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大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河池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深入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以“三提升、三攻坚、三突破”为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71.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0.32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0亿元,下降0.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7%、42.3%和4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60.2%和-10.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864元,比上年增长1.3%。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8.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0.68%,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586人,出生率为11.47‰;死亡人口2348人,死亡率为4.82‰;自然增长率为6.65‰。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8.7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8万人。 全年全县财政收入8.45亿元,增长22.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税收收入完成3.01亿元,其中国内增值税0.86亿元,增长9.1%,企业所得税0.42亿元,增长14.3%,个人所得税0.08亿元,增长22.6%。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88亿元,增长12.0%。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5549公顷,比去年减少141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4255公顷,比去年减少235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5909公顷,比去年减少2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56公顷,比去年减少5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773公顷,比去年增加163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71049吨,比上年减少1129吨,减产1.7%,其中稻谷产量16408吨,减产0.8%。 表1 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产(%) | 粮 食 | 71049 | -1.7 | 春粮 | 202 | 3.3 | 夏粮 | 49601 | -2.1 | 秋粮 | 21246 | -0.4 | 油 料 | 386 | 0.6 | 其中:花生 | 322 | 2.7 | 其他油料 | 59 | -8.7 | 棉 花 | 36 | -0.5 | 甘 蔗 | 222131 | 4.8 | 木 薯 水 果 | 1083 17598 | -2.5 24.1 | 蔬 菜 | 66185 | 7.3 | 食用菌 | 1988 | 3.4 |
全年木材产量112510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0立方米,增产0.2%;毛竹采伐135万根,增长22.7%;篙竹135万根,增长22.7%;大杂竹采伐700万根,增长27.3%。 全年肉类产量27247吨,比上年减少995吨,减产3.5%,其中家禽肉产量3383吨,增长52.0%。全年淡水鱼产量15144吨,比上年增加794吨,增产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在规模以上工业的8个行业大类中,有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为两位数。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比上年下降11.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5.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12.2%,医药制造业增长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0.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7%。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6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0%。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6.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8.8%。商品房销售面积51902平方米,增长20%;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长10.1%。
全年在库项目63个,比上年增加13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21个,投资比上年增长42.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0%。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速度(现价)同比下降1.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速度(现价)同比增长5.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速度(现价)同比增长4.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速度(现价)同比增长22.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境内内河航道里程18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26.6公里。 全年客运量286万人次,增长1.1%;客运周转量28638.12万人公里,下降5.0%;货运量432万吨,下降23.7%;货运周转量54342.5万吨公里,增长7.0%。 年末全县汽车保有量37015辆,其中民用汽车18546辆,载客汽车15870辆,载货汽车2599辆。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746万元,比上年增长9.8%。营业网点17处;邮路总长度2240公里;农村投递线路2170公里;城市投递线路70公里;电信业务总量21.42亿元;移动电话用户2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0万户。 年末全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07.1%。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国际旅游0.63万人次,增长14.5%。全年旅游总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外汇收入330万美元,增长20.5%。年末全县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4个,其中4A级景区2个(七百弄地质公园景区、山水奇美城),3A级景区1个(大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A级景区1个(莲花山佛教胜地),年末有5个旅行社。 七、金 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02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3.33亿元,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59.80亿元,增长16.8%。 表3 2019年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表 |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87.02 | 4.7 | 1.住户存款余额 | 63.33 | 8.7 | 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 11.84 | -7.4 | 3.财政性存款余额 | 0.80 | -61.0 | 4.机关团体存款余额 | 11.04 | 10.2 | 5.境外存款 | 0.005 | -22.5 | 各项贷款余额 | 59.80 | 16.8 | 1.住户贷款 | 33.92 | 3.6 | 其中:短期贷款 | 6.20 | 55.0 | 中长期货款 | 27.73 | -0.1 | 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25.88 | 40.4 | 其中:短期贷款 | 3.45 | 3.9 | 中长期货款 | 20.85 | 37.9 | 3.境外贷款 | 0 | 0 |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普通高中2所,2019年招生数3200人,在校学生数9267人,毕业生数2860人,教职工数497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2019年招生数200人,在校学生数697人,毕业生数188人,教职工数47人;初中学校16所,在校学生数21120人,专任教师数1175人;普通小学402所,在校学生数46863人,专任教师数2763人。教育经费支出7.64亿元。 年末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98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07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包括到自然村)1475公里,比上年增加10公里。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出版图书种类8种,图书总印数0.7万册,期刊种类3种,期刊总印数0.4万册,报纸种类1种,报纸总印数0.7万册。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2个(其中: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1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年末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482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97人。年末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747张。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8元,比上年增长10.6%。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1元,比上年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52元,增长8.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02元,比上年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164元,增长9.8%。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7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6万人。 全县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5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54.82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99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0744.96万元。全县社区服务机构数13个。 十、资源、环境 2019年森林覆盖率为70.3%,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10015亩,其中,荒山荒(沙)地造林10015亩,更新造林1000亩。年末有封山育林面积819.5万亩,全社会木材采伐运输11.2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2%。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24万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0.7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0.7万吨。
注:⒈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⒉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电话用户、互联网接入用户数据来自县工信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里程、货物运输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县交警大队;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大化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旅游数据、文化数据来自县文广体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医保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数据来自县文广体旅局;林业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和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