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阿尔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全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夯实基础、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生态谋发展、围绕旅游抓产业、突出特色树品牌、创新发展促提升,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9.2:13.3:67.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327元,同比增长13.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3人,比上年增加25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5%以内。全年发放小额贷款900万元。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04万元,比上年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教育支出703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609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0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84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723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51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90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2万元,这八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0.6%。 二、农业 据统计,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93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9%。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9622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大麦播种面积20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35.5%;马铃薯播种面积256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48%。全年粮食总产量36626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8.5%。其中:小麦总产量24958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1.6%;大麦总产量45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8.9%;马铃薯总产量(折粮)1445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1%。 初步统计,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82461头(只),比上年增长10.9%。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164869头(只),比上年下降0.8%,其中:大牲畜存栏6884头(只),比上年增长25.4%。羊存栏153457头(只),比上年下降2.3%。 全年肉类总产量3003吨,牛奶产量11吨,禽蛋产量151吨。 表1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指标名称 | 2019年 | 同比增长(%) | 粮食(吨) | 36626 | -18.5 | #小麦(吨) | 24958 | -11.6 | 玉米(吨) | 5200 | -1.8 | 大豆(吨) | 4978 | -35.0 | 薯类(吨) | 1445 | -51.0 | 油料(吨) | 15184.65 | -7.05 | 蔬菜及食用菌(吨) | 3142.63 | 38.28 | 牛奶(吨) | 11 | -98.35 | 绵羊毛(吨) | 614 | 3.72 | 山羊绒(吨) | 1 | 0 | 肉类总产量(吨) | 3003 | 40.3 | #猪肉 | 369 | 186.05 | 牛肉 | 640 | 35.88 | 羊肉 | 1905 | 33.5 |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只) | 182461 | 10.9 | #大牲畜(头) | 10392 | 15.1 | 羊(只) | 166997 | 10.0 | 猪(头) | 5072 | 35.6 |
全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7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24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57台,小型拖拉机386台。联合收割机177台,各种农机具1765(套),化肥施用量(折纯)2262吨,农用柴油1218吨,农药使用量38吨。 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率86.5%,比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3.4%。 全年新开工项目达20个,完成投资36441万元,占全部投资的58.2%;续建项目32个,完成投资额26142万元,占全部投资的41.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1908万元,同比增长3.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536.8万元,同比增长4.3%。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6个,总投资90亿元,到位资金12.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9个,到位资金11.2亿元,续建项目7个,到位资金0.9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邮电通信各部门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200.3万元,同比增长3.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245户,同比增长37.3%;移动电话用户57225户,同比增长9.6%;互联网用户17497户,同比增长83.6%。 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为49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市旅游星级宾馆两家,旅游接待能力达20809张标准床位;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近43000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4000余人;现有旅行社32家,旅游纪念品商120家。 全年机场累计运营9条航线,飞机起降2032架次,同比增长3.9%;旅客吞吐量达到10.4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 全年中蒙阿尔山—松贝尔口岸开关时间由4月初至11月初,累计出入境人员2983人次,同比下降1.8%;车辆1376辆次,同比增长16.8%。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73359万元,同比增长8.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2453万元,同比增长6.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2207万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16365万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7043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09322万元。 截止年末,全市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4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374.4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0.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232.5万元。全年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663.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64.0万元,赔付率达37.2%;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222.3万元,赔付率达10.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1530人,专任教师360人。其中,普通中学2所,全年招生169人,在校学生566人,教职工169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小学4所,全年招生177人,在校学生964人,教职工157人,其中,专任教师1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市公立及已登记注册的民办幼儿园共有13所。在园幼儿575人;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乌兰牧骑)1个,从业人员6人,全年演出114场。全市拥有文物管理站1个;综合文化站8个。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拥有电视台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000户。全年市级报刊发行量17886份。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2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疗养院)10个。年末各医疗单位实有病床167张。年末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79人,其中:执业医师102人、执业助理医师24人,注册护士94人。全市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人。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4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4个,床位44张,卫生技术人员45人。 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首届“勇闯天涯”杯阿尔山冰雪国际马拉松等冰雪赛事,荣获“冰雪旅游十强县”称号,极大促进了全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4349人,比上年减少92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011人,同比减少1.5%,占总人口的18.1%;其他少数民族1930人,同比减少2.6%,占总人口的4.4%。据201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400人,城镇化率为88.74%。 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42元,比上年增长9.4%;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376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8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5元,比上年增长11.4%。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5144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7871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95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14户、1797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16.7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营造林3001.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33.5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667公顷,完成森林抚育2001公顷。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669公顷。森林面积64233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2%。 全市确定自然保护区1个。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8567公顷。 注释: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公安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并对外发布。 3、森林面积以各林业局实际施业区内的森林面积之和进行计算。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