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00|回复: 0

[江西] 2022年大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21
  • 签到天数: 7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589
    发表于 2023-11-30 2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大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综     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361150万元,增长5.3%。人均GDP51444元,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4656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00628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605866万元,增长4.0%。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7:43.2:45.1调整为11.4:44.1:44.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非公经济增加值1015108万元,增长5.9%,占GDP的比重达74.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总收入153125万元,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105.3万元,增长0.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507.9万元。其中教育支出70033.5万元,增长0.1%;卫生健康支出29831.7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352.8万元,下降1.3%;公共安全支出14392.3万元,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12938.9万元,增长0.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278.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644.9万元,增长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907.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338.5万元,增长0.4%。
    二、农   业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438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3357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1025亩,增长1.2%。花生面积20930亩,下降3.9%;蔬菜面积91864亩,增长2.2%;瓜果面积801亩,增长100.8%。年末实有茶园面积893亩;果园面积64489亩,增长0.1%,其中脐橙面积29074亩,增长2.9%。花卉播种面积8400亩,油茶播种面积32268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90304.6吨,与上年持平。全年油料总产量4708吨,其中花生4276吨,下降4.1%。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9968吨,增长3.7%。全年水果产量36456吨,增长3.5%。全年木材采伐14.44万立方米,油茶产量1275吨。
    表1:2022年主要农、林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90304.6
    持平
    油   料
    4708
    -5.6
      #花 生
    4276
    -4.1
    甘  蔗
    1426
    -4.2
    瓜果类
    9776
    32.7
    蔬菜及食用菌
    159968
    3.7
    茶  叶
    11
    持平
    水  果
    36456
    3.5
      #脐橙
    25838
    2.6
    木材采伐
    万立方米
    14.44
    -6.7
    全年生猪出栏20.27万头;家禽出笼749.58万只。年末生猪存栏11.62万头;家禽存笼285.3万只,增长20.3%。全年肉类总产量2.83万吨;水产品产量1.23万吨,增长1.7%。
    表2:2022年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83
    #猪  肉
    万吨
    1.7
    当年肉猪出栏
    万头
    20.27
    当年家禽出笼
    万只
    749.58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11.62
    年末耕牛存栏  
    万头
    1
    年末家禽存栏
    万只
    285.3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23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其中拖拉机747台,耕整机8台,微耕机1307台,节水灌溉机械11198台,农用水泵1594台。年末拥有大(2)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31座。全年灌溉面积8820公顷,其中耕地灌溉面积8400公顷。机耕面积25030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4152万千瓦时,增长1.2%;化肥使用量(折纯量)4685吨, 减少1.7%。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19亿元,增长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50.71亿元,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规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4.04%、27.2%、10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7%,同比提高17.2个百分点。
    年末工业园区入园投产企业134户,增长20.7%;全年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3亿元,增长29.5%;全年园区招商实际到位资金37.8亿元,增长16.0%。
    全年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70758.3万元,增长12.7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6个,比上年多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2个,亿元以上项目74个。完成投资额增长9.7%,其中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工业投资增长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7%;民间投资增长2.2%;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1%。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投资下降38.0%、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增长25.5%、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增长362.1%、私营企业投资增长0.7%。分行业看,农、林、牧、渔投资下降44.5%,制造业投资增长15.7%,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投资下降88.1%,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5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62.5%,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下降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84.3%。
    表3: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    标
    比上年±%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500万元以上)
    9.7
       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7.9
       工业
    8.1
       基础设施
    48.7
       民间投资增速
    2.2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
    8.8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40.4
       第二产业
    8.1
       第三产业
    16.1
    按企业类型分
       国有企业
    -38
       有限责任公司
    25.5
       股份有限公司
    362.1
       私营企业
    0.7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44.5
       制造业
    15.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8.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6.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62.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4.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25.31万平方米,下降3.9%。
    五、城乡建设
    全年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9900.1万元。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15.3平方公里;城区拥有公厕43座、垃圾中转站4座。全年新增城镇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5平方米,绿地率40.4%。
    全县公路总投资完成1.5亿元,其中省道建设投资0.56亿元,县道建设投资0.32亿元,乡村道路建设投资完成0.62亿元。
    六、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6929.4万元,增长4.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81711.6万元,增长22.5%。按行业分类,批发业销售额192763.7万元,增长21.0%;零售业销售额487201.8万元,增长7.6%;住宿业销售额22102.5万元,增长19.7%;餐饮业销售额82620.9万元,增长3.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537.918公里,其中国道62.234公里,省道34.897公里,县道188.346公里,乡村公路1352.05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18公里;年末拥有载客汽车76辆,载货汽车1465辆;全年货物周转量169688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5842万人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增长12.6%。电信业务(电信、移动、联通)收入完成1.89亿元,增长9.7%。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1082户。移动电话用户(电信、移动、联通)26.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9.1部/百人(含移动电话)。年末互联网用户数10.49万户。
    全年接待旅游观光人数991万人次,增长16.8%。全县旅游总收入95.36亿元,增长39.5%。
    八、外向型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98万美元,增长15.9% 。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50.67亿元,增长9.9%。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25亿元,其中出口总额8.0亿元,增长48.3%。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9.2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8.88亿元, 同比增长15.4%。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9.87亿元,同比增长5.6%。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60.2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34亿元,同比下降5.5%,中长期贷款余额31.20亿元,同比增长0.5%。
    全年有7家保险机构销售财产险,财产险收入1.13亿元,下降31.9%,全年财产险赔付支出0.82亿元,下降15.5%。全年有8家保险机构销售人身险,人身险保费收入2.26亿元,增长7.6%,人身险赔付支出0.58亿元,增长75.8%。
    十、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中学16所,其中初中12所283个班级,高中4所157个班级。初中招生4087人,在校学生13222人,毕业学生5801人,初中教职工1335人,其中专任教师1254人。高中招生3153人,在校学生7582人,毕业学生1949人,高中教职工442人,其中专任教师420人。共有小学45所(其中完小25所)654个班级,招生3064人,在校学生22051人,毕业4113人,小学教职工1411人,其中专任教师1379人。共有幼儿园83所共359个班级,在园学生8848人,教职工1274人,其中专任教师777人。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28个班级,招生57人,在校325人,教职工(专任教师)10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个,招生数987人,在校学生2869人,毕业生761人,教职工数108人。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全年演出110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16.31千册,增长3.1%;博物馆2个,文物藏品2176件;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48756户,增长0.3%。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6个(含诊所、卫生室),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1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位数1858个。执业(助理)医师740人,卫生技术人员1085人(不含诊所、卫生室)。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01054人,下降0.6%。其中乡村人口151061人,下降0.4%;城镇人口149993人,下降0.8%。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6.65(女性人口为100),男性占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7.74‰,人口死亡率7.72‰;人口自然增长率0.02‰。分年龄段看,0-17岁人数67270人,下降4.6%;18-34岁人数61566人,下降0.9%;35-59岁117109人,增长0.1%;60岁及以上55109人,增长3.6%。老龄人口比例为18.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表4:2022年户籍人口
    指  标
    2022年末数(人)
    比上年±%
    年末总人口(户籍)
    301054
    -0.6
      其中:城镇
    149993
    -0.8
            乡村
    151061
    -0.4
      其中:男性
    155371
    -0.5
            女性
    145683
    -0.7
      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106.65
    0.17个百分点
      0-17岁
    67270
    -4.6
      18-34岁
    61566
    -0.9
      35-59岁
    117109
    0.1
      60岁及以上
    55109
    3.6
        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264392人,其中城镇146340人,乡村118052人,城镇化率55.35%。男女性别比103.26(女性人口为10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4元,增长6.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29.84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8.26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22:1(农村居民收入为1)缩小为2.1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城乡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70.0平方米、83.1平方米。 
    十二、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共计13.1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7.29万人,乡村就业人员5.84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28万人,占50.3%;第二产业就业人员4.24万人,第占32.3%;三产业就业人员6.61万人,占50.3%。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60614人,增长5.5%。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423人,参保率100%;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0033人,参保率10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616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7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418人,增长2.0%;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42867人,下降2.7%。
    城镇低保人数1460人,下降11.2%;农村低保人数10319人,下降1.6%。
    十三、资源和环境
    县国土面积1343.63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9936.34公顷,园地面积3753.27公顷,林地面积106616.77公顷。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792.47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5600.1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7.42%。
    全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空气良好天数343天,空气优良率94.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城镇噪声达标率100%。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其中“增长”、“提高”或“减少”、“缩小”等表述均指比上年同期(全年、年末)增长、提高或减少、缩小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农业生产数据来源于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工业数据来源于县工信局;建筑业,房地产数据来源于县住建局;投资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县发改委;城乡建设相关数据来源于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发展中心大余分中心;交通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发展中心大余分中心;邮政数据来源于市反馈数据;电信业务数据来源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大余县分公司;旅游数据来源于县文广新旅局;对外经济数据来源于县商务局;金融和保险数据来源于县金融服务中心、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教育、文化、卫生数据分别来源于县教科体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卫健委;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数据来源于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市医保局大余分局;人口和人民生活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赣州市调查队;资源和环境数据分布来源于县自然资源局、大余县生态环境局。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完全相等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