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823|回复: 0

[山东] 2019年德州市德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1-9-29 13: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德州市德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产业强区、创新兴区、服务立区、开放活区”四大战略深入实施,“富美新强”典范区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全区经济社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据为278.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9亿元,下降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23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17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30.6:67.8调整优化为1.5:30.6:67.9。人均生产总值(GDP)62521元。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3%。其中,服务价格指数上涨1.3%,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表1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项目名称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3      
    一、食品烟酒      
    108.2      
        粮    食      
    99.8      
        鲜    菜      
    104.9      
        畜    肉      
    134.5      
        水 产 品      
    105.1      
        蛋      
    103.0      
        鲜    果      
    110.6      
    二、衣着      
    102.1      
    三、居住      
    103.7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2      
    五、交通和通信      
    94.7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9      
    七、医疗保健      
    102.3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99.9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1639户,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新登记企业5029户,增长39.7%。年末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61189户,增长12.5%。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7372万元,增长0.2%。其中,农业增加值25283万元,林业增加值3153万元,牧业增加值8536万元,渔业增加值590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496万元;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比为53.4:6.6:18.0:12.5:9.5。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认定市级“放心农场”3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总数达到7家。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个。新(扩)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7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4930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1.18万亩,产量51115吨;秋粮播种面积10.58万亩,产量4381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8.0%,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8%;利润总额增长10.0%。  

    建筑业稳中向好。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1.90亿元,增长9.9%;完成建筑工程产值41.14亿元,下降18.7%;完成安装工程产值20.41亿元,增长297.9%;签订合同额116.63亿元,下降20.6%;实现营业收入51.68亿元,增长1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降。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1%。其中,第二产业下降9.0%,第三产业下降13.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1.1%,高新技术投资增长123.9%。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64亿元,增长6.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34.94亿元,增长16.1%,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3.9%。商品房销售面积75.39万平方米,下降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6.63万平方米,增长3.3%。  

    五、服务业和消费市场  

    服务业发展强劲。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7%,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10个门类中有7个门类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卫生等行业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9.6%、31.8%和17.7%,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82.4、24.6和10.5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运行稳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4%。按消费类型统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5.6%,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增长4.1%。限额以上企业主要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9.4%,饮料类增长11.6%,烟酒类增长27.0%,五金电料类增长8.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5%,通讯器材类增长38.3%,中西药品类增长8.4%,汽车类增长6.0%。  

    商贸市场繁荣活跃。全区市场共68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20处,过50亿元的1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3处、综合市场8处、便民市场10处,集贸市场17处。2019年实现市场交易额655亿元,同比下降19.1%;物流配送额630亿元,增长16.7%。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6.67万人次,同比增长8.2%,实现旅游收入28.07亿元,同比增长9.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全区完成进出口总值14.63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出口完成13.75亿元,同比下降0.7%,进口完成0.88亿元,同比增长11.1%。30家骨干企业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1.80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2家企业进出口总额超过亿元;27家企业进出口总额过千万元。  

    对外合作稳步有序。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003万美元;新设外资企业1家,合同利用外资1710万美元。全区外派劳务输出人数550人。  

    七、财政  

    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3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90.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4亿元,下降2.0%;教育支出6.50亿元,增长6.2%;科学技术支出0.26亿元,增长14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0亿元,下降15.9%;卫生健康支出1.85亿元,下降6.7%;城乡社区支出2.02亿元,增长4.9%。  

    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科技创新活力增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家;8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立项。年末,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1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站11家,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20家。全年申请发明专利248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  

    教育事业发展良好。年末拥有各类学校45处,当年招生14718人,在校生64110人,专任教师3628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9处,当年招生6444人,在校生18159人,专任教师1368人;职业中学2处,当年招生655人,在校生2721人,专任教师215人;小学34处,当年招生7657人,在校生42323人,专任教师2045人。注册幼儿园138处,专任教师1992人,入园儿童24487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0家,其中,综合医院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各1家,其他各类门诊卫生院(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6家;拥有医疗床位2084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32人,其中,医生1746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文化馆1家,组织“德城区百姓大舞台”惠民演出70余场,“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巡演活动120余场;组织公益培训六期,培训15000余人次;申报市级非遗项目11项。拥有图书馆1家,图书馆分馆6个,图书基层服务点12个。2019年图书借阅95308册次,电子图书借阅下载量达4万余册。修补图书1000余册、装订报刊400余册。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年举办10项全民健身赛事,参加人数3000余人;组织山东省“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和“万人”象棋德城区选拔赛,共362人参加;举办了2019年度“中国体育彩票杯”德城区中小学生足球、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围棋七大联赛;参加了德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共获得金牌145.5枚,银牌84枚,铜牌50枚,荣获甲组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乙组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综合金牌总数和综合团体总分六项全部第一,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2019年继续响应国家关于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提升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大众健身需求;年度累计举办各级各类比赛活动30余项,向上争取场馆补助资金40万元。  

    九、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乡建设有序推进。高效推进民生改善、文化教育与公益事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安全与保障等4大类、9大项(16小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7.28亿元;全力推进续建安置房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2019年全区基本建成任务700套,实际完成1160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8个,改造面积54.2万平方米,改造户数6023户,惠及居民1.92万人,总投资6015万元;积极探索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完成农村改厕425户;有序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5378户(气代煤5166户,电代煤212户)。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改善7.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03微克/立方米,改善6.4%;二氧化硫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改善13.5%;二氧化氮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改善8.5%。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2019年全区纳入考核统计范围的行业领域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起,死亡3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3起,与去年持平;死亡3人,下降25.0%。工矿商贸行业领域事故1起,与去年持平;无人员死亡。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年末辖区内常住人口45.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20万人,农村人口5.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8.35%,比上年同期提高0.16个百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下降。全年出生人口3902人,出生率9.45‰;死亡人口1229人,死亡率2.98‰;人口自然增长率6.47‰,比上年下降0.18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0元,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3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2元,增长9.9%。  

    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84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76人。全年开展就业创业班217个班期,培训7282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187人,创业培训2095人)。为3648名取得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学员支付培训补贴310.20万元,发放职业技能鉴定补贴0.88万元。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49.12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5.8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2.4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4.1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社保水平稳步提升。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767人,增长8.7%;征缴养老保险费41540万元,增长1.4%;全年共为1666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53301万元,分别增长5.7%和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010人,增长3.8%;发放失业保险待遇894.6万元,增长11.0%。2019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643人,增长12.6%;收缴职工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金19145万元,增长12.4%;支付职工医疗保险费17525万元,增长16.0%。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2003人,其中,城市1031人,农村972人;特困供养人员282人,其中,城市48人,农村234人。  

    注:1、本公报所列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依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共同修订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数。修订后德城区2018年生产总值为266.13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指:  

    ①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②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  

    ③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6、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是指在辖区内注册且具有建筑业资质(获得建设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的独立核算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  

    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