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51|回复: 0

[黑龙江] 2021年伊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5:40
  • 签到天数: 83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446
    发表于 2021-3-29 15: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3-29 15:58 编辑

    2021年伊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7日在伊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隋洪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对伊春特指要求,坚持以“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为统领,牢牢把握“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沉着应对复杂严峻形势,统筹推进“大转型、大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森林覆盖率达83.8%,林木蓄积量由3.1亿立方米增长到3.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作用日益凸显。

    ——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把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业,成功承办第二届全省旅发大会,叫响了“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森林食品和北药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西钢集团成功破产重整,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驱动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伊春森工集团挂牌成立,“省属市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彻底结束了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政企合一”体制。启动了建市以来范围最大、涉及面最广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一市五县四区”新格局。全面完成地方党政机构改革,市直和新设县区党政机构分别精简10%和41%。稳妥推进全市公安改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伊汤公路、林都机场改扩建等“大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市域旅游公路加快建设,市公路客运中心建成投用。着力补齐“三供三治”短板,城市供水、燃气、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8%、85%、87%,新建垃圾和污水处理厂22个。深入实施乡村(林场)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村“四项革命”,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脱贫攻坚胜利完成。全市19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3571户、6411名贫困人口全部退出,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林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民参保”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统筹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道路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行政效能持续提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办事不求人”,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日益完善,市本级1191项事项进驻实体政务大厅受理,基本实现“一网通办”“应进必进”,营商环境满意度和变化感知度位居全省前列,城市信用排名由全国181位提升至92位、位列全省第四。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逐步回升,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2%、实现由负转正,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2%,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1.2%。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认真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率先做到“四门落锁”,实行“大数据+网格化”工作机制,对所有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进入人员实行“闭环管理”,累计核酸检测24.3万人次、集中隔离3848人、居家隔离26535人。强化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市本级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7593万元,购置负压转运车8辆,改造发热门诊22个,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1个。分两批派出45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全市累计治愈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有效防范了疫情扩散蔓延。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推动复工复产,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制定实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1条、援企稳岗促就业46条政策措施,争取省级稳企稳岗专项补助资金3791.9万元,设立5000万元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共减税降费1.8亿元。安排1500万元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放大居民消费8.5倍。在全省率先分步推进旅游市场放开,深入实施旅游强市三年行动,深化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融合,推动国有景区经营体制转轨,与华侨城、省旅投等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农业特色产业扩模增效,绿色有机作物种植面积141万亩,食用菌2.8亿袋,建设“互联网+种植业”高标准示范基地22个,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5家。中医药产业逐步壮大,设立北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金南公路万亩北药产业带加快建设,中药材种改基地达97个、58.5万亩,GMP认证药企11家。绿色矿山产业加快发展,建龙西钢80兆瓦发电、4万立方米制氧、140万吨焦化项目顺利投产,5G智能天车项目成为全省首个“5G+工业互联网”商用项目,全年钢产量达410.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对标“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持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河长制,清理废弃菌包1.9亿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5.3%,5个县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妥善处置了“3·28”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不断加强政府性债务源头管控和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力度,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扩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31万平方公里。持续整治自然保护区违建项目,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草原资源专项行动,拆除违建别墅22栋,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59起、土地违法案件63宗,完成还湿239.1公顷。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一决定”,坚决禁止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实现连续17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大森林经营力度,全年培育优质苗木1亿株、后备森林资源10.7万亩,完成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21.3万亩。创新森林资源资产经营模式,伊春森工集团对红松果实采集权实行网络竞价,比上一轮增收近5100万元。

    一年来,我们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林区体制机制实现系统重塑。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通过国家验收,总体实现“四分开”。落实“省属市管”体制,伊春森工集团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推进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试点。完成森工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机构人员经费统计测算。分类分步推进部分县区事业单位人员落编选聘工作。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法定事项全面完成,理顺新设县财政管理体制。着力强镇扩权,在新设镇建立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加快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布局,在完成各林业局公司教育医疗职能划转的基础上,将伊春市二中等3所学校、省林业二院等3家医院划归属地管理。

    一年来,我们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哈伊高速铁路铁力至伊春段建设正式启动,嘉汤公路加快建设,改造升级中心城区道路19条。改造老旧小区19个、棚户区4291户。改造中心城区供热管网12500米、供水管网4800米,新建城镇燃气管网4300米,全市14家污水处理厂提标项目全部完成。全面整治违法建设,拆除违建755处、2.3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治超治违”,城市交通更加有序。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城区绿化攻坚和主题公园、森林乡村建设,城区、乡村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95%和30%。

    一年来,我们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林区群众。民生支出达170.5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5.8%。坚持把稳就业放在首位,实施稳岗返还3735万元,稳定岗位8.23万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9%,低于省控指标1.91个百分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上不封顶,全市3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异地就医定点范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4元和每人每年4395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9%,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格率达100%,高考文理科平均分在全省名列前茅,伊春技师学院、伊春林校、市农技校完成实质性整合。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统筹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和服务保障,荣获国家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各位代表,经过持续攻坚、不懈努力,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转型发展全局的大事,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活力的改革“硬骨头”,开创了全市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以及所有支持、参与伊春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加快推动伊春转型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准政治方向,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须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厚植生态优势;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全面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必须坚持民生为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林区人民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伊春正处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还面临着诸多矛盾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仍处于调整期,增长动能不强;市场化程度低,实体经济活力不足;制约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从根本上消除,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有效联动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政府治理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公职人员作风不实、担当不够,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伊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伊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大转型”目标基本实现,“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伊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基本实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奋斗目标。具体锚定“12个新”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跃升,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功能更加巩固;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取得新成效,森林生态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以森林食品、林都北药为主的现代林业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三大改革”成果巩固扩大,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融入全国高铁一张网、高速一张网,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变化,县(市)区与林业局公司之间权责关系更加理顺,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法治伊春建设迈出新步伐,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实现新发展,对俄合作更加深化,对口城市交流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文明程度取得新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走在全省前列;创新驱动发展迈上新台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伊春森工集团转型发展释放新活力,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完善,努力打造产值超百亿元国内领先生态产业企业;乡村(林场)振兴取得新突破,农民和林区职工收入明显增加,美丽乡村(林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把握好三个战略基点:一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立足重点国有林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基本定位,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强化系统观念,促进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提升伊春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发展。二是牢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政治嘱托,围绕答好“林区三问”,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增进林区民生福祉。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着力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森林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协同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夯实森林生态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加快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着眼于改善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三是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扩投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支撑林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抢抓扩大内需战略机遇,突出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招商引资,加快构建现代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提升,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两新一重”建设,加快融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1小时、2小时城市经济圈”,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向伊春集聚,让城市发展更有活力。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市委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继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支撑,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完善防控机制。强化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和应急状态转换机制,全面压实“四方”责任,充分发挥“哨卡”“哨点”作用,增强预警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细化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伊人员管理,严把客运站、火车站和机场入口关,突出抓好农村、林场和城乡交界区域疫情防控,强化医院、学校、养老院、监所、农贸市场、景区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监测防控,严格落实嘉荫边境“三防”措施,常态化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排查管控,建设商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

    提高防控能力。加强流调队伍建设,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推进核酸检测实验室和隔离点建设与管理,确保按区域人口规模规范设置、满足需求。强化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保证储备量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完成市传染病医院住院部、门诊医技楼建设项目。推进铁力、嘉荫、南岔等地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二)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突出系统保护、源头治理、整体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严守生态红线不动摇。坚持不懈“严管林”,全面推行林长制,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伐林木、侵占林地、破坏湿地、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工程。加快发展“数字林业”“智慧林业”。

    规范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推动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和资产核算工作。完善土地储备、矿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增矿权。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广红松果实网络竞价承包方式,推动林木、林地、林果等资源有偿使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创建全域森林氧吧城市,强化燃煤污染治理,推进火电、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严控秸秆露天焚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河长制全面见效,抓好“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建设,推进依吉密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抓好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确保新增10个水质断面稳定达标。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严格废弃菌包、农药包装管理。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全面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推动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打好旅游强市三年行动收官战,全面实施《伊春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深化与华侨城、省旅投集团合作,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构建全谱系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突出全域,拓展四季,加快编制《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专项规划》《民宿建筑风貌导则》,提高生态度假、康体养生、特色民宿、科普研学等产品供给能力。推动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创建5A级景区。深挖冬季旅游潜力,优化寒地温泉、林海雾凇产品组合,推动梅花山、日月峡等滑雪场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区域旅游整体营销。做好与省内旅游景区景点线路对接,全面融入全省旅游大市场,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宣传推广体系,进一步提升“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美誉度。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加强重点景区停车场、旅游公厕等设施建设,改造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健全景区餐饮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推动旅游与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商贸物流、会议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房地产加快发展。提高市中心医院医养护理院服务能力。筹备申报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实施直播电商发展三年行动。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实施信贷主体培育计划,拓展银企对接平台,强化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技术在现代企业、流通体系等领域开发应用。

    提高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坚持农林一体、绿色有机,围绕做出小兴安岭标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聚焦维护种子和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落实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1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95万吨以上。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展示和推广工作。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完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省、市、县三级示范体系,加快农村供销体系建设,新建综合服务社7家。提高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新希望、金新农、宝宇等规模化生猪养殖项目投产达效,稳定生猪恢复性增长势头。扩大森林猪、湖羊、冷水鱼、林蛙等特色养殖规模。着力提高屠宰加工能力,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发挥北药产业协会和产业基金作用。加强道地药材种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林都北药种植示范园,做大“铁力平贝”等优势品种规模,药材种改面积达70万亩以上。保护小兴安岭生物多样性,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中心。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修正药业等院所、企业,以及江西宜春、广东茂名等地在精深加工、营销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格润药业新药研发。推进黑龙江(伊春)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建设。

    增强林区工业发展实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工业经济牵动力,在工业强省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推动绿色矿山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建龙西钢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工作,推进总图治理、超低排放等项目建设,巩固全省钢铁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推动鹿鸣钼矿加快修复环境影响,加强矿山生态治理,建设废弃矿石综合利用项目。强化规上企业培育。完善规上企业培育储备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跟踪监测、协调服务,做好“四上”企业入库申报,力争培育规上企业5户。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编制伊春市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打造森林食品、绿色冶金、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巩固清理整顿成果,提升伊春、铁力经开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

    (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推进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谋划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强化“市级领导包保”、专班推进,实施台账管理,重点推进建龙西钢绿色工厂、浩良河化肥有限公司改扩建、嘉汤公路等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全市项目库中超亿元产业项目达到100个以上。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链建设,设计制作《伊春市产业招商地图》,充实省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伊春板块内容,完善“专班+园区”“目标+考核”及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机制,拓宽招商渠道,加快与新希望、月星、航天化工等企业的合作进程,全年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

    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按照边境县、生态县和综合县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立县特色主导产业,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地方与林业局公司深度融合,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五)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催生林区发展新活力。加强系统集成,注重协同高效,加快破除制约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做好“三大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伊春森工集团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完成新设县区事业单位人员落编选聘、原“政企合一”区(局)人员转隶,以及原农垦森工社区调整重设等后续工作。抓好“省管县”财政体制运行。理顺县(市)区和森工企业权责关系。推进森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新设县强镇扩权、事权下放和村场、社场一体化建设。结合改革后政府与森工企业职能变化,持续推动政企职能优化。抓好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区域通办”“跨省通办”。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努力实现“办事不求人”目标。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便利市场主体生成和运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交易场地标准化建设。

    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对俄合作升级,加强与比罗比詹市的友好交往,加快建设嘉荫边民互市贸易区。保持与国际友城的沟通联系。建立涉外、境外企业联系机制。做好与茂名市对口合作及援疆工作。

    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产品、技术和制度创新。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育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针对绿色矿山、森林食品、北药等产业需求,支持建龙西钢、越橘庄园、金北药等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快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扩大“双一流”高校选调生规模,深入推进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录用工作,支持企业强化人才培养,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六)深入落实“省属市管”体制,激发伊春森工集团发展新动力。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推动林区高质量转型发展主力军作用。

    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全面落实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大责任,认真审核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促进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加快发展。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运作管理,健全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各环节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企业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加快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经营。深入落实《森林法》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完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体系,加强各类保护地和管护站点建设。推进小兴安岭东北虎繁育野化放归工程。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制度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加强苗木基地和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红松和“三大硬阔”造林比重,全年培育后备森林资源21.4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26万亩、抚育中幼林163万亩。深化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试点,积极承接探索“生态银行”运行模式。着力发展碳汇经济,稳步开展森林经营增汇试点工作,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助推伊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推动林业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林区生态产业新优势,增强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着力完善重点景区功能,提升岐黄养老养生苑、“两营一宿”运营服务水平。积极培育伊旅集团上市,着力打造“全牌照”旅游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科学利用多种经营用地和林地资源,加强木本粮油和林下种养基地建设,提高红松籽、蓝莓、蓝靛果、桦树汁和北药等特色资源生产加工能力,延伸森林食品和中医药产业链条,提升“伊森”品牌影响力。

    (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森林城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着眼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围绕推动北中南“三大板块”协同发展,加快编制《伊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入实施《伊春市城乡规划条例》。坚持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科学规划伊美、乌翠、友好、金林四区城镇空间,推动形成“一轴一带四组团”新的中心城区发展格局。

    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推进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鹤伊高速、“醉美331”边防路、嘉荫通用机场、林都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优化高铁西站、公路客运站和机场之间的交通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改造普新街、林泉路等道路,加快改造老旧小区,新建改建供热、供水管网,实施供热、供水分户改造。推进界河治理三期工程、人防疏散地等项目建设。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夯实“智慧伊春”时空大数据和信息云平台基础。深入实施“拆违”三年行动,着力整治中心城区违建乱象。建立健全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彻底治理城市“十乱”顽疾。科学编制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制定出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办法,推动物业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第三轮复审验收工作。

    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标《伊春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抓好城区乡村绿化,完成伊美区铁路棚改动迁区域全面绿化,新改扩建城市公园绿地226公顷、街角绿地20.5公顷、林荫道路46公里、林荫停车场1万平方米,改造“创森”标准小区15个。统筹推进铁路公园和城市慢行绿道建设。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相关报告编制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林场)振兴。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推动农村公路向自然村屯延伸,新建10条农村公路、4条林业公路。加快林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推动乡村(林场)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编制、实施分类推进林场撤并和振兴发展专项规划,抓好2个综合型、3个管护型、5个产业型林场建设试点,推动通场道路升级和防火道路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八)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提高林区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林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突出抓好就业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援企稳岗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推动伊春森工集团增加职工收入,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节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林场)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动态监测,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加大就业、产业、消费扶贫支持力度,提升产业扶贫项目效益,推进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建设。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加大困难群体保障力度,做好城乡低保统筹试点工作,建立困境儿童(孤儿)关爱服务体系。动态调整公租房补贴发放标准,努力满足住房困难群体需求。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扩大普惠型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办学。支持伊春职业学院、技师学院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加强社区大学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抓好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健康伊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启动建设市滑冰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统筹新设县区卫生资源,组建妇幼保健、中医、精神卫生3个专科医联体,推进新设4县中医院建设,努力实现边境和偏远地区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升级改造。集中开展食品药品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健全强边固防机制,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伊春”建设,建立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好“雪亮工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六建”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做好信访和社会矛盾调解疏导工作,建立“网上信访”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九)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实施《民法典》,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依法统计。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加强“诚信伊春”建设,坚持新官理旧账、履诺不走样,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

    提高履职能力。强化制度规则意识,明确规则流程,加强制度执行,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约束权力、开展工作。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提高“七种能力”,增强“八种本领”,做到“凭专业说话,按程序办事”。健全优化协同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加快化解棚改、地方债务。

    深化作风转变。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落实“五细”要求,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形成闭环。坚持深入到最偏远的地方、最困难的家庭、最破旧的小区、最难解决的信访问题中去,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严守廉政底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强化关键岗位、关键环节风险防控,严格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保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十四五”的大幕已经开启,新的征程引领我们勇往直前,人民期盼鼓舞我们不懈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让老林区早日焕发青春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