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8 09:39 编辑
2018年武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武强县统计局 (2019年4月 1日)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武强目标,砥砺前行、奋力拼搏,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80864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151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2701万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284012万元,增长10.1%。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5.9%和41.7%。 2014年和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二、农 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23.8万吨,下降0.9%。其中:夏粮10.5万吨,下降0.9%,秋粮13.3万吨,下降0.9%。 棉花播种面积76.3公顷,比上年下降27.8%;棉花总产量77.9吨,下降26.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51公顷,比上年下降45.5%;油料总产量2467吨,下降44.7%。 蔬菜播种面积1977.8公顷,比上年下降5%;蔬菜总产量10.7万吨,下降12.2%。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38.2公顷,下降37.4%,占全部蔬菜播种面积的12.0%;设施蔬菜产量1.0万吨,下降61.1%,占蔬菜总产量的9.5%。瓜果播种面积66.4公顷,比去年增长70.4%;瓜果总产量0.3万吨,增长16.5%。园林水果总产量 0.3万吨。 肉类总产量1.4万吨,比上年下降0.2%;禽蛋产量1.4万吨,下降21.0%;牛奶产量3.9万吨,增长15.9%。 畜牧业产值63496万元,比上年下降20.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6.8%。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7.5%,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12651万元,比上年增长0.8%;工业产品销售率96.9%,下降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108万元,下降10.8%。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家,实现增加值69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2.8%,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4.8%,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6.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下降26.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1.0%。 全年施工项目3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9个,比上年减少11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6944万元,比上年增长8.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4255万元,增长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2689万元,增长9.2%。 全县批发业销售收入508149万元,同比增长11.3%;零售业销售收入359349万元,同比增长12.2%;住宿业营业收入6676万元,同比增长10.2%。餐饮业营业收入62080万元,同比增长15.2%。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旅游 年底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765公里。本年新上牌小型汽车1558辆,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衡水至武强116路公交车正式开通,新增城乡公交线路11条,实现县城和238个村全覆盖,年末实有公共运营客车86辆,其中:城乡公交车67辆、县外公共运营客车19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55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8万户,互联网用户5.0万户。 2018年,我县成为全市唯一一个河北优秀全域旅游创建单位、首批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投资6.8亿元重点打造了周窝音乐小镇、年画博物馆、音乐公园、街关古镇“四大景区”,周窝音乐小镇、蒙牛加工厂成功获批3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市A级景区最多的县。投资2.18亿元新建了世界乐器博物馆、周窝音乐体验中心和乐湖东岸艺术区等新业态项目,周窝音乐小镇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优秀新业态旅游项目,世界乐器博物馆成为中国首个收藏珍贵西洋乐器的博物馆,周窝音乐体验中心填补了中国体验式音乐博物馆空白。并独立承办了融绿色、时尚、科技、创意为一体的“衡水市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10多万人次。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55475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003万元,增长11.2%。分系统看,国税完成20577万元,地税完成17469万元,财政完成17429万元。 全年财政支出185154万元,增长2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084万元,增长12.9%;公共安全支出5666万元,增长2.1%;教育支出29115万元,增长5.5%;科学技术支出434万元,下降6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07万元,增长28.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7350万元,增长13.5%;节能环保支出6644万元,增长66.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964万元,增长125.0%。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5.8亿元,比年初增加10.2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6.5亿元,同比增长12.0%。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实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7012人,专任教师664人;小学32所,在校学生15643人,专任教师1173人。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6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74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10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41张,其中医院370张,乡镇卫生院201张。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16284人,其中城镇人口47192人,乡村人口169092人。全年出生人口2002人,死亡人口734人。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99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1元,增长13.3%。 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9440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899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510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379万元,惠及1961户、3361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保障性住房315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1户。 十、节能、城乡建设和环境治理 全县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6%,万元GDP电耗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6329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0.2%,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0%。 先后投资1.6亿元,实施了县城主要街道翻新罩面、供水管网改造、亮化美化、立面包装和出入口提升等15项重点工程。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实施了307国道、石黄高速两侧廊道绿化、卫生整治、违建清拆行动,238个村全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造林绿化2万余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扎实推进清洁取暖、散乱污整治、秸秆禁烧等工作,完成农 村气代煤改造3735户、电代煤改造861户,PM2.5浓度同比下降13.89%,达标天数达到194天,较2017年增加38天。
注: 1、本公报所列2018年部分统计数字为快报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交通运输数据来源于交通局;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据来源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财政数据来源于财政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源于教育体育局;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数据来源于文广新局;卫生和医疗数据来源于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安局;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它数据均来源于统计局和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