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627|回复: 0

[河南] 2019年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21
  • 签到天数: 7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589
    发表于 2021-10-9 12: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0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85.90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0.92亿元,增长9.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8%。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305元。
    年末全县总人口89.54万人。常住人口66.9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02%,比上年末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11.93‰,死亡率7.21‰,自然增长率4.7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03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8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34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7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1%。
        全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2.40亿元,同比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税收收入6.31亿元,增长17.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17亿元,同比增长6.8%;税收总额完成10.13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2.83万亩,比上年下降1.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6.07万亩,下降0.2%;玉米种植面积60.77万亩,下降0.8%。
    全年粮食产量68.54万吨,比上年增加1.0%。其中,夏粮产量41.57万吨,增长3.5%;秋粮产量26.97万吨,下降2.6%。小麦产量41.57万吨,增长3.5%;玉米产量25.44万吨,下降1.8%。
         猪肉产量28362吨,同比下降31.2%;牛肉产量1970吨,同比增长15.4%;羊肉产量3608吨,同比增长3.6%;禽肉产量12783吨,同比增长13.8%;禽蛋产量57117吨,同比增长10.9%。
    在市场猪肉高价位运行带动下,拉动了肉牛、肉羊、肉禽养殖效益的提高,带动了禽蛋、牛奶行业的发展,全县全年牛、羊、家禽出栏及其肉产量持续增加,牛、羊、家禽生产形势良好。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3%;其他类型企业增长2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8.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2.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制衣制鞋业总产值累计增长17.6%,电子信息业总产值累计增长4.0%。主导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8%。
    全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新增6家,达到38家;纳税千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8家。
    全年全县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6.8%。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0%。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励建筑业企业在我县落地注册,促进我县建筑业健康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0%,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0.4%,商品房销售面积1474168平方米,同比增长13.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0%。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1%,烟酒类类增长24.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8.7%,中西药品类增长2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2.4%,家具类增长1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7%。
    2019年,睢县商务中心区成功晋升为三星级“商务两区”。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利用省外资金69亿元,同比增长3.2%。足力健、十只狼、道尔森等企业相继投产。
    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2.44亿元,比上年增长56.4%。其中,出口2.37亿元,增长57.0%;进口0.07亿元,增长40.0%。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95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0.87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完成3.76亿人公里,下降3.5%;货运量271.31万吨;客运量715万人,同比下降2.8%。农村公路总里程2712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070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9984.31万元,比上年增长5.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07478件,包裹业务156128件,快递业务量111600件;快递业务收入401.16万元。2019年固定电话用户10069户,移动电话用户377166户,宽带用户83811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旅游总收入2975万元,增长17.1%。
         八、金融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2.20亿元,较上年增长11.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12亿元,较上年增长21.2%。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实现3031户、7036人脱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4%,贫困发生率降到0.34%,如期完成脱贫摘帽目标。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49.7元,比上年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93.7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4.5元,增长10.4%。全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99.7元,比上年增长38.7%。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369人。其中,参保企业职工40551人,参保事业职工1881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68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820人。
    2019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62元、154元分别提高到274元、166元,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98.35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22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873.2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22905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562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5020元。全年为分散供养3385人、集中供养599人,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2096.62万元,切实保障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全县完成10所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建设,完成对120所儿童之家和12所儿童督导站建设,在县中心敬老院建设监控平台。为14808名80-89岁老人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老年人高龄补贴,累计发放资金847.735万元;为2691名90-99岁老人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老年人高龄补贴,累计发放资金323.16万元;为105名百岁老人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老年人高龄补贴,累计发放资金36.45万元。
    全县共有社会组织144个,其中社会团体3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05家。
       十、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体育
       全年全县共有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全县培育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全年申请专利1347件,比上年增长5.1%。
    年末全县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9个,其中省级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0610台(件)。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0个,影剧院5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
    全县改建幼儿园11所,古襄路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
       十一、环境、卫生
       全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初步核算可完成市下达下降3.5%的目标。
    2019年全县现有县乡公立医疗卫生单位27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4所,乡镇卫生医院23所。全县现有民营医院4所,个体诊所27所。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在岗人员4412人,其中县级医院3446人,乡级医院966人。2019年登记注册村卫生室623所,在岗乡村医生848人。全县注册执业医师(含助理)1829人,每千人均2.04人;注册护士2456人,每千人均2.74人;床位数4451张,每千人均病床4.97张。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8.0%,县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率达到了53%,共建成26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8天,PM10平均浓度94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全县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第一家投入正式运行的县级第三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日处理生活污水近2万吨,大大提高了我县污水处理能力。空气自动监控基站及18个乡镇空气监控站点的运行管理维护得到加强,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监控数据。
    备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2019年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数据为基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结果的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劳动就业、对外贸易、旅游、交通邮电、财政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环境等数据由相应部门提供;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