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642|回复: 0

[山东] 2019年临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4-13 14: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临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为统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台风“利奇马”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8.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7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125.03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24亿元,增长7.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6002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5219美元),增长6.0%。三次产业比例由12.26:40.76:46.97调整为11.94:40.59:47.47,三产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动能转换持续增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基础工程,不断创新完善招引体制机制,新落户万达广场、中建莲花湾等投资过亿元项目23个,签约高端技术人才(团队)86个。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蓝帆健康防护手套等52个项目开工建设,联科高端炭黑复合材料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华建高性能特种铝材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抽水蓄能电站等3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2个项目入选市重点项目。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增“四上企业” 105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2家,授权发明专利42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新增隐形冠军、瞪羚企业3家,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学技术奖4项,5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重点人才工程,1人荣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流转土地2万亩,3家合作社入选国家级示范社,获评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处,新增市级电商小镇、示范基地、示范企业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加快“品牌临朐”建设。打造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4个,新增市级绿色牧场18家。完成种植业“三品一标”认证14个,畜产品“三品一标”企业认证5家。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樱桃年会暨亚太地区樱桃产业发展论坛”,荣获“中国洋槐蜜之乡”称号。强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涉农街道改厕2653户,清洁村庄建设初见成效,新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加快推进棚户区搬迁改造,中心城区8个村、1156户完成搬迁,龙泉片区、化肥厂片区实现市场化运作,开工建设安置楼1.6万套,王家楼、皇山等片区2000余户陆续回迁选房。扎实开展“绿满城乡、秀美临朐”专项行动,启动城区绿化、景观打造等改造提升工程58项,建成粟山路雨污分流、东镇路综合管廊工程;改造城区干道、背街小巷41条,维修兴隆路、民主路等主干道、人行道6.5万平方米,新建交通分流系统4处;整修市政设施、道路管网3万余处,新增绿化彩化面积18.2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
    三大攻坚成效显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扶贫互助养老”“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救助”“贫困户洁居”三大工程,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06个。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05起,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2家,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县不良贷款率降至1.2%,低于全市0.8个百分点。排查整治安全隐患7500多项,有效杜绝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就业渠道继续拓宽。积极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18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4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4%,开发公益性岗位360个。新增青年就业见习基地2处,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00个。
    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962户,同比增长26.6%。分类别看,新增私营企业3996户,同比增长47.4%;个体工商户6799户,同比增长18%;农民专业合作社148户,同比增长13.9%。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1304户,其中内资企业748户、私营企业16262户、个体工商户4236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3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累计达到949.8亿元。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出生人口7497人,人口出生率为8.1‰,自然增长率为2.0‰,出生人口性别比(女性为100)为100.6。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302350户,户籍总人口928245人,其中:男性478253人,女性449992人。据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53381人,城镇化率达到54.42%,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
    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平稳。据抽样调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5.72万亩,比上年下降20.1%;粮食总产量16.5万吨,下降17.3%。其中,夏粮13.86万亩,下降24.5%,单产361.9公斤,增长5.2 %,总产5万吨,减少20.6%;秋粮31.86万亩,下降18%,单产362公斤,增长2.8%,总产11.5万吨,下降15.7%。全县果园面积17.7万亩,增长7.7%,水果产量32.8万吨,增长5.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品   种
    2019年
    比上年±%
    粮食(万吨)
    16.5
    -17.3
    其中:夏粮(万吨)
    5.0
    -20.6
    秋粮(万吨)
    11.5
    -15.7
    烤烟(吨)
    2972.5
    2.5
    水果(万吨)
    32.8
    5.5
    油料(吨)
    17589
    -1.2
    蔬菜(万吨)
    25.3
    4.0
    瓜类(万吨)
    13.7
    -2.8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国土绿化持续推进,全县完成造林1.6万亩。城关街道被评为“潍坊市森林镇”,嵩山生态旅游区泉头村等5个村被评为“潍坊市森林村”。城关街道凤凰村等4个村被评为“山东省森林村居”。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共进行防控作业5.4万亩,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站20处。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对全县认定的343棵古树名木进行重新编号,全面实施挂牌保护,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5.8%。
    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全县新增市级绿色美丽牧场18家。年末全县奶牛存栏1.6万头,奶类产量6.1万吨,比上年增长23.9%;禽蛋产量4.1万吨,增长14.4%;肉类产量11.6万吨,下降0.3%;蚕茧产量57.1吨,下降62.7%。
    主要畜禽出栏、存栏情况如下:
    品   种
    2019年
    比上年±%
    羊出栏(万只)
    14.3     
    -23.8   
    生猪出栏(万头)
        38.4   
    -12.8   
    家禽出栏(万只)
    6482.9     
    32.8   
    羊年末存栏(万只)
    9.4     
    -15.3   
    生猪年末存栏(万头)
    21.2     
    -5.3   
    家禽年末存栏(万只)
    1458.7     
    27.6   
    水利建设有序开展。积极开展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弥河等5条重点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河道清淤疏浚69.7公里,新建及加固岸坡防护55.1公里,新建及维修加固交通桥15座、漫水桥2座,新建拓宽防汛管理道路36.5公里,新建穿堤建筑物50座;完成兴隆、粟山2座拦河闸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列入省灾后重建计划的49项重点河道和大中型水库溢洪道水毁修复工程;完成5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29座小型水库水毁修复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利奇马”台风后,全县共组织清理河道71条,清理长度201.6公里;水库清理84座,清理垃圾1149方。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联合收获机1207台,增长0.8%。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42.5万亩,机播面积67.2万亩,机收面积67.8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8%。
    年末全县耕地面积89.5万亩。全年平均气温14.3℃,总降水量894.3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386.8小时。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县19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0%。产品销售率为98.6%,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名   称
    2019年
    同比±%
    铝  材(万吨)
    58.1     
    4.9   
    乳制品(万吨)
    45.8     
    23.6   
    机制纸(万吨)
    0.8     
    -44.1   
    水  泥(万吨)
    69.9     
    20.6   
    饲  料(万吨)
    6.6     
    58.7   
    罐  头(吨)
    7526     
    -12.7   
    中空玻璃(万平方米)
    22.4     
    -13.8   
    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5.3亿元、利润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22.9%。40家重点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12.3亿元、利润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2%和16.6%。34家铝型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利润5.5亿元,分别增长8.5%、8.8%和112.6%。华建、山水水泥、伊利乳业、雷奥新能源4家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过亿元,上缴税金过千万元企业17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全县工业用电量1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0%。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县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发展到5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7亿元,与上年持平;签订合同额52.5亿元,增长23.4%,其中当年新签订合同额31.5亿元,增长12.8%。
        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全县纳入统计联网直报的房地产企业32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9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住宅投资26.7亿元,增长29.2%。商品房销售面积60.1万平方米,下降11.5%。商品房销售额33.2亿元,下降14.6%。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含法人在县外注册而在我县经营的产业活动单位数据)167.2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同比下降13.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来看,城镇14.7亿元,下降11.6%;乡村2583万元,下降65%;按消费类型来看,商品零售14.3亿元,下降14.3%,餐饮收入6873万元,下降4.4%。限额以上贸易业单位销售额24.5亿元,同比下降4%。按行业看,批发业8.7亿元,下降1.3%;零售业14.6亿元,下降6.1%;住宿业6784.5万元,增长5.5%;餐饮业5151.5万元,增长0.1%。从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在全部27类商品中有8类商品呈现不同幅度增长,其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书报杂志类消费同比增长113.8%;日用品类、烟酒类等居民生活保障类消费分别增长14.6%、16.6%;化妆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升级性消费分别增长14.4%、83.6%。
    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举办“2019潍坊临朐国际建材展贸周”,签订意向订单5060万美元,实现“互联网+产业集群”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外贸发展新路径。全县进出口总额34.4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出口31.3亿元,下降3.1%;进口3亿元,增长1.2%。全县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家,投资总额7101万美元,注册资本344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31万美元,已到账外资81万美元。办理增资项目1个,新增合同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已到账外资50万美元。全年实际到账外资131万美元,境外实际投资额27万美元。
    电商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众创家园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引导电商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已入驻97家。九山、蒋峪建成镇级电商发展园区。建成249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初步打通了网货下行、农产品上行通道。“电商+”取得新成效。围绕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了相亮山楂、山胖子、实在山东味等10余个网络热销品牌。在京东平台建设特产馆、生鲜馆、扶贫馆。孵化“临朐灵食”区域公共品牌和“轻0仙楂”“灵气元栗”单品品牌,推出中国零食圈第一对CP组合。电商助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全福元、佳乐家等城区商超、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线下体验与网络交易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加快培育线上竞争优势。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
    交通运输形势稳定。2019年受“利奇马”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共摧毁农村等级公路83条、204.7公里,桥梁67座。截至2019年底,受损道路重建工程已完成44条、36.7公里,桥梁已完成25座,预计到2020年6月底将全面完成各项重建工程。公路通达能力不断提升,将县道由原来的137.5公里调增到279.7公里,完成村级公路改造提升里程81.8公里,推动农村公路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完成712个建制村的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全县87%的建制村解决了道路泥泞和村民出行不便问题。全社会运输业完成公路货运量1867万吨,货物周转量403074万吨公里;客运量631万人,旅客周转量43200万人公里。年末民用运输车辆拥有量5640辆,汽车拥有量216752辆。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公共自行车借车卡总数量达到1.64万张,新上助力公共自行车站点75个、助力车500辆。出租车249辆,来驾共享自助用车项目新能源汽车240辆运行良好,累计会员总数3.5万人。城市公交营运车辆168辆,新能源车辆覆盖率100%,真正实现了“绿色公交”。
    邮政电信快速增长。全县邮政业务收入8938万元,比上年增长38.5%;快递业务339万件,其中进口业务195.1万件。全县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收入4.2亿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7.2万户,比上年减少0.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4.6万户,减少0.2万户;宽带上网用户发展到19.7万户,增加2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9.4%。剔除减税降费、再生资源行业整治等因素影响,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8亿元,增长2.6%。其中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城乡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36.7亿元,同比增长1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8%。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7.1亿元,同比增长11.4%,比年初增加31.5亿元,同比多增19.7亿元。分类别看,短期贷款余额142.4亿元,比年初减少1.3亿元,同比多增2.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6.8亿元,比年初增加29亿元,同比多增14.8亿元。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07.8亿元,同比增长9.2%,比年初增加43亿元,同比多增16.5亿元。全县境内住户存款余额368.3亿元,增长13.7%,比年初增加44.3亿元,同比多增21.7亿元。
    八、科技、人才、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和卫生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2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组织13家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申报成功“山东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和重点实验室4家。实施“科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九山镇青杨峪农科驿站等5家驿站成为潍坊市农科驿站培育站点,并获得市科技资金支持。依托我县农科驿站组建成立6支科技扶贫服务队,科技服务覆盖全县114个省定贫困村。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1人获得“创业齐鲁共赢未来”第二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优胜奖,3名高层次人才获首届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奖项,2人被授予“人才潍坊伯乐”奖,2家企业列入省科技企业特派员服务企业。
    教育事业成效显著。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第二实验小学等13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辛寨小学等6所中小学竣工,石家河学校、临朐县第三幼儿园等11所中小学幼儿园正在建设。拟投资10亿元的“临朐紫光学校”项目已签订办学协议。开展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完成配套园规划21所、土地划拨9所、公益出让3所,开工5所,建成1所并举办为公办园。紧盯高考综合改革动向,开展综合高中试点,打通普职融通渠道。高考普通文理一本上线1248人,上线率35.5%;本科进线2359人,进线率67%。技工学校“名校升学、名企就业”取得新突破,新设春季高考实验班,春考单招升入大学102人,名企就业176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加强校企合作、融合发展,与6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争创省市品牌专业2个,新增合作办学企业6家,春季高考本专科上线率98%。年末,全县在校学生100189人,其中普通中学3707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930人,小学59088人,特殊教育94人。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成功举办县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后开展徒步行、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活动120多场次。组织参加市运会、青少年体育联赛等赛事活动,成功承办了潍坊市2019年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截至年底,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以及外部道路等设施配套建设。为全县中心村(社区)体育场地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97套,全县中心村(社区)体育健身器材覆盖率达到100%。体育彩票终端机发展到94台,全年体彩销售量突破1.3亿元。
    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五星级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个,五星级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个,四星级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个,三星级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9个。深入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组织举办各项文化活动300余场。冶源镇被评为第二批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不断强化文化人才培训,深入开展“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学员3000余人。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先后举办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00余场次,努力打造书香临朐。
    全域旅游实现蓬勃发展。巩固提升14家A级旅游景区,薰衣草小镇、云居山里乡情度假区等5个项目列入山东省精品旅游项目库,沂山综合开发、鲁中水乡康养度假小镇等3个项目入选潍坊市文化旅游重点招商项目库。景区村庄及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建设成效明显,五井镇隐士村被评为AAA级景区村庄,城关街道寨子崮村、柳山镇西翠飞村等6个村庄被评为AA级景区村庄,嵩山生态旅游区北黄谷村等4个村庄被评为A级景区村庄。嵩山、辛寨镇环凤凰谷、九山镇等乡村旅游集群片区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山东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首次升格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潍坊市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朐县政府承办,并取得空前效果,临朐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全县接待游客757.73万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旅游总收入89.72亿元,增长11.6%。
    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东院、县中医院门诊病房楼建成使用;县人民医院东院二期项目、临朐糖尿病医院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新建山旺中心卫生院主体已竣工,城关街道卫生院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启用全市首家县级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APP,提供线上问诊、智能问诊、查看体检报告等便捷服务。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46个,签约居民26.37万人。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18处,年内完成适龄儿童疫苗接种248076人次,2-3岁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达91.6%,达到全市90%的目标要求。加强灾后防疫,共出动卫生防疫人员3870人次,累计使用消杀药品7682公斤、消杀面积570.5万平方米。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9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4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皮肤病防治站1个、镇级卫生院16个、民营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门诊部73个、村卫生室710个;全县实际开放床位3840张,卫生技术人员6854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抽样调查,2019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11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08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5元,增长8.8%。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县新增参保职工7104人,为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全年减负1.12亿元,及时足额拨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7.6亿元。145个建设项目全部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实现按项目参保全覆盖。全县共有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6.6万人、机关事业养老参保职工1.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5万人。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0元。截至年底,全县有城市低保对象135户230人,农村低保对象4306户7044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228万元。加强特困人员供养,年末,全县共有特困人员供养对象1321人,已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706万元、护理补贴340万元。扎实开展临时救助,全县共为349名临时救助对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0万元。严格落实社会福利制度,全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孤儿基本生活费156859人次1885.8万元。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业、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业和200万元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资质内建筑、房地产企业是指有资质并且有经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有开发项目的资质房地产企业。
    3、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最终数据以《2019年临朐统计年鉴》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