0.7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全县共有12万人以各种不同形式进行了义务植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5%,比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远超70%省定标准。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家,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6.84%、城市绿化率达到48.5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达到4个。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起。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人;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为0。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按计划生育部门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