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010|回复: 0

[湖北] 2020年浠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068
    发表于 2021-12-21 18: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浠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与洪涝灾害的双重冲击,全县上下众志成城、聚力攻坚,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民生福祉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实现协调推进、质效提升。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91亿元,同比下降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94亿元,同比下降2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3.18亿元,同比下降5.3%。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6:27.2:47.2调整为29.6:22.4:48。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烟酒价格指数上涨10.7%,衣着指数下降1.7%,居住价格指数上涨2%,生活用品及服务指数上涨0.6%,交通和通信指数下降3.2%,教育文化和娱乐指数上涨0.5%,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其它用品和服务指数上涨3.2%。

    全县拥有市场主体存量64936户,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10280户,个体工商户53291户,农村专业合作社1365家。当年新增市场主体5189户,其中企业1173家、个体工商户38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2家。注册资金总额541亿元,其中企业注册资金450.83亿元。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2.9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8.15亿元,林业产值4.35亿元、畜牧业产值38.06亿元、渔业产值26.51亿元、农业服务业实现产值5.92亿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2.33万亩,比上年增加3.4万亩;棉花播种面积5.55万亩,比上年减少2.2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40.25万亩,比上年增加3.4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1.09万吨,比上年增加1.4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0.99万吨,比上年增加0.32万吨;秋粮产量34.93万吨,比上年减少4.01万吨,其中:稻谷产量34.14 万吨,比上年减少3.96万吨。全年棉花产量3022吨,比上年减少1736吨。全年油料产量7.16万吨,比上年增加1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5.11万吨,比上年增加0.93万吨。

    全县当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78万亩,四旁零星植树120万株,苗木产量1320万株。

    全县牲猪出栏36.97万头,同比下降5.9%;家禽出笼1435万只,同比增长41.2%。年末牲猪存栏36.5万头,家禽存笼1435万只。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2.6万亩,水产品产量6.79 万吨,比上年减少0.85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6.56万吨,比上年增加0.06万吨。

    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79.99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75.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9.58万亩,全县大中型水库67口,其中大型水库1口,池塘36395口。渠道总长度7050.4公里,长江过境水道37.68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4.1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8%。其中,规上高新工业企业43家,实现高新产值   75.65亿元。

    规上工业总产值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产值0.55亿元,集体企业实现产值0.34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88.65亿元,其它企业实现产值4.65亿元。

    按行业性质分: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3.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24.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5%;非金属矿物采选业实现产值0.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98%;化学原料及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产值3.86亿元、3.0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3.2%。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3家,从业人员7698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4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6.1万平方米。当年销售商品房3249套,销售商品房面积38.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85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95个,当年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4.89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1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3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6.36亿元,分别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3%、19.5%、69.1%;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4.39亿元,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9.5%。

    全县当年完成民间投资87亿元,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9.7%;完成工业投资24.4亿元,占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9.5%。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52亿元。

    全县当年项目改建及技术改造施工项目16个,其中本年投产项目8个,完成项目改建及技术改造投资6.9亿元。

    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84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23.52亿元;水利设施投资12.32亿元,分别占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65.6%、34.4%。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投资28.22亿元,其中住宅投资24.4亿元,占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6.5%。房屋施工面积238.1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1亿元。

    五、商贸、外经和旅游

    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住宿餐饮业单位个数90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43亿元,同比下降20.8%。

    全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5692万美元,同比下降14.6%。

    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拥有景区5个,新开发农旅、文旅融合项目63个。全年共接待游客35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8亿元。三角山4A景区实现提档升级,策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

    六、交通、邮电和能源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780.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625.1公里,高速公路过境111.1公里,行政村公路通村比重达到100%,桥梁719座。全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64022辆;机动船160艘,其中:货轮160艘。

    全县邮政支局19处,从事快递的网点17个,从事快递人数110人,邮路69条,总长度5280公里。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数量68.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量23.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82万户。

    全县用电总量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工业用电量4.92亿千瓦时,占全县用电总量41.6%,同比下降0.5%。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2%。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1.02亿元,其中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其中地方税收收入5.44亿元,非税收入1.86亿元,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4.5%、25.5%。全县实现社保基金13.47亿元。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3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0.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51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9.5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9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6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亿元。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436.41亿元,比年初增加31.53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345.82亿元,比年初增加30.0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5.42亿元,比年初增加30.1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6.52亿元,比年初增加12.45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2.5%,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保险机构网点52个,保费余额12.12亿元,其中寿险9.62亿元、财险2.5亿元。当年赔付支出5883.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33所,其中小学93所,普通中学3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132所。全县在校学生数95117人,其中小学52042人,普通中学38458人,中等职业学校4049人,特教学校568人;幼儿园及学前班26024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5842人,其中小学2765人,普通中学2834人,中等职业学校212人,特教学校31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初中毕业生当年达到7917人,高中毕业生3787人,考入各类高校人数4200人。高中阶段男生占比53%,女生为47%。投资5.3亿元,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62所,新增学位10068个。

    建设省级以上校企联合创新中心5家。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4%。企业累计登记科技成果3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1%。累计引进大学生创业团队106个,大学生实习实训12130人次;新建创业孵化器3个,校企研发平台38个,转化科技成果37项;新增五类市场主体17248户,“个转企”320户。

    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623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098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拥有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剧场、影剧院3个,社区及村级文化活动室649个,农家书屋649个。“四馆一站”免费接待观众9.2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3万册(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186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13个、县级167个。

    全县拥有医院5家,卫生院26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治中心1家。卫生机构床位数5144张,其中医院2912张,卫生院2232张。全县拥有卫生工作人员3105人,卫生技术人员28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00人,注册护士1990人。

    全县主办全民健身活动8次,参加单项比赛5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30万人次,全县拥有各类体育协会17个,体育场馆12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总户数34.09万户,户籍人口99.88万人。户籍人口中,按性别分:男性52.99万人,女性46.8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3:100。全年出生人口0.68万人,死亡人口0.4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3.8:100;本年度迁入人口607人,迁出人口6175人。从人口年龄构成看,0至17岁人口19.2万人,18至34岁人口22.71万人,35至59岁人口38.52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19.45万人。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4元,同比下降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93元,同比下降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同比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7:1。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85元,同比下降12.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18元,同比下降4%。

    全县五保供养人数7209人,社会福利收养单位数18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数7039张。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433人,其中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703人。全县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933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县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3273套,其中当年新建348套。近五年,实施棚户区改造16226户,新建公租房3637套,改造农村危房6581户。

    全县参加城乡养老保险人口74.51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9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再就业人数0.3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口78.3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33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紧紧抓住“法治城管”建设和城市管理“主题行动”这两根主线,以解决城市“六难问题”为导向,全年城市建设资金支出5.79亿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6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573公顷,城区公共汽车运营车辆数192辆,出租车299辆。全县共建成33座垃圾中转站,其中乡镇28座,城区5座,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8%。建设城市公园、口袋公园10座,月湖公园、文昌公园、程湖公园相继建成开放。新改建城区公厕36座、农贸市场、菜场4个,新增公用停车位约1700个。

    全县年末森林面积52798公顷,森林蓄积量302万立方米,覆盖率27.3%,全县累计退耕还林面积4000公顷。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PM2.5达标天数比例达93.3%。全面开展长江大保护,实施减排项目207个,关停、整改畜禽养殖场5400余家,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家,取缔非法码头12个,完成退池还湖1500亩。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新改建厕所5.6万座,新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创建省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1个,建成美丽乡村125个、示范湾32个、森林乡村6个。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均为现价,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