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佳木斯市郊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2日在郊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区长 徐永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为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完成“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92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2.8亿元,同比增长11.1%;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全市形成正向拉动;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同比增长6%。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项目建设积蓄动能。全年开复工项目90个,其中省市“双百大”项目13个,完成投资19.9亿元,投资完成率116%,嘉裕农牧6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及屠宰加工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全年签约项目29个,签约金额238.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9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同比增长132.4%。谋划储备了华润二期50MW风电平价上网、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MW智能农业光伏一体化等192个项目,总投资356亿元。项目建设带动了产业升级,积攒了发展动能,成功盘活6户“僵尸企业”,新入5户规上工业企业。农业发展质效提升。稳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克服三次台风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落实农业“三减”面积4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3万亩,建成蔬菜生产基地8个、生产小区15个。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三品”认证累计达到73个。改造升级25个规模养殖场,生猪生产超额完成任务指标。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村集体积累超百万村达到67%。积极发展数字农业、订单农业,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称号。第三产业不断活跃。坚持创新理念,积极推动线上经济发展,以电商产业园区为载体,借助淘宝、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成功打造佳木斯首家直播电商共享服务基地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综合型电商园区,新进驻电商企业19家,入驻企业达到245家,实现交易额2.6亿元,税收1200余万元,增幅均超过20%,被评为“2020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改造升级卧佛山滑雪场,完成了敖其赫哲鱼皮技艺传习展示馆主体建设及达勒花海景区七彩滑道、水上游船、森林漫道等新项目建设,引进落地了全省规模最大、靶位最多、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奥林射击场并建成运营。作为主会场先后举办佳木斯市“东极之夏·三江旅游节”和“东极之冬·三江泼雪节”开幕式,郊区百合文化季和第二届赫哲冰雪文化季等活动。郊区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5%。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道路交通不断优化。推进了四丰至松木河公路等9.6公里路网改造,建成了37.6公里道路安防工程,实施了群胜桥、兴隆桥等42项危桥改造项目,顺利完成了鹤大高速佳木斯过境段、胜利西路等道路基建项目征收任务,新建和改造了17条城市巷道,城乡路网建设、通行条件得到明显提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加快“智慧郊区”建设,建成了全市领先的郊区智慧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了“一中心多平台”“一网管全面”功能,投入使用5个月来,共交换数据信息2.1万件,有力推动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划分1480个城乡网格,开展“1+6+N”网格员队伍建设,30人获得市级“明星网格员”称号。推行“网格+警格”工作模式,城市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网格化、网络化。为19栋弃管楼引进物业公司,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改造了电缆厂小区、长青综合小区等老旧小区。对11个小游园进行提档升级,清淤污水管网13.6公里。分批分步实施“厕所革命”,完成2500户农村室内厕所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66户群众住上了新房子、暖屋子。新建行政村生活垃圾分拣中心93个,将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全部纳入市场化运作,郊区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十佳县。集中开展“十整治”和“三创建”专项行动,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镇3个、村屯29个、美丽庭院290个。新增沿江镇黑通村、望江镇佳兴村2个“全国文明村”。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全面推进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郊区人民政府被评为国家级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达79.7%。建立全市首个互联网课堂监测平台,线上教学有声有色,中高考升学率创历史新高。红旗中学荣获第一批国家乡村温馨校园荣誉称号。新建和改造了3个社会足球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全面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郊区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区”。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低保救助、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等应纳尽纳,全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8709.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3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42人,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持续加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区”三连冠,红旗街道“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得到国家部委认可。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全年新实施10个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利益联结项目平均达到2.2个。实施“电商+消费”扶贫模式,在电商产业园建成全市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消费扶贫专馆,在佳木斯特产网开设消费扶贫专区,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以上,同比增加14.6%。全区累计减贫114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服务效能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积极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200余件。全力推行降本减负惠企措施,帮助347户企业获得贷款9.2亿元,累计减免退税2.3亿元,偿还中小企业欠款1.4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推动便民服务窗口前移,11个乡(镇)、4个街道均完成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本着“网上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审批材料平均减少50%以上,在省市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中位列全市第三。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体检、大执法、大培训、大曝光”活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完成“七五”普法验收工作,望江镇佳兴村荣获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有效化解124件信访积案,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3%。创新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两建”任务,破获各类案件156起,有力保证了社会安全稳定。民兵调整改革考核在全国排名第四,区人武部连续两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坚决落实区委决策,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47件,办结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修订了《区政府工作规则》,开展常务会会前学法9次。全面加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管,政府职能和作风进一步转变。
各位代表,面对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与省市同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立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指挥部。先后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5次、领导小组及指挥部会议40次,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区本级抗疫资金210余万元。全力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硬仗,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强化“四宝”措施,在全市率先完成三轮地毯式大排查,6300余名重点人员全部落实防控管理。坚决守好“四道门”,相继承担万兴口、西出口、北出口、火车站、飞机场防疫一线执勤,对543个城乡卡口实行硬封闭,出入证制、封条制、以证管人制等做法全市推广。有序推进复工复产,5月前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全复工,7月前实现了商贸行业全复业。坚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持平战结合、人物同防,密切排查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重点人员,加强重点场所管理,进口冷链重点区域全部落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18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40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服务一线,2000多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全区广大群众全力配合,形成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涌现出一大批抗击疫情的先进典型,区卫生健康局荣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荣誉称号,6人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我们为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的全体抗疫战士们感到骄傲,向坚毅勇敢、无悔逆行的白衣英雄们致敬,对以实际行动理解、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全区人民说一句“好样的”!
各位代表!2020年取得的工作成效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标志着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望“十三五”,是郊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常、也极为重要的五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攻坚任务压力巨大,转型升级困难增加。五年来,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脱贫攻坚交叉互检等一系列严格考核,面对三大攻坚战、产业项目建设、“大棚房”整治、河湖“清四乱”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特别是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冲击,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稳住了发展态势,破解了一些难题,打造了很多亮点。五年来,郊区发展质量更高了。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6家,粮食产量累计实现64.15亿斤,进出口总额达到1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5%,是2015年末的1.6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有效清偿政府各类债务5.5亿余元。生活条件更好了。新建道路98公里,改造危桥68座,70栋物业弃管楼纳入了市场化运作,改造了28栋老旧小区楼房,实施了193处农村饮水工程,完成了5542户农村室内厕所改造。人居环境更美了。淘汰了192座燃煤小锅炉,清理整治河湖“四乱”552处,达勒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人民更幸福了。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4万余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以上,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检”评估验收,城乡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37.5%和42.9%。五年来,郊区产业质效趋优向好,城乡面貌绽焕新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坚强领导、总揽全局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献计献策、出力出彩的结果。特别是全区广大干部,积极履职,忘我工作,为郊区经济社会建设抛洒了汗水、奉献了艰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郊区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全区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始终与区委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做到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力量搞建设,多做打基础、上水平、利长远、惠民生的事,走有郊区特点的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以事业为重,在矛盾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回避、不推诿,勇于承担、勇于开拓,在不断突破中稳步前行;必须充分激励和发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的作用,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强战斗力,让伟大梦想变成美好现实。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还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受疫情和国际国内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产业项目牵引拉动能力不足,“四个短板”和“三偏”等长期积累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深化改革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二是精细化治理和管理还有欠缺,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还有短板,部分遗留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化解。三是部分干部思想解放、观念开放还不够,对照“七种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应对新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还不足。四是政府系统自身建设风险挑战不容忽视,抓落实、抓执行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认真解决。
二、“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推进现代化强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展望大势,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准确把握郊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加快郊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紧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佳木斯步伐,继续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强区为目标,推动工业强区、农业富区、文旅名区、智慧新区建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深层次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加快推动郊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调整优化到40:20: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森林覆盖率达到19.6%,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35年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我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舒朗大气、宜居宜业、活力时尚、文明健康为目标,全面建成工业强区、农业富区、文旅名区、智慧新区的现代化强区。
要落实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这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标准、新要求。一是加快发展不放松。未来五年一定是郊区发展最快的五年。我们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态度,牢牢抓住佳木斯市建设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枢纽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区西拓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把加快郊区发展当做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强化发展意识,深挖发展潜力,落实发展举措,形成发展合力,把郊区打造成全市发展新高地、改革引领区、城市新中心。二是紧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将项目作为经济增量的基础、发展后劲的源泉,切实把“十四五”规划目标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项目建设工作要有大规划、大手笔、大气魄,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要立足吃透政策、摸准区情,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上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能对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项目。三是坚持创新不放松。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习和借鉴一切创新成果,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谋划和推动我区发展。要敢想敢闯敢试,突破思维定势,打破陈规旧俗,鼓励支持各种改革创新实践,大力发掘、培育、树立先进典型,以典型激发活力。要敢于承认落后,勇于面对挑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境界。四是关注民生不放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做到政府的一切工作都围绕民生开展,立足民生所需。要强化服务群众意识,提升群众工作水平,扎扎实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做到主动而不推托,细致而不粗糙,依法而不随意,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让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五是狠抓落实不放松。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形成主动落实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自满、不松懈、不畏难。切实提升执行力、落实力,把精力集中到抓落实、办实事、破难题上,敢谋新思路、敢瞄大目标,敢有大作为,敢于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同优的争,在群众中做示范,在岗位中做表率,在改革中做先锋,在发展中做先进,真正把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工作在新起点实现新飞跃。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把握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发展强大合力、坚持质量优先与稳定增长相统筹、坚持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相融合、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协调、坚持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相促进、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的发展原则,凝心聚力、同舟共济,紧盯目标、合力攻坚,让我们的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努力把“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和区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农业富区、文旅名区、智慧新区的现代化强区建设,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实现“十四五”开门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强园引资为根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确定今年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突破年”。通过强园区、抓招商、上项目,提升产业实力,筑牢发展根基,积蓄增长后劲,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园区平台。推动电商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争取相应扶持及鼓励政策,改扩建食宿服务区,推进千兆光纤网络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采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课程嵌入等方式,推动与佳木斯大学、职业学院等院校电商产能融合。积极引进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型企业入驻,不断提升电商产业集聚力,把电商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网红孵化基地和电商实训基地。力争孵化10家以上千万级企业,全年交易额达到3亿元以上。加快江北经济开发区改造升级。进一步明确园区规划和功能定位,有序推动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功能“筑巢引凤”。清理闲置用地,盘活存量资源,推动“僵尸企业”“腾笼换鸟”。围绕“工业强区”建设总要求,着力提升制造业比重,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推进畅通汽车配件、伊士劳冷库速冻食品、乐善堂中医药制剂厂和医疗器械厂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在园区建成投产。推进佳天国际中俄食品产业孵化园区建设,做优特色开放平台,做强对俄果蔬出口、俄食加工和俄罗斯产品批发产业。
二是扩大产业规模。推进支柱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华创风电平价上网、新怡矿业矿石生产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开春即开工”项目达到10个以上。结合郊区旅游康养、智慧电商等资源和产业优势,谋划包装15个以上立区型项目,培养1-2个立区型产业,力争省市“双百大”项目达到10个以上,支柱产业集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围绕“原字号”深度开发做文章,加快绿阳年产2.6万吨肉制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争取40MW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落地,促进哈尔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本地资源、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全年计划开复工项目55个。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颐康医养院、卫民医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医疗、养老、康复、休闲为一体的医养结合产业链。紧盯“文旅名区”建设目标,充分利用抗联文化资源,新建抗联博物馆,将郊区打造成辐射佳木斯周边的休闲旅游名地。力争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年收入实现2.3亿元。
三是优化招商引资。以农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为方向,采取登门招商、友情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加强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的沟通联络,积极与成都文旅商会、江苏海峡国际公司洽谈对接,争取更多项目签约落地。提升招商工作质效,推进时光里综合体、伟业悦府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力争全年签约项目25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9.8亿元。加大佳天德颐实业有限公司、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扩产提能力度,打造出口增长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集约要素资源,优化服务举措,做好政策宣传,打好稳外贸“组合拳”。力争全年引进外资158万美元。
(二)以完善功能为目标,加快城市品质提升
加快打造城市功能核心承载区,持续提高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是加快改造升级。坚持以控详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优化产业布局,升级城市功能。改造城市出入口,整治交通不畅、景观不美及环境不优问题,扮靓城市大门,打造形象窗口。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同步全力清零往年任务。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全面消灭D级危楼。推动内河整治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力度,让城市活力不断焕发。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通乡通村公路改造升级,继续实施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高质量抓好背街巷道改造。全面实行路长制,加强道路养护管理,让道路更加畅通、出行更加便利。持续推动“智慧新区”建设,加快完善数字平台功能,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科学化水平。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服务功能的需求,让城市更具有“人情味”。
三是美化市容环境。巩固“十整治”“三创建”工作成果,确保违建存量负增长、新增零增长。实施“美丽示范街道创建工程”,以长安路、勤政路、万象街为重点,分步骤对17条主要街路沿街商铺牌匾进行整治,统一设计、统一规格、统一制式。积极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总结成功经验并全区推广。加强松桦市场等沿街露天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占道经营行为,打造更加舒适、宜居、靓丽的生活环境,把郊区建成城市“后花园”。
(三)以城乡融合为引领,加快乡村建设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加快“农业富区”建设,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托三面环绕佳木斯市的地缘优势,优先发展设施农业、共享农业、特色农业,走集约化、精细化、高效化的近郊农业新路子,让郊区农业既有“颜值”又有质量。重点打造以平安、望江、莲江口为主体的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以江北综合种养示范园区建设为牵动,大力发展一批集5G农业、科普示范、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推进水稻粮种繁育示范带建设,发展稻米良种基地面积到4.5万亩,打造我省东部地区最大的水稻种子供应集散地。重点打造以四丰、长发、西格木为主体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带,促进滨湖果蔬种植园、瀚驰花卉特色种植基地、诚志蔬菜园区等农业休闲游项目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采摘园,形成集聚优势。重点打造以长青、沿江、敖其、大来为主体的民俗民宿乡村旅游示范带,立足卧佛山滑雪场、奥林射击场、达勒国家森林公园,促进冰雪旅游、乡村旅游与赫哲民俗旅游有机结合,真正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持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雨润生猪繁育加工等项目建设,依托电商平台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二是提升宜居程度。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工程建设,打造郊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村庄环境双提升的目标。加大涉农资金和项目的争取力度,改造升级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持续改造农村危房,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改造农村室内厕所1000户。多途径开发利用秸秆,力保秸秆还田利用率达到65%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开展春秋两季村庄清洁行动,完善村庄卫生保洁员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优化乡村治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范化建设,打造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模式,提升农村经济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持续推进“清化收”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开展“三江之声”“永远跟党走”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治陋习、树新风,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休闲乐园。
(四)以综合治理为突破,加快推进环境优化
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工作前瞻性,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护生态、优服务、保稳定工作,持续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工程治理,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持续做好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全面推行“村民分类投放、村屯收集分拣、乡镇监督管理、企业转运处理”治理模式。加大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力度,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成果。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污染等问题集中整治,让郊区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开展环保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活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二是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深化“一件事”改革,成熟一批、公示一批、实施一批。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打造“最简、最优”的政务服务环境。力争服务事项办理时长减少80%。深入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推动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以打造“诚信政府”为牵动,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重点领域信用评价机制,营造全社会重诺、信诺、守诺、践诺的诚信氛围。严厉查处各种影响、破坏营商环境建设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塑造“亲”“清”的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压实各领域安全生产责任。继续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一体推进区乡综治中心和网格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实现网格化+网络化的“双网融合”,完善网格员考核机制,提升全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活动,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持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应战能力。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以赴打好“全域禁毒战”,确保社会治安总体稳定。
(五)以群众所需为根本,加快民生实事办理
注重民生事业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到保障水平只增不减,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推动民生优先向民生优质转变。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抓好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新建4个资源教室,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抓好新课程标准改革和新高考改革,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治理。深入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加大名师培养力度,确保有人教、能教好。
二是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强生活困难群体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畴,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做好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有序启动职业年金征缴工作。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肃惩治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企业是否足额及时发放职工工资列为企业信用评价重点内容。
三是持续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四早”要求,用好防疫“三宝”,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线。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细落实防控要求。对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严格各项管控措施,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溯源管理、环境监测、风险排查和预防性全面消毒。加强社区和农村返乡人员网格化管理,做实社会面管控工作。紧盯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强化“哨点”“哨兵”作用。进一步强化农贸市场、学校、养老院、商超等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坚持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保证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和应急物资储备,提升突发情况处置能力。有序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实现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引导群众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提升全民自我防护意识。在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基础上,加快“健康郊区”建设,改造升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实施中医院新建项目,加快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基础上,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相结合,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保持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的相对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贫困群众得到持续帮扶。积极推动达勒花海、中草药种植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建设更高标准、更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扶贫项目。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边缘群众不致贫,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
(六)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决落实区委决策,不断健全政府治理体系,切实提升治理能力,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坚决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牢记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区政府党组率先垂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区委工作部署,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工作。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健全政府党组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把政府系统党组织打造成推动现代化强区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坚决把为民服务当做中心。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奋斗目标。继续压减非生产性支出,多做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把有限资金用在民生事业上。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畅通区长留言信箱、带案下访接访等通道,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让民生幸福成为郊区最厚重的底色,让发展共享成为郊区最温暖的主题。
三是坚决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始终牢记政府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和公平,坚决做到一切行政行为按法律办、按原则办、按规矩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坚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程序,做到法无授权决不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出台《郊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依据《区政府工作规则》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一切重要事项程序合法合规。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推进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突出制度执行刚性。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区监委专责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扎实办理好议案、建议和提案。真正把以法律规章制度为准绳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四是坚决把实干效能立为标准。始终牢记抓落实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说到的必须坚决做到,决定的必须坚决执行,既要“快干”还要“干好”。强化效率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工作中久拖不决、久攻不破的问题,确定专人专班,一抓到底。树立标准意识,倡导“工匠精神”,认真研析政策,提升业务水平,以精益求精、臻于至善体现治理能力。强化担当意识,健全责任体系,把工作任务细化到部门、实化到项目、量化到指标。完善督办制度,改进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向庸懒散慢行为坚决说“不”,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打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作风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政府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干部集中精力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比拼业绩贡献。
五是坚决把清正廉洁视为底线。始终牢记反腐倡廉是党坚定不移的鲜明立场,坚决落实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新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做到以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管事。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关键部门和岗位的监督管理,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和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实行审计全覆盖。广泛开展法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政府工作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政治本色、工作准则和职业信条。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肩负新的历史重任。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敢抓敢干,善谋善干,为把郊区建设成为工业强区、农业富区、文旅名区、智慧新区的现代化强区而努力奋斗!
2021年民生实事谋划事项
1.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投入资金20.58亿元,改造欧亚小镇东侧、黑锻社区、四丰水库家属区、军干所北、五一村七队组团等5个棚户区。(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持续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资金1.9亿元,统筹推进长安小区、四合小区等13个老旧小区96栋居民楼的改造工作。(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3.抓好背街巷道改造。投入资金1700万元,重点维修改造织锦巷、龙实路、永西巷、糖厂路等8条巷道。(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4.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市级美丽宜居示范乡(镇)4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3个,重点示范村6个,美丽宜居示范村32个,最美示范庭院350个。(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5.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投入资金5200万元,建设畜禽粪污区域处理中心和54个公益处理站。(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6.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入资金303万元,解决大来镇卧龙村等5个村饮用水水质不佳问题。(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7.实施农村危桥改造工程。投入资金719万元,重点抓好长发桥、万胜桥等5座危桥的改造建设。(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8.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改造升级46公里农村公路。(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9.实施中医院新建项目。投入资金2.16亿元,建设中医院及康养中心、药剂中心等设施。(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10.积极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打造2条食品安全示范街、15家食品安全示范店,推动外卖平台实行后厨操作全程监控。(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名 词 解 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双百大”项目:省百项重点建设项目和市百项重点建设项目。
﹝4﹞“僵尸企业”: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即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来维持生存和经营的企业。
﹝5﹞农业“三减”:减少化肥、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的施用量。
﹝6﹞“三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
﹝7﹞“十整治”: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摆乱占、乱扔乱倒、乱贴乱挂、乱停乱放行为。
﹝8﹞“三创建”:创建文明街巷、创建宜居小区、创建美丽乡村。
﹝9﹞“六清”: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10﹞“两建”: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建起来、建完善”。
﹝11﹞“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2﹞“四宝”:戴口罩、测体温、扫龙江健康码和行程码。
﹝13﹞河湖“清四乱”:清理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14﹞设施农业: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技术工程。
﹝15﹞“清化收”:全面清理、规范、纠正违规合同,全面清收债权、化解债务,新增资源收费。
﹝16﹞“一件事”:“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需办理的一个事项,不论涉及多少部门多个流程,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一个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
﹝17﹞普惠性幼儿园: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18﹞“四方责任”:疫情防控工作的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
﹝19﹞“四个不摘”:脱贫攻坚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