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328|回复: 0

[山东] 2019年郓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4-14 2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郓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抢抓“突破菏泽、郓城先行”战略机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19年,初步核算,经市统计局反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3.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2.2亿元,下降0.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9.4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0:51.1:38.9,与上年10.0:52.9:37.1相比,第一产业占比持平,第二产业占比减少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8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8992元,可比增长4.3%。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成效显著。截止2019年底,郓城县已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28428户,55260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1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9.39万亩,比上年增加0.19万亩;粮食平均亩产889.74斤,比上年增加43.72斤;粮食总产达到22.19亿斤,比上年增加1.11亿斤。粮食总产位列全市第2名,连续九年突破20亿斤,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附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名称

    总产量(万吨)

    比上年±%

    粮食

    110.95

    5.3

    其中:夏粮

    60.14

    6.4     

    秋粮

    50.81

    3.9

    棉花

    0.20

    1.7

    油料      

    2.82

    -0.6     

    蔬菜、瓜类

    153.20

    3.0  

    水果

    4.54

    4.6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5.96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可比增长3.5%;林牧渔业实现产值28.83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96%。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5.46亿元,可比增长3.9%。

    截止2019年底,我县“三品一标”农产品共认证172个,基地面积5152.1公顷。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25个,面积3651.3公顷;绿色食品46个,面积770.8公顷;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面积730公顷。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县营造林业生产24750亩,2019年林木资源259268亩,比上年增加54.9亩。

    畜牧业生产稳定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肉蛋奶产品产量增加。   

    附表2: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

    畜产品或牲畜名称

    单位

    总产量

    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4.70

    5.4

    其中:猪肉

    万吨

    5.41

    -4.7

    羊肉

    万吨

    1.25

    0.6

    禽蛋总产量

    万吨

    12.45

    13.3

    奶类产量

    万吨

    0.45

    3.6

    牛年末存栏

    万头

    5.47

    -3.4

    猪年末存栏

    万头

    40.90

    -7.9

    羊年末存栏

    万只

    61.14

    -1.8

    渔业生产规模回落  全县2019年水产养殖面积2330公顷,水产品产量13006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9368万元,从业人员6100人。      

    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4.30万千瓦,其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9.54万千瓦,畜牧机械总动力0.24万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1.14万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9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4.9亿元,同比下降5.31%。全年工业总产值463.1亿元,同比下降5.9%。

    2019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20.0%。

    2019年供电量完成4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工业用电量3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

    附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品名称

    单 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516817

    2.0

    饲料

    334452

    -0.3

    食品添加剂   

    182

    -100.0

    万块

    7341

    3.0

    人造板

    立方米

    1290776

    24.9

    小麦粉        

    65661

    -3.4

    棉布

    万米

    3210

    36.4

    玻璃包装容器  

    198287

    41.5

    日用玻璃制品

    35155

    17.6

    鲜、冷藏肉   

    105873

    21.8

    化学纤维      

    16002

    -18.3

    锻件

    11135

    -13.8

    液压元件      

    1583034

    0.4

    表面活性剂

    109

    74.0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214080

    -2.0

    无纺布        

    11310

    9.4

    熟肉制品      

    15660

    11.4

    精制食用植物油

    3927

    56.8

    多色印刷品

    对开色令

    111556

    7.0

    饮料酒        

    千升

    3832

    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第一产业投资2.41亿元,同比增长126.9%;第二产业投资31.11亿元,同比下降40.3%,其中工业投资31.11亿元,同比下降40.3%;第三产业投资89.56亿元,同比增长65.1%。全县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为1.96:25.27:72.7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房地产投资稳中有增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90178万元,比上年上升23.8%。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完成267663万元,同比增长8.2%,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8.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79937万元,同比增长81.6%,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20.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8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2%;房屋竣工面积7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5%。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2019年共计划征收2个片区,分别为文苑路片区和忠义路片区,共计1600套,计划拆迁6.9万平方米,已顺利完成全年棚改任务。

    五、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零售额增幅趋于稳定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6亿元(注: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对贸易专业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同比增长7.76%。

    2019年成功创建淘宝镇2个、淘宝村23个,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82个。电商交易额达到480亿元,成为山东省淘宝直播“村播计划”试点县。         

    外贸出口健康发展  2019年进出口额59154万元,同比增加9.8%,其中出口47292万元,同比减少1.2%,进口11862万元,同比增长96.1%。实际利用外资47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  2019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共完成公路客运量352万人,客运周转量5283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826万吨,货运周转量854562万吨公里。

    2019年我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2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7公里,国道46.2公里,省道111.1公里,县道267.0公里,乡道442.6公里,村道2345.7公里。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96公里。

    邮政电讯通信业发展迅速  2019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4665万元,增长26.9%。年末移动用户90.64万户,宽带用户26.18万户,固话有效用户3.1万户。网络服务不断拓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9年郓城观音寺塔(唐塔)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仲堌堆西瓜酱等9处主要乡村旅游点和旅游商品点设立了旅游信息标识牌;在高速设立了4处高速路牌。成立了水浒好汉城AAAAA级景区创建办公室,组织水浒好汉城、宋江湖、唐塔三家景区完成了景区复核迎检。广济河生态治理工程、宋金河风景名胜区二期竣工,东溪湿地旅游度假区和南湖新区正在建设中,水浒好汉城三期已投入运营;投资4.68亿元的好汉城四期项目,规划建设印象水浒旅游演艺和夜游水浒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201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2.5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8.15亿元,同比增长11.3%。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2117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8127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支出554415万元,比上年减少6.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855万元,增长29.4%;公共安全支出20537,增长15.5%;教育支出141799万元,增长5.9%;科学技术支出1169万元,减少1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3770万元,增长26.3%;卫生健康支出4418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876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2244万元。                                 

    金融运行平稳  2019年全年,郓城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县金融平稳运行。截至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6.68亿元,较年初增加66.69亿元,增速13.61%。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78.88亿元,较年初增加66.18亿元,增速16.04%。各项贷款余额246.66亿元,较年初增加40.51亿元,增速19.65%。其中,住户贷款115.54亿元,较年初增加28.11亿元,增速32.1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31.12亿元,较年初增加12.40万元,增速10.44%。

    保险方面,2019年全年,郓城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10亿元,同比减少1.26亿元,下降8.19%。

    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全县现有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程实验室3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同比增长26.7%。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郓城玻璃研究院建设完成;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6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的比重为27.0%,同比增加0.17个百分点;批准立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3项。全县发明专利有效量85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19年,郓城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26处,在校生20.2万人,其中:定点小学179处,在校生12.5万人;初级中学40处,在校生5.7万人;普通高中6处,在校生2.0万人。全县现有教职工1337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8人。   

    2019年,全县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10处,面积8.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乐园小学、董店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二期工程等5处学校已完工,义和里小学、蒋庙小学、兴郓学校、东关小学等4处学校正在主体施工,文汇小学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开工建设博爱学校1处,建筑面积6050平方米、投资1720万元,建成后将免费接收全县孤儿、单亲和极困家庭学生。改建农村中小学16处,面积4.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0.49亿元。建成幼儿园21处,面积1.4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021万元,新增幼儿班78个、学位2340个。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  2019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含卫生室)747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49人,拥有医疗床位7093张,其中执业医师2563人,注册护士2604人。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2019年,我县提升改造290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290处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处配备了价值1万元的设施设备,主要有图书、书橱、便携式音响、室外乒乓球台等。落实图书馆总分馆制,新建文体广场92处。全年完成送戏下乡503场,文化志愿者演出132场,电影12320场。先后举办和承办大型文旅活动69项,《郓城文艺》出版2期,印数4000册。全县共有国家二级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一个,群众业余演出团体(队)680个。截止到2019年底,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处、省级3处、市级16处、县级4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1项,省级11项、市级34项、县级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8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9人。         

    九、城乡建设

    2019年,全县市政工程稳步推进,国家级园林县城一次性创建成功,全省新型城镇化会议在郓城召开,全市城镇化试点推进会在郓城召开。

    城镇化水平高质量提升  全县常住人口111.7万人,城镇人口56.5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59%,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12个百分点。                                 

    村镇建设持续推进  2019年涉农街道改厕3156户,开发区已完成1389户,唐塔街道已完成1767户;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全县已验收合格贫困户危房改造1315户。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2019年,提升改造临城路等3条道路、新建忠义路等6条道路、打通新月路等4条断头路,共计21条道路,约17公里。铺设雨污管网125公里,其中:雨水管网52公里,污水管网73公里,保证地下管网满足排放需求。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能力增强,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9年,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62μg/m3,同比改善4.6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104μg/m3,同比增加5.05%;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16μg/m3。全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197天。                             

    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019年,我县工商贸行业领域没有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全市安全生产年度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2019年底,全县户籍44.9万户,总人口127.96万人;其中,女性人口60.76万人。2019年全县合法生育率为73.5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14,人口出生率为10.12‰,自然增长率为5.07‰,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1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20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6元,比上年增长9.7%。

    劳动就业稳定  2019年全县就业人员55.3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0.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4%。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2019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02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人数63.2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3.30万人、企业单位参保人数5.46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8万人、6.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达到1889元/月,城乡居民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118元/月,失业保险金标准1395元/月。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2019年全县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7家,养老床位总数4300张;社会养老机构4处,养老床位数3117张;享受城市低保1168户、1869人,农村低保11921户、18392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673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5914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15人,困境儿童489人。            

    注:(1)本文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文所列数据部分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请以《2019年郓城统计年鉴》为准。

    (3)规模以上工业指标数据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不含农户。

    (5)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半年以上人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