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勐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考验,发展好于预期,经济运行加速恢复,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动能转换提速显效,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6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为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州、全省、全国1.5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8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45.56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75.29亿元,增长1.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6%,二季度增长0.7%,三季度增长2.5%,四季度增长15.0%。预计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532元,比上年增长4.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9.8亿元,增长2.3%,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9%,比上年降低了1.4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比上年下降0.75%。 全县总人口达35.37万人(常住人口)。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14人,比上年减少16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1.2%。 2020年各类物价指数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2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为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44.73亿元,增长10.2%;林业产值3.28亿元,增长3.5%;牧业产值5.17亿元,减20.1%;渔业产值2.93亿元,增长2.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0.02万亩,比上年减少2.6万亩,减3.6%。粮豆总产量达29.02万吨,比上年减0.58万吨,减2.0%。蔬菜种植面积达12.7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产量9.7万吨,增长3.4%;水果种植面积(全社会口径)15.77万亩,比上年增加2.83万亩,产量18.79万吨,增长26.1%;茶叶年末种植面积90.72万亩,比上年增加3.19万亩,产量3.17万吨,增长11.9%。甘蔗种植面积19.22万亩,比上年增加1.21万亩,产量102.44万吨,增长21.5%;橡胶种植面积34.36万亩,比上年减0.06万亩,干胶产量1.26万吨,增0.1%。 2020年勐海县主要农产品种植情况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166吨,比上年下降46.3%;其中:猪肉产量2702吨,下降65.6%;牛肉产量1409吨,下降19.7%;羊肉产量89吨,增长18.7%;禽肉产量1965吨,增长9.3%,禽蛋产量3057吨,增长16.3%。年末生猪存栏62175头,增长67.4%;生猪出栏39179头,下降65.9%;年末大牲畜存栏19821头,下降22.7%;大牲畜出栏11669头,下降23.4%;山羊存栏8342头,下降36.2%;山羊出栏5322头,增长12.8%;家禽存栏156.15万羽,增长11.4%。 水产品养殖面积4.71万亩,比上年减少6.0%,产量2.69万吨,增长2.9%。 全年木材采伐量89460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5%。 2020年勐海县主要畜产品产量 全县农机拥有量33888台,农机总动力434977千瓦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80辆,小型拖拉机20508台,耕整机10505台,微耕机387台,联合收割机1045台,水稻插秧机136台。全年机耕面积67.75万亩,机收面积23.86万亩,机播(插)面积7.98万亩。联合收割机在册数1045台,拖拉机累计在册数21588台,驾驶人员累计在册数20743人,完成农机驾驶人员考试共7457人。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0.2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0.04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达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速为可比价,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7.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8%;其他经济类型增长32.6%。分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9.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2.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4%;酒、饮料和精制茶加工业增长9.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0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5%。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利税总额22.26亿元,比上年增长83.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8.88亿元,增长98.7%。 全年糖、酒精、铁矿石原矿产量比上年增长26.2%、52.1%、74.8%,发电量、精制茶、黄金产量分别下降11.1%、19.9%、23.6%。 2020年勐海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完成总产值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9%;签订合同额15.21亿元,其中本年新签10.41亿元。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75.29亿元,比上年增1.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15亿元,比上年下降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2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2亿元,下降18.0%;金融业增加值10.06亿元,增长10.1%;房地产业增加值18.72亿元,下降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31亿元,增长24.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82亿元,下降5.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8.9%,净服务收入比上年下降13.5%。 2020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622公里。预计全县旅客运输客运周转量9491万人公里。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57410万吨公里。截止2021年1月27日,勐海县辖区车辆保有量达到102506辆(未包含未办落户手续车辆),其中大型汽车保有量678辆;小型汽车保有量53420辆,在小型汽车中小(微)型轿车保有量18637辆;普通摩托车保有量48408辆。 2020年全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 0.55亿元,邮政寄递285.6万件,其中:订销报纸260.85万份,订销杂志7.78万份。移动电话户数达22.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1.18户,互联网用户8.9万户,其中:宽带用户数10.52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291万元, 比上年下降14.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1259万元,下降13.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032万元,下降18.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440830万元,下降16.8%;餐饮收入72461元,下降16.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7.2%,饮料类增长19.0%,烟酒类下降1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4.0%,化妆品类下降56.8%,金银珠宝类下降100%,日用品类增长3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8%,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65.6%,书报杂志类下降55.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80.3%,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1.4%,汽车类下降17.2%,其他增长6.5%。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0.1%,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3%。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0.1%,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5.8%。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82.1%。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3.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81.3%。全县房屋施工面积17.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0.3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1%,商品房屋销售额17.8亿元,比上年下降7.2%。 2020年勐海县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七、旅游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40.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1.9%,其中:国内旅游者437.7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1%。海外旅游者0.12万人次;口岸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9.18亿元,比上年下降43.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8.97亿元,比上年下降41.9%;旅游外汇收入29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2.2%。出入境总人数8.8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5.2%,其中:口岸中方边民出入境7.89万人次;缅方边民出入境0.91 万人次。出入境总车辆9.57万辆次,比上年下降86.9%。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值259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3.2%;其中:进口4598万美元,增长1.5%;出口21302万美元,下降27.0%。在进出口贸易总值中:边民互市1002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5.9%。进出口货运量达93.5万吨,比上年下降25.7%。其中:进口货运量达14.93万吨,比上年下降3.5%;出口货运量达78.57万吨,比上年下降28.8%。 八、金融、财政与税收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1.43亿元,比上年增收0.84亿元,增长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3亿元,比上年减支0.13亿元,下降2.2%,其中税收收入3.86亿元,比上年下降9.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13亿元,比上年减支2.36亿元,下降6.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2%、公共安全支出下降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5.9%、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7.0%、城乡社区支出下降59.7%、农林水支出增长6.2%、交通运输支出下降31.8%、住房保障支出下降14.1%,教育支出增长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0.8%。 全县完成税费总收入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增值税完成5.51亿元,同比增收4337万元,增长8.6%;企业所得税2.24亿元,比上年增收3380万元,增长17.8%;个人所得税0.44亿元,比上年增收1287万元,增长42%。分行业看,全县税费总收入中:糖业税收收入2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4.9%;精制茶加工业税收收入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2020年末勐海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5.44亿元,比上年下降8.1%;财政性存款余额0.61亿元,同比下降42.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其中:住户贷款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企(事)业单位贷款30.81亿元,同比增长30.0%。 2020年末勐海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5.44亿元,比上年下降8.1%;财政性存款余额0.61亿元,同比下降42.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住户贷款5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企(事)业单位贷款30.81亿元,同比增长30.0%。 九、脱贫攻坚、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按照每人每年375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7518户29574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贫困乡全部摘帽, 4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8.95 元,比上年增长17.1%, 2014-2020年年均增长22.5%。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5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1元,比上年增876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2040元,下降4.8%。其中:吃、穿、用、住等方面分别为3618元、736元、831元、1925元,穿、用分别增长6.0%、0.8%,吃、住分别下降9.3%、18.1%;恩格尔系数达30(百分点),比上年下降1.5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25元,比上年增1191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4725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吃、穿、用、住等方面分别为7629元、1187元、1536元、2739元,吃、穿、用同比增长2.8%、8.3%、5.7%,住方面下降6.6%;恩格尔系数达30.8(百分点),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2020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2756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216人,比上年末增加1150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754人,比上年末增加818人。其中,参保职工1575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09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系统中参保人数为33.1384万人,实际缴费参保33.138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520万人(在职1.8928万人、退休1.0618万人(含黎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66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18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0419人,增加257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7608人,增加1791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879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8415人,增加517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待遇支出总额为18687万元,门诊及住院受益人次达74.1035万人次。2020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428人次,领取失业补助金人数为8203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85人。2020年全县开展各类培训59369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1382人。 全县收养性福利机构有:社会福利院1个,农村敬老院5个,床位470张,年末在院人数61人;救助管理站1个,全年救助132人次;老龄办1个(机改后到卫生健康局),老年服务设施10个。年末我县有城市居民726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资金445.35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17.78%、9.93%;有农村居民613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资金2072.08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7.94%、1.84%。全年投入救灾资金375万元,向遭受冬春荒及受灾困难群众28143人,发放发放棉被1053床、迷彩服30套、作训服57套、棉大衣350件、帐篷55顶、大米5783公斤、5升容量的食用油282桶。全县共有民办非企业23家,社会团体79家。办理结婚登记2568对5136人,补领结婚登记524对1048本,离婚登记1059对2118人,其中边境通婚7对,离婚1对。全县共发放孤儿补助27户31人44.28万元。录入农村留守儿童信息256人,困境儿童信息1189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学校160所,其中:幼儿园103所(含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县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1所,一村一幼80所);小学42所(含民办1所);普通中学12所(含完中3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高中(中职)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本学年全县另有教学点37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共187.77万平方米。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100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任教师672人,小学1313人,初级中学47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84人,完全中学441人,高级中学57人,中职63人。 全县在校学生54382人,比上年增加3615人。其中:学前教育10444人,同比上年增加1191人;小学28010人,同比上年增加1084人;普通初中10889人,同比上年增加 54人;普通高中3106人,同比上年增加602人;职业高中 1933人,同比上年增加684人。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8%,小学五年巩固率97.86%,辍学率0.0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5.22%。中学初中毛入学率达103.58%,纯入学率84.69%,巩固率97.74%,辍学率0.0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1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14%。全县青壮年人口总数113884人,非文盲人数113722人,非文盲率99.86%。 投入经费84389万元,享受免杂费、免教科书费的学生达到87876人次(含中小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2020年我县有创新型企业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0家。发明专利拥有量4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73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12件,外观设计授权量32年,外观设计申请量16件,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6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项,成交金额达30万元。 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有各种业余艺术表演团体1276支,均为农村业余文艺队,共26918人,演出288场,观众15.86万人次。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2个,村级文化室8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8600册,农家书屋103个,藏书35142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站点11个,配置信息查询电脑220台,服务34560人次。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一致,达到99.2%。超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实际用户18743户。 全县共有体育场馆153个,体育场地面积70.83万平方米,预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2平方米。业余运动队400多支,近4000多人;全县组织全民健身活动100余次,参加人数近10万人次,组织开展县级篮球、足球、陀螺、美丽茶乡万人行等各类运动4次,参加人数2万人;组队参加州级以上运动会4次,获得银牌2枚、铜牌2枚。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4个,其中医院10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6个,妇幼保健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门诊部(所)78个,村卫生室10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70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4.85张;卫生技术人员25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50人,注册护士1089人,在执业(助理)医师中:高级职称7个, 副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141人,初级职称69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721人。全年诊疗162.87万人次(2019年全年诊疗1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投入资金1780.22万元(其中捐赠资金542.54万元,财政资金1237.68),接种疫苗600剂。 十二、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6.55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4.46公顷,比上年减少35.8%;房地产用地13.61公顷,减少64.7%;基础设施用地38.48公顷,增长96.9 %。 2020年全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9~23.4℃之间 ,其中:县城城区年平均气温为19.3℃,比常年略高0.4℃,比上年略高0.2℃;年降雨量在934.8~1477.1毫米之间,较去年各地年降雨量667.0~1157.4毫米,雨水稍充沛。其中:县城城区年降雨量为1070.9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247.6毫米,比上年少86.5毫米。2020年县城城区年平均相对湿度79%,与常年相同,比上年偏高1%。全年日照时数为2181.4小时,比常年多148.6小时,比上年少133.4小时。 全县水资源(地表水)总量17.27亿立方米(2019年数据)。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19456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67 %。2020年末全县建有水库91座,总库容14815.5万立方米,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7.62万亩,当年新增0.26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5.8平方公里,当年新治理54.4平方公里。 全县森林面积365746.4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达398560.64公顷,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113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义务植树67.5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1%。截至年底,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为14.97万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为14.92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7.15%。 我县境内自然保护区4个,保护区面积达74198.12公顷。主要有:曼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870公顷;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海片区15730公顷;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布朗山片区22282.42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28315.7公顷。 初步核算,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6.91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比上年增长22.45%,单位产值(GDP)能耗 0.1202 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上升9.93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13.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9310万度,增长61.6%。 2020年全年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审核46项,面积181.08万平方米;共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37份,合同价20.86亿元,建筑面积161.06平方米;全年共完成招投标备案4项,完成开标8项,建筑面积13598平方米,拦标价总额16297万元,中标价总额15940万元,节约资金357万元,应招标项目的招标率达到100%,应公开招标项目的公开招标率为10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8938立方米,比上年末上升8.3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9.38 %,提高8.38个百分点。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69%,提高1.88个百分点。 202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 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3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升50%,死亡人数下升50%,受伤人数与上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上升0.41%。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3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升50%,死亡人数下升50%,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下升0.41%。 注: 1、本公报中202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2020年勐海县统计年鉴》为准。 2、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各项增加值均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2020年勐海县统计年鉴》为准,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农、林、牧、渔业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2020年增速按调整后的可比口径计算。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6、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含国道、省道。 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与2018年经普数据衔接。 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9、规模以上服务业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10、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1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税务局数据为准。 12、全县用地面积以自然资源局口径为准,保留二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