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831|回复: 0

[重庆] 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发表于 2020-4-30 15: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9日在重庆市万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卢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万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万州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新时代重庆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赋予重庆新的重大使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万州工作,陈敏尔书记在全市“两会”期间参加万州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万州工作作出指示批示,给予我们巨大鼓舞、莫大鞭策。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区委安排,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着力稳住经济基本面、社会基层面,“两化”先行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工作更有底气、更有态势、更有成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增长0.5%,社零总额330.9亿元、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4亿元、增长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171元和15864元、分别增长9.1%和10.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
      ——“一心六型”稳健起步。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持续发力,建立“1+7”工作体系、8项工作制度和“一心六型”项目库、事项库,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推进“一心六型”两化路径,首批78个项目、62个事项完成投资40.8亿元,开启建设“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城乡“双亮”竞进开展。创新开展镇乡亮山地高效型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和街道亮社区服务、亮社区美景活动,有力推动了“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落地落实,既亮出了群众的获得感、又亮出了干部的成就感;既转变了机关作风、提升了服务意识,又践行了群众路线、创新了基层治理。
      ——服务全局献计献策。紧扣全市“一区两群”发展重要部署,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区委领导下深入开展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6个专题研究,形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年来,我们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并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工业经济回升起势。以国家级经开区为主战场,着力现有企业抓提质增效,迪康长江等13家企业完成技改扩能,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10个,生产率提高20%;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成果转化,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10家,37个新产品实现产业化、新增销售收入13.4亿元。着力项目建设抓开工竣工,金龙铜管轨道交通用贯通地线等20个重点项目开工,苏美达长江制衣等2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着力降本减负抓扶持服务,出台降低制造业成本10条措施,为企业减税10亿元、社保降费7.9亿元、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5200万元;全面走访民营企业,解决重点问题86个,促进工业投资20亿元、增长21%,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7户。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5%,五大重点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8.7%,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达到25%;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6.2%和55.2%。
      商贸物流稳中向前。把握消费新需求,积极推动商贸流通业升级发展,新增限上经营主体123户,销售额超10亿元商贸企业达到9家,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1%、11.4%。成功举办首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带动10个区县销售柑橘100万吨、收入49.3亿元。大力开展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啤酒节等活动,实现会展收入46.6亿元、增长21.4%。三峡国际农产品集散基地等加快建设,友豪万商城开业营运、入驻商户1000余家。开通陆海贸易新通道万州班列,持续运行“蓉万”“西万”班列,新田港一期工程、现代综合物流中心一期建成投运,中通快递渝东智能科技产业链园区等落户万州,全年货物周转量476亿吨公里、增长10.2%。
      文旅产业态势良好。闪亮登场全市“双晒”,精彩呈现“万川毕汇、平湖之州”独特魅力。第二届世界大河歌会唱响人文之美,U22国际足球赛赛出“中国足球福地”美誉,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幅提升。精心营销“畅游三峡·万州出发”,“百万游客打卡万州游三峡”大型旅游活动走进香港、澳门和济南、南京、宁波等地,万州平湖夜游及至云阳沿线“水上巴士”持续升温,万州机场晋升“百万级”机场,全区年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增长16.6%,旅游综合收入150.9亿元、增长35.2%。渝万传媒等文创产业活力显现,营业收入增长160%,全区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12.6%。
      二、坚持推进高水平开放,着力招商安商深化合作,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激发“走出去”的动力,组建“6+1”招商工作组,强化领导挂帅重点招商、专业队伍常态招商、各级干部主动招商,逐步形成人人关心招商、参与招商、支持招商的良好氛围,28名区级领导、312名干部走出万州,奔赴大江南北,拜访对接企业785家,开展招商推介活动36次。增强“引进来”的活力,开展科处级干部招商培训,强化“懂你”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库和目标企业库,强化精准招商;设立上海、南京、宁波、广州4个招商点,强化驻点招商;出台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强化以商招商,招商成功率有效提高。全年签约投资项目85个,协议资金312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月星万州环球港、香港铜锣湾广场等一批项目落户万州。
      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务实推进,实施对口支援项目75个,争取无偿援助资金1.4亿元;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支洽会”,万州签约项目协议投资197亿元;建立川渝合作达万协作“1+5”工作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流园区共建共享、文旅农合作等事项积极推进。开放平台、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保税区建设提速,预签约企业12家;万州机场新增1条国际包机航线,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15万人次、出入境突破5万人次、达到口岸开放客运指标标准。对外贸易逆势增长,新增备案企业21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0亿元、增长17.6%。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服务机制,8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办理,项目审批时间缩减50%以上,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达到12.1万户。推行“企业动嘴、我们跑腿”,建立招商项目“谁审批、谁代办”工作机制和项目建设“五个一”推动机制,招商项目开工42个,到位资金151.7亿元,威科赛乐半导体芯片等1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初显,252家国企关闭出清35家、优化整合为25家区属一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增长21%。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8.9%。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成生态环保等8个重点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举办企业中秋恳谈等座谈会,加强政银企互动,营造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亲商安商良好氛围。
      三、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体推进规建管精细化,城市品质、社区颜值不断提升。
      城市功能完善起来。完成城市双修总体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规划编制。郑万高铁、南环高速、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万一中至驸马片区库岸及消落区综合整治工程等41个项目启动实施,高梁入城大道、长岭新城区主干道、长生河南大桥、杨柳水厂、移民广场地下停车场等11个项目建成投用;牌楼长江大桥顺利通车,靓丽“颜值”成为长江最美“航标”,“万人踩桥”踩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建成海绵城市6.8平方公里,新建和改造城市路网42.1公里,99个城市价值提升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
      城区形象靓丽起来。精致打造“一江两岸十六景”,彩泉映乐广场、樱花渡体育公园一期基本完工,南门印象、渔聚红沙、三生云廊启动改造。清理闲置土地310块5120亩,植入文化、融汇美学,提升龙宝河、心连心、天海苑、王家坡等社区公园、街心游园7个,升级绿道绿廊23条,改造节点景观30处,栽植鲜花300万株,新增绿地37万平方米,“一桥一堤两山”亮化为山水增色、为夜景添彩。创新开展城市“双亮”活动,街道社区比学赶超、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打造“苗圃巷道”“船员宿舍”等社区美景60余处,亮出了好成效好作风、好机制好氛围。
      市容秩序规范起来。创新建立“多勤联动”机制,公安、城管、交通、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单位参勤,11个街道协同,强化“马路办公”“五长制”,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取缔规范占道经营摊点3258个,清理违规户外广告2454块,纠治交通乱象4640起,创建市容秩序示范街18条,一批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广泛开展深度清洁行动,清洗道路护栏、人行通道,清理卫生死角700余处,道路机扫率达90%,环境卫生日益干净起来。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屡禁不止的违建入手,重拳出击、强制拆除救兵城社区7栋违建,达到拆除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全年消除存量违法建筑38.2万平方米,赢得广大群众真心点赞。
      四、坚持干起来、实起来、比起来,创新开展农村“双亮”活动,乡村振兴不断推进。
      “亮”出了脱贫实效。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完成巡视、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深度贫困镇脱贫攻坚项目序时推进,19个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出列;实施水利部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45个,争取帮扶资金2.3亿元;创新开展“三师入户”“国企进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新减贫460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1%。投入1.1亿元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消除“空壳村”272个,打造“三社”融合发展示范点15个。升级改造干线公路650公里,完工“四好农村路”1253公里。
      “亮”出了产业发展。坚持产业先行、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新建标准化产业基地7.9万亩,改造经果林1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总产量49.5万吨;建成生态猪养殖单元200个,新增生猪产能25万头;有机肥替代化肥3万亩,化肥、农药分别减量188吨、12吨;打造“三峡天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创新“六统一”营销模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培育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家庭农场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5个,万州红桔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产品,龙驹镇龙溪村获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
      “亮”出了田园乡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甘宁古树别院、龙沙晋家院子、梨树新湾院子等美丽乡村示范点81个、美丽庭院1500个。深入推进“三清一改”,清理垃圾、农业废弃物5.1万吨、沟渠1.9万公里,完成农村改厕3.8万户。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扫干净、摆整齐、改陋习”日益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农村环境卫生、村民精神面貌“双促进”“双提升”。
      五、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深化“枫桥经验”万州实践,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深入。
      创新推行“楼栋工作日”,走进社区、贴近群众。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经费和人员保障,落实专项资金1654.6万元,增配社区专干217名。三级党员干部坚持联动包片走访、现场办公接访、走街串巷下访,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零距离”“面对面”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区级领导干部现场办公76次,解决突出问题230个;广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楼栋,接待群众7000余人次,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楼栋工作日”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等媒体报道。
      探索开展“三治”联动,共建共享、树起新风。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创新开展“律师驻所”,建成公共法律三级服务平台,推动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警、律联动调解纠纷300余件,法律援助2000余件。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四事五议”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实施环境整治、公共设施修复等事项1000余件。打造“家和服务站”“芬姐暖心室”等调解疏导平台,成为群众情感联络站。出台文明市民“十不”规范,“向上向善、德润万州”“五好楼栋”“最美楼栋长”等活动大力开展,涌现出袁玉兰、王朝伟等一批道德模范,邻里家庭更和谐、社区楼栋更和顺。
      深化平安万州建设,人民安宁、社会安定。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迎大庆”集中攻坚行动为主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消除重大风险点104个,成功承办全市事故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深入开展“四重问题”集中攻坚、“4+3”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化解市区两级突出信访问题224件。坚持打防结合立体管控,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社会治安挂牌地区整治、黄赌毒专项整治,打掉黑恶团伙15个,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深入推进,实施石桥河综合整治试点等水质提升项目13个、投资3.4亿元;三级河长常态巡河、整治突出问题157个,21条次级河流水质稳步提升、监测断面Ⅲ类水质占比94.1%,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26.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和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3.5%、68%。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1.2%,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万州蓝”成为美屏。
      公共服务持续完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类项目竣工25个,新增公办幼儿园24所,文德初中、南京小学、万泉小学建成招生,高考重本上线率稳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面惠及群众,获批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三峡中心医院成为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与11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集团,全面托管龙驹镇中心卫生院,6家二级医院与32家基层医疗单位建立医共体,55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大街小巷激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儿童广播剧《“事儿妈”宋小娥》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峡移民纪念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山钟楼、瀼渡电厂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文艺名家工作室”3个,打造特色文化服务中心8个,举办“希望的田野”“爱在万州”等文艺进基层活动240余场。
      民生保障持续强化。2019年度三峡后续项目38个全部开工,获批补助资金7.8亿元,完成移民精准帮扶项目39个。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7%。五大社会保险参保307.7万人次,发放各类社保待遇75.8亿元。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资金5.1亿元。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18个,改造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点4个。实施旧房整治5000户,完成棚户区改造2600户,新配租公租房700套。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全面推行公交车1小时优惠免费换乘。双拥工作扎实开展,建立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投入10.4亿元实施重点民生实事17件,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机关事务、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审计、统计、修志、保密、档案、新闻、邮政、供销、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全面落实。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提请区委常委会研究重大事项21项。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满意及基本满意率99%以上。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基层减负年取得明显成效,区政府文件、会议数量分别下降42.1%、46.5%,干部作风不断改进。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埋头干、创新干,干得很坚定、干得很充实,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沉心静气、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区监委监督和各方支持的结果!在此,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万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万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前进的道路充满希望但并不平坦,我们清醒看到,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5项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工业经济比较薄弱,新兴产业较为滞后,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韧性不强的问题还需下大的功夫;新旧动能转换乏力,创新要素集聚不足,产业能级不高,城市集聚辐射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生态保护压力较大,民生领域欠账较多,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营商环境还需大力改善,少数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干事创业的力度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不懈怠,勇担当、善作为,努力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特殊的节点,赋予我们特殊的使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落实“八项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走深走实“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加快建设“两化”先行示范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零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年度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按照区委“越是形势复杂,越要提高站位、坚定方向;越是转型升级,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担当作为、苦干实干;越是爬坡过坎,越要负重前行、开拓新局”的要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把奋斗融入新时代,增强干事创业新动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推进万州高质量发展、创造万州高品质生活,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万州大地上。
      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要严守政治纪律,坚持把制度建设和执行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做到令必行、禁必止;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消除洪承义等人违纪违法案不良影响,持续巩固良好的政治生态。要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司法、审计、社会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以案四说”“以案四改”,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成果,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抓好精文简会,防止“公文旅行”“上交下推”,为基层松绑减负。
      提升能力本领抓落实。要学懂弄通做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谋思路、找方法、抓落实;特别是面对市委市政府“把万州自己的事情办好、带动把渝东北的事办得更好”,以及区委“努力形成城镇群内重要增长极、更好服务带动城镇群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陶醉过去、自赏自满,跳出视野局限、经验惯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增强战略定力,善于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国对口支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发展中抓准切入点、着力点,既着眼长远,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工作事项,又立足当前,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持续推进“一心六型”两化路径。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我是万州人,我怎么样万州就怎么样”的责任感,大力弘扬三峡移民精神,以移民搬迁时“再忙再累争着干、再苦再难拼着干、再多委屈带着情怀干”的奋斗姿态再出发、再创业,大力营造以发展为要、以实干为先、以奋斗为乐、以奉献为荣的干事创业氛围。
      转变工作作风抓落实。万州发展等不起、拖不起、熬不起,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提升“万州效率”、“万州口碑”。要提升服务效能,增强“今天再晚都是早、明天再早都是晚”的紧迫感,认真落实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建立“三级四同”清单,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建成“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平台,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加快市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等职能集中,着力解决“办事不集中、群众多头跑”的问题。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运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平台,全面推行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做到“企业有事服务、无事不扰”。要搭建政企互动平台,建立企业沙龙、信息“直通车”等制度,先行在工业领域定期开展“企业评价部门”工作,倒逼“企业动嘴、我们跑腿”服务到位,大力营造重视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按照区委“确保万州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求,聚焦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在优化存量、抓好增量、提升质量、壮大总量中,增强“六型”产业集聚辐射能力,形成强劲的动力引擎。
      大力引进大企业好项目。要广泛凝聚“年年都是招商引资年、人人都是万州招商员、事事都关万州招商形象”的共识、合力,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导向,在招新招特、招强招大上下功夫,力争全年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要突出目标企业抓招商,紧盯市场扩张、产能转移等创新型企业,主动对接央企、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瞄准智能制造、5G产业、大数据、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芯屏器核网”企业、自主品牌以及区域总部、研发和营销中心,建链补链强链成群;大力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休闲康养、高效农业等项目,加速产业融合提升。要优化力量抓招商,充实一批熟政策、懂经济、善交流的干部到招商队伍,组建20个以上招商团队,强化“懂你招商”、驻点招商,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和实效;深化与市内外城市的交流互动,加强区内外行业商会协会的建设、联系,强化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中介招商。要强化服务抓项目建设,分外珍惜、倍加呵护签约项目、落地企业,落实好“谁审批、谁代办”工作机制和项目建设“五个一”推动机制,力争当年签约项目70%以上开工。
      做大做强工业。工业强则万州强。要狠抓智能化改造,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再造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营运管理能力,抓好湘渝盐化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实施3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5家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培育一批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加快万州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批企业“上云上平台”。要狠抓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引进培育一批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争30个新产品量化生产、通过市级新产品鉴定20个、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60家。要狠抓工业投资,推动照明电气、新能源、新材料等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强的新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推进一批现有企业扩能改造、产能释放,确保全年1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新培育规上企业10家、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加快建设服务带动三峡库区及其周边、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商贸中心。商贸活则万州活。要特色发展、升级发展“五大商圈”,高笋塘商圈重点在改造提升商业设施、实施业态更新,加快城市之星、鸿鸥广场等招商,推动小天鹅市场提升改造;激活历史记忆、串联历史遗迹,启动“三元四方”等特色街区建设,抓好步道、街巷环境整治和设施完善。双河口商圈重点在发挥新兴市场、商业综合体的集聚带动作用,加快香港铜锣湾广场、三峡国际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推进五金机电、汽车、建材等市场的整治提升。江南商圈、高铁商圈、五桥商圈重点在商业设施完善和商气培育,加快月星万州环球港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培育长江之星等7条特色街区,打造夜经济名片。要突出创新融合,引导商业综合体向体验购物、社交平台、休闲场所一体化发展,引进培育主题餐厅、潮流买手店、品牌体验店、沉浸式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传统商贸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支持线上企业开设线下体验店,壮大“线上+线下+物流”新零售;大力挖掘传承“老字号”底蕴,搭建集中推广平台,强化市场拓展、品牌运营、价值提升,使一批“老字号”成为时尚潮品;创办烤鱼学院,完善烤鱼产业链、供应链,做强“中国烤鱼之乡”。要大力“造势”“造市”,打造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三峡美食文化节、万州烤鱼节、啤酒节、电商节、惠民消费展等节会品牌,激活市场、拉动消费。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休闲康养业。文旅兴则万州兴。秉承“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担起大三峡旅游振兴责任,加快建设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要打造“一环双线多点”,加快高峡平湖旅游度假区“一江两岸十六景”建设,串联城周“九山一水”、亲子小镇、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滨江环湖旅游环线;加快国家农业公园产园融合、景点建设,串联万州大瀑布、巴国部落、水电博物馆、何其芳故居、甘宁故里,打造自然人文旅游动线;推进恒合旅游度假区建设,串联中华易温泉、罗田古镇、潭獐峡等,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动线;以产引游、以游促流,策划开展大美万州乡村旅游季,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要强化互联互动,联动周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办共享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共同打造覆盖IP营销、内容营销、数字营销的全景营销图谱,抱团营销三峡旅游;大力推介“畅游三峡、万州出发”品牌,推出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精品线路;融合“旅游+”“+旅游”,培育节赛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增强旅游带动力。要完善配套服务,培育引进一批知名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渠道商,新建改建一批旅游公厕、标识标牌,唱响卖远万县面、万州烤鱼、万州格格“美食三绝”和三峡绣、三峡梳、三峡茶、三峡橘、三峡石、太白酒、牛肉干、鱼泉榨菜“八宝好礼”,开发一批地方特色文创产品,让游客留得下消费、带得走思念。要加快文创业发展,以三峡文创园、三峡广告园等为载体,强化龙头培育、政策扶持,推动数字传媒、艺术培训、咨询服务等文创业集聚发展,力争引进企业80家以上。要推进医疗健康与休闲养生深度融合,推动茨竹生态康养小镇等建设,引进培育一批民营特色专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抓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发展。
      着力发展绿色智慧型物流业。物流畅则万州畅。要加快物流园区、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等规划编制,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培育发展枢纽经济。要依托黄金水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在增强集货能力上下大功夫,优化“蓉万”“西万”物流通道,发挥好“陆海新通道”物流功能。要加快南环高速、新田港二期和铁路集疏运中心建设,推进新田物流园、中通快递渝东智能科技产业链园区建设,打造辐射周边、连通全国的区域性物流枢纽。要健全物流分拨、公共配送、末端取送三级网络,推进物流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引进培育一批A级物流企业。
      大力发展功能共享型金融业。以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为重心,加快建设渝东北金融高地。要充分发挥政银企沟通平台作用,定期通报政府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情况,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推进政府工作、金融产品、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互惠共赢。要积极开发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新产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万设立功能性总部、区域性中心,实现民生银行万州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开业运营,推进三峡银行上市。要扩大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提高区域存贷比。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建立完善“三峡系”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引进法律、咨询、评估、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业。要加强金融监管,妥善处置金融案件,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三、激发优势与活力,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按照区委“深入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开放门户、公共服务高地建设”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城市。
      坚持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提升城市竞争力。要拓展开放通道,加快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配合推进郑万、渝万、成达万、渝西高铁和万州高铁北站枢纽,以及万达直线、万巫南线、万忠北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万州机场改扩建,开工T2航站楼主体工程,加密航线航班。要抓好开放平台,坚持申报、建设、招商分线并行推进,力争综合保税区早日获批封关运行、万州机场纳入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推进万州保税进口展示展销中心在周边区县设立延展平台;积极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保税+”贸易、跨境电商,培育引进更多有竞争力的新型开放主体。要深化开放合作,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同发展,推进达万合作走深走实;用好对口支援、经济协作机制,定期开展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产品展销、经贸合作,责任化、目标化、数量化落实资金援助、项目引进、技术支持。
      坚持组团规划、板块发展,提升城市生长力。经开区要在“强”字上下功夫,以培育产业集群、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能级为重点,优化“一区五园”发展布局,清理盘活供而未用、低效利用等闲置存量土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水平;积极引进大企业、好项目,力争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推进高峰片区产城融合发展,构建城市南部副中心。渝东开发区要在“立”字上出实招,以布好局、腾空间、引项目为重点,完成国土空间、产业规划编制,抓好征地拆迁和地块整治,推进高铁商务中心区、三峡国际健康城等建设,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立起生态新城门户形象,构建服务周边区县的重点功能区和城市北部副中心。江南新区要在“新”字上做文章,以闯出新路子、培育新产业、形成新优势为重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推进文化创意、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文创、数字经济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打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生态智慧新城。老城区要在“转”字上求突破,以有机更新、升级转型、增强活力为重点,注入新元素、新业态,加快补齐停车楼、公交站场、菜市场、公共厕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推进老街区、老社区活化,让老城区转出新天地、焕发新活力。各镇乡要在“特”字上见成果,以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人文为重点,围绕山地高效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拓展产业链,规范发展一批中小企业,打造梯田小镇、柠檬小镇、榨菜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提升镇域经济实力。
      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吸引力。立足大城市格局,融汇文化美学哲学理念,大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让城市越看越耐看、越品越有味。要强化规划引领,服务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规划建设,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突出空间形态、景观风貌、文脉延续优化城市设计,强化“三区三线”管控和“五带”打造,加快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要强化有效投资,统筹推进长江二桥至高铁片区连接道等24个央企战略合作项目、万州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一批城市价值提升项目建设;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业、建筑业健康发展。要打造一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市民广场、西山公园、移民广场,开工建设动物园、北滨公园等,建成白岩寨公园、三峡石缸文化大观园、沿江体育休闲健身长廊;分类利用闲置土地,抓好城市“双亮”活动,打造一批社区游园、节点美景;有机更新鸽子沟等传统街巷,唤醒城市记忆。要强化精细管理,深化“多勤联动”“马路办公”“五长制”,提升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水平;严控新增、消化存量,再接再厉完成4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拆除;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背街小巷整治,强化市场化、社区自治、居民自治物业管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不断提升群众舒适感、满意度。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城,提升城市影响力。文化体现一座城市的内涵、温度和气质、形象,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好三峡文化牌,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扶持奖励办法,让文化成为万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实施“阵地工程”,抓好融媒体中心改革发展,加快三峡文化艺术中心、江南体育健身中心、科技馆、图书馆新馆建设,盘活现有剧院、体育场馆,新建和改建一批博物馆、艺术馆、小剧场、城市书房,培育活跃演艺市场,滋养城市文明;抓好红色资源、文化遗址、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实施天生城大遗址公园建设,加强瀼渡伤兵梁等抗战遗址抢救保护。要推进“精品工程”,支持文艺院团、协会发展,培育一批文艺名家工作室,创作一批讲好万州故事、讴歌新时代的名戏、名曲、名作;积极创建“中国曲艺之乡”,推动一批文艺精品走出去,唱响中国戏剧“万州现象”美誉;开设三峡文化大讲坛,办好世界大河歌会、国际足球锦标赛、横渡长江冬泳赛等文体活动,创出品牌、展现城市精神。要抓好“苗圃工程”,支持专业院团引进招录文艺骨干,强化与大专院校、艺体培训机构合作,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发展,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后备力量。要繁荣“星火工程”,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传承基地;创办三峡文化艺术节,打造三峡合唱团、三峡民乐团等一批群众文化品牌,推进文化惠民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让群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坚持留才育才、引才用才,提升城市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打好三峡教育牌,推进人才强区,充分释放人文红利。要支持在万高校发展,城校联动、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全力推动“一大四本三专”建设,完成三峡学院、三峡医专、三峡职业学院与区属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加快重庆幼专等迁建,支持高等院校创建特色学科、特色专业,提高科研能力,攻关重点课题。要抓好中职教育,力争重庆市卫生健康学校挂牌招生,推动万州技师学院创建高职学院,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推进“双基地”“双师型”“双证制”建设,造就一批“万州工匠”。要鼓励创新创业,压缩基本公用经费5%支持科研创新,充分发挥在万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平台和中职学校优势,打造一批创业街区、孵化平台、众创空间,加快形成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留住青年人才、成就青春梦想。要深入实施平湖英才计划,引进科技型领军人才、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紧缺型专业人才200名以上,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完善人才服务平台和保障机制,让人才留得住、引得来、用得好,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坚持改善民生、增进福祉,提升城市幸福度。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民生“七有”,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9所公办幼儿园、22所中小学25个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快万二中高峰校区建设;强化思政教育、素质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稳步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要打好三峡医疗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区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要打造爱心城市,突出重点群体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成立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完成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关爱城市一线工作者,整合社会资源建设40个“劳动者港湾”,让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要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化“枫桥经验”万州实践,深入开展“楼栋工作日”,总结推广“家和服务站”,强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抓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要深化平安万州建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发挥“律师驻所”和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作用,加强“4+3”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社会治安联防联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四、打造美丽田园多彩乡村,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以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为统领,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以开展农村“双亮”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集深度贫困,积极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水利部定点帮扶、市科技局扶贫集团支持,一鼓作气、顽强作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要突出薄弱环节,全面精准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措施,持续开展“三师入户”“国企进村”,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督查、考评、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真保障。要坚持“四个不摘”,深化“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配合做好全国脱贫攻坚专项普查,加强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帮扶,切实巩固脱贫成果。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300公里、“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加快枫木、青龙水库等水利工程和电力、信息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健全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加大巡河治水力度,深入落实河长制,坚持域外截污、域内治淤,工程治理、生态修复,湖库调水、径流补水,推进新田河、瀼渡河、五桥河、苎溪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治理,建成10个撤并场镇污水处理厂,确保全域水质提升至Ⅲ类;加强长江干流清漂、消落区治理,坚决防范打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确保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化肥、农药分别减量195吨、11吨,有机肥替代化肥3万亩,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要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探索实施林长制,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营造林36万亩,巩固公益林15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7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要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坚持“扫干净、摆整齐、改陋习”,发动和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化“五沿带动、全域整治”,打造一批富有乡土气息、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绿色示范村庄、“五星3A”示范村、美丽庭院,让多彩乡村留住乡愁,靓起来、亮出来。
      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要推进规模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加快发展柑橘、茶叶、小水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新建、改建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经果林规模达到90万亩;全面建成896个生态猪养殖单元,新增产能110万头,启动50万吨饲料加工厂、200万头生猪屠宰暨肉食品加工厂建设,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充分挖掘水产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渔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要推进标准化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标准推广,发展一批有机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实施“三园两场”示范项目5个,打造“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推进品牌化发展,大力培育柑橘、生态酵素猪等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一批国家级、市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村电商实效,“接二连三”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让优质农产品既不愁卖、又卖出好价钱。
      着力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要继续探索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农户以土地等资源入股,健全“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运行模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共同体;健全土地流转配套扶持机制,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试点,降低土地流转风险;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探索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试点,加快完善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要着力引导社会资本、“城归”群体下乡返乡创业,培育扶持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土专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00家,打造一批“三社”融合发展示范点。要大力推广股份分红、订单生产、托养托种、吸纳务工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持续增收。
      五、坚持改革引领,增强体制机制新动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靠不断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必须坚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推动万州实现新发展。
      进一步完善行政体制。要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统筹抓好“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以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相互抵消。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利用行政管理资源,节约行政成本,健全强有力的行政执行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精简高效、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功能板块、镇乡街道积极性,进一步优化经开区、江南新区、渝东开发区与区级部门、属地镇乡街道职能职责和事权财权划分,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努力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完善非公经济工作联系会议、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制度,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加强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监管,不得设置门槛和限制排斥民营企业,着力营造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力争新培育市场主体1.2万户。要深化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强化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坚持“宜混则混、该退则退、应让则让”,通过有序进退,优化区属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区域发展重大建设、孵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好牵引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思路,进一步明确国有运营公司主业边界,推动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精干主业、剥离低效无效辅业,减轻发展包袱;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通过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方式降低财务成本,探索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选人用人机制及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提高经营要素配置效益。
      切实增强发展有效性实效性。要完善“一心六型”两化路径推进机制,强化政策配套、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确保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推进。要着眼全市“一区两群”发展,建立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六个专题”研究成果运用,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整体性。要健全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监测预警、措施应对,确保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高度重视统计基础工作,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优化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坚持现场一线工作法、目标清单管理法,抓好项目前期、分期分批集中开工、全过程调度、全方位监管,强化三峡后续专项资金绩效监管和获批项目实施,确保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要按照区委“坚持党建引领、实事求是、人民立场、锤炼本领”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双亮”活动工作机制、考评机制,不断亮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建功新时代、建设新万州,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