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4-12-31 10:19 |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版主
  
- 积分
- 177876
|
2019年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咬定“三先”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综合实力稳中有进。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167.05亿元,可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8亿元,可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9.35亿元,可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亿元,可比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48.0:40.3调整为11.3:47.5:41.2,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向好。全县人均GDP达到49183元,可比增长8.1%。
发展质量稳中向好。一是财税质量提高。201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2.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9.7%,列全市第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获得全省财政收入高质量发展奖励。二是工业效益提升。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7.12亿元,增长8.9%;实现利税总额33.06亿元,增长9.7%;三是居民收入增加。2019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工资71484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043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63元,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6.58亿元,净增18.57亿元,居民人均储蓄存款44054元,居全市前列。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6.99亿元,增长3.2%。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29.0亩,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85.6万亩,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23.47万亩,增长3.2%;蔬菜播种面积12.76万亩,增长1.1%。全县粮食总产量37.77万吨,增长0.1%;油料产量2.16万吨,增长1.1%;生猪出栏60.47万头,下降27.8%;年末生猪存栏20.98万头,下降56.0%;肉类总产量79709吨,增长12.7%;水果总产量30.42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2.36万吨,增长4.7%。
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新发展井冈蜜橘2200亩,新发展商洲枳壳6000亩,新发展高产油茶3181.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9200亩,获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评先进单位。现代农业示范园扩面提质,“一区三园”种植业态基本成型。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80个、农民合作社746个、家庭农场970家,数量居全市前列。新增农机动力1.22万千瓦,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质提增效。201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08.15亿元,增长9.3%。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1.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5.4%,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全县新增规模企业34家,总数达188家,新增数量和总量均列全市第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78.3亿元,增长8.5%;实现工业增加值62.09亿元,可比增长9.3%;全县工业用电量1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总量列全市第一。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2019年,盐化工业城、河西现代箱包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河西综合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建成标准化厂房47.5万平方米、居全市第一。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0.47亿元,增长27.4%,园区入驻企业19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3亿元,增长7.6%,利润21.7亿元,增长18.8%,职工人数1.81万人,增长9.8%。
建筑业较快发展。2019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3.98亿元,增长18.4%;完成增加值10.22亿元,可比增长8.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0万平方米,增长20.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0.28万平方米,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不断扩充。2019年,全县扎实开展“大干项目年”和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新增引进落户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完成项目开发1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1.2亿元,增长11.1%。全年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13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2个。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高铁(城东)新区建设进展顺利,高铁站房、站前广场、高铁大道顺利完工,高铁(城东)新区道路网架、商会大厦、便民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105国道改建工程北段竣工通车,南段完成路基工程。我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南门街秀峰门、电机厂酒厂城市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全面竣工,并开通了坝顶公路,为赣江两岸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城市风情街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新干无大型商业综合体、无四星级以上酒店、无大型文化艺术中心、无特色商业街等问题。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201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亿元,增长12.7%。其中,全县实物网络零售额7.8亿元,增长50.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79亿元,增长12.2%;农村零售额7.04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8.47亿元,增长12.6%;餐饮业4.30亿元,增长15.5%;住宿业2.06亿元,增长7.5%。
开放型经济企稳向好。2019年,全县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亿元,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9299万美元,增长8.1%;实现生产型外贸出口1.22亿美元,增长10.1%。全民创业深入推进,新增民营企业679户,总数达4392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937户,总数达14011户,经济发展彰显新的活力。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保持稳定。2019年,全社会公路旅客发送量221.0万人,下降6.8%;旅客周转量13980万人公里,下降6.4%;铁路旅客发送量62.68万人,增长3.9%。货运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年公路货运量1772万吨,增长8.0%;货物周转量650398万吨公里,增长8.1%。水运货运量270万吨,增长4.1%;货物周转量27705万吨公里,增长8.1%。铁路货物发送量70.43万吨,下降25.8%。
邮电通信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县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总量21424万元,增长9.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127万元,增长20.2%;电信业务总量2998元,增长4.5%;移动业务总量10270万元,增长4.4%;联通业务总量1029万元,增长4.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8336户,比上年减少589户。移动电话用户24.52万户,下降3.0%,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69.0部,互联网宽带用户70347户,下降0.5%。
七、财政收支与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量增质升。2019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0.54亿元,增长8.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41亿元,增长10.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9亿元,增长3.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2亿元,增长13.4%。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工程和重点支出倾斜,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2亿元,增长19.4%;教育支出7.11亿元,增长3.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31亿元,增长3.4%;农林水支出4.09亿元,增长4.2%。
金融保险持续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77亿元,比年初增加26.5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1.10亿元,比年初增长6.48亿元,存贷比为68.3%;金融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6.2%。
八、科教、文体和卫生
科教事业稳步推进。2019年,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4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数2677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推进了溧江中心小学新校、龙山幼儿园、洋峰学校建设,完成了城东学校、金川小学、城北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2500个,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普通高考本科线以上录取人数1150人,增长6.0%,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居全市前列。职业中专成功创建“江西省普通中专学校”。全县现有普通中学18所,小学25所,教学点72个,幼儿园164所;在校生普通中学22470人,增长4.6%,小学29238人,下降2.5%,幼儿园10990人,下降1.8%;专任教师普通中学1393人,增长2.3%,小学1338人,增长2.8%,幼儿园542人,增长1.5%。
文体事业不断繁荣。2019年,全县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后举办了“讲述新干经典故事比赛”、青铜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县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和新闻调度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民间剪纸获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提名奖,是全国唯一获奖的县级项目。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站)14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县广播电台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9.55万册,比上年增长0.5%。全县举办各类运动竞赛会123次,参加的运动员有1955人,参加地级以上运动会获奖牌数127枚,其中金牌数29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9年,县人民医院康复托养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中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顺利通过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评审。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0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93人,其中医生444人;卫生机构病床1354张。
九、人口与民生工程
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2019年,全县出生人口3902人,出生率为11.0‰;死亡人口1062人,死亡率为3.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55419人,其中城镇人口162782人,乡村人口192637人。全县已婚育龄妇女64429人,采取节育措施50119人,节育率77.79%,计划生育率84.22%。
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和城市建管巩固年活动,持续开展“路长制”,打通了善政大道南延至洋峰路、淦中路南延等交通微循环,完成洋峰路、明珠大道、金川大道等道路提升改造,新增停车泊位2000多个,推进了县城雨污水管网改造、县城背街小巷改造、城南智慧农贸市场等一批民生项目,深得群众点赞。美丽乡村深入推进。投入资金1.2亿元,全面完成380个省批新农村点建设,打造了潭丘曾家陂、大洋洲新市、界埠夏家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连片推进了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230个标准村点建设,初步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新面貌。“厕所革命”新改建总数居全市前列。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2019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8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10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896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贷款9646万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250万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人数657人,扶持3家小微企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300余人,帮助452人“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年末“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58.22万人次,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3.46万人。城乡低保进一步规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0451万元,全年社会救济46175人,增长0.6%。年末全县福利院、敬老院15个,供养人数1498人。
十、资源与环境
旅游资源不断开发。2019年,全县积极开展“旅游发展攻坚年”行动,海木源国家4A级景区创建重点推进了毛斜民俗村、酒文化广场、游服中心、景区通景公路等建设,业态不断丰富,基础不断完善,景区通景公路的改造提升,不仅提升了景区功能,还为沿线群众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金果世界通景公路全面竣工,“六点一线”核心区建设顺利推进,旅游业态雏形初显。打造了荷浦莒洲岛、沂江九九湾、麦㙦芦坑知青之家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点,莒洲岛、彩虹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全景新干、全域旅游”氛围日益浓厚。
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全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四尘”(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三烟”(餐饮油烟、烧烤油烟、露天焚烧浓烟),“三气”(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锅炉烟气),“两禁”(烟花爆竹禁燃、秸秆禁烧)整治工作。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92%,全县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2.4%,PM2.5均值每立方米36毫克。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7000余亩,封山育林1万多亩,森林抚育11.5万亩,国储林建设38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9.82%。积极开展裸露山体修复,高铁沿线复绿40万平方米,治理恢复矿山1452.4亩。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06.3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66.75公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