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沂市统计局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两城一地”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供给则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优生态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进步,“强富美高”新新沂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3.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82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1.91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317.59亿元,增长8.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644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0420美元。
图1. 2013-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速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1.3:40.1:48.6。三产占比稳步提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6%,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占比在徐州五县(市)二区中最高。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和27.2%。工业结构调优调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图2. 2013与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全年新增私营企业5726户,全市累计私营企业24463户,同比增长9.5%;从业人员达到21.48万人,同比增长4.9%。新增个体工商户14233户,全市累计个体经营户63042户,同比增长29.2%;从业人员达到10.26万人,同比增长25.2%。截止12月末,全市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268家,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691户。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201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3.21万人,同比增长0.2%;其中男性人口58.68万人,女性人口54.53万人,男女性别比例107.6:100。当年出生人口1.67万人(含往年出生补报人口),人口出生率14.75‰;死亡人口0.73万人(含往年死亡未销人口),人口死亡率6.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19万人,同比下降0.2%;其中城镇人口51.16万人,同比增长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53.9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43亿元,同比增长17.0%。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全年粮总产量达到70.45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夏粮产量29.77万吨,秋粮产量40.68万吨。畜牧业生产有所下滑,全年生猪出栏77.77万头,同比下降1.8%;羊和家禽出栏分别为11.34万只和2102.18万羽,分别下降1.4%和2.5%;猪存栏同比下降1.0%,羊存栏同比下降6.4%,家禽存栏量下降1.1%。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8年,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6000亩,新建设施大棚8000余亩,新增“三品”农产品14个,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8%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协鑫光伏田园综合体、天鹅湖田园综合体、窑湾京粮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云花谷顺利开园,建成国家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园区4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7家、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3家。
图3. 2013-2018年粮食总产量与增速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降幅明显。2018年,受政策、环保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关停或停产整治企业较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8.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6%,工业利税总额同比下降20.1%,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均较2017年大幅回落。
图4. 2013-201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工业转型成效明显。主攻“医药健康、先进材料、冶金装备、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87.75亿元,同比增长5.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复星医药、医用3D显示智能终端制造、燕龙基等一批主导产业关联性项目成功落地。银河电气、金路二硫化碳、斯尔克超仿棉、东方雨虹防水卷材、阿尔法防水材料等31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年累计通过可落地项目117个,新建标房110万平方米。
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家,联网直报企业达到5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4.31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85亿元,同比增长10.9%;本年签订合同额197.54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为132.6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缓中趋降。2018年,受政策、环保等因素影响,全市投资增速放缓,项目落地、竣工、投产率偏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支撑乏力,全年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7.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4.3个百分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全市在建项目567个,投资额增长16.6%,其中新开工项目477个,投资额增长24.8%。
图5. 2013-2018年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投资结构积极调整。工业技改投资占比较快提升,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6.6%,近年比重一直维持较高位。先进制造业投入力度加大,通用和专业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行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提高至17.1%。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下降,全市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1.6%降至18.9%。民生等关键领域投资持续增加,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行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达到40.4%。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209.48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徐州市2.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23.38亿元,同比增长14.5%,对全社会零售额贡献率为73.7%。从销售业态看,批发和零售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89.37亿元,同比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14.8%。分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2.41亿元,同比增长9.5%;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7.07亿元,同比增长11.6%,农村市场增幅高于城镇市场增幅2.1个百分点。
图6. 2013-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速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1.89亿元,同比增长80.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0.3个百分点;其中自营出口73.42亿元,同比增长113.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9.2个百分点。2018年,实际到账外资27169万美元,增长57.2%,较去年同期增加9888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18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883.3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12.20公里,内河航运里程115.78公里。年末公路客运量699万人,同比下降7.2%;公路货运量1444万吨,同比增长1.6%;铁路客运量134万人,同比增长7.1%;铁路货运量175.15万吨,同比下降11.6%。
表1.2018年公路水路运输量完成情况
邮政电信业发展趋稳。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7.49亿元(含移动、联通,下同),同比增长5.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7亿元,同比增长32.6%。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53万户,减少0.1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6.10万户,增加4.69万户,同比增长5.1%;年末互联网用户28.35万户,增加4.26万户,同比增长17.7%。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举办生态新沂旅游文化节、桃花节、夏季旅游节等四季特色节庆活动15场次;圣泉湖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市拥有国家A级风景区6个;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6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6.2亿元;全市星级饭店6个,旅行社(含分社及营业部)2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38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83.43亿元,同比增长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8%。主体税种增势良好,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1.75亿元,增长27.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9.8个百分点,税占比为79.7%,主体税种中的增值税(含营业税)15.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1%,企业所得税增长14.5%,个人所得税增长490.7%,房产税增长99.5%。
图7. 2013-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增速

金融市场较为活跃。截止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0.98亿元,比年初增加26.58亿元,增长6.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7.35亿元,比年初增加20.77亿元,增长8.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32.88亿元,比年初增加52.85亿元,增长18.9%。
表3.201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31380.68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0001.55万元,同比下降3.7%;人寿险保费收入81379.13万元,同比增长16.1%。全年各类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39192.21万元,其中财产险支出29523.59万元,人寿险支出9668.6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全年通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新建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创新链条1家,省级众创空间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入选省级知识产权项目1项,入选省苏北专项项目9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43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600件,专利授权量 763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4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43所,其中中学34所(初中25所,高中7所,完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120所,特教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48所。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180564人,其中中学57327人,小学121023人。特教学校在校生33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84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5697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 %,初中巩固率99.20%,高中阶段入学率97.12 %,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8.12 %。各类学校中,民办中学2所,民办幼儿园106所。全市教职工8805人,其中专任教师8272 人,省特级教师14人,省、市名师名校长30人。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4所,省实验小学13所,省、市优质幼儿园56所,省、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1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年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30多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长年坚持免费开放。继续实施文化“三送”工程,全年送戏下乡64场,送电影下乡2628场,为全市农家书屋配发图书13000余册。打造“书香新沂”文化品牌,以图书馆为阵地,先后开展“南图巡讲”、“花厅讲坛”系列讲座、亲子阅读等各类阅读交流、图书推介活动近100场。成功举办新沂市第三届唢呐大赛、第十八届广场纳凉晚会、2018年度小戏小品研讨会和汇报演出等传统品牌文化活动。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7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22个,民营医院13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380个,社会办个体门诊部、诊所共35个,其他医疗机构2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07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 2621张,卫生院床位数1455张。卫生技术人员592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75人,注册护士3040人,卫生防疫人员21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精彩纷呈,举办各级各类赛事及群众性健身活动达150余次,惠及全市群众10余万人。以全民健身月活动为抓手,连续举办了 “舞动沂沭”广场舞大赛、篮球俱乐部联赛、棋王争霸赛、中老年人门球赛、大型广场舞展演等大型赛事活动。成功举办2018第八届中国·新沂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公开赛。
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72.2%,较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PM2.5日平均浓度为52.7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骆马湖、沂河等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新店骆马湖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0.77%;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实现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年新增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8.6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2.68%;全市林木覆盖率23.66%。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持续提升。全市单位GDP能耗0.383吨标煤/万元,下降率为18.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达到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节能减排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递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2元,同比增长9.2%,增速快于徐州市0.2个百分点。按收入结构分,工资性收入13082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5320元,增长9.6%;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398元和3682元,分别增长11.8%和9.1%,两项收入共拉动增长2.1个百分点。按居民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3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25元,增长9.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4个百分点。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72元,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60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81元,增长7%。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4.4%,农村居民为14.1%。恩格尔系数32.9%,其中城市居民为32.3%,农村居民为33.7%,均在40.0%以下。
图8. 2013-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5.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0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9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3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7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4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17万人。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月工资达2287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46元/月。
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1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5%,低于省控指标4%以下;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完成5427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完成721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完成5800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达到97.0%,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率100%;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1326人,创业培训人数完成2027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4681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12万人。
注: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