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9-12-30 14:28 编辑
2018年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和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市经济延续了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初步测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89.54亿元,比上年增长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1位。其中:第一产增加值162.62亿元,增长6.3%;第二产增加值397.82亿元,增长12.4%(其中:工业增加值231.17亿元,增长11.6%;建筑业增加值166.75亿元,增长13.9%);第三产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8.28:44.72:3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7%、64.7%、21.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5.5、1.8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388.61亿元,增长8.9%,占全市GDP比重为43.7%。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0.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0.1%。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为96.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95.4%,生活资料价格指数10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为101%。 表一 2018年居民消费、商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2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126亿元,增长6.3%;林业产值8.5亿元,增长5.5%;畜牧业产值104亿元,增长6%,在农林牧渔服务业中的比重达41.8%;渔业产值6.4亿元,增长17.1%;服务业产值4.2亿元,增长6%。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06.5万吨,比上年增长1.7%,实现了自2006年以来的“13连增”。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3.6万吨,下降0.8%;烤烟产量3.5万吨,下降6.5%;蔬菜产量143.1万吨,增长3.5%;水果产量44万吨,增长8.3%。 畜牧业。全年肥猪出栏355.87万头,下降2.7%;牛存栏47.21万头,增长3.7%;羊出栏50.07万只,增长4.5%;家禽出栏868.08万只,增长2.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4.8万吨,增长1.7%。 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条件。大关太华等29件重点水源工程加快建设,鲁甸月亮湾等6座中小型水库下闸蓄水,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3万件。建成光缆13.37万公里,自然村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9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6.3万千瓦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3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2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2%,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9.4:70.6。 重点行业。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7%。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6%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6%;烟草制品业增长1%;煤炭开采洗选业增长12.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8.9%。 主要产品产量。全年卷烟56.14万箱,下降2%;水泥产量748.24万吨,增长10.3%;发电量597.33亿千瓦时,增长3.8%,其中水力发电量551.12亿千瓦时,增长2.3%。 表二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74亿元,增长14.5%;实现利润总额87.61亿元,增长12.2%;利税总额171.64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5%,产销衔接状况良好。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增长17.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0%;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2%;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8%。从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2%;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7%;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6%;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建安投资同比增长33.1%。 表三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房地产。房地产完成投资增长2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44.12万平方米,增长6.7%;商品房销售面积171.01万平方米,增长1%。
表四 2018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
建筑业。90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34亿元,增长6.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5.54万平方米,下降5.3%;签订合同额110.93亿元,下降28.6%。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4.09亿元,增长1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6亿元,增长11.4%;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3亿元,增长13.1%。批发业销售额244.87亿元,增长12.6%;零售业销售额341.81亿元,增长12%;住宿业营业额11.06亿元,增长10.6%;餐饮业营业额58.18亿元,增长16.3%。 旅游。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11.89亿元,增长32.9%。接待国内外游客3821.32万人次,增长16.6%。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798.59亿元,较去年增加76.15亿元,增长10.5%;省外到位资金完成584.01亿元,较上年增加61.67亿元,增长11.8%。新增招商引资项目176个,协议引资1254.52亿元。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232万元(1250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41倍。其中,出口总额8185万元(1243万美元),增长159%;进口总额47万元(7万美元),下降40%。
七、财政、金融 财政。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21亿元,增长15.8%,其中税收收入达到59.28亿元,增长23.4%(增值税34.79亿元,增长23.8%;营业税0.18亿元,下降30.4%;企业所得税2.36亿元,增长11%);非税收入18.93亿元,下降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0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66亿元,增长8.2%;教育支出118.54亿元,增长1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88亿元,下降4.7%;医疗卫生支出57.1亿元,增长16.1%。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60.38亿元,增长4.2%。其中:住户存款860.21亿元,增长14.2%;非金融企业存款218.01亿元,下降1.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805.24亿元,增长12.7%。其中:住户贷款366.02亿元,增长16.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39.22亿元,增长9.8%。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549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教师进修学校11所、职业高中12所、普通中学246所、小学1520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743所,另有小学教学点451个。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139842人,其中昭通学院13449人、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专科生2355人、普通中专11926人、职业高中13815人、普通中学413647人、小学530254人、特殊教育1634人、学前(含附设幼儿班)152762人。初中毛入学率为103.9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5%。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3850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15%,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04%,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52%。 文化事业。全市文化馆12个,文化站146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3个。深入推进“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全年举办讲座181次、展览912个、培训班1107个、文艺活动1748次,参与群众958万余人;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团体400余个,参观群众187万余人次;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平均每周开放38小时以上。实施“一县区一台节目”演出计划,结合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开展,深入实施“送文化百千万工程”,其中“百场演出进百乡”143场、观众53.1万余人次,“千场演出进千村”1266场、观众133.5万余人次,“万场演出进万组”13015场、观众480.42万余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全市无线广播电视发射机站312座,地面数字发射总功率19000w、发射机268台。调频广播发射总功率32560w、发射机315台。村村通广播电视用户740282户,户户通广播电视用户322239户。广播综合覆盖率98.39%,电视综合覆盖率98.74 %。 卫生资源。2018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2062个。其中:医院16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1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6个,其他卫生机构41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8714张。其中:医院21739张(公立医院11367张、民营医院10379张),基层医疗机构6587张(卫生院6582张,门诊部5张)。全市卫生和计生人员289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61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8323人,注册护士13868人。研究生137人,本科7173人,专科10557人,中专6745人;正高214人,副高1023人,中职2928人,初职12814人,无职称7633人。全市每千人口床位4.63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8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3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24人。 体育。参加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共获135枚金牌、52枚银牌、57枚铜牌,取得金牌榜、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参加全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2银、6铜好成绩;昭通籍运动员马皓荣获第十八届亚运会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冠军。体育彩票销售终端覆盖到乡镇,销售网点330个,年底实现销售3.24亿元,创历史最佳销售业绩。
九、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单位GDP能耗上升0.6%,能源消费总量为586.76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364.3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增长14.5%,居民能源消费量为91.48万吨标准煤,增长3.9%。 生态环境。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8个,县级1个,面积10.82万公顷。全年共完成营造林141.2万亩,退耕还林还草10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7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55%和85%。累计整改土地问题2491个、环境问题208个,医疗废物实现规范化处置,黄标车淘汰任务全部完成,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5%。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起,比去年同期减少13起,下降18.3%;死亡70人,比去年同期减少8人,下降10.3%。
十、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9.1万人。城镇化率34.55%,出生率16.89‰,死亡率7.23‰,自然增长率9.66‰。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32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4元,增长9.2%。 脱贫攻坚。威信、绥江2个贫困县摘帽;195个贫困村出列;34.64万人贫困人口脱贫。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安置点竣工350个,13.1万贫困群众搬入新家园。改造“四类对象”危房6.5万户,硬化自然村公路6014公里,巩固提升53.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478个,覆盖贫困户23.9万户,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12个。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34.31万人。 社会保险。全年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4.12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3.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9.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1.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8.82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2.1万人。 社会救助。全年有城市低保对象99751户154218人,有农村低保对象424276户612927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月平均保障标准是505元,月人均补助水平34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月平均保障标准266元,月人均补助水平175元。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昭通统计年鉴2018》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