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148|回复: 0

[北京]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27 10:12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常住居民I

    203

    主题

    247

    帖子

    4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05
    发表于 2020-5-21 15: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5日在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海淀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曾  劲

    各位代表:
      我代表海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团结奋斗、拼搏进取,深化落实“两新两高”区域发展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全区上下全力以赴、连续奋战,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状态推动各项工作,阅兵保障、群众游行、联欢活动、群众观礼等任务落实精准到位,城市安全运行,市容清新明亮,游园丰富多彩,为庆祝活动精彩呈现、圆满成功贡献了海淀力量。国之大典极大地激发了全区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极大地凝聚了团结奋斗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的使命担当。我们还圆满完成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男篮世界杯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迈上7000亿元新台阶,增长7%,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继续保持全市首位,支撑引领首都发展的作用更加彰显。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5%。质量效益继续提升。
      ——城市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保持城六区最优。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通过“接诉即办”累计解决10万余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处于1%以下。社会安全稳定。
      (一)突出规划引领,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深入贯彻新版北京城市总规要求,优化城市功能,加强精细治理,城市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规任务加快落实。分区规划获市政府批复,编制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香山中心区保护建设规划等。完成全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街镇责任规划师制度,组建“1+1+N”责任规划师团队。启动城市更新市区量级“种子计划”,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五道口启动区向群众开放。三山五园地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实施东西红门荷叶山地区、东西水磨地区环境整治改造。香山地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拆除违法建设32处、1.2万平方米,缆线入地6.2公里,高品质绿化22万平方米。强化市委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建立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长效管理的制度框架,依法稳步推进“大棚房”、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建别墅、绿地认建认养及公园配套用房出租等专项清理整治。
      疏解整治促提升成效明显。27个专项任务全部完成。其中,按照场清地净标准拆除违法建设216.9万平方米,整治提升背街小巷110条,治理开墙打洞210处,占道经营等实现“动态清零”,“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计划加快实施,新建和升级改造各类便民商业网点80个,累计建成22个社区商业e中心,40%的社区实现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甘家口大厦在全市率先实现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群众对专项行动的满意度保持在95%左右。
      “大城市病”治理深入推进。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检查重型柴油车11万辆次,持续开展施工、道路、裸露地面等扬尘综合整治。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统筹实施“水清岸绿”提升计划,三山五园互联互通水网格局初步形成,北部地区实现局部水体循环,实施60个单位自备井置换,全面落实河长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加强留白增绿和大尺度绿化,新增造林绿化2600亩。开展交通综合治理,保障京张高铁顺利通车,地铁13号线拆分工程启动,16号线征地拆迁基本完成,19号线、12号线、昌平线南延全面施工,香泉南路、五路居东路等道路建成,10项疏堵任务完成,永丰北环路等“断头路”打通,上地-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路侧停车管理改革全面实施,区交通委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强化垃圾治理,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覆盖率69%,建成大件低值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13处、商品类再生资源网点326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断完善,四季青、南安河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良好,大工村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主体完工。
      “大城管”体系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管理问题整体呈下降趋势,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首都环境综合考核排名位居前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加快实施,形成“1+1+2+N”总体框架,试点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交通视频图像智能应用平台大幅提升了交通执法效率,生态环保监测基站实现了对空气质量、目标河湖水体的实时监测。
      以“创新合伙人”理念构建区域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认真做好驻区单位服务。全面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创建工作。先后与延庆、怀柔、大兴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坚持把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作为分内事来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结对地区全部脱贫摘帽。
      (二)坚持稳中求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着力推进创新发展。
      加大投资补短板、优供给力度。扎实推进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高精尖产业等领域重点工程,预计建安投资310亿元,增长3.6%左右;出台提升消费能级提高生活品质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消费提质增效,预计市场总消费7686亿元,增长10.5%左右,总量居全市首位,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2400亿元,增长3.5%左右。
      加强高精尖产业组织,优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压舱石”作用显著,产业融合发展、迭代升级,信息、科研、金融、教育等主要行业增加值占比七成以上,经济增长贡献超过八成。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64%、申报材料数量压缩70%。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区级事项网办深度实现新提升。在全市率先开展不动产交易、企业开办等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登记注册全流程优化升级,企业开办全程网上1天办、全程服务“零见面”。在全市率先开展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按需速办”工作。营商环境保持全市引领地位,为国家、首都营商环境大幅跃升作出重要贡献。全面落实国家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切实让企业得实惠、为经济增后劲,预计全年减免税费450亿元,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5亿元,增长0.1%。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新突破,设立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续贷中心——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累计快捷审批企业续贷申请325笔、20.3亿元,时限整体压缩70%以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设立科技创新空间资源基金、股票质押担保基金等,深化“股+债”纾困体系,成功化解部分优质上市企业大股东的流动性风险。
      以“一号议案”办理为契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速。对全面破解整建制农转非难题作出系统安排。24个保留村村庄规划抓紧编制。加强集体产业定位和项目导入的区级统筹,科学城北区10个集体产业项目启动。制定实施科学城北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1个村庄通过市级验收。我区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先进集体”。
      (三)持续聚焦发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迈进新阶段。优化创新治理体系,组建中关村科学城管理机构,发挥组织服务优势,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强化。按国家实验室标准推进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智源研究院遴选一批智源学者,组建一批联合实验室,量子研究院首批研究人员和科研设施到位,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微芯边缘计算研究院、海华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科技部评审。面向底层技术,成立开源芯片源码创新中心,RISC-Ⅴ芯片创新生态加快构建。设立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首批11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打造智友天使学院、前孵化创新中心等一批平台。
      高精尖产业发展壮大。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市区协同、跨部门联动,跟进服务146个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实施,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2.6万亿元,增长10%以上。出台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推进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5G核心芯片研发和产业发展,大信息产业的总体规模和引领优势进一步巩固。支持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医疗企业发展,百放孵化器等一批项目和平台落地,医药健康产业新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引进国家智能制造系统创新研究院、中广核铀业等一批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17个科技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 2019男篮世界杯实现全球首次国际顶级赛事5G+8K转播。在全市率先出台数字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北京市精品游戏研发基地落户中关村科学城数字文化产业园,预计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增长20%左右。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出台升级版“海英计划”,实施科技企业创始人“薪火共燃”培育项目。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启动国际青年创业平台和海外院士创新港建设。实施标准创新领跑计划,出台支持标准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营水平,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用,支持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首个金融科技主题楼宇——融汇国际大厦运营,新增上市企业23家,上市企业总数、新增上市企业数、科创板申报受理企业数、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均居全国地级市(区)首位。成功举办2019中关村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论坛的规格层级、内容形式、国际影响力等实现了全方位提升。
      创新空间布局优化拓展。建立高精尖产业用地“1+3”政策体系。学院路北端、永丰相应地块、东升科技园二期集体自持产业用地等完成供地,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启用。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区定位,北大西门片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硅谷电脑城整体改造进展顺利。科学城北区医谷产业园等18个重点项目开复工175万平方米,全年竣工28万平方米,北清路沿线城市设计完成。
      (四)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改善民生,33项区级重点实事全部落实。
      深入开展“接诉即办”。制定实施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接诉即办”工作方案,建立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关键指标的考评体系。加强高位协调调度,围绕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强化主动治理,持续开展地锁清理、机动车停放等专项治理,各街镇、各部门服务群众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接诉即办”工作年度综合考核成绩居城六区首位。
      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帮扶1.5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连续6年获评北京市“充分就业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9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成运营,在西三旗、北下关和曙光街道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和星级评定。对416户困难家庭开展个案帮扶。全区城乡低保标准上调至1100元/人·月,增长10%。
      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5697套,面向保障家庭、企业人才分配公租房7589套。启动悦秀园等13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持续开展农村4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完成813部电梯隐患治理,老楼加装电梯开工283部、完成102部。
      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启动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区行动计划,出台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5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路径。优化扩大教育资源布局,一零一中学、中关村三小等30余所优质中小学牵头开展集团化办学,已覆盖区内126个校区,特别是北部各镇均有优质教育资源进驻。加强合作办学,与北师大在西三旗成立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与北京铁路局合力提升羊坊店第五小学内涵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实施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
      健康海淀建设成效显著。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区创建,高分通过国家级暗访检查,7个镇全部获评“国家级卫生镇”。扎实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取消了医用耗材加成,降低了部分检验项目价格,417家医疗机构参改,共调整规范6621项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医联体体系。建立653支家庭医生团队,累计签约123.8万人。新建9个急救站,呼叫满足率由75%提升至94%。新建、更新100套全民健身设施。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组织开展“壮丽70年 筑梦核心区”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香山革命纪念地正式对外开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了“海淀 创新永远在路上”等一批有影响、有思想、有深度的新媒体产品。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原创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全国巡演,并作为国家文化精品剧目赴俄罗斯交流演出。举办亚洲数字艺术展、2019中关村舞蹈节。积极推动一批实体书店落户,广泛开展“书香海淀”全民阅读活动。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惠及群众500万人次。海淀博物馆新馆项目扎实推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进一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在航天二院大力支持下,区属永定路街道组建并有序运行。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完善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对社区填报表格进行专项清理规范,开展社区会客议事厅试点工作。圆满完成53个村委会、578个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平安海淀建设,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信访矛盾调处化解,积极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区三类可防性案件、电信网络诈骗和盗窃非机动车等警情同比大幅下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测评24个季度居城六区首位。
      区档案馆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人防、防震减灾、气象、残疾人事业等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接受市委巡视,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全方位检视差距不足,制定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505件,健安西路路侧停车等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以解决,勘测处宿舍危楼解危等一批难点问题取得突破,全面开展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创建,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认真落实机构改革方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职能配置,顺利完成区级机构改革和街道、试点镇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整治“四风”问题,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严治政、提升效能,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大驻区单位等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海淀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区域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政府工作还有不足:一是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紧平衡特征更加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加快培育。二是科技创新能级还不高,全球领先原创成果还不多,硬科技创新和关键底层技术突破有差距,创新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尚未完全适应创新主体需求,组织服务优势发挥不充分,干部的本领能力需要增强,服务效能仍需提升。四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薄弱,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持续加大力度。五是城市治理亟待加强,城市功能尚有诸多短板,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工作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牢基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做好2020年工作,区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5个牢牢把握”的工作要求,明确了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我们将一以贯之抓落实,接续奋斗向前进,在首都发展全局中展现海淀担当。
      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深化落实“两新两高”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确保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海淀新发展。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2019年持平略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增长10%以上;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能耗、水耗和空气质量改善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精治共治法治,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构建更加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在新型城市形态构建上取得新进展、亮出新形象。
      高标准做好“四个服务”。突出抓好长安街沿线、钓鱼台周边、玉泉山周边等重点地区的安全保障、空间管控和环境治理,努力营造优良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与驻区单位发展的全方位、深层次对接。确保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九连冠”,推动双拥共建、军民融合迈上新台阶。落实与兄弟区签署的框架协议,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全力服务和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深化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助力结对地区形成脱贫长效机制。
      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高标准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入研究区域发展重大问题,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推动“两新两高”区域发展战略再深化再落实,努力把城市规划好、发展好、治理好。抓好总规任务落实和分区规划实施,加强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和专项治理,严守“两线三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抓紧编制控规和保留村村庄规划,建立健全覆盖全域的规划管控体系,完善全过程、精细化控规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街镇责任规划师作用,开展“城事设计”等活动,精准指导各街镇规划实施、环境整治、街区更新等工作。加快重点片区城市更新步伐,有机织补城市功能,继续实施城市更新市区量级“种子计划”,推进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建设。
      继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持疏控并举、整提并重,统筹实施25个专项,力争形成综合效应。深化疏解,重点推动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散乱污”企业整治“动态清零”,配合做好市属单位疏解搬迁。强化治理,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大力推进基本无违法建设街镇、社区(村)创建,持续推进背街小巷、开墙打洞、群租房等专项整治,加强安全隐患突出、人口倒挂、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社区(村)综合整治。优化提升,年内70%以上的社区实现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引导推动一批低效楼宇改造和业态升级,加快实施“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计划,全面开展五塔寺地区综合改造,鼓励支持市属国企统筹改造自有低效用地。加强察访核验,提升群众满意度,坚决防止反弹新生。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开展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治理,巩固“无煤化”成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快建设永丰调蓄水厂、温泉供水厂,完成50个单位自备井置换和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启动稻香湖再生水厂扩建、翠湖再生水厂提标、永丰再生水厂改造,推进周家巷沟、五一渠等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统筹河湖水系循环补水,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建成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推动土壤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更加注重打造连片成规模、连通成体系的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1626.7亩。
      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地铁12号线、16号线、19号线、昌平线南延等轨道线网建设。实施西外大街西延、上庄路北段、邓庄南路西延等道路工程,新增道路通车里程8公里。完成5项疏堵工程,打通一批“断头路”,继续统筹实施总量300万平方米的道路大中修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改善提升京张高铁清河站周边、上地等地区综合交通环境,加强学校、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加强静态交通建设管理,挖潜新增停车位5000个,探索错时停车、车位共享、智能管理等模式创新,巩固路侧停车管理改革成果,提高停车管理服务水平。构建高效绿色出行体系,推进公交线网调整,加快慢行系统建设。
      破解垃圾处理难题。落实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社会宣传发动,聚焦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等关键环节,着力形成全民行动声势。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垃圾分类。着力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严厉查处垃圾混装混运。大力推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围绕大件低值和商品类垃圾两条主线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大工村建筑垃圾综合处置设施建设,做好现有设施的运行监管和再生产品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渣土运输规范管理,加强建筑垃圾综合监管。
      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围绕信息多元化、流程极简化、运行智能化,完善“大城管”工作体系,动态优化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办法,坚持常态化管理、个性化体检,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公厕改造提升。发挥好街巷长、小巷管家等作用,深化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开展城市清洁日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方位提升区域环境秩序水平。加快“城市大脑”实施步伐,建设AI计算中心等基础平台,重点推进上地、中关村西区等物联网建设试点,围绕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拓展科技应用场景。
      (二)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全面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完善中关村科学城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的平台作用,优化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模式,建立市区两级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依托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统筹能力和创新服务供给能力。在梳理评估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创新发展实际需要,修订完善现有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深化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积极推动首批实践案例落地,以“点”的创新实现“块”的突破,继续当好改革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强化基础前沿布局。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创新方向,紧密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校院所,做好国家实验室等“创新重器”的落地服务。推进已落地的新型研发平台加快团队建设和研发进度,形成新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突破成果。做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筹建,持续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建设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聚焦通用高性能芯片设计、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医学影像、航空航天等关键技术,实施底层技术创新布局方案,遴选优势团队,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前沿产业集群。支持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上实现更大作为。深入推动科技应用场景建设,以应用需求支撑新技术新产品供给。
      以更大力度加强高精尖产业组织。以大信息、大健康产业为主导方向,以科技服务业为关键支撑,紧抓细分领域和高价值环节,发挥高精尖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完善产业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制导,加强产业组织和企业培育。进一步做优大信息产业,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产业上加强系统布局,实施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全区5G网络规模化部署,加强5G基带芯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紧抓5G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医药健康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切入点,培育爆发点,推动大健康产业在更大格局中蓄势突破。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打造符合海淀功能定位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化企业服务,常态化回应企业需求,拓展政策和服务覆盖面,落实好市区两级服务包,注重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战略融合,增强企业黏性。发挥文旅集团市场化平台作用,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增长15%以上。发挥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持续推进消费升级,改造重点商圈,打造特色街区,繁荣夜间经济,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市场发展。围绕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和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把科学城北区作为创新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打造新型城市形态范例。高水平制定新一轮开发建设计划,编制好控规和各专项规划,做好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加快北清路沿线改造提升步伐。抓好翠湖科技园等相应地块的供地工作和永丰相应地块、北大科技园的一级开发,全力推动北京协同创新园、创客小镇二期、西北旺X5地块等“一镇一园”项目开工,加快医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临山、滨水保留村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丰富创新创业空间,赋予新型城市形态独特内涵。基本完成南玉河、西北旺新村、北安河、辛庄等村庄腾退搬迁。推进稻香园中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加快教育、医疗配套设施建设。大尺度谋划蓝绿生态空间,进一步提升科学城北区城市颜值。
      优化创新“雨林”生态。持续推动产业与空间高效匹配,落实好高精尖产业用地“1+3”政策,提升空间资源对产业变革、技术迭代的弹性适应。加快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推动交通、景观、空间等功能要素与科技创新高度耦合,打造科技创新轴线。东升科技园二期项目实现开工,东升科技园三期实现上市供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全面优化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重点引育一批突破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更好地发挥第三方专业力量的服务和资源优势,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服务创新创业。与国际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加强合作,提高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完善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引进国际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优化创新基金系,在耐心资本、科学家基金培育上取得新成效,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性投资。抓住创业板新三板改革等契机,为企业提供从挖掘、筛选、培育到上市的全流程综合性服务,全面助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深入推进企业续贷中心建设。深化纾困体系,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提升国际交往和国际创新合作成效。高水平规划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全力办好中关村论坛。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实现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双提升。以市场化方式探索在国际科技创新先进地区搭建国际化资源整合及项目组织实施平台,加速集聚国际化创新要素,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支持驻区机构与国外机构、跨国公司共建实验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三)对标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着力改善民生福祉。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兜底线、强基础、提品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民生工作成效淬炼区域发展成色。
      做好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和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巩固充分就业区成果,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精准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启动区属儿童福利院建设。拓展多元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深化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工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持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3500套,做好公租房配租,稳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开展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试点工作,做好老楼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隐患治理。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海淀的“命根子”,要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实施好教育强区行动计划,擦亮海淀教育“金名片”,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增加学前教育学位9300个,着力提升办园质量。优化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等办学模式改革,实施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4000个以上,加强新优质学校、新品牌学校、潜力学校建设。加快北部国际学校和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加强校长培养基地和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提高教师荣誉感和职业“含金量”。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建设智慧教育。全面打造平安校园。
      深化健康海淀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全国健康促进区,整体提升区域卫生环境和居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协同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综合监管等重点改革任务。持续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国际化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院前急救站建设。加快推进曙光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部医疗中心、苏家坨中心医院等重点项目。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深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设更多体育设施,充分动员社会力量,高水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好“一刻钟健身圈”。发展冰雪运动,服务保障首体、五棵松等冬奥工程建设,筹办好冬奥测试赛即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加快实施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计划。
      深化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香山革命纪念地红色资源,深化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继续实施文化精品培育工程。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实施系列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支持实体书店、博物馆、美术馆发展,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挖掘文化资源和内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人文社区建设,彰显海淀独特的人文气质。统筹大运河、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海淀段建设,持续落实三山五园地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东西红门荷叶山、东西水磨等地区环境整治改造,推动香山中心区环境品质再提升,服务保障好故宫北院区等重大项目。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贯彻落实全市街道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抓好“赋权、下沉、增效”,着力提升街道统筹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动员能力,建设文明、活力、宜居、平安街道。深化“吹哨报到”改革,完善“接诉即办”机制,突出主动治理、系统治理,树立到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对群众诉求闻风而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事。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将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纳入社区治理范畴,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共同参与的议事沟通、协同治理机制,集中解决物业服务突出问题。办好社区议事协商多种平台,完善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发动更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持续推进平安海淀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机制,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化解,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加强“两站一队”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
      (四)狠抓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整体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在新起点上持续巩固提升、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让企业和群众更满意、更方便、更有获得感的措施办法,始终走在首都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前列。继续推进“一网、一窗、一门、一次”改革,梳理更多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深化“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在移动服务端持续增加网办服务事项,拓展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积极探索“智能+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构建分级分类服务、普惠式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的企业“大服务”工作体系,完善企业“接诉即办、按需速办”和“服务管家+服务包”长效机制。深化“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推进“互联网+监管”,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
      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职责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机构内部深度融合,形成“化学反应”。优化街镇体制机制,完善街镇职责清单制度。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执法力量向街镇下沉。全面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构建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相适应的国资布局体系。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促进科技服务业提质增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强化成本控制和绩效导向,实施预算全面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向农村地区配置更多关键发展要素,全面提升农村改革发展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整建制农转非。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管护标准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驻区高校院所农业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中关村”发展,支持推动首农-拜耳示范农场建设。
      各位代表:履行好政府职能、完成好全年任务,我们必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区政府系统要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狠抓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努力在国家和首都大局中作出海淀贡献。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进一步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努力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创建中形成海淀范例。要坚持不懈改进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解难题,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努力巩固好风清气正的海淀政治生态。要持之以恒狠抓落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本领能力,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对科技创新前沿保持高度敏感,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努力标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海淀高度。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化落实“两新两高”区域发展战略,确保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