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024|回复: 0

[江苏] 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1 08:54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75

    主题

    158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712
    发表于 2020-1-16 1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常州市钟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钟楼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明星城市”建设,率先出台钟楼行动方案,以打赢“四大硬仗”谋全局、破难题,不断推动开发区西进,迎接经济总量增长放缓的挑战,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城区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环境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有进。201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1.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5亿元,同比降低5.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8.81亿元,同比降低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0.1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7年的66.3%提升至67.5%,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0.3:33.4:66.3调整为0.3:32.2:67.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99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6174元)为1.81万美元。

    财政预算收入规模扩大。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13.5%,税收占比为90.4%,比2017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及营改增完成17.24亿元,同比增长8.4%;企业所得税完成6.43亿元,同比增长37.2%;个人所得税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9.2%。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钟楼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95元,收入较去年净增3955元,增幅8.0%,高于年度GDP增速3.5个百分点,继续跑赢GDP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33975元,占收入比重的63.6%,同比增长8.3%,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全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0825元,同比增长8.7%,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0.2%、12.9%,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优化。2018年全区共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3.92亿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农业产值为3.23亿元,同比增长4.7%;渔业产值为0.55亿元,同比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14亿元,同比增长5.8%。全区2018年设施农业使用面积为418公顷,同比增长7.7%。农业设施数量为2215个,同比增长7.9%。全年生产设施蔬菜19587吨,同比增长4.2%;设施瓜果1095吨,同比增长12.3%。2018年,全区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7.1%。共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4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35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缩减。2018年,全区工业经济总量指标出现下行。全区规模工业上报产值同比下降3.5%,上报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3%,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1%,缩量态势明显。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全区30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86家,占比达27.8%。高新技术行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8.5%,高于去年0.8个百分点。

    新生动能逐渐发酵。在健康医疗、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一批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近年来崭露头角,体量虽然不大,但是具备较强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2018年,全区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8.9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7%,同比增长8.5%,高于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12个百分点。目前全区拥有企业技术中心48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7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智能工厂(车间)11家;英中电气、亚美柯机械分别获得了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二等奖,彰显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筑行业后继可期。2018年,全区90家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单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96亿元,同比下降2.7%。全年建筑业单位施工面积1177.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房屋竣工面积196.3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60.5%,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投资运行缓中趋优。201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较17年下降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全年增长5.5%,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技术改造类项目同比增长13.9%,比去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全部项目投资比重为34.2%,高出去年4.9个百分点。随着中英科技高频材料制品项目进度过半,精研科技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完工投产,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基础进一步夯实。

    重大项目强势增长。2018年,全区计划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明显增加,对全社会投资发展引领作用增强。全年,全区5000万元以上项目67个,同比净增31个,完成投资63.94亿元,同比增长38.7%,拉动全社会投资8.1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投资额在亿元以上项目36个,同比净增8个,完成投资44.31亿元,同比增长11.1%。

    房产开发投资回暖。随着四季度龙茂房地产金茂府、劲雅房地产雅居乐等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止跌回升,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01.09亿元,增长5.4%。

    五、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35亿元,全年增长8.0%。其中,限上社零支撑有力,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15亿元,同比增长7.4%。限上社零占全社会总量的71.7%,在全市的比重达26.1%,两项占比均位列全市第一。

    服务业新业态涌现。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5家,实现营业收入113.58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较二、三季度分别收窄4.6和0.9个百分点,运行逐步企稳。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五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增长3.9%。信息消费、网购、新兴交通出行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成为服务业发展的“稳定器”,区内多家互联网相关服务企业迅速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09亿元,增长17.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遭遇低谷。201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70.87亿元,同比下降3.1%,增速比去年下滑10.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53.24亿元,同比下降4.1%,进口总额完成17.63亿元,同比增长7%。

    外资引进稳中有增。全区2018年注册外资企业27个,比去年多出3个;协议注册外资3.05亿美元,同比下跌9.7%;实际到账外资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比去年净增0.4亿美元,基本完成全年目标。

    七、科技和人才

    科技创新扎实推进。2018年底,全区有效高企数量达到126家,年内共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5家、入库培育省级高企8家,申报市高新技术产品229只。根据认定,全区目前拥有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全年专利申请5248件,其中授权申请182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85件。

    众创空间纵深推进。2018年底,全区已投入运营的众创空间有53家,入驻企业(团队)1898 个,办公面积49.5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73亿元,就业9612人。其中,年内实际新增众创空间8家,新增入驻企业(团队)314家,新增就业2224人。形成了以常州科技街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以五星智造园为代表的文创产业集聚区、以荷花池众创街区为代表的互联网营销产业集聚区、以南大街智汇园为代表的“新零售”集聚区,涌现出云之端、微悦信息、小象优品、赛迪恒业、商机旺旺汇等一批“四新经济”行业龙头型企业。

    八、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体惠民取得实效。2018年,全区新创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0家,承办常州市第五届“文化100”惠民活动36项,送戏送电影下乡280场次,举办各类惠民演出300余场;推进青枫公园智能化健康主题公园建设,启动常州市首条智能化健身步道、首个科学健身指导站、首家城市书房建设;永红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向社会开放;全区实施53处健身路径的更新工作,年度完成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新增建设任务3万平方米,实现人均3.34平方米,文体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8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32所,其中省、市优质学校31所,在校学生44549人。拥有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19883人。在职教职工3602人。全区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的方式,不断提升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在“3366工程”推进过程中,先后组织45个教研组、86位青年教师结对,实现了城乡学校牵手共进;新增省特级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12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夯实。

    卫生服务不断提升。201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43个,拥有床位总数1254张,卫生技术人员1956人。通过统筹规划,目前全区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匀,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区域内市妇保院新院、一院钟楼院区等重点建设快速推进;28家“阳光餐饮”单位对实现养老机构与学校食堂全覆盖;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常州)展示中心开馆;特色科室建设不断提升,建成2家市级生育关怀基地;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已经全覆盖,全人群签约率达3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6.5%,七类重点人群有偿签约率达90.8%。

    九、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018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3.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出生婴儿3488人,出生率8.03‰;死亡人口2940人,死亡率6.77 ‰;人口自然增长率1.26‰。全区常住人口61.85万人。

    就业创业稳定推进。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09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36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780人,支持创业人数2432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人数4209人,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人数1136人;人才引进总量4217人,“名校优才引进计划”和“职场精英引进计划”252+36家次,全区新增高技能人才数1174人,职业技能鉴定取证人数1979人。

    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全区2018年共对881家单位进行社保核实,核查差额人数60228人,核查出应保未保人数4775人,整改人数4651人,整改率97.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参保人数8109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7倍;完成了邹区镇66个村民小组自愿退地农民参保工作,实现全区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持续扩大。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全区路网建设日益完善,星港大道西延、新机场路快速化改造等11条道路正在开工建设,年内新增道路里程16公里;河道生态提升扎实推进,年内共8条河道完成清淤,全面整治黑臭河道3条,新建邹区镇园区道路污水管网6公里,16个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2018年,全区累计征收拆迁房屋1380户,完成征收面积52.34万平方米,蓝翼飞机厂制造厂、教科院附中等6处地块完成土地出让,累计出让面积568亩。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态绿城建设全面推进,全年新增常金绿地公园、北师大附属学校西侧绿地等各类绿地43.72公顷,超额完成全区新增绿地20公顷的年度目标;功能项目加快实施,至2018年底,激光照明产业园厂房主体已近完工,进入内外装饰阶段;邹区实验学校、泰村幼儿园都已全面开工建设;钟楼二实小新建工程已进入施工场地修整,具备施工条件;邹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已完成,已投入污水处理运行,新增日处理能力一万吨。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全区年内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5家,改造、更换燃煤锅炉7台,完成191家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通过污水接管、水环境整治、污水处理产能扩建等工程建设,连江桥、钟楼大桥2个“水十条”考核断面已达到考核标准,区域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同时,环境隐患治理不断深入,目前全区27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目前均已入库,15家较大及以上等级环境风险企业完成“八查八改”,2家风险较大企业被关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