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442|回复: 0

[江苏] 2018年沭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14
    发表于 2020-1-17 10: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17 10:30 编辑

    2018年沭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沭阳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沭阳调查队
    2019年4月18日
      2018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
      一、综 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一产增加值97.35亿元,增长2.9%;二产增加值373.99亿元,增长7.2%;三产增加值354.11亿元,增长7.4%。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70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964美元),比上年增加3241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8:45.3:42.9,与上年相比,一产增加值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二产增加值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运行平稳。201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84.80亿元,增长4.6%;实现农业增加值99.47亿元,增长3.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9.87万亩,增长1.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7.04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127.12万吨,增长0.3%。年末生猪存栏45.5万头,减少0.4%;家禽存栏502万只,减少0.8%;全年生猪出栏84.95万头,增长3.4%;家禽出栏1100万只,减少0.3%。
    2018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名 称
    播种面积(万亩)
    增长(%)
    总产量(万吨)
    增长(%)
    合 计
    277.04
    0.5
    127.12
    0.3
    一、夏收粮食
    138.68
    2.6
    52.50
    0.7
    #小麦
    138.68
    2.7
    52.50
    0.7
    二、秋收粮食
    138.36
    2.2
    74.62
    1.4
    #水稻
    108.71
    -0.8
    64.37
    0.2
    玉米
    25.53
    -1.2
    9.55
    2.1

      工业经济总体稳定。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3.94亿元,增长9.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13亿元,增长7.8%。全年工业用电量35.19亿千瓦时,增长9.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6 %。       三、工业和建筑业
      企业效益转型调整。2018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28.39亿元,下降6.24%。其中,大中型企业为199.52亿元,增长10.6%;小型企业为428.87亿元,下降12.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60.31亿元,下降18.9%;其中,利润39.95亿元,下降23.6%。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35家。
      主导产业持续增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1”产业(即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实现产值331.06亿元,增长21.5%,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4.5%。其中,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122.06亿元,增长11.8%;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40.87亿元,增长37.0%;电子信息业实现产值68.12亿元,增长13.0%。
      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名 称
    单 位
    总产量
    增长(%)
    发酵酒精
    万升
    7192.7
    1264
    钢材
    万吨
    38.91
    2.4
    万台
    21.66
    21.1
    人造板
    万立方米
    839.72
    -8.0
    电子元件
    亿只
    129.24
    17.1
    家具
    万件
    28.16
    26.4
    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405.04
    8.9
    水泥
    万吨
    135.6
    -0.8

      建筑业健康发展。年末共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81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10.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97.45亿元。其中,安装工程产值1.65亿元,其他建筑业产值0.02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7.0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42.7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增长保持稳定。201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4%。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0.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8%。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下降5.4%,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2.0%;制造业投资占项目投资和全部投资比重分别为73.0%、61.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6.5%,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2.1%。
      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7.5%;商品房施工面积268.00万平方米,增长18.0%。网签数据显示,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53.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3.14万平方米,下降23.3%。
      五、园区经济
      国开区经济再上新台阶。2018年末国开区承载各类项目80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7个;年末从业人员14.98万人。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624.57亿元,增长16.0%;财政收入25.30亿元,增长14.2%;一般预算收入13.49亿元,增长13.1%;实际到账外资8964万美元,增长31.6%;进出口总额67982万美元,增长15.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0.98亿元,增长16.5%。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个,获批省级研发机构8个、市级智能车间10个,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6家。2018年末,国开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41个、市级以上智能车间累计达17个(省级3个),其中天能集团江苏公司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填补全市空白,江苏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腾盛纺织获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昆沭工业园取得新突破。年末园区共有工业项目139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从业人员21209人。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323.60亿元,增长20.5%;实现工业总产值316.53亿元,增长21.1%;实现工业增加值65.31亿元,增长9.8%;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12.24亿元,增长20.7%;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21万元,增长119.6%;实际利用外资6123.9万美元,增长2.0%;进出口总额1608.59万美元,下降6.57%。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约3.2亿元。在全省南北共建园区考核中,昆沭园名列第八,获得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500万元,至此昆沭园已连续九年获得“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先进单位”称号。
      软件产业园又有新发展。年末共入驻软件信息及电子商务类企业418家,其中当年新入驻软件企业77家;从业人员2670人。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60.45亿元,增长0.4%;其中软件与服务外包业主营业务收入31.76亿元,增长37.5%;实现税收收入2.51亿元,增长58.9%。
      六、贸易流通
      国内消费运行平稳。201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54亿元,增长7.0%。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159.41亿元,下降3.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74.13亿元,增长40.4%。按城乡分,城镇市场实现175.59亿元,增长6.6%;乡村市场实现57.95亿元,增长8.2%。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2.34亿元,增长4.8%。其中,汽车类下降6.9%,石油制品类增长7.8%,烟酒类增长5.5%。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县进出口经营权企业784家,其中当年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06家。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9203万美元,增长17.9%;其中出口70424万美元,增长20.9%。进出口产品主要为木材加工类、轻纺服装类、机械电子类和轻工食品类,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东盟等。年末全县累存外资企业80家,主要来自香港、台湾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2家,协议注册外资42236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9168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铁路客运量53.69万人、公路客运量188.23万人,分别增长7.4%和1.1%;完成铁路货运量26.85万吨、公路货运量13534.25万吨,分别增长14.4%、增长1.5%。全年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576个、1268.83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8座、总投资10.6亿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县行政村(484个)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率100%。实施交通基础类项目23项、总投资约7.9亿元。其中,干线公路项目1个,总投资约3.4亿元;农村公路项目48个,总投资约1.1亿元;桥梁项目24个,总投资约2.1亿元;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13公里,总投资约0.3亿元。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红万桑至贤官连接线、红万桑南段改造、义乌路至龙庙段改造、老205国道钱集段改造、官塘线七雄至章集段建设等6个工程被评为市级“平安工地”,其中,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获省级“平安工地”。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2281万元,增长73.1%;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27188万元,增长27.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2.59万户,其中城区6.17万户,农村6.43万户;年末城区住宅电话用户2.04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5.7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9.59万户,互联网用户35.39万户。
      旅游行业发展平稳。2018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47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1.7亿元,分别增长10.3%和15.2%;年末全县共有旅游景区11个,旅行社14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8.26亿元,增长24.8%。其中国税部门完成44.79亿元,增长25.8%;地税部门完成24.24亿元,增长9.8%;财政部门完成39.24亿元,增长35.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00亿元,下降2.1%。其中税收收入37.64亿元,增长16.0%;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1%,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155.30亿元,增长17.9%。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9.80亿元,增长4.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21.66亿元,增长21.5%;科学技术支出2.86亿元,下降1.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9亿元,下降2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7亿元,增长7.2%;医疗卫生支出13.88亿元,增长1.3%;节能环保支出2.18亿元,增长2.5%;农林水事务支出23.59亿元,增长0.03%;住房保障支出4.27亿元,增长24.6%。全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五项民生支出合计79.87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2.7%,比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2.53亿元,比年初增加74.43亿元,增长13.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3.75亿元,比年初增加39.00亿元,增长1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2.63亿元,比年初增加80.56亿元,增长17.1%。
      2018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19.09亿元,增长10.1%。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2018年,全县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工作定位和“增绿、增花、增彩”三增目标,共计建设26项较大绿化工程,投资约2亿元,新建、改建绿地面积约125.34 万平方米。先后建成五里健身公园、南山公园、鹅池公园等主题特色公园;建设了南湖路南侧、大唐世家南侧、康盛花园小区南侧等“口袋公园”;沿居住区、单位庭院等围墙栽植蔷薇、凌霄、紫藤等垂直绿化约10万米;实施了杭州西路、深圳路等林荫路及特色景观路建设工程。老沭河健身步道工程获评2018年度全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苀园等3项绿化工程被评为市级园林绿化优秀工程,城区绿化养护及苗木补植二、三标段2个养护工程被评为市级园林绿化优秀养护工程。
      道路承载提档升级。2018年,全县完成了珠江路中段改造、天津南路改造、河西路改造、南京路——天津路道口渠化、智慧路东延、苏州路西延、广州路改造、凤凰路、金禾路等 17个道路工程建设任务;稳步推进萧山路西延、临安路、南湖路西延、通宜路、研通路、梦翔路、创智南路等工程建设。累计新增道路长度32.99公里,新增道路面积57.14万平方米,其中新增车行道47.46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9.68万平方米。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良好天数共287天,空气质量达标率上升至78.7%。PM 2.5浓度降幅、优良天数比例升幅、7条河流和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等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均在功能区标准范围内。全年对环境违法行为累计立案处罚249件,增长126%;累计处罚金额1604万元,增长171%,处罚案件数量及金额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十、 社会事业、科技创新
      就业创业高质量。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409人,返乡就业221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比省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以“情暖花乡·爱我沭阳”为主题,成功举办大型招聘会5场、乡镇集市招聘会18场,参与企业197家,提供就业岗位1.76万个,累计为县经开区及乡镇重点企业招工2.21万人。全县各类创业园区43个,入住项目1466个,带动就业18269人。各类创业孵化基地面积增加到13万平方米,净增孵化1200户创业项目的承载力。《人民日报》对沭阳推进电商就业扶贫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报道;沭阳县获评全国“返乡创业试点电商合作示范县”;苏奥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2018年度“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中国沭阳国际图书城、沭阳县钱集镇生态环保创业园获得2018年度“市级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人才发展高质量。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8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970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882人,人才工作考核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承办“以产业聚才,智汇宿迁”为主题的宿迁市2018年特色产业人才招引进校园(南通大学)首场活动。推动校地合作融合,挂牌成立“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科技梦社团(党员服务站)”“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就业创业基地”。依托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软件产业园等就业创业载体,吸纳207家科技型企业、20家高端研发项目入驻,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3人、博士创业团队8个、外国专家2名,新增留学回国人才7人。
      社保体系高质量。全县职工养老、职工医保、居民养老、居民医保、工伤、生育、失业参保分别达9.42万人、12.00万人、57.51万人、170.28万人、8.42万人,7.16万人,6.25万人。全县社会保险基金保险费收入42.07亿元,待遇支出32.72亿元,养老、医疗、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7.4%、96.9%、97.1%。开展全县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实行专项行动,发现违规36起,追回基金7.18万元,收缴违约金41.85万元。开展社保基金网上监管工作,比对核查出2146条预警信息,处理率达100%。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动员会与项目申报会,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0多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获批省“双创人才”3人、省“双创博士”8人;“三区”科技人才16人。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年专利申请4497件,专利授权2225件,发明专利申请660件,PCT申请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1件。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联合执法检查商品500余件,对65件涉嫌假冒专利产品进行立案。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脱贫攻坚
      2018年末,全县总户数49.73万户,户籍总人口198.28万人。其中:男性103.56万人,女性94.7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3:100。户籍人口中,0-17岁人口47.38万人,占23.9%;18-59岁人口119.50万人,占60.3%;60岁及以上人口31.41万人,占15.8%。全年出生人口2.76万人,出生率13.96‰;死亡人口1.25万人,死亡率6.30‰。年末常住人口156.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62万人,城镇化率57.8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4元,比上年增加1765元,增长9.1%。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3115元,增长8.9%;经营净收入5713元,增长9.5%;财产净收入804元,增长12.8%;转移净收入3033元,增长7.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93元,比上年增加2122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7元,比上年增加1393元,增长9.0%。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675元,增长6.8 %。其中,食品支出5331元,增长4.2%;衣着支出1022元,增长6.5%;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465元,增长8.2%;交通通信支出1523元,增长9.6 %;医疗保健支出895元,增长9.2%。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36.3%。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99元,增长6.1%。其中,食品支出6463元、衣着支出1314元、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929元、交通和通讯支出1750元、医疗保健支出862元,分别增长4.4%、4.2%、7.2%、6.6%、8.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9%。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08元,增长6.8%。其中,食品支出4103元、衣着支出706元、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962元、交通和通信支出1277元、医疗保健支出931元,分别增长3.4%、6.8%、9.0%、12.6%、9.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0.90平方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5.3%。
      精准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2018年,全县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实施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3.8万低收入人口、13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十三五”以来,累计14.5万低收入人口、45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扶贫开发人口脱贫率达91.5%,先后两次在全省扶贫开发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并获得省政府大督查专项表彰。
      2018年全年组织扶贫专场招聘会30余场,吸纳低收入人口就近就业9432名。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308万元,为“零就业”低收入家庭购买公益性岗位516个。投入精准扶贫资金9097万元,实施统筹到户项目28个、直接到户项目904个,组织1.92万人进入产业链条,其中统筹到户项目实现分红1163万元。建立2019—2020年精准帮扶资金项目库,涉及项目45个、资金1.7亿元。深入开展教育扶贫,资助4.86万低收入农户子女近1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25亿元,受益农户2.18万户。常态化开展大病补充保险补偿,为低收入农户报销费用959万元。全面落实兜底式扶贫政策,8.1万人纳入农村低保或五保。组织县乡1.82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3.97万低收入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全年捐助资金物资6000余万元。
      2018年全县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90元,比上年增加1629元,增长24.8%。

    注:1、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规模工业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速为同口径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指500万元以上项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