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4|回复: 0

[内蒙古] 2024年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7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04
    发表于 2024-4-24 1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5日在海拉尔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区长 于 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委十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推深做实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坚持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保稳定、凝心聚力促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超过年初预定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3.88亿元,同比增长6.8%;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6亿元,同比增长3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市前列。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全年累计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3,741万元、国债项目资金6,581万元,谋划实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32.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区游泳馆建设、殡仪馆新建和铁路供水改造3个“半拉子”工程全部盘活销号。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全年发放各类政府消费券107万元,拉动消费3,245万元。东山红星不夜城、西山夜市、呼大夜市日均客流量突破5.3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达到5,550万元。大商友谊、伊仕丹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成功引进品牌首店。

    (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呼伦贝尔古城晋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哈克镇哈克村荣获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称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完成改造施工,呼伦贝尔大剧院提升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旅游市场供给充足,围绕冰雪体验、乡村采摘等内容,打造四季精品旅游线路10条,主动链接境外旅游市场,开通俄蒙旅游线路2条。农牧产业量质双增,粮食播种总面积24.9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5亿斤,超额完成任务目标。持续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38亩,温室大棚面积达到5,765亩。畜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牲畜存栏量达到32.65万头(只),牛奶产量达到8.01万吨,谢尔塔拉农牧场三河牛种公牛荣获首届中国牛交易大会铜牛奖,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龙头企业培育见行见效,新增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总数达到21家,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计达到80%。新兴产业动能强劲,全年共谋划实施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项目22个,已初步列入呼伦贝尔市风能、太阳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到市级优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2个,总投资2,125万元,区党政综合办公楼停车场、东海拉尔发电厂等4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冰雪经济热力十足,成功举办首届冰雪产品冬季展销会,观展人数达5.2万人次,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1亿元。生态产业破题起势,全市首个服务行业疏干水再利用项目顺利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顺利封顶,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传统产业创新升级,铁塔公司通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蒙西水泥设备设施更新改造、蒙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等一批节能技改项目顺利实施。成功申报2023年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2项、“科技兴市”行动重点项目2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1项。持续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海乳乳业有限公司荣获全市首个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品牌称号。

    (三)城乡品质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实施市政基础设施类项目19个,完成投资1.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38个,完成投资1.15亿元,惠及居民5,392户。不断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累计投资8,500万元,顺利实施建设五道街上山路、环卫二路、六二六小河桥梁工程等项目。补植树木约4.3万株,栽植草花约90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24%。水岸壹号生态停车场、市医院北侧临时停车场投入使用,新增停车位4,100个,安装充电桩200个,充电难、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市管理日趋精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背街巷道103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9.6万吨,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集中整治乱摆乱放、占道经营行为,设立便民早、夜市6处。扎实开展“物业服务提升年”行动,19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建成全市首个“完整居住社区”。圆满完成自治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任务,助力呼伦贝尔市取得全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乡村振兴深化拓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2023年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14个,累计投资1,287.5万元。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G301国道至哈克村、团结村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总里程8.5公里。理清村庄发展思路,编制完成11个村庄规划。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户厕普及率达到85%以上。持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防治纵深推进,持续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长+”部门协调合作和跨区域巡查行动,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发现并整改问题13个,核查妨碍行洪突出问题遥感图斑20个,编制完成16个河湖管理保护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预计达到88%以上。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草原生态修复1.5万亩、退化林修复2,000亩、森林抚育3,000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4.84公顷、闲置土地99.49公顷。推进河湖湿地生态保护,增殖放流各类鱼苗1,000万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加强取用水监管,累计核发取水许可37个。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覆盖监管,审核批准水保方案29个,核定补偿费43笔。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预计“十四五”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累计下降14%。

    (五)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年度改革任务80项。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公平竞争审查,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49份。巩固提升“两优”专项行动成果,办事流程、材料、时限压减比率分别达到27.86%、31.02%和52.09%。1,227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达到98.86%。全年“跨区域通办”累计办理1,936件,综窗服务受理事项5.19万件。提供延时服务事项1,229个,实现便民服务“周末不打烊”。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助企惠企政策,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83亿元。对外开放取得突破,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2,703万元,同比增长29.29%。航空口岸复航通关,恢复开通海拉尔—乌兰巴托、海拉尔—赤塔航线,执行出入境航班214架次,出入境人员达11,687人次。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俄蒙展销会,来自20个国家的265家展商参展,销售额达1.67亿元。应邀对赤塔市、乔巴山市、乌兰巴托市松根海尔汗区等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往来地区进行工作访问,与伊尔库茨克州政府成功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全年共接待境外来访团组12批144人次。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围绕9条重点产业链,全年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106个,总概算投资达184亿元。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外出招商14次,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产品展销会等各类招商活动40次。成功引进君尚奥莱、中图置业、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年招商引资预计到位资金16.5亿元,同比增长205%。

    (六)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积极筹措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共计20.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3.06%。城镇新增就业2,441人,农牧民工转移就业573人,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579万元、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954万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补贴标准分别提升至每人每月808元和1,051元。参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7,527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为143名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187万元,区人社局荣获“自治区根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先进集体”称号。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实施第七中学西校区、第二幼儿园改扩建等教育领域重点项目8个,完成投资5,341万元。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11.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17.31%。进一步完善布局调整,中高考成绩稳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明显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双减”工作成效显著,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3.29%。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56期,参训人数达1.2万人次。探索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及资源,成功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卫健事业稳步提升,扎实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地,12个项目监测指标全部完成。区人民医院门急诊及医技业务用房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健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全区615家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门诊统筹医保结算和异地就医购药服务,二级医疗机构医疗责任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常住老年人健康状况统计实现全覆盖,胜利街道园丁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家庭医生累计签约26.0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2.69%。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形势平稳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年围绕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1,571个,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1,362批次,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699家次。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夏季行动”“雷霆整治”专项行动战果丰硕,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家、市级示范模范单位11家、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创建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新增社区及配套机构6个,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社区工作者岗位薪酬待遇明显提高。“12345”平台全年受理各类诉求24,095件,解决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成立信访帮办代办服务机构79个,全年累计化解信访积案192件,中江花园、天泽园等12个小区办证难、回迁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化“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获评国家和自治区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家。债务风险有效化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坚决遏制债务增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资源,通过“资金+资产”“资金+资源”“项目审计+结清欠款”等方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成功申报财政部2023年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建制县试点,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监测平台内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再融资债券资金和自治区化债补助资金支出四个百分百的任务目标。

    一年来,我们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中,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136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1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妇女儿童、共青团、残疾人、工会、红十字等事业都有新进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质量强区、食品药品安全、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都有新提升,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这一年,每一份付出都有收获,每一点进步都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海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海拉尔区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没有达到预期,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市场信心还需要进一步提振。招商引资实效还不够突出,产业发展结构还不够合理,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中心城区首位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债务化解压力依旧较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在发现问题中直面矛盾、在解决问题中勇毅前行。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六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牢牢守住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红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高质量办好两件大事,用力抓好深化改革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方位提升中心城区多维首位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海拉尔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6%;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各项约束性指标达到更高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全力抓投资、扩消费、增动能,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凝心聚力狠抓项目建设。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增后劲、促发展的有效抓手,2024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37.9亿元。扎实抓好项目谋划储备,逐步形成“五个一批”项目建设模式,谋划储备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100.5亿元。精准把握最新政策导向,抢抓“机遇期”和“窗口期”,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一般债券、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成立重点项目专班,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二是精准发力促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2024年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20亿元。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围绕现代物流、机械制造、生态旅游等9条产业链,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优质产业项目。突出优质招商,紧盯“中字头”“国字号”等头部企业投资动向,力争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主动招商,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去”“请进来”,形成全员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的热潮。落实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强化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保障,打造全市最优营商环境。

    三是释放潜力提振消费信心。坚持把扩大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发展节日经济、展会经济、冰雪经济,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呼伦贝尔大饭店、海悦城盘活和华汇施工进度,持续发挥核心商圈引领示范作用,依托伊仕丹、大商友谊、龙凤新天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创新消费场景,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消费新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开展汽车、家电等商品促销活动,繁荣发展“夜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锚定俄蒙二手车出口消费增长势头,全面推进中俄蒙汽车园盘活,通过制定入园优惠政策、提升改造园区基础设施、引进大型检车线项目等举措,做优做强二手车交易市场,培植汽车销售产业新的增长极。规范消费市场秩序,推进质量强区建设,保障优质产品供给,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二)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推深做实“五大行动计划”,探索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产业发展路径,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效。

    一是聚焦增量增质,推动农牧产业加快发展。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累计达到8.6万亩。全力抓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蔬菜、瓜果、花卉等作物种植规模,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全面加强现代设施畜牧业发展,以哈克镇为重点,打造畜禽养殖、奶源供应、乳制品加工基地,加快推进扎罗木得智慧牧场建设,支持谢尔塔拉农牧场建成乳制品体验中心,打造三河牛产业示范区,积极申报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持续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深入推进种业振兴,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创建自治区级制种大县。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马铃薯全粉生产和呼伦贝尔农垦中央厨房等项目实施。以奋斗镇、建设办、谢尔塔拉农牧场为重点,推动打造近郊农村观光与农业种植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二是聚焦提标提效,推动文旅产业特色彰显。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围绕红色研学、绿色生态、银色冰雪、特色精品“四色”旅游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谋划实施哈克生态公园、房车营地、海拉尔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景区及周边环境。擦亮古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品牌,不断丰富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集文化创意、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街区,更好满足游客个性化品质化需求。以“十四冬”为契机,融合升级冰雪文化旅游,扩大“冬季英雄会”品牌影响力,带动冰雪旅游热潮。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广优质旅游资源,加强与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合作,传播海拉尔声音,讲好海拉尔故事。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感和舒适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坚决维护海拉尔旅游品质形象。

    三是聚焦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煤电能源、冶金化工、加工转化等传统产业,加强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华润雪花啤酒易拉罐生产灌装线搬迁改造、蒙拓农机智能化农牧机械研发生产与推广等项目顺利实施。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积极扶持和推动尚品众创·优客工场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海拉尔区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深挖冰雪资源优势,引进培育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打造冰雪运动、汽车测试、大众休闲娱乐等各类设施场地,精心谋划2024年冰雪产品冬季展销会、冰雪高端论坛等各类展会活动,让“冷资源”发挥“热效应”。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环境质量新提升

    践行“两山”理念,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让“草原明珠”景色更美、成色更足。

    一是加深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纵深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立源头管控和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燃煤锅炉“四气同治”,推进无组织排放、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项目建设,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强化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乡污水、农业退水“五水联治”,夯实河湖长制工作基础,持续整治河湖“四乱”问题,组织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河湖管理保护“春季”“秋季”行动,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粪污、工业固废、电子废弃物“六废共治”,加快固废填埋场和危废暂存点建设,严厉打击固体废弃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二是加强生态屏障保护。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系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协同推进的综合治理新格局。制定2024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接续完成“十四五”期间8,000亩任务目标。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展违规取用水专项整治,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持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跟踪检查,督导企业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计划开展人工造林2,400亩、低效林改造1,000亩。通过人工种草等措施,统筹推进沙化土地治理1,500亩。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完成草原鼠害防治4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万亩,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紧盯“双碳”“双控”目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及“十四五”节能规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探索实施防沙治沙和风光电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投产,持续推动蒙西水泥、双良能源、安泰热电等重点企业节能减污降碳技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碳汇交易模式。深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大节能降耗宣传力度,积极创建绿色机关,培育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以绿色生活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色,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四)坚持改革赋能、创新驱动,增强开放发展新活力

    着力激活改革、创新、开放三大动能,持续推动改革提效、创新提标、开放提质,不断增强发展牵引力、驱动力。

    一是高质效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政务监管规范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压减办事材料、提高办事效率。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和“综合窗口”服务水平,精准高效办理“12345”热线诉求。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深化农业农村、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群众。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惠企助企服务机制,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以改革的良好成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高标准推动创新。深入推进“科技突围”工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指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培育链条。深入贯彻落实呼伦贝尔市人才引育政策,积极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团队,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以“人才+产业”“人才+项目”为支撑,切实增强企业创新本领和发展动能。

    三是高水平扩大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完善口岸基础设施,谋划新增赴港澳台等地区旅游热点航线,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扩大农牧机械设备等商品进出口额度,力争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以上。高质量办好第二十届中俄蒙展销会,提升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对内开放力度,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加强与黑吉辽、呼包鄂等地区协同发展,吸引外地企业投资置业。配合推进海拉尔机场改扩建、“齐海满”高铁、“海拉黑”铁路前期工作,打造联通国内国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抢抓争设自贸区呼伦贝尔片区有利契机,依托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精心谋划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打造全域开放平台,实现互利共赢。

    (五)坚持区域协同、建管并重,塑造城乡发展新面貌

    围绕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一体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设施更全、功能更优、环境更美的“北疆精品城市”。

    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温暖工程”,加快改造城市供热管网,加大供热设备运行维护力度,开展“冬病夏治”供热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针对群众反映集中、问题突出的重点难点小区进行集中攻坚,健全完善供热应急保障机制,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建设,2024年计划投资2.2亿元,改造老旧小区58个。打通城市交通堵点,确保建设五道街上山路工程竣工通车。有序实施管网改造,更新老旧天然气管网18.43公里、给排水管网12.6公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二是提高城区建管水平。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重点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规范设置便民市场,营造整洁、干净、靓丽的城区环境。持续扩增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设施,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规范停车秩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卫保洁水平,加强市场化作业能力,着力解决好垃圾转运、冬季清雪等问题。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社区4个、示范小区21个。不断拓展城市服务功能,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打造智慧物业、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三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开展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衔接资金,推动18个计划实施项目落地见效。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谋划实施谢尔塔拉十队至二队公路改建、省道S510海拉尔机场路修复性养护工程。大力建设和美乡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村容村貌提质升级。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六)坚持改善民生、增进福祉,满足群众生活新期待

    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等民生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让教育资源更优质充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继续扩大幼儿园教育资源供给,力争实现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的年度目标。持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计划投资6.62亿元,实施河西幼儿园、南开路小学迁址改扩建等8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坚持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有效推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严查违规、变相违规学科类培训。

    二是让医疗服务更高效便捷。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依托医联体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精神疾病分院综合楼、呼伦贝尔博爱肿瘤综合医院项目实施。健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更多资源扩容下沉,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完整准确。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推行“医疗+康复+养老+临终关怀”一体化医养结合模式。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是让社会保障更健全完善。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完成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坚持把参保扩面作为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的托底工程,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事实孤儿及残疾人帮扶力度。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青年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环境。加强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努力降低养老、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现“老有所依、弱有所扶、幼有所养”。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启动东郊公墓新建项目,加快推进殡仪馆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七)坚持防范风险、筑牢底线,维护安全稳定新成效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履行“三管三必须”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城市燃气、建筑施工、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提升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推进呼伦贝尔国家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实训基地及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加强各类灾害预警监测,做好应急演练和人员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的“三不”底线。加强风险源头管控,严格落实财政资金审计监督和绩效管理,严禁变相违规举债,确保政府债务总量只减不增、风险可控。强化财税金融支撑,做到应减尽减、应征尽征,实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加快盘活闲置资产,不断拓宽化债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政府债务化解力度。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以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依法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妥善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是高效推进市域治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提升信访矛盾化解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盗抢骗、环食药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案例警示教育力度,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面对新征程上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按照区委十六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六个聚焦”,扎实推动“六个全力以赴”,不断提升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严格依法按程序作决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切实把政府诚信、担当、有为的形象立起来。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弘扬务实作风。端正发展观念,做到“七个摒弃”,牢牢把握执行力这一“生命线”,着力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强化有解思维,主动求新求变,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坚持实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让重实干、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在担当实干中拼出发展新天地。

    四是永葆廉洁本色。牢记初心使命,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急事难事当要事,真正做到惠民生、聚民力、守民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上率下持续纠治“四风”,扛牢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毅前行、踔厉奋发,奏响“智慧开放、生态宜居、幸福平安海拉尔”建设的绚丽华章!

    名词解释

    1.两件大事:是指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2.五大行动计划:是指市委五次二届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行动计划、农牧业增量增质发展行动计划、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行动计划、生态产业乘时顺势发展行动计划、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行动计划。

    3.完整居住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4.清四乱:是指清理整治河道治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

    5.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6.四个最严:是指在药品监管方面提出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项原则。

    7.五大安全:是指维护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工业安全。

    8.五个一批:是指谋划一批、争跑一批、招引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点项目。

    9.“四水四定”原则:是指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10.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是指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1.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以最新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2.千万工程:是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13.三管三必须:是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4.六个全力以赴:是指全力以赴抓好生产经营、全力以赴深化企业改革、全力以赴谋好发展、全力以赴抓好党建、全力以赴处理好各种关系、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

    15.七个摒弃:是指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摒弃“发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摒弃“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摒弃“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想法、摒弃“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摒弃“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摒弃“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

    16.“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指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三多”是会议多、活动多、外出多;“三少”是调研报告少、工作思路少、解决实际问题少;“三慢”是决策慢、行动慢、结果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