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同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9日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同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德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诸多困难挑战,在省委省政府、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统筹实施“四大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进出口贸易额增长54%;旅游综合收入增长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8%、9.8%。去年前三季度,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晋升34个位次。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投入资金7472万元,精准落实防控举措,实现疫情“零输入”“零发生”。推动复工复产,设立稳企稳岗基金2000万元,投放贷款7.7亿元,减免税费4681.2万元,新增工商业户1226户。 ——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整合资金1.1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3个。扶贫产品实现销售额1.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展期、续贷政策受益342户1588.7万元。组建扶贫车间13个,开发公益性岗位641个。发放教育补助资金374.4万元、各项救助资金1198.2万元。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引进千万元以上企业19家,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亿元,超2倍完成引进外资任务。全市开复工项目108项,省市“双百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54.3%、112.3%。电商交易额增长51.9%。新入规上企业5户,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 ——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完成青龙山灌区(同江片区)骨干和三村、临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63万亩。粮食总产量47.4亿斤,增幅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生猪保障供应完成124%。完成国有土地界址确定62.7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5%、还田率达66.4%。我市被认定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口岸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进入工程收尾,铁路口岸开放和水运口岸扩大开放东部作业区验收进程加快。实施对俄合资合作项目14个。落实外贸扶持政策资金5035万元。 ——城乡功能持续完善。完成道路交通、“三供三治”年度任务。改造老旧小区6个。建成新国际客运站。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取得新进展。35户蓝狐养殖户全部搬迁至养殖新区,城区畜禽养殖户基本迁离。成功创建省内首家“省级节水型城市”。打造了一批佳市级美丽宜居示范乡村。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完成民生实事29件。第一小学荣获“国育杯”全国思维运动会团体赛第3名。八岔赫哲族乡被评为“全国双语学习特色村镇”。街津口赫哲族乡列入省中医药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创建工作通过阶段性评估验收。社保服务大厅评获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医保服务获全国医疗保障优秀典型案例。农村消防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八岔、街津口2个赫哲族乡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我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政府服务效能提升。3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57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确定首批“一件事”18件、“不见面、零跑腿”事项165项、“办事不求人”事项278项。行政许可类事项办理时限缩短80%,企业注册登记压缩至0.5小时。完成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政府“一站式”“一门式”服务均达到100%。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同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政府一班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勇毅笃行,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2%以上。全市开复工项目574项。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成功合龙,铁路口岸对外开放获得批复,口岸东部作业区结束30年临时开放历史。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322户4147人全部脱贫,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整合资金9.5亿元,改善了85个行政村生产生活条件。民生支出113.8亿元,完成民生实事116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2%和12.6%。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为: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总量偏小,财源基础薄弱,产业层次偏低;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干部队伍担当精神、创新能力还需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立足市情实际,我们编制了《同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纲要草案》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重点突出5个方面工作:一是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二是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发展三大产业体系,形成“4+X”产业发展格局。完善“三区两带”全域旅游格局,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边境旅游试验区。三是拓展对俄合作空间。实现铁路口岸开放运行,合理布局桥头产业,做实“三个增值”文章。建好境内外园区,形成跨境合作产业体系。四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化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碳汇经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健全城市服务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五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完善就业创业、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同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赶超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系列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坚决抓牢疫情防控。预算安排1500万元,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应急支出。统筹“两站一港”防控,严格“四防”举措,坚决守住疫情输入关口。坚持人物同防,严查严管严控中高风险地区人群、重点场所、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屏障。发挥17个哨点作用,坚决防好院感。用好防疫“三宝”,深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全民自我防护意识。建成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和市中医院发热门诊。疫苗接种2万人次以上。 (二)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保持帮扶力量、扶贫政策、资金投入总体稳定,保障2322户脱贫户年均收入1.4万元以上。做好监测户、边缘户跟进式扶贫,防止脱贫户再生性返贫。严格资产管理,发挥74个扶贫产业带贫益贫作用。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同江镇梅花鹿养殖、街津口赫哲族乡面粉加工厂等项目15个以上。开展消费扶贫,建好3个专区、11个专馆、120个专柜,实现扶贫产品销售额1亿元以上。实施“住房、饮水、教育、医疗”4项巩固提升工程,强化“金融助带、就业扶持、综合保障”等5项增收举措,确保贫困群众脱贫更有质量。 (三)坚持抓招商引资上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全年全员“走出去”,引企业、跑项目、争资金。用好“9项招商举措”,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实现全年签约项目20项,签约额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强化部门与上级对口单位紧密联系,做到上级有政策、同江有项目,入库实施补短板、增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5个,年度投资16.7亿元。严格按照国家产业规划布局谋划和推进项目,完善重大项目决策咨询、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健全重大项目风险防范机制,坚决避免盲目投资和“烂尾工程”出现。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随行服务,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实现全年开复工项目115个以上,年度投资24亿元。新入规上企业5户。高新技术企业入库1户,科技中小型企业通过评价8家。 (四)深化对俄开放合作。围绕大桥建设,抓好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中方工程收尾,争取新增查验设施获批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50万平方米的铁路集装箱站场;推进水运口岸扩大开放东部作业区验收,建成检疫处理中心;完成东西两港4个负压隔离室及应对重大疫情设施建设。围绕桥头产业发展,完成桥头经济区总体规划报批,启动建设铁路专用线5.1公里,修建启动区主次干路3.3公里、排水管线3.5公里;推动投资11亿元的联兴木材深加工、2亿元的新吉煤总部及百万吨煤炭仓储销售项目落地建设。围绕对俄经贸合作,推动黑龙江(中俄)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同江片区尽快挂牌设立;争取获批中草药、肉类2个进口指定监管场地;新增外贸企业3家;扶持祥龙、东晨、黑联化等企业扩大煤炭、铁矿砂、原油、建材家居等产品进出口份额。 (五)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年度投资2.3亿元,完成青龙山灌区(同江片区)及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治理莲花河流域25.7公里。调整种植结构,巩固47亿斤粮食产能。落实农业“三减”面积44万亩。完成省定黑土地保护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争创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县。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扩大至55.6万亩。巩固提升24个“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与华为等企业对接合作,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好街津口中医药特色小镇,发展中草药种植庭院310户。实现农业托管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还田率达到60%以上。启动建设万里通达水稻加工项目和五坤谷“现碾米”供应基地。建好投资50亿元的10万头安格斯生态肉牛项目,发展规模化肉兔、蓝狐等特色养殖产业,实现畜禽养殖总量60万头(只)、水产养殖面积7.9万亩。 (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秉持文旅融合理念,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争取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积极创建国家级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完成三江口文旅综合体观光轻轨线2.5公里路基建设。启动建设投资3.6亿元的街津口莫日根客栈商旅综合体,建好街津北山玻璃桥、餐饮住宿等设施,统筹推进赫源文化和欧式风情街区建设。投资660万元,升级改造八岔乌日贡广场、渔猎文化馆,争取开通八岔岛—黑瞎子岛水上观光线路。实现新国际客运站和游客集散中心投入运营。建好7000平方米三江口房车营地。改善醉美龙江G331边防路循环线路42.5公里。举办中俄边境文化季、赫哲非遗节、冬季冰雪等系列活动80余项。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13%。 (七)深化改革优环境。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拓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域,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打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水区攻坚战,加快供销合作、交通物流等领域改革步伐。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整合重组国有公司6个。深化“放管服”改革,确定第二批“一件事”30件、“不见面、零跑腿”事项100项、“下基层、进网格”事项500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达到“办事不求人”。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开展“走流程”,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短缺问题。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现企业落地社会零成本。 (八)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推进机场、铁路、公路、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公铁换装联运物流产业园,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增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辐射力。完成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力争开工建设。启动建设国道同哈公路哈鱼岛至三村镇(新富段)29公里。改善农村路网31公里,改造危桥3座,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修建排水方渠1.7公里。安装路灯121盏。新建5G基站66个。投资800万元,建设同字法治广场。新建1个苗木培育基地。绿化养护园林广场225.46公顷,改造行道树池2781个。促进数字化城管与网格化管理融合提升,提高城市保洁、交通治乱等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秸秆露天焚烧管控。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展全民节水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绿化村屯55个。退耕还湿1500亩。统筹推进“五项革命”和龙江民居工程,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个以上,推进示范乡镇整村改厕和标准化菜园示范点建设。创建佳市级美丽宜居示范市和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30个、示范庭院300个。 (九)增进民生福祉。办好民生实事17件。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下。启动建设第四中学和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谋划推进第一中学第二校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办好第五小学民族班和民办双语智慧学校。益智课堂覆盖全市公办幼儿园和21所小学。推进大桥陈列馆建设。完成湿地宣教馆陈列布展。建好同江镇、街津口赫哲族乡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完成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楼、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投资2150万元,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和抢险物资储备库。完成烈士陵园提标改造。抓好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稳定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弘扬严实细快、比学赶超作风,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长效,严格执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打造忠诚政府。坚持市委的号召就是命令,群众的期盼就是目标,切实增强政府系统工作落实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打造实干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打造法治政府。主动接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打造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狠抓落实、勇于担当,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同江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17件民生实事清单 1.提标改造春江街、江心岛环岛路2条道路。 2.修建开发区、体育场2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60个。 3.改造老旧小区19个,完成制油厂家属楼、电视台家属楼住户异地搬迁安置。 4.配建公租房180套,公租房补贴标准提高至3000元。 5.实施全市134个小区封闭管理,提高小区物业服务水平。 6.铺设供热管网6.7公里,保障住宅小区供热稳定达标。 7.铺设燃气管网5公里,实现燃气安装入户1500户。 8.深化“十乱”治理,城区废旧物资收购存储点全部迁离,完成3个小区违建设施清拆。 9.建成“爱心驿站”10个。 1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工程9处、单井供水工程6处、安装计量水表108处。 11.建设31处市政消火栓、2处消防水鹤,组建102支村屯志愿消防队伍。 12.建好11所学校、10个机关事业单位、10个小区、1个社区垃圾分类试点,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2100个。 13.完成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建设、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和餐厨垃圾治理工程。 14.实现乐业、向阳、三村、青河、临江5个建制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40%。 15.实现公共体育场开放运营,免费开放市体育馆,举办体育赛事10项以上。 16.举办就业培训班12期,实现新增就业650人以上。 17.减免本市户籍殡葬四项基本服务收费。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三供三治”:指供水、供热、供燃气、污水污泥整治、垃圾整治、冬季冰雪治理。 4.“一件事”:指企业和群众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到政府部门办理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统称,即多个事项经过整合、流程再造后,实现企业群众一次申请多个事项的统一办理。 5.“不见面、零跑腿”事项:指发挥“网上办”“邮寄办”“帮代办”“自助办”的优势,让企业和群众无需到政务服务大厅或部门(单位)提交申请材料、领取办理结果等手续的事项。 6.“办事不求人”:指市场主体和群众办理业务时,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要件齐备、符合程序的前提下,不用求任何人,相关部门必须一律给办。 7.“一站式”“一门式”服务:指从跑多个部门、走多个流程简化为在一个服务站点或窗口完成事项办理。 8.三大产业体系:指培育和发展具有口岸经济特点的进出口产品加工业及与其相配套的口岸经贸物流产业;培育和发展具有寒地绿色生态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与其相衍生的绿色健康食品制造业;培育和发展具有北国边城风光特色的民族生态旅游业及与其相关联的旅游商贸服务业。 9.“4+X”产业发展格局:指培育发展“国际商贸物流、木材加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文化生态旅游”四个主导产业和“新兴能源、建材制造、中医药加工、中药康养、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若干个重点产业。 10.“三区两带”:指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好醉美龙江G331边防路沿线和界江水路沿线两个景观带。 11.“三个增值”:指资源落地加工增值、物流交易中转增值、贸易结算服务增值。 12.碳汇经济:指由碳源碳汇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所形成的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通俗讲就是一种低碳排放经济,或者称为低碳经济。 13.5项增收举措:指金融助带、就业扶持、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综合保障。 14.“9项招商举措”:指实施团队招商、组织专题招商、加强对口招商、鼓励以商招商、开展委托招商、借助外脑招商、利用人脉招商、创新金融招商、抓好会展招商。 15.“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指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在书面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后,即可办理有关政务事项;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基本法定条件,但次要申请材料暂时缺少的行政许可事项,各行政审批部门先予接收材料并进行审查,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反复办。 16.“三减”:指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 17.“下基层、进网格”:指将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延伸至乡镇、村屯、社区,最大化让企业和群众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18.“好差评”制度:指为全面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感受和诉求,接受社会监督,有针对性地改进政务服务,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而设立的制度。 19.“四好农村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20.“五项革命”:指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能源革命、菜园革命。 21.“两站一港”:指火车站、客运站、港口。 22.“四防”:指防冲关、防偷渡、防越界、防走私。 23.防疫“三宝”:指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 24.“十乱”治理:指治理乱搭乱建、乱摆乱占、乱扔乱倒、乱贴乱挂、乱停乱放行为。 25.“爱心驿站”:指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群体提供服务的驿站。 26.殡葬四项基本服务:指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四项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