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776|回复: 0

[山西] 2018年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42
    发表于 2020-1-8 16: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8 16:47 编辑

    2018年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3月4日)
        2018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非常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县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463”思路目标,沉着应对挑战,携手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创优”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7786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46万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803701万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42739万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为2.2:83.0:14.8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9%、68.7%和29.4%,分别拉动GDP增长0.1、4.4、2.0 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86519元,位居全市第一。
        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63440.2万千瓦时,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020.1万千瓦时,增长29.4%,占全部用电量的1.6%;第二产业用电54372.5 万千瓦时,增长14.6%,占全部用电量的85.7 %,其中工业用电54152.9万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4020.2万千瓦时,增长 29.5 %,占全部用电量的6.3%;城乡居民用电4027.3万千瓦时,增长6.5%,占全部用电量的6.4%。
    表1: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表(单位:万元)

    指   标

    数  量

    比上年±%

    地区生产总值

    967786

    6.5

    第一产业

    21346

    3.1

    第二产业

    803701

    5.9

    工业

    787918

    6.1

    建筑业

    15783

    1.3

    第三产业

    142739

    8.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540

    6.2

    批发和零售业

    8904

    6.4

    住宿和餐饮业

    5682

    4.4

    金融业

    27645

    8.6

    房地产业

    7116

    1.3

    其他服务业

    74869

    11.1

    二、农业经济和精准扶贫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3.07%。粮食播种面积245248亩,实现粮食总产量8.89万吨,比去年提高24.8%。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共出栏生猪3.2万头,同比增长5.1 %;出栏牛0.7万头,增长15.1%;出栏羊0.3万只;下降71.3%。出栏家禽56.4万只,下降10.8%;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县食用菌大棚较去年增加83个,达到444个。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夏粮
    0.8
    -97.6
    油料
    785
    49.7
    秋粮
    88920
    24.9
    蔬菜
    9944
    2.8
    薯类
    19715
    -4.4
    烤烟
    576
    -13.5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年退出7个贫困村、脱贫3178人,全县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从18933人减至43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3%,贫困县退出14项指标全部达标,顺利完成贫困县“摘帽”评估工作。
        优先落实民生工程。全县共派出93支县级以上帮扶工作队、279名工作队员,实现27个贫困村、66个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实施县级项目154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9户307人;新增扶贫小额信贷 6105.44万元,扶贫“惠民贷”覆盖所有贫困户。
        厚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蒲县扶贫之歌》唱响三晋大地,蒲子好人、乔乡好人、黎掌好人县乡村三级道德品牌成功打造,“道德银行”成为全省扶贫扶智典型模式,被列入山西省《关于深化扶贫扶志促进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   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97.8%。20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787918万元,增长6.1%。工业对GDP贡献率为68.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209万吨,下降12%。洗精煤886.7万吨,增长20.4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373246.4万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0313.7万元;实现利税171217.5万元;实现利润197374.6万元。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家,建筑业总产值14583万元,增长6.6%,建筑业增加值15783万元,增长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万平方米,增长1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1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931万元,下降9.5%。其中,更新改造和技术改造投资   107141万元,增长30.3%。工程施工项目达60个,增长13.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1个,增长96.2%;本年投产项目个数37个,下降11.9%。
        各行业投资结构比重优化。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66040万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2054万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6596万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2%。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与旅游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17540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038.9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51.8公里,省道16.7公里,县道137.7公里,乡道362.7公里,村道470.1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一级34.2公里,二级189.0公里,三级123.3公里,四级631.6公里,等外60.8公里。全年全县街道、巷道硬化4045.5平方米。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4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电信业务总收入1936.0万元。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3.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4000余万元。
    六、贸易和服务业
        消费市场活力增强。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75.2万元,比上年增长7.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036.4万元,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38.8万元,下降5.4%。
        服务业较快增长。2018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42739万元,增长8.9%,其中重点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6万元。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71701万元,比上年增长3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863万元,同比增长33.3%。其中,税收收入7.04亿元,增长2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2.6%。
        金融业务稳健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605426万元,增长6.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1196万元,增长13.7%。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全年共申请专利4项,专利授权4人,其中实用型专利0项,发明专利4项,财政科技投入571万元,增长1%。
        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得到巩固。小学在校学生70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在校学生3189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70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04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朝气蓬勃。全县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
        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50%,电视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用户3万余户。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314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470张。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201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了48.55%,提高个1.19百分点。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0%;县城建成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年未公交车路数7路,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15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50辆。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全县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298天,达标率为82.3%。2018年全县化学需氧量(COD)降幅4%,氨氮排放量降幅3%,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5%,氮氧化物排放量降幅12%。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安全生产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人口性别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素质持续提高。2018年末,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111858人,比2017年增加388人,增长了3.4‰,其中男性人口58487人,女性人口53371人,城镇人口54304人,乡村人口57554人。全年出生人口1080人,死亡人口692 人,常住人口出生率9.67‰,死亡率6.20‰,自增率3.47‰。
        居民生活收入稳步增长。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5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14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22元,增长9.3%。
        社会保障工作较快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社区综合服务事业等都稳步推进。2018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突破5亿元。年末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 30100万元,发放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待遇22150万元。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9814人(退休2336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为7385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54310人;为11194名农村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1900万元;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为1829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600人,发放失业金16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4800人。医疗费用支出12420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169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86263人;全县已建立了县乡两级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2018年末,全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518户3479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723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723户3093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70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927人,发放资金473万元。
        安全生产情况,2018年,全年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007。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地区生产总值系季报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5.人口数为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
        6.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