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021|回复: 0

[云南] 2022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2:54
  • 签到天数: 74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61
    发表于 2022-7-3 08: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3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过去五年,是元江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开放兴县、共享和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积极推进“特色生物资源、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大健康”五大产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较好完成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县人民政府始终保持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农业稳产增收。粮食、烤烟、畜禽等传统—3—产业稳步发展,粮食年产量稳定在9.5万吨以上,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左右,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迅速,规模化率达40%以上,以芒果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41万亩。流转土地10.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个,整治面积21418.7万亩,增减挂钩项目4个,复垦面积1043.1亩。新增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户,认证“三品一标”58个,甘庄街道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1年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1亿元,是2016年的2.2倍。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取得新进展,“一园三片区”布局初步形成。果研社公司年产1.2万吨果蔬深加工、万贯宝公司年产五千万袋袋泡茶茶叶深加工项目入园建设,中老铁路元江站分布式光伏、县城分布式光伏等4个清洁能源项目开工建设。以矿产资源、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矿冶、建材、清洁能源产业初具规模。2021年预计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6.8亿元,是2016年的1.8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果香四季国际旅游度假区栖霞山温泉花园酒店正式开业,滨江明珠农贸市场建成运营,南门鑫城农贸市场即将投入使用,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一期)、元江府•文旅小镇、梦幻大世界等项目加快推进,首届“中国萨王纳科学论坛”成功举办,金芒果文化旅游节、梯田人家“喍奢扎”、膏方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预计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1.7亿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实训基地落户元江,—4—傣乡巾帼康养院投入运营。房地产、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协调发展。2021年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8亿元,是2016年的1.8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先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云南省民营经济争先进位10强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路网通达通畅,铁路贯穿南北,元江站投入使用,石红、元蔓高速建成通车,S45永金高速公路新平(戛洒)至元江(红光)段快速推进,形成联通“一城两镇八村”的高速公路网。完成农村公路项目231个,全县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加速筑牢,实施重点项目102个,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鲁布水库、小拉史水库、陆家店水库、团山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竣工收尾,寒及冲水库、“一江两河”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启动实施。圆满完成一批河道治理、引水灌溉、库塘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等工程。建成开通5G基站143座,自然村动力电、宽带、4G网络实现“村村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建成市政道路17条,城区交通路网“五横四纵一环”格局基本形成。十里滨江大道、淇水路北延线、规划2号路、西环路、天宝路北延线、栖霞大桥等项目投入使用,跨江大桥成功合龙,兴元路南延线、跨江大桥东延线等项目快速推进。市民广场建成使用,滨江景观带提升(一期)项目进入扫尾阶段。有序推进滨江片区棚户区改造,供销社片区、老政府生活区、加工厂生活区等78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5—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5%,绿化率达42.2%,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县自来水厂新源水(二期)投入使用,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区污水集中收集及处理率达93.3%。加强城市规划管控、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2个贫困乡镇、33个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2426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成功创建健康扶贫省级示范县,洼垤乡、因远镇获评省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衔接资金4788.8万元,实施项目35个;“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深入开展,完成村庄规划编制696个,81个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成功打造打炭、泰兴、坡垤等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红侨社区、桥头社区获评省级美丽村庄。完成84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三资”监管规范运行。建立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联管机制,依法依规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厕所革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740个村(居)民小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均达Ⅰ档标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抓治理、筑屏障,大气、水、土壤相关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坝—6—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自动站投入使用,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8.5%以上,国控、省控考核监测断面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河长制”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完成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5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清水河、街子河水库等7个河库获评市级“美丽河湖”。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6平方公里。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营造林2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7%。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销号7个,完成率100%。落实“双碳”战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深刻汲取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典型案例教训,扎实整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圆满完成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元江县境内安全防范和助返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革活力不断释放。各项改革持续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农业农村、医疗卫生、殡葬、财政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多点突破。简政放权成效明显,调整行政职权事项526项。“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场主体达16291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83.2户、拥有企业数10.9户,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5.1亿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7—作,发放集体产权股权证书4.81万份,土地承包确权颁证率达99.3%。强化国有资产运营,组建鼎元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盛元工贸有限公司、沃元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新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建成8个省市级科研基地;万绿生物公司获评云南省“二十佳创新企业”,产品获评云南省“十大名药材”。累计完成R&D经费投入1.2亿元,842户企业成功上线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项目招商成效明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1项,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356.3亿元,引进外资100万美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准实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强防控”常态化措施,织密织牢县乡村组四级防控网,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主动服从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大局,坚决驰援边境州市抗疫工作。统筹推进“三创一行动”,积极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医共体运行良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教育提质惠民取得新进展,龙潭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管理,元江一中、元江民中恢复初高中联办,县职中试办普职融合班,元江一幼晋升省一级一等幼儿园,成功引进长水教育集团与元江一中合作办学;成立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会,助推教育事业发展;—8—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投入1.2亿元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目标。成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新增非遗名录27个。落实优抚待遇政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COP15第一阶段会议等重要活动期间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妥善处置曼来镇“8·24”泥石流灾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各类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平安元江、法治元江建设再上新台阶。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整改各级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全力推进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严格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45件,积极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等余毒流毒影响,深刻汲取罗应光、封志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发展。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航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的奋进之年。我—9—们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准确研判形势,精心谋划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市“一极两区”建设,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9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84.3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亿元、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亿元、增长1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1亿元、下降3.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615元、16565元,增长8.5%、9.5%。各位代表,回望五年来的发展,我们取得的成绩,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正确领导,蕴含着历届政府班子团结拼搏、励精图治的责任担当,凝聚着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及社会各界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的为民情怀,体现着全体干部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挥洒着全县人民勤劳质朴、昂扬向上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省市驻元单位、驻元军警、消防救援指战员、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元江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服从党的决定无条件、不打折,才能推动元江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不懈—10—解放思想,坚决改变惯性思维,振奋精神、苦干实干,才能立足实际谋跨越;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不忘初心增进民生福祉,为民解忧不懈怠,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持之以恒依法行政,坚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才能谱写法治元江新篇章。各位代表,前进道路无坦途,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工业经济量小质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活力不足。二是财源培植滞后,税源结构单一,重大税源支撑不足,债务还本付息高企,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金融运行风险与日俱增。三是民生事业发展不足,弱势群体返贫风险仍然存在,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基本公共服务仍需提升。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尚不牢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五是能力作风仍存在薄弱环节,少数部门研究问题不深不透不细,推诿扯皮现象仍有发生,缺乏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韧劲;部分干部不敢担当、不会担当,较真碰硬能力不足,践行“元江四变”不到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需持续加强。问题指明方向,压力就是动力,我们必须践行和发扬“勤劳质朴、敢为人先、团结奋进、开放包容”的元江精神,始终—11—保持头脑清醒、夕惕若厉,在“一极两区”建设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二、立足新发展阶段,赋“元江之路”新时代内涵,推动元江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推动元江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基础的关键五年。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全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立足全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云南交汇叠加;纵观全市,随着“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核心战略的实施和全力推进“一极两区”建设,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审视全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效能。同时,全球疫情、世界经济复苏等存在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县最大的县情。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明确了发展思路、路径和举措,为元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领悟“元江之路”既是发展之路,更是奋斗之志,赋予“元江之路”新的时代内涵,按照县委擘画的蓝图,弘扬“元江精神”,拓展“元江之路”,彰显“元江精彩”。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12—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大力发展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8.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市的差距逐渐缩小。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现代产业体系展现新格局。全面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生产力空间新格局,“4+4”现代—13—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化水网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供应格局不断优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更加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城乡融合发展获得新提升。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初步建成,“滨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以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机统一,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扩大开放开创新局面。服务融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更加有为,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昆玉同城化发展,物流节点作用逐步凸显,初步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全国民—14—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未来五年,我们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必胜信心、奔跑姿态、扎实行动,做好“一港一城一县一区”建设必答题。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中老铁路、昆曼高速和永金高速等重大交通汇集优势,唱好县城、甘庄“双城记”。突出甘庄在现代物流产业中的核心枢纽和引擎作用,将甘庄片区打造成集仓储物流、热带水果、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侨乡文化等为一体的侨乡芒果特色小镇。发挥县城聚核作用,以县城区引领集镇错位发展,加强沿边集镇与新平、石屏、红河、墨江等周边接壤地区的联动发展,打造区域性集镇。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强化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红河综保区、河口口岸、清水河口岸等对外开放平台以及研和、峨山、新平等物流节点的联动合作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互联互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枢纽经济、铁路经济,着力把元江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全力打造滨江园林旅游城市。按照“大江造气势、两河建休闲”的思路,紧扣“健康生活目的地”,增强“滨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的影响力。依托“一江两河”环绕、群山环抱的天然山水景观,以“美丽县城”建设为目标,全力推进城北湿地公园、—15—“引水入城”等项目,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山水相映的城市景观。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走活园林城市建设这盘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以元江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地理气候之宜、民族风情之韵、特色美食之味,以“旅游+”“+旅游”的理念,推出一批以休闲度假、生态康养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商业主题魅力街区,繁荣一批夜间经济、小店经济等活力商圈。做美做精环城村寨,做优做特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文旅、康体商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现代旅游综合体,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抢抓云南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大机遇,坚决扛实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治责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三线一单”约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持续做好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不断加大生态退化区生态修复力度。全面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工业污染、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活方式绿色变革,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16—会发展有机统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文化活动阵地巩固工程,强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深度挖掘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民族影视音像等产业。深入推进双语互学和民族联谊活动,搭建各民族文化沟通桥梁。持续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九进”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贯彻新发展理念,踏石留印抓落实,奋进新时代“元江之路”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两新一重”建设、“双碳”战略、中老铁路开通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为,实干兴业,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17—长8%、9%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级目标范围内。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一)大抓产业培育。优化“一核、两带、三区”生产力空间新布局,全力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培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力优化“6+N”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10%以上。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8万亩以上,产量达9.5万吨以上;水果、蔬菜、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42万亩、6万亩、2万亩以上,生猪、肉牛、家禽出栏数量分别达10万头、2万头、100万只以上。稳定核心烟区,完成烟叶交售757.5万公斤以上。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引导农民及经营主体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蔗农适应市场变化。深入实施“一二三”行动,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争取以芒果为主的“一县一业”进入全省特色县、示范县行列,建设200亩芒果示范基地和1000亩芒果科技创新示范园,打造高端水果基地。抓实“种子端”和“电商端”,修复野生稻保护区道路和灌溉设施,建成芒果品种资源圃、科普园100亩,全力支持勇良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建设,建成以玉米种子为主的冬季繁育基地5000亩;加大与京东智联云(玉溪)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扩大“基地直采直销”覆盖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96万亩,新增流转土地面积3万亩以上,配套完善15万亩芒果基地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三品一—18—标”认证20个以上;主动融入省市涉农信息资源大数据库和农业农村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建设3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点,推进种植业信息化、畜牧业智能化、新业态多元化、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等生产经营数字化,全面提升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做精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业。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以“科研+种养+加工+流通+服务”全产业链发展为方向,延伸生猪、肉牛产业链,大力推进水果、芦荟、茉莉花、茶叶等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支持万绿、大有为、民特、康福、万蕊、温飛燕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支持果研社公司年产1.2万吨果蔬深加工、万贯宝公司年产五千万袋袋泡茶茶叶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农业产业加工值35.2亿元以上,增长8%以上。做大绿色矿冶产业。持续推进镍矿、金矿综合技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年产20万吨硅锰合金及尾气废渣综合利用、它尼吉10万吨铁矿开发项目,整合铜矿、砂石资源,协同推进蛇纹石综合开发利用、吉宝公司年产160万平方米石材开采和加工(二期)、永发水泥厂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产能置换项目建设。做强绿色能源产业。主动融入红河流域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总量。力争干坝、普力冲等9个光伏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沙坡、大哨山、咪哩3个风电项目,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50.5万千瓦以上。—19—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将农文旅、康体商等业态融入“一体两翼四线两环”旅游发展规划布局。以打炭、坡垤等特色村寨和云海梯田、温泉、农业观光采摘园等为载体,针对性设计一日游、家庭游、周末游等旅游产品,打造“泡温泉、烤太阳、吃水果、补元气”的太阳城风情游和四季可览可游可享的乡村旅游。依托长夏无冬、高原低海拔的优势,发展滑翔伞等休闲体育项目,着力打造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加快推进元江府•文旅小镇、梦幻大世界、澜普老寨项目建设,提档升级现有半山酒店、特色民宿。做好江东国际旅游度假区、团山水库等文旅项目包装及招商,打造果香四季首开期、李和才故居2个AAA级景区。加快推进智慧旅游,持续扩大金芒果文化旅游节、中国萨王纳科学论坛等节会活动影响力,推动节会活动从做人气走向做文化,促进元江由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全面“转身”,努力把元江建设成为元江人的幸福地、外地人寻找幸福的目的地。实现旅游总人次308.8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28.8亿元以上。大力培育康养产业。加强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开展干热河谷气候医学研究。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大力推进省级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元江分中心建设。以县人民医院迁建为牵引,以医养结合、康复保健为主线,加强冬日恋曲、傣乡巾帼康养院、红河谷热海、果香四季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康养宣传,推—20—进“萨王纳”康养中心建设,打造高品质康养旅居目的地。大力发展“康养+”业态,深化与云南省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以膏方文化节等活动为切入点,推出中医膏方美食、养生产品,打造惠隆佳园中医养生保健一条街。强推现代物流产业。认真研究“铁路经济”这一课题,加快完善元江火车站配套服务设施,完成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一期)建设,加强同中铁集装箱公司、云南善水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对接合作,服务和支持小马国炬等物流龙头企业,推进精品农业+智慧物流建设。夯实数字经济产业。以场景应用为抓手,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智慧产业等工程,用数字化赋能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新基建”布局,基本完成以乡镇、村(社区)为重点的5G基站建设,力争实现5G基站总数达200座以上。抓好重点产业项目。争取园区优化提升方案尽快获批,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聚焦卷烟及配套、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有色稀贵金属、绿色钢铁、绿色建材、新能源电力装备、绿色食品加工8条产业链,深入分析全产业链发展重点,认真编制实施方案,谋划产业链项目支撑,主动承接项目落实主体责任,力争云南雪茄烟元江储加销中心、镍产业园、固废综合处理应用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二)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摸清现有市场主体发展—21—现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降本增效、重点产业投资促进等惠企纾困政策催生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市场主体登记增长11%以上,提升平均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和企业的数量,缩小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培育部门协作机制,在库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规下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抓实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确保“四上”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完善和兑现纳规纳限纳统奖补政策,扶持限上企业和规上企业发展壮大。突出招大引强,深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大企业、好项目,引进县外国内资金增长8%以上。主动服务市场主体,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以全生命周期“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三)抢抓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水是元江发展之出路,抓水利就是抓产业的理念,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走山顶多蓄水、山腰挖潜补库、山脚高效综合利用的新时代治水之路。抓好鲁布水库、小拉史水库、陆家店水库等在建重点水源配套工程扫尾工作;加快推进寒及冲水库、大江疏浚、清水河升降坝、南溪河跌水堆石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元大型灌区、铜厂冲水库、湾水沟水库、孟禹水库、清水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那诺一库扩建项目;加快高效、节水的智慧—22—水网建设,全力构建全域现代化水网。牢固树立交通是元江发展之动力,抓交通就是抓经济的理念,着力构建内外覆盖、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推进S45永金高速公路新平(戛洒)至元江(红光)段、昆磨高速公路玉溪至墨江段扩容改造、县城至甘庄快速通道建设,争取实施国道G553、G213、S316提质改造和昆磨高速甘庄段互通南移、元江站近期货场至远期货场下穿高速项目,加快推进元江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优化提高县乡公路等级,补齐乡村公路通畅短板;主动融入G8511复线、峨石红、墨绿高速等与周边县乡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建设,全力争取G8511复线咪哩、因远、安定互通设置。(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目标,按照“东渡西拓、南联北融、中通泰”的总体思路,统筹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双轮驱动”,江东片区与江西片区“两翼齐飞”,推动县城提质扩容。立足现有城区布局,以打通“断头路”、连接主干道为重点,全力打通兴元路北延线、文化路东延线、平安路北延线、天宝路南延线、澧中路东延线,完成跨江大桥东延线、同吉路北延线建设,破解城市道路“堵点”。按“三个一律”强力推进居民小区提档升级,开工建设清水河电站生活区片区、原环保局生活区片区等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735户,全面完成滨江片区棚户区征迁收尾工作,走好“节地上楼、产权调换”的路子,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23—启动实施县城迎宾大道景观提升、综合停车场、规划1号路、江东公园提升改造等市政建设项目。完成惠隆佳园、滨江路片区“引水入城”项目建设,打造惠隆佳园•三街十二巷和滨江明珠“三国城”新业态,提升城市品味。加大县城、集镇、村庄古树木保护,科学管护绿化树木,打造街头小景,提升园林绿化品质。持续整治县城扬尘、噪音、油烟等污染,促进城市管理法制化、精细化、常态化。发挥县城区聚核作用,吸附县内及周边县乡人员到县城干事创业,鼓励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集聚优势要素资源,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力争创“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的“美丽县城”。加速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提高集镇区供水保障能力,争取实施那诺、咪哩、龙潭加油站补盲建设项目。(五)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分类处置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年内完成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切实加强村庄规划管控。持续开展农村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12件,建成“四好农村路”30公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一平台、三机制”,大力推广“找政府”APP救助平台,推动实现“四个全覆盖”。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做好常态化的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推进产业帮扶,重点打造热带水果、四季食蔬、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4个乡村产业,建设山—24—地生态蔬菜、水果、食用菌、养殖等15个示范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个以上。加大与小马鲜鲜玉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30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落实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政策,持续推进扶志扶智帮扶。以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为引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拆临拆违工作,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250座以上,把曼来镇建成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红侨、桥头2个精品示范村和老虎箐、麻子寨、孔单上寨等20个美丽村庄。(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河谷型“萨王纳”植被类型为重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打好升级版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制定秸秆禁烧实施方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保持在98.5%以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及国控、省控监测断面均保持标准指标;全面压实“河长制”各项责任,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和河长“清河行动”,加大“美丽河湖”创建力度;以元江流域水清岸绿为目标,持续推进“一江两河”水生态和近山面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监管;落实“林长制”,全年营造林4.5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削减1%以上,依法依规处理金矿外围非法堆浸历史遗—25—留问题;加大“一水两污”治理力度,深度治理污水管网空白区、污水直排和城市黑臭水体,加快推进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把好项目准入关、环评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厚植“两山”理念,探索绿色循环发展新路径,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对标对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即办”和“容缺预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跨部门、跨领域互通互认互用,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面落实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激发乡镇(街道)发展经济、理财治税、创收增收内生动力。巩固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水价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抓改革、促发展,全面深化资源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应种尽种,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走深走实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现教育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甘庄中心小学(含幼儿园)整体迁建、—26—5所幼儿园和元江一中、元江民中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元江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级中学,承办好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举重比赛项目。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中心全覆盖,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持久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万人以上,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5%以上。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探索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加强城乡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发展。以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开局起步为牵引,以党的二十大和COP15大会第二阶段期间安保维稳为主线,持续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常态化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第五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全省排名争先进位。扎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力争2022年创建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统筹做好国防动员、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食品药品环境安全、妇女儿童、供销、气象、外事侨务等工作,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办好十件惠民实事。(九)抓好财政保障能力建设。在“争取、盘活、培源、整治、改革”五个方面做足文章,千方百计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围绕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明确的“一极两区”22个重大—27—支持事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压实部门责任,力争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均增长5%以上;在确保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力度,用好政府债券额度。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厘清各部门国有资产资源情况,全力盘活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闲置资金、存量土地和国有资产、国有土地,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大力发展镍、金、铜等矿业产业和壮大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规模总量,培育一批税收贡献大、成长空间好、就业带动强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财政稳定增收良性互动。加快推进菠萝山、团田、南昏、甘岔等4个土地整治项目,启动实施坝木、干坝、南溪等3个土地整治项目,力争入库土地整治项目4个,实现新增耕地数量指标1500亩、水田规模指标4500亩、产能指标122万公斤以上,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流转收益1.9亿元以上。按照“1+1+N”模式全面完成14家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国有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使国有企业成为新的财源和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财政增收激励机制,形成各级政府全力抓财政增收的局面。四、旗帜鲜明讲政治,主动作为强担当,树敢为人先之品格抓好元江的工作,关键在于践行“政治能力变强、学习研究变实、效率节奏变快、工作方法变优”的“元江四变”,坚定知难而进、战而胜之的信念,始终把敢为人先作为政府工作的—28—鲜明特征。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偏一厘一毫,坚决有力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对人民负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元江人民思富裕、盼发展之迫切希望落到实处。着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解决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四只“拦路虎”的基础上,不断化解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供需矛盾。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解放思想。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站在前人肩膀之上走好新时代的“元江之路”。大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谋划发展的眼界和魄力,破除惯性思维、跳出路径依赖,决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寻找解决困难的新办法。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刚性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把政府—29—决策与群众参与、专家咨询、法律审查等有机结合,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效率优先。树牢“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落实“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要求,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方式,创造一个又一个第一,努力让政府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苦干实干。用不怕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说尽千言万语的苦干作风和想尽千方百计的巧干智慧,发扬黏住就不放的“蚂蟥精神”和钉进去就不出来的“钉子精神”,以“面对问题矛盾不退让,不见效果不退场”的气魄,咬定青山不放松,踏石留印抓落实。敢为人先之品格,要的是清正廉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全覆盖,善于、敢于和企业家交朋友、交挚友,但不交易、不交换,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肃清罗应光、封—30—志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良影响,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强化“红线”意识,筑牢“底线”思维,规范用权,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干事创业环境。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元江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31—县人民政府2022年十件惠民实事一、打通元江四小至向阳路路段,解决元江四小通行难问题。二、完成30号路、文化路东延线、同吉路北延线、城南路东延线、平安路北延线、兴元路南延线等市政道路建设和跨江大桥东延线建设。三、拆除城区临街围挡人行道建筑,清除道路违法障碍,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四、完成施克路、水龙路、大明庵路等3条农村公路硬化,启动扬红老线(红龙厂至朱家寨)修复项目。五、完成因远、小南玛、老虎箐、夺龙邑、麻子寨、咪哩、垤霞、牛街小组等8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龙潭乡期吉上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六、免费为500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为1000名农村妇女提供宫颈癌检查服务;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率均达95%。七、为220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救治;完成“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服务40人以上;完成50名困难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100名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八、完成澧江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因远社区居家养老—32—服务中心、洼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九、完成归垤、树都拉、大凹子、农场田、嘎各、拉期、党舵、戈垤、大黑铺、田坝心、哨上、罗垤小组和桥头小学等13个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解决5009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十、新增元江一中、元江民中各100个教育学位。—33—名词解释1.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2.一园三片区:一园指镍特色工业园区;三片区指江东片区、干坝片区、安定片区。3.一城两镇八村:一城指元江县城;两镇指甘庄、曼来;八村指撮科、红龙厂、青龙厂、甘庄、曼来、南溪、元江农场、南洒。4.一江两河:指元江干流、清水河、南溪河。5.“四个不摘”要求: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6.“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指实际日供水人口在10000人以上,或实际日供水量在1000吨以上的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7.“双碳”战略:指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8.“两高”项目: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9.R&D经费: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具体指的是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10.三创一行动: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美丽县城、全省—34—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广泛开展“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11.“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五项管理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12.一极两区:指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的建设滇中崛起增长极、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13.“一核、两带、三区”生产力空间格局:一核指以县城为载体,建设县城经济发展核心区。两带指以元江流域为主,构建热区经济发展带;以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为节点,构建对外开放发展带。三区指以因远和咪哩为主,打造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区;以羊街和那诺为主,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区;以洼垤和龙潭为主,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14.“4+4”现代产业体系:指构建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业、绿色矿冶产业、绿色能源产业4个特色优势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康养产业4个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元江现代产业体系。15.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16.“三个离不开”思想: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17.五个认同:指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35—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九进”活动: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机关、企业、村(社区)、乡镇(街道)、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家庭、军(警)营、医院。19.“两新一重”建设: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20.“6+N”农业产业体系:指构建烟、果、菜、花、药、畜6个重点产业及粮、蔗、茶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1.“一二三”行动:“一”是指大力培育“一县一业”,“二”是指抓住种子、电商这两个关键两端,“三”是指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22.一体两翼四线两环:一体指以“一江两河”、县城及四围特色村落景观业态打造为支撑,发挥重大文旅项目引领作用,建强县城旅游核心载体;两翼指以坡垤谷等田园综合体为支撑,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打造江东旅游片区;以哈尼云海梯田、南溪和甘岔原始森林为支撑,发挥旅游文化资源聚核效应,打造江西旅游片区;四线指依托不同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咪哩—因远红色康养旅游线,羊街—那诺哈尼风情旅游线,曼来—南溪奇幻自然旅游线,甘庄—龙潭—洼垤彝乡风情旅游线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两环指构建城区小环线、乡镇大环线。23.“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36—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24.“东渡西拓、南联北融、中通泰”的总体思路:东渡指依托滨江、亲水、面山有利条件,突出“大江造气势,两河建休闲”,发挥重大文旅康养项目支撑牵引作用,加快开发江东片区,形成江东与江西“两翼齐飞”发展新格局,辐射打造以洼垤、龙潭为主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构建与石屏等地区交相呼应、互为补充的绿色生态产业集群。西拓指用足城西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及广阔空间,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抓手,做实绿色矿冶、特色林果、清洁能源、红色旅游四篇文章,推进因远、曼来、咪哩等乡镇一体化发展,打造承接、吸引、聚合墨江等地区生产力要素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区。南联指激活道路、水域、航空、村庄等纽带载体作用,做强城乡结合部,做美做精环城村寨和田园综合体,依托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和羊街、那诺特色梯田资源,突出“产加销联动、农文旅融合”,构建以“两区一园”为发展目标的热区经济发展带及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实现与红河等地区产业对接、无缝衔接发展。北融指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为契机,大力发展铁路经济、通道经济,加快推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甘庄集镇规划建设,唱好县城、甘庄发展“双城记”,主动融入“昆玉同城化”,构建对外开放发展带,把元江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枢纽。中通泰指全面优化县城布局、拓展城市框架、疏通城市脉络、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县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37—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康养中心作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数字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核心区,加快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把元江县城打造成为背靠昆玉同城化、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5.三个一律:指老旧小区围墙一律拆除、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单位闲置用房一律拆除。26.“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指建救助平台,建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建扶志扶智机制。27.四个全覆盖:指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产业帮扶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培训就业全覆盖。28.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指“十四五”期间,全市高标准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村庄。29.一水两污:指建制镇供水、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30.“1+1+N”模式:指一个融资平台公司、一个项目实施公司、N个子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