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744|回复: 0

[贵州] 2021年林周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836
    发表于 2021-7-14 07: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林周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林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它列席人员审议。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发展极为不平凡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苏州市的无私援助下,全县上下高举旗帜,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党的西藏工作方针政策不动摇,保持专注发展定力,采取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强攻坚、补弱项,防风险、守底线的重大举措,奋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上,创造出了林周发展的新业绩,顺利完成了“十三五”预期目标,同全市一道建设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的12.91亿元增长至16亿元,年均增长4.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十二五”末的1.09亿元增长至2.57亿元,年均增长2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十二五”末的1.5亿元增长至2.4亿元,年均增长9.9%。工业总产值从“十二五”末的1.17亿元增长至2.23亿元,年均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48亿元。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累计支出52.56亿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实现脱贫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4%下降至0。“零就业”家庭全面消除,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十二五”末的9154元增长至16264元,年均增长12.2%。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0.6岁,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015张。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基本社会保险全覆盖持续巩固。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耕地保有量22.06万亩。草原面积469.88万亩。全县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实现全覆盖。全县空气质量好于Ⅰ级标准,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县域主要河流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域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组建完成全区首支黑颈鹤民兵巡护分队。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创建林周县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并成功申报为市级“双创”园区,大学生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热情不断迸发。市场活动生机勃勃,累计登记市场主体2880户,是“十二五”时期的4.3倍。“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理清权责清单3438项。农村改革扎实有效,全县4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均突破10万元。国有企业持续壮大,国有企业注册资本达3.05亿元。

    ——社会局势进一步稳固。维护稳定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立体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逐渐巩固并不断扩大,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维稳力量有效加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维护稳定的决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坚决,全县维稳根基不断夯实。

    五年来,我们主要实现以下几方面成就:

    (一)产业态势更加明晰。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十三五”期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2:30:48,产业发展保持在合理区间,更加符合县域经济实际。基础农业稳步发展。累计种植粮食作物73.53万亩,累计产粮6.21亿斤,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成功举办西藏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全区农业大县的地位持续稳固,群众的饭碗端得更牢了。特色产业优势凸显。实施“种草养畜”战略,累计种植饲草33.88万亩,产草3.1亿斤。累计出栏牲畜21.27万头(只、匹),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3.31亿元,形成了良性循环。注册“澎波牦牛”网络商标,林周净土产品远销东部沿海地区。文旅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以林周农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渐成为拉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累计接待游客78.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全域旅游的基础不断夯实。园区经济蓄势待发。鹏博健康产业园、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呈三足鼎立之势,实行错位发展,聚集效应不断显现。累计入驻园区实体企业5家,占总招引落地实体企业的55.6%,累计实现产值0.93亿元。

    (二)脱贫目标持续巩固。圆满实现脱贫摘帽,全县1844户8648人全部脱贫,45个行政村退出贫困村序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圆满完成,羁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完全清除。打好“五大硬仗”。打赢产业扶贫“阵地战”,累计投入5.96亿元,实施产业项目68个,带动6000余人次就业,年人均增收900元。打赢金融扶贫“阻击战”,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003万元,覆盖率76.3%。打赢就业扶贫“持久战”,扶持创业项目18个,转移就业5000余人,就业率达80%以上。打赢生态扶贫“保卫战”,累计落实生态岗位2.1万余人次,兑现资金7374.92万元。打赢“三岩”安置“融合战”,成立“三岩”搬迁新村—康姆桑村,落实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先后稳定安置昌都“三岩”片区2批63户511名群众。开展“五大行动”。健康扶贫行动,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参保率均达到100%。“一站式”结算服务全面落实,发放医疗补助2595.53万元惠及2800人次。教育扶贫行动,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大学生1371人次,发放资助金891万元。扶贫救助行动,累计落实城乡低保、“两线合一”等相关补助金9768.89万元,政策享受实现全覆盖。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100%。农村住房饮水安全保障专项行动,投资⠇5万元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率100%。补贴资金5452万元保障全县1034户农牧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扶贫扶智行动,共表彰“勤劳致富”等典型360名,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三)基础优势更加凸显。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完成《林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拉萨市林周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拉萨市林周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调整《各乡镇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建设有力推进。累计实施项目417个,完成投资73.48亿元。澎波灌区子灌区、藏电光伏2期、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成功实施。“旁唐路”全面竣工,G561当雄宁中—林周松盘段全线贯通。市政设施日趋完备。投资7021.89万元,实施县城给排水管网和甘曲镇东片区、县城西片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资9277.74万元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造总面积15.19万平方米。投资3168.05万元实施棚户区改造。县城供水、交通、居住、休闲条件更加完善。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有效推进,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21亿元实施5个乡村容村貌整治。首启农村客运,开辟10条客运班线,成为全区首家开通农村公交客运班线的建制县,累计服务农牧民群众出行22万余人次。深入推进厕所革命,75座公共厕所全部建成投用。新建农村公路68.88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95.95公里,乡镇、行政村农村公路通畅率100%。

    (四)生态底色持续明亮。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见效。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建立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运行顺畅,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边交林乡、卡孜乡、强嘎乡垃圾转运站建成投用。累计投入4636.55万元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入持久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黄标车、老旧车淘汰任务和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加强拉萨河源头环境卫生管控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地划定。实施“白色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巩固“禁白”成果。县域空气、水、土地总体质量保持优良状态。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全面完成。国土绿化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4214.06万元开展造林和湿地修复,完成造林3.47万余亩。消除“无树村”4个、“无树户”2598户。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关停4家矿企并扎实推进生态修复。累计投食4万余斤,补充黑颈鹤栖息觅食源,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多,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全面推行河长制,累计投入800余万元对县域内23条河流开展河长制巡护,管理河流总长423.53公里。环保督察整改扎实有效。累计投入资金4138.87万元,积极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绿盾”专项行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目前完成环保督察反馈案件整改37项,整改完成率96%以上。

    (五)惠民成效更加殷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狠抓思政课教育,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投资1.7亿余元实施45个项目,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县累计考入内地西藏初高中班390人,录取人数和高分段人数稳居全市各县区前列。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评估验收和拉萨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学前、小学、初中入学率超出目标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9%以上。医疗卫生卓有成效。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医共体覆盖全县,积极补齐医疗短板,县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一村两医”目标。县医院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社会保障坚强有力。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24套,投资3168.05万元实施棚户区改造,群众住房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促进转移就业,累计实现转移就业9.86万人次,收入2.97亿余元,新增城镇就业4723人。高校毕业生就业2309人,就业率99.8%。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5万人,覆盖率99.8%。医保低保提标提额,统筹报销城乡居民住院费用1.18亿元。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兑现各项民政资金近1亿元,惠及农牧民群众2.3万余人。优抚优待,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积极推进。

    (六)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受援成果丰硕。累计接受援藏资金5.35亿元,落实援藏项目36个,助力产业发展、民生保障、脱贫攻坚、民族交往等事业发展。苏州市选派的援藏干部累计协调计划外援藏资金6045万余元,捐赠物资折价1470余万元,新时代援藏综合效应不断显现。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及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网上可办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840项,累计受理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71.8万余件,按时办结率100%。办事材料减少60%,县级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的目标逐步实现。落实减税降费3.07亿余元,惠及280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落实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全县5万多名农牧民群众由村民变成“成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县拥有农牧业各类经营主体287家。推进财政改革,先后研究推行“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改革,承接实施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改革全区试点,全县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国企改革,推进政企分开,落实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国企规模持续扩大,资产总额达到3.38亿元。市场活力四射,创业企业累计达24家,年营业额达980万元。累计登记市场主体达2880户,是“十二五”时期的4.3倍,各类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40余件。

    (七)稳定形势更加和谐。社会局势更加稳固。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十九大、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等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维稳安保工作,有力拱卫了全县稳定大局。扫黑除恶打非治乱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开展,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有力震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深入开展“遵行四条标准⠼/span>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解困难办实事1500余次,全县寺庙“九有”工程基本实现。各族干部群众和寺庙僧尼珍惜稳定、维护团结、促进交融的向心力不断增强。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关口前移,在全区率先设立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逐步推进。法治公园建成投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乡镇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强化安全生产。“十三五”期间,全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62.85%,死亡人数下降50%;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圆满通过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明厨亮灶”率基本达到80%。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安全持续巩固。

    五年来,我们在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和巡视监督,落实好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防控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为基层减负,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十三五”末全县“三公”经费531.5万元,相比“十二五”末下降7.9%。恢复设立县审计局,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完成审计项目23个,追缴资金48.63万元,节约资金1961.61万元,盘活存量资金9.28亿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代表委员满意率99%以上。圆满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对28家政府部门的职能权责进行调整。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网站建设,主动公开政务信息4.5万余条,“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深入推进,一体化数字政务平台有效运行,政府效率效能明显提高。

    “十三五”时期,全县先后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国防动员、应急处突、防灾减灾、地震气象、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档案保密、编译、方志、检疫检测、科学科技、统计、审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工青妇组织、工商联等社会团体,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发挥桥梁作用,形成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大格局。

    各位代表,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这五年,是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五年,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这五年,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点燃了接续奋斗的引擎;这五年,是民计民生重大改善的五年,交出了全面小康的答卷;这五年,是生态环境日益美好的五年,绘就了碧水蓝天的画卷;这五年,是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五年,奏响了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乐章。

    五年的奋斗成果令人鼓舞,五年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全县上下夜以继日、枕戈待旦,不管困难有多大,始终坚定信心不松劲;不管担子有多重,始终挺起脊梁担大任;不管压力有多沉,始终勠力同心向前行,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取得实绩。五年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19年度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西藏自治区青稞产业先进县、西藏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县、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11—2015年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区等荣誉。饮水思源,我们深知政府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得益于中央优惠政策和特殊关怀,得益于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苏州市的无私援助,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凝聚着全县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倾力援助林周发展的历届援藏干部和苏州市人民致以诚挚的谢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退休干部职工,向驻军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林周各项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十三五”收官的关键时期,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目前,全县疫情形势总体可控,县域无确诊或疑似病例。经初步测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4.8%(现价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4亿元,全县经济持续向好、稳定向好。保就业促发展。积极开发就业岗位1134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4期1766人,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1.2万余人,增收1.12亿元。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532人,就业率99.4%。4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交由本地农牧民企业实施率达到81.5%,吸纳本地群众就业524人,农牧民工就业占比82.7%,实现收入580.3万元。促进“双创”带动就业,新入驻创业企业4家,带动就业15人。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6264元,同比增长13.8%,创造了逆势增长优异成绩。保民生促发展。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投入10.12亿元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占年度财政支出的69.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后续帮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第二批“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林周县8个村试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边交林乡、江热夏乡联合办学模式初见成效,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全民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县医院通过国家结核能力验证,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建设并投入使用,日核酸检测能力188人份。兑现各类民政惠民资金1237.48万元、惠及4092人。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工作圆满通过国家级竣工验收。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荣获“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称号。热振曲卓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保市场促发展。开展企业减负清欠专项行动,完成政府单位或国有企业拖欠中小民营企业账款清偿工作。向干部职工、群众、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各类贷款1.54亿元。减免市场主体费用2195.84万元,新增市场主体405户。840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可在拉萨市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办理,100项高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个,累计到位资金1.21亿元,同比增长58.9%。保供给促发展。落实农副产品稳增产行动,种植粮油作物15.86万亩,实现总产1.26亿斤,单产795.32斤。牛出栏3.08万头,羊出栏1.01万只,生猪出栏2339头,奶、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94万吨、3864.9吨、132.5吨。储备粮油627.78吨,粮食仓储应急供应体系不断健全。粮油米面、肉蛋奶蔬等生活物资保障充裕,基本物资市场保供率达100%。提高水电稳定供应能力,县城智慧水表覆盖率达到85%以上,供水稳定率同比提高20%。全县供电可靠率同比提高3%、达到98.5%。保产业促发展。稳步推进五大产业协同发展,抓好牦牛饲草产业,依托自治区农科院科研团队,开展牦牛规模化繁育、短期性育肥科研攻关,完成良种牦牛组群2800余头。开展饲草规模化种植,面积达10.08万亩。饲草“一年两收”试验初步成功,“燕麦—箭舌豌豆”亩产干草同比增长400余斤。“万户百场十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新增养殖户350户。推进绿色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660万元。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投资1.7亿余元实施14个产业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0.6亿元。保运转促发展。依法依规组织税收收入,实现税收近4.32亿余元。全年财政支出18.01亿元,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盘活存量资金,清理回收结余资金、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和低效无效资金4.18亿元,统筹用于民生、重点支出。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三公”经费531.5万元,同比下降1%。落实好中央直达资金1.65亿元,使用率达97.2%。

    这些成效,为林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要正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薄弱环节,全县经济发展层次不高、水平较低,科技、人才、机制等要素支撑能力较弱。顺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意识和方法还不够丰富创新,城乡统筹发展还不够均衡,公共服务短板较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系统化保护还需查漏补缺提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还有差距,政府工作还有不足,拖拉扯皮、不敢担当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将以心无旁骛的定力、披荆斩棘的锐气、奋楫争先的恒心,认真研究解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任务

    各位代表,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目标迈进蓄能储劲阶段,是我县产业大升级、基础大建设、瓶颈大突破的关键转折阶段,也是与全区、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我们迎来了政策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工作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完善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内地省市援藏力度空前加大,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县“十三五”取得巨大成就,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氛围浓厚,这些都为“十四五”期间我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各项事业持续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立足全区重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市重要生态功能区,拉萨中心城区“北通”发展的重要区域这一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不断开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中共林周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林周县“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综合考虑全县发展基础、发展层级、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经过战略部署、科学研析、审慎测算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确立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发展方向。这些目标是积极回应全县各族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热切期盼的需要,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是为全市发展大局做贡献的责任使然。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实施美丽林周建设行动。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国土空间土地用途统筹协调管控,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持续打好碧水、净土、蓝天“三大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综合修复治理,加强县城水源地和行政村饮用水源点等水源地保护,建设拉萨河上游水源涵养地,实施甘曲湿地公园、热振国家森林公园、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抓好澎波河流域环境治理,开展水系连通工程,探索申报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保护好林周生态本色,确保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合理规划发展空间布局,在现有城市布局基础上按照“南延西拓、北优东保”思路,构建“一心三带多点”“一心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全面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实施创新林周建设行动。立足青稞、饲草、牦牛、澎波半细毛羊等县域特色农牧业资源,重点发展智慧种养殖业,落实全县青稞增产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稳定青稞种植面积11万亩以上,饲草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实现牦牛育肥基地年出栏规模超2000头,澎波半细毛羊养殖规模达到5万只。全县设施农业规模达4000亩。力争建设成为自治区高原智慧农牧业发展示范高地。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深度融入拉萨“全域旅游”发展与“拉北环线”开发,推动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加快推进林周农场、唐古旅游小镇配套设施建设,统筹规划2-3条精品旅游线路。到2025年建成5个以上星级宾馆以及一批星级民宿。全力发展数字产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本地电商平台,建立城乡一体的电商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建制村快递通达率100%。开辟“林周特色馆”“林周精品店”等地方特色产品线上直营店。实现旅游总收入2331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以上。

    ——实施共享林周建设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市政道路、供水、供电、供暖、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显著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强重点特色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率30%。深化“智能城市”布局,整合政务大数据资源,实现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到2023年,实现县城5G信号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实现五大振兴。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再造,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让“人人办事不求人”成为政务服务的基本标尺。

    ——实施幸福林周建设行动。推进教育文体发展,开展“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促成以国家通用语言授课为主的藏汉双语教育体系形成,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学前、中小学毛入学率达95%、99%。统筹加快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等文化设施的改(扩)建,打造县城“15分钟文体休闲圈”。实施健康林周工程,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到2025年,实现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全覆盖,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人,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6张。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改革,推进林周县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实现“留守儿童快乐之家”村级全覆盖,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平安林周建设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创建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县。到2025年,农牧区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始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社会组织公共信息化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和完善社会治理管理服务机制,积极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规范建设,实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断提升全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化区域合作交流,深化对口支持工作,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技术、管理、观念等创新提升。

    关于“十四五”时期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在《林周县“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表述,请各位代表委员和列席人员审议并提出意见。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林周的新征程,全县上下必须要以实干苦干的状态推进工作,以快马加鞭的节奏落实工作,确保干出成效、干出成果、干出成就,为林周“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好步、开好局。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1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区党委九届九次全会暨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县委九届七次全会暨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始终贯彻“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紧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在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5%左右;节能减排各项指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不断推动林周工作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

    2021年,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把团结稳定的局面维护好

    持续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现阶段维护稳定是西藏工作第一位的任务”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和敏感节点,坚决打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持久战”。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和“双联户”治理模式,实施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升全县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重点治安隐患排查整治,在整治打击上继续发力,持续保持扫黑除恶打非治乱专项斗争高压态势。加快“雪亮工程”建成投用,构建起立体技防体系。创新信访矛盾排查和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确保实现当年信访案件当年清零的目标。

    坚持增进民族团结。深入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力争全县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创建覆盖率达到30%。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始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年内建成藏传佛教管理服务数据平台,探索开展寺管会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守住“三个不增加”政策底线。努力淡化宗教消极影响,积极倡导文明煨桑、理性布施,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着力构建防灾救灾减灾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及调配各项制度,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持续抓好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综合整治。保障食药安全,加快建设林周县综合检验监测中心,不断细化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持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好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严格执行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备齐备足防疫物资,强化联防联控,坚决守住和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把适合县情的产业发展好

    推进净土文旅产业发展。抓好净土健康产业,落实《林周县种草养畜补贴奖励办法》,研究出台牦牛暖季出栏办法,加快“格桑塘行动计划”进程,强化农牧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力争牦牛养殖出栏周期缩短至3.5年—4年,全年牦牛存栏12.86万头,出栏2.76万头。加大优质饲草种植,推广饲草一年两收种植经验,饲草种植保持在10万亩。加大草场和土地流转力度,力争全年流转草场2万亩、土地1.5万亩,满足规模化饲草种植和牦牛转场补饲需要。做实半细毛羊产业,加大推广养殖力度,力争全年存栏良种半细毛羊2.5万只、推广1500只。积极开拓市场,力争年内净土健康产品销售额达到2300万元。稳定生猪养殖,年内出栏生猪3000头。持续巩固“蔬菜村”、“牦牛村”、“旅游村”、“土豆村”发展。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加快总投资1.6亿元的林周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和总投资2000万元的林周澎波农场景区、唐古旅游景区建设,力争年内完工投用。积极研发文创产品,加快设计研发林周农场文创产品,配合线下销售。筹划举办林周县第四届农民丰收节和油菜花节。依托抖音、微博、车友会等媒介宣传推广林周旅游,使更多人文自然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不断提升全县旅游发展水平。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民族手工业发展,力争县域3家民族手工业企业年内总产值达到350万元。深化与高校产学研结合,探索全县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抓好高新数字产业,加快县域5G基站布局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年内开通县城5G信号。“三网”宽带签约户率达到70%以上。推进数字产业发展中心和“智慧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牧区行动,探索开展农牧区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线下配送,延伸新型业态发展触角,力争年内覆盖率达到60%。提高现代服务水平,完善林周本地网络平台“幸福林周”,打造一批典型电商企业和示范网店。发展物流服务,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工程,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鼓励快递企业搭载县(区)级服务中心和重点乡村站点平台,力争年内实现建制村快递物流通达率30%。规范培育现代农牧业经营主体,力争年内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5家、家庭农牧场10家。

    夯实产业承载基础。严守耕地红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切实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提高粮食和重要农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低于1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5.5万吨。持续推进园区建设,成立林周县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园区管理,统筹推进“三园”错位发展,力争年内园区总产值达到3.34亿元。积极申报创建市级示范园区。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推进落户企业建设,立足发展定位,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林周天域青稞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推进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林周特色食用菌品种2-3个,年内销售额突破120万元。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2450万元的人工种草试验基地和高效节水饲草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分批实施“十四五”规划产业项目14个,确保投资达到3.3亿元。落实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十四五”目标任务,加快完善《全县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统筹推进产业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着力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好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始终把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作为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生态环境监管,持续巩固“禁白”成果,切实打好碧水、净土、蓝天“三大保卫战”,加快推进10个生态乡(镇)、45个生态村提档升级,落实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2019-2022年)》,力争年内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县,为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奠定坚实基础。支持黑颈鹤民兵巡护分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全面落实“河(湖、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稳慎推进甘曲湿地周边宜湿还湿工作,实施好总投资5980万元的林周县澎波曲(县城段)水系联通及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确保县域环境各项监测指标保持优良。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各项工作。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环卫设施,探索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投资1284.35万元新建旁多乡生活垃圾低氮低温裂解处理试点项目,江热夏乡、松盘乡垃圾转运站。积极推广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100%。加强市政建设,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14套,对3个老旧保障房小区和1个城镇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速推进项目,加快推进涵盖民生保障、旅游设施、城镇基础、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29个项目建设,力争投资额达到11.16亿元。主动争取推进G561拉萨至林周新改建工程项目、旁多引水、克布水库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计划造林200亩。加快“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结合实际高质量完成全县8个试点村整村建设工作,一体化推进水电路讯暖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优化村组道路,确保试点村道路通畅率100%。完成3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把企业准入关,零审批、零引进“三高”企业和项目。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县城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全面完成夕瑞德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六进”活动。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多途径利用模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把惠民利民的实事落实好

    抓实民生事业保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县级财政对民生事业投入稳定增长。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好《拉萨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重点任务落实方案(2019-2022年)》,坚持“硬素质”和“软环境”双提升,强化学校思政课教育,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实现新突破。开工总投资4.2亿元的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分级诊疗成果,积极推进“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创建,提高签约家庭医生服务频率,完善县乡一体化医共体功能,落实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退役军人等群体保障,积极落实优抚政策,加快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落实好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全面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保障务工人员就医就学需求。充分发挥乡镇民政所作用,探索居家养老工作。提高县域通讯信号覆盖稳定性。

    多措并举促进富民增收。依托全县11家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力争年内开展培训45期、培训1500人。推动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实现组织化转移就业,力争全年转移就业1.2万人、2万人次,实现工资性收入1.12亿元。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好跟踪帮扶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市场就业,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牧民、复退军人等未就业重点群体参与创业。力争年内入园企业新增20%以上,创业大学生新增20%以上,带动就业人数新增10%以上。支持联户增收,投入150万元扶持具备条件的以联户为单位的集体经营组织扩大经营生产。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集中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保障、人才智力等资源支持促进脱贫攻坚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探索建立相对贫困群众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已投入项目管理和监管,加快总投资2445万元的4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完成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支持康姆桑村建设发展,完成第二批康姆桑村123户923人搬迁工作。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培育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作用,引导和鼓励村级组织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力争全县4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新突破。

    ——把促进发展的改革措施落实好

    深化农村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集体制度改革和股权量化、设置、管理,赋予农牧民集体资产股份各项权能。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项目和资金、援藏项目和资金等,通过入股或参股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集体经济组织与农牧民合作社联合共建、异地发展、集聚发展、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规范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加快建设县乡“两级市场、两级交易”架构体系,积极打造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提升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和监督管理水平。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林周县关于县乡村三级实体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与服务指南的实施意见》,有效推进“四个集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着力构建因地制宜、网络互通、快捷高效、业务协同、群众满意的便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落实好“三项清单”,全面承接好下放事项权限,着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国企改革,持续推进政企分开,不断完善企业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内控制度建设。落实《林周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林周县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不断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完善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改革工作。积极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继续开展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强化对口援助帮扶。一如既往地做好对口受援工作,探索“融合式援藏”路径,实施好总投资1.77亿元的13个援藏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苏林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在经济、人文、社科等各个领域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具温度的援藏新格局。加强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招引适合本地实际、有利于产业链补强和绿色化发展的产业项目或新经济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加快推进总投资1亿元的金宏气体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0%以上。

    ——把共谋发展的思想统一好

    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依法依规管好思想理论阵地、新闻舆论阵地,突出政治理论宣传,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引领社会舆论导向,学习好理论、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重点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健全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教育群众理性对待宗教,把主要精力用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上来,过好今生幸福生活。加强社会舆情监测,严格文化市场执法,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大网评员队伍建设和文艺团体服务支持力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致力“书香林周”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一馆一站”免费开放力度,建立健全新华书店、乡镇文化站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积极培育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风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支持“一团两队”发展,深度挖掘编排具有更多“林周元素”的接地气的文化节目,广泛开展“五下乡”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宣传推介,增强文化产品输出,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完成第二轮县志、年鉴出版,启动第三轮县志编纂。

    延续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壮大主流舆论,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宣讲活动,不断丰富农牧区群众现代文明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弘扬好“老西藏精神”,深入宣讲好“农场精神”,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忆苦思甜、自强不息。培育“乡贤”文化,注重发挥退休干部、基层农牧区优秀党员、道德模范、企业家等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乡贤联络机制,有效激发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建强乡村文化工作者队伍,推广“师带徒”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贴近群众、热心文化工作、长期扎根农牧区的文化能人。汇聚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统筹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使全民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民心、知民情、重民意、解民忧,在为民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

    擦亮忠诚底色。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好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擦亮党员底色,同一切弱化丑化党的形象的行为斗争到底。持续巩固好巡视成果,把巡视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推动政府工作向纵深发展。

    恪守法治准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民法典》宣教活动,把《宪法》《民法典》的有效实施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府工作的能力,确保政府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切实提升依宪执政能力。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全面贯彻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执法审核等三项制度,确保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深化政务公开,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带头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坚定不移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坚持源头把关,强化权力监督,堵住制度漏洞,落实好述责述廉、约谈等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干部的“苦日子”换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注重学习提升。牢牢把握学习的政治方向和重点,不断强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围绕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增强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严格执行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加强自主学习钻研,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上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甄别,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

    提升落实成效。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谆谆教诲。严格推进《林周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林周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落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改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对已确定的目标任务,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干字当头、坚决执行、有效落实;对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关切,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做到最好,以实打实的新成效、新成绩,赢得群众“口碑”,获得群众“点赞”。

    强化人才保障。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可以成才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完善人才保障、激励、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重才、引才、用才、爱才的政策环境。丰富人才培育载体,着力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人才孵化平台,促进本地优秀人才培养。强化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落实好《林周县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林周县事业单位认定管理办法》,不断调动和发挥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必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彪炳史册的一年,谱写新时代需要勇敢的实践者,开启新征程需要奋进的追梦人。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用新思想照亮新征程,用新方略指引新实践,在荆棘密布处披荆斩棘,在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负重自强,笃定前行,以优异的成就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喝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名词解释

    1.两个一百年:建党100周年、建国100周年。

    2.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3.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4.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5.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6.一心三带多点:“一心”是以林周县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核心。“三带”是重点打造形成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带、高原特色畜牧养殖带、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多点”是打造唐古乡、旁多乡、强嘎乡、卡孜乡等一批特色村镇,促进基础设施改善提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县域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

    7.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8.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9.三个不增加:宗教活动场所和规模不增加、僧尼定员数不增加、宗教活动不增加。

    10.格桑塘行动计划:以科技为引领、以农牧结合为突破口、以林周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区为基地,集“饲草种植——牦牛繁育——科学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11.三园:鹏博健康产业园、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

    12.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

    13.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4.四个集中:集中办事地点、集中办事机构、集中服务项目、集中办事人员。

    15.三项清单:林周县乡(镇)政府法定行政和责任事项清单、林周县乡(镇)政府法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林周县乡(镇)“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

    16.书香林周:人人爱读书、人人有书读。

    17.一团两队:黑颈鹤民间艺术团、村级文艺演出队、藏戏演出队。

    18.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19.农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20.乡贤文化:乡贤主体所拥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复合体,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

    21.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