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691|回复: 0

[河南] 2020年平顶山市石龙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发表于 2020-7-14 1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7-14 10:42 编辑


    2020年平顶山市石龙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8日在平顶山市石龙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石龙区人民政府区长  甘栓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首先,我简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坚决做到内控外防、严防死守,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牢牢守住了“零确诊、零疑似、零输入、零扩散”的良好态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一是高位推进,依法防控。严格按照省、市“十个坚持”“十个最”要求,快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成立最高规格疫情防控指挥部,构建了职责清晰、协调联动、上下畅通的指挥体系,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建立综合调度机制,及时调拨防疫物资,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坚持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确保令行禁止、执行有力。二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和基层群众,英勇奋战、携手抗疫,共同构筑起“外防线”上的铜墙铁壁和“内防线”上的严密网络,构建了全闭环的人民防线。村村成立“护村队”,严格值班值守、巡逻巡查。实行了覆盖辖区的全封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输入风险。创新工作思路,对城区居民小区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精准排查管控,受到市高度评价。加强境外及国内重点区域、人员排查管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实行“十户联防”制度,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保障,关注民生。加强治安防控,维护社会秩序,健全物资保障机制,畅通物资运输渠道,加大对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兜牢维稳、医疗、后勤保障底线,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障通畅,社会秩序井然,社会大局稳定。四是统筹发展、促进防控。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因时因势制定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对预案,调整重点地区范围,严防输入,保持机制不变、人员不动、任务不减。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工作重点,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复学复课,截止目前全区46家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13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各类学校全面复学复课,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常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回归正轨,尽管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但4月份降幅明显收窄,呈现止跌回升、加快恢复态势。
          下面,我正式向大会报告年度工作。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三化”道路和“三区”建设协同发展,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石龙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增长扩投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关键环节,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夯实发展基础。深化企业大服务活动,坚持县级干部分包企业和项目制度,强化运行调控,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全年累计减税降费0.9亿元,促进银企合作,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1亿元。完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向上争取项目资金4亿元,54个计划项目完成投资37.6亿元,占全年目标的102%,其中建成产业类项目17个、城建类项目10个,投资23亿元的东鑫焦化技改、投资14亿元的棚户区改造等13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产业集聚区共实施工业类项目21个,其中9个新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炭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招商工作全面铺开。加快“三大改造”持续推进工业企业三大改造,实施项目18个,完成对标企业11家,贯标企业3家,64家企业实现上云,创建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3家,中鸿煤化获评“全国能效领跑”行业第一名、省“智能制造观摩优秀企业”“绿色工厂”。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1%。一产、三产协同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育特色种植养殖基地5个,投资1.6亿元的维泰农牧肉羊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基本建成。特色商业区各项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60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达14.8亿元,增长6%。
          (二)补短板促提升,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继续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健全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大胆探索、深入开展“夺旗争先”竞赛和“强基础、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等专项行动,全年减贫66户179人,最后3个贫困村顺利退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项政策精准落实。突出“两不愁、三保障”,狠抓各项政策到村到户到人。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贫困家庭学生实现应助尽助。继续推行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一站式”结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全面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和辅具适配,贫困残疾人残疾证免费办理实现应办尽办。累计改造危房119户,贫困群众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巩固提升群众饮水安全,实现城乡饮水同网同价同质全覆盖。带贫增收全面发力。谋划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4个、扶贫基地4个。全面落实奖补政策,发放产业、务工等奖补资金50.3万元。有效发挥金融扶贫四个体系作用,累计发放户贷户用小额信贷1067万元,带贫124户。光伏收益实现差异化分配,惠及10个贫困村受益112.17万元。落实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补贴1.2万元,助推贫困户发展增收。组织专场招聘会5场、开展技能培训20期,开发公益性岗位244个,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全覆盖。资金投入持续加大。全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76万元,较2018年增加1187万元,增长59.68%,继续保持总量、增速“双增长”,23个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基层基础持续加强。坚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包街道、县级干部分包社区制度,优化调整扶贫干部队伍,驻村第一书记全部由科级干部担任,基层扶贫力量得到全面强化。全面整改落实上级反馈的各类问题。强化政策宣传培训和扶贫领域作风整顿,持续打好社会扶贫、文化扶贫、基层共建、结对帮扶、志智双扶等政策组合拳,提振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致富信心,群众认可度持续提升。
          (三)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发展势能不断积蓄壮大。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完成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和人员调整全部到位。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顺利完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公布清单840项,实现率超85%。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较改革前减少85%,登记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40至86天,新增市场主体362家。统筹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社区实现集体经济全覆盖。开放招商成效明显。坚持大员上前线,绘制“四个图谱”,落实“四个拜访”,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新签约各类项目56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3亿元,增长90%,占市定目标的358%。创新动能加快培育。加快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建设,实施“招才引智”引进高层次人才22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创新平台1家,申报市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项。
          (四)重整治严管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保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高压态势,突出重点、铁腕治污、强力推进。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坚持四大班子领导定期不定期现场督导和重点工作交办督办制度,建立专家响应机制,对响应处置情况实行日通报、周排名。严格落实“六控”措施,强力推进“三散”治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13家企业如期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加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两个禁止”,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强化燃煤散烧管控,超额完成市定“双替代”任务。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全面落实河长制,健全河道巡查联防联控机制,完成石龙河生态治理和康洼、关庄等水库下游黑臭水体治理,严格管控生活污水直排,出境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其中9月份全省排名第一。土壤治理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加强工业污染管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处理,守护一方净土。生态修复步伐加快。实施搬迁村拆旧复垦和采煤塌陷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800余亩。编制绿色矿山治理规划,矿山修复治理130亩。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全民植树活动,完成造林1000余亩。
          (五)强建管促提质,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坚持功能完善、环境改善双管齐下,加快建设宜居石龙。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16个,完成投资11.5亿元,累计建设城市道路9.23公里,全年改建农村公路6公里、新修户户通31.6公里。省道520郏汝线石龙区南段、科技路东延、城市路网一期、二期等相继建成通车。观湖佳苑二期、三期全面完成,安置山高、张庄、大刘搬迁群众1300余户。安馨佳苑公租房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独立工矿区刘庄搬迁安置工程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强化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城管系统上线运行,健全完善“门前三包”联动整治和巡查机制,大力实施城市“四治”,违法建设、违规经营及非法广告等得到有效遏制。严格落实人居环境月观摩奖惩、红黑旗等制度,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场化运作实现农村社区垃圾日产日清,“厕所革命”稳步推进,累计完成农户改厕1895户,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六)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年财政民生支出5.3亿元、增长21%,占财政总支出的68.9%。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448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2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医保、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全年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灾救济、残疾人补贴和双拥优抚等各类资金550余万元。民生事业持续改善。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发展,改善提升6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开工建设第二幼儿园,教师待遇“三项津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服务,扎实开展“两筛”“两癌”免费筛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除搬迁村外21个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图书馆基本建成,文化馆正在加紧筹备。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基础信息依据。
          (七)重治理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防控风险隐患。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对非法集资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非法集资保持零案件。矛盾纠纷处理化解机制日益健全,玉兴花园等问题楼盘得到妥善处置,农民工工资依法得到清偿。持续强化社会治理。开展重点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守护群众舌尖安全。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任务,信访工作呈现“三下降一好转”良好态势,实现重要时段、敏感时期赴京零上访,被授予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市“赴京涉访治理先进区”“信访稳定先进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创建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细则精神,坚持不懈纠治“四风”,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全面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要求,持续营造了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8件、政协委员提案63件,办复率100%。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强化审计监督,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合法性审查制度,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等工作不断加强,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民宗、侨务、对台、史志、烟草、通讯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勇前行、在实干担当中增添信心、在统筹发展中备足后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砥砺初心、拼搏进取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人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指战员,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石龙区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产业结构性矛盾短期内仍无法扭转,创新能力不强,新生动能替代不足。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项目建设推进缓慢,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学的氛围、干的氛围、严的氛围不浓不厚,部分干部思想作风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主动担当、狠抓落实不够,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有待增强。民生领域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还需付出艰辛努力。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及区域治理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公共卫生体系亟待完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勇于直面问题,努力加以解决,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严峻。世界范围内,疫情持续蔓延,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尽管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任务依然繁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保持定力、科学应变,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一方面,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不断巩固防控战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捕捉机遇、主动应变,把握中部地区崛起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政策机遇,牢牢扭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持续激发全区上下晋位争先、干事创业的热情,咬定全年目标,坚定信心决心,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区委五届十次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聚焦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区目标,持续推进“三化”建设和“三区”协同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推动全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征程中奋勇争先、增光添彩!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今年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稳定经济增长。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基本任务,深挖潜力、综合施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在煤炭产业上做减法、在化工产业上做加法、在新兴产业上做乘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以智能化为引领的“三大改造”,引导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引领企业,大力实施超低限值排放改造,倒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中鸿焦炉机车智能化升级改造,支持瑞平水泥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生产提档升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坚持扩规模和优结构并重,推进主导产业链拓展延伸、聚变增值。抓住关键节点做好“补短板、强链条、扩规模”文章,推动煤化工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围绕打造尼龙原材料基地,重点抓好氢能源利用、氢产业发展等精细化工项目,加快东鑫焦化技改、宝鑫气体项目建设;围绕炭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抓好负极材料、活性炭等项目,加快弘海科技10万吨碳黑二期建设。引导建材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市高速公司建材基地、君安门窗加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陶瓷地板砖、装配式建筑等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尽快开工建设六方医药年产1500吨异丙胺和5万吨壳寡糖项目。积极引进智能物流,支持百邦物流网络货运平台做大做强。引导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建成汝风缘24MW风力发电站,力促国家电投40MW风力发电项目签约落地。
          持续推进载体建设。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炭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报批,加快形成功能匹配、集约节约、有序开发的空间布局。持续加大园区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工业大道贯通工程和炭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11千伏变电站等,完善产业集聚区供排水管网,加快推进分布式能源项目,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开发运营模式,尽快发挥实隆公司作用,强化园区建设管理,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引导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培育炭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园区支撑能力。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要抓手,抢抓国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政策机遇,做好项目谋划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搬迁改造、三大攻坚和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达产一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行动,放宽资源开发、交通、市政等领域投资限制,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全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116.5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29个,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倡导全民参与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投诉举报和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作用,深化“寻标、对标、创标”活动和重点领域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认真落实阶段性税收减免、延期缴纳或减免社保费、水电气价格优惠等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政策,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实现健康平稳发展。持续开展企业大服务活动,坚持县级领导分包企业、项目机制,着力发挥工业企业首席服务官作用,发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加快发展服务业。继续实施引进商贸类项目奖励机制。完善特色商业区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品牌步行街,促进传统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为突破口,加大物流企业培育引进力度,依托平煤铁路专用线,充分发挥百邦物流、欣茂仓储等带动作用,推动物流业扩大规模。丰富金融供给,积极引进金融、保险机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等在我区拓展业务,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服务外包、法律服务等专业性服务业,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二)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两不愁三保障”,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尽锐出战,聚焦剩余贫困人口,下足“绣花”功夫,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狠抓问题整改。充分发挥问题整改促脱贫攻坚成效提升作用,完善整改方案,压实各级责任,加强督导培训,确保整改实效。树立问题导向,完善入户排查、对照自查、交叉互查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问题整改自查排查,把问题找准找实,制定精准措施,紧盯目前正在整改的77条问题,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和第一责任人,逐一对账销号。开展整改成效“回头看”,聚焦已整改的294条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标准,开展督查回访,巩固落实整改成效,严控反弹。强化佐证资料管理,做到整改轨迹清晰、佐证有力、效果明显。建立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常态化督导机制,依纪依规严肃问责 “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切实提升整改实效。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党政联席专题会议及重点工作交办等工作机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抓好“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话脱贫、感党恩、谋发展”恳谈活动和脱贫攻坚“回头看”。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监测,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有效防控新发生贫困和返贫。
          切实提高脱贫质量。深化脱贫攻坚“夺旗争先”竞赛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推动高质量脱贫。严格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全面落实产业、务工等奖补政策,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积极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加强志智双扶,选树勤劳致富脱贫典型,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强化正向激励;加大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好光伏扶贫作用,进一步激活贫困村“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年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以上,继续高质量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全面补齐短板。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加大搬迁改造力度,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加快《石龙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尽快完成《石龙区总体规划(2017-2035)》报批,严格执行规划,牢固树立规划就是法的理念,强化规划执行的刚性约束。
          加快搬迁改造。积极探索搬迁改造新模式,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独立工矿区刘庄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安馨佳苑公租房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宋坪、张庄搬迁进度,坚持项目建设、旧村拆除和土地整理同步实施、协调并进,确保成熟一批、搬迁一批、复垦一批。完成山高、大刘搬迁扫尾善后工作,探索农村社区搬迁改为城市社区后的管理机制和办法,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住的稳、管的好。
          完善基础设施。围绕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年计划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8个,年度计划投资4.4亿元,建成省道520郏汝线改建工程,进一步完善特色商业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博奥路和兴龙路东延。
          提升城区管理水平。巩固完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好数字城管智慧管理平台和网格化管理作用,以治理“差、乱、污、脏”为重点,深化城区创建活动,强化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领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户外广告治理、街景整治、“双违”拆迁等专项行动,推进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实施高标准良田改造。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加大富硒产品开发、艾草深加工力度,支持康龙养猪、和家食品等项目建设。鼓励支持在乡、回乡农民开展“双创”活动,提升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能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运营制度。持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月观摩奖惩、红黑旗等制度,大力开展清路、清河、清田“三清”行动,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亮化美化等工作,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和户户通工程,不断优化农村道路环境。大力倡树文明乡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四)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化标本兼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联合巡查执法及有奖举报制度,完善专家研判分析响应机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持续治理“三散”、实施“六控”。抓好源头防控,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治理;持续推进建筑工地、道路等领域综合整治,有效遏制扬尘污染;强化城区燃煤散烧管控,完成市定“双替代”任务。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和入驻项目评审听证制度,巩固“散乱污”治理成果,进一步强化对砂石加工、散煤储运及涉煤企业的监管,推动或有序突出、或提档升级。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环境监控全覆盖,加大环保执纪执法问责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改善大气质量。
          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完善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加强工业企业排污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认真落实河长制,强化石龙河、玉带河、黑鱼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及管护,确保出境水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推进净土保卫战。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开展污染源整治行动,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管控,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处置工业固废,严防新的土壤污染。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南部矿区生态综合整治开发项目,对西南部区域进行综合整治,适时导入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广泛开展“送果树进农家”活动,推进城区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争创森林乡村和生态村。有序推进露天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恢复矿山生态功能。加快工矿废弃地复垦、搬迁村拆旧复垦和采煤塌陷区土地整理步伐,力争全年整理可利用土地2000亩以上。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动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多证合一”,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准入门槛。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业务办理全程电子化,深化全程代办服务,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应用,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区属投资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与政府脱钩市场化运作。严格预算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统筹做好“三保”、三大攻坚、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保障。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推进生态环境体制改革。配合上级完成生态红线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线控制划定工作。创新矿产资源产权改革。坚持开发和修复并举,以改革办法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生态整治,加快盘活矿产资源,释放资源效益。同时,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确保政府机构高效运转。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选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年力争落地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0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月推进、季督导、年考核奖惩机制,完善细化“四个图谱”,着力推进“四个拜访”,坚持大员上前线,围绕尼龙原材料,瞄准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炭基新材料等上下游关联项目和与我区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企业集中地区,加大驻地招商力度,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机构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在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项目招引上有突破。严格落实入驻项目评审听证制度,探索建立评审项目退出机制,紧盯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进一步完善签约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制,统筹运用专项督查和综合考评,不断提高招商实效。
          注重创新驱动。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着力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上有新突破。积极实施“招才引智”,完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用高素质人才的“聚合”为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大技术攻关,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产权保护、名优商标和质量奖创建意识,加强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民生实事,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国家稳就业工作意见,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医保信息化建设。落实完善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切实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推动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加强对生活困难群体帮扶,做好城镇职工脱贫解困。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政策,按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双拥优待抚恤金。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启用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高老年人养老水平。推进基层儿童之家建设,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工程,建成第二幼儿园,改造升级中心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园,加快观湖幼儿园建设,实施中鸿、许坊小学改扩建工程,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和职称制度改革,落实好“三项津补贴”,加快周转房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坚持必要的人员管控和健康监测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落实防控要求,引导全区群众做好个人防护,毫不松懈的抓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实现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服务区域全覆盖,加快推进中医院、市二院分院项目,筹建公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强化文化引领,促进文旅融合,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扬帆足球场建设,开工建设综合文体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把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创新城市社区治理,完善群众参与治理机制,健全“民呼必应”投诉即办工作体系,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信访稳定“三下降一好转”良好态势,加强信访法制化建设,依法妥善解决各类信访问题。抓好非法集资防范处置工作,巩固处非成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坚决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药品全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应急救援救助能力建设,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高质量编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国防和民兵建设,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支持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审计、统计工作,搞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抓好港澳侨台、史志、档案、烟草、通讯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责任担当,着力提高政府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定政治方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把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和法律顾问制度,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坚决做到守信践诺。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监察监督,认真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切实改进作风。锤炼“开放包容、敢闯敢试、永不服输”的石龙精神,坚持把能担当、敢担当、勇担当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工作常态和前进姿态,强化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用改革办法和创新理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严肃问责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倡导务实作风,埋头苦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让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务实肯干进一步成为石龙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和风向标。
          (四)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强化重点领域、部门、项目和资金监管,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勤俭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旗帜指引方向,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为早日建成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区、助力全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贡献石龙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