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00|回复: 0

[吉林] 2022年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21
  • 签到天数: 7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589
    发表于 2023-11-1 1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全省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掀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吉林新篇章。一年来,新冠疫情跌宕起伏,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倍受考验,各种风险接踵而至。全省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经济回到正常轨道,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吉林全面振兴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7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9.1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628.30亿元,同比下降5.1%;第三产业增加值6752.84亿元,同比下降1.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7%。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3]
    图2 2018-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
      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347.6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96.1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73%,比上年末提高0.37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9.08%。全年出生人口10.23万人,出生率为4.33‰;死亡人口19.84万人,死亡率为8.40‰;自然增长率为-4.07‰。人口性别比为99.83(以女性为100)。
    表1 202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
    (万人)
    比重(%)
    全省总人口
    2347.69
    其中:城镇
    1496.18
    63.73
    乡村
    851.51
    36.27
    其中:男性
    1172.86
    49.96
        女性
    1174.83
    50.04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5]
    275.99
    11.76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1478.77
    62.99
        60周岁及以上
    592.93
    25.25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416.57
    17.74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6%。
    表2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2.1
    2.0
    2.3
    食品烟酒
    2.5
    2.5
    2.3
    其中:粮食
    2.6
    3.0
    2.1
    衣着
    -0.3
    -0.5
    0.3
    居住
    1.9
    1.5
    3.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4
    1.5
    1.2
    交通和通信
    4.9
    4.8
    5.1
    教育文化和娱乐
    1.2
    1.4
    0.7
    医疗保健
    0.7
    0.8
    0.3
    其他用品和服务
    1.7
    1.6
    1.9
      二、农业
      全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8.5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39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83.32万公顷,减少0.41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46.94万公顷,增加6.82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37.34万公顷,增加6.1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2.35万公顷,减少3.11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4080.78万吨,比上年增产1.0%。其中,玉米产量3257.86万吨,增产1.9%,单产7289.25公斤/公顷,增长0.3%;稻谷产量680.91万吨,减少0.6%,单产8172.45公斤/公顷,减少0.1%。
    图3 2018-2022年粮食产量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89.56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50.11万吨,比上年增长5.4%;牛肉产量44.32万吨,增长8.5%;羊肉产量8.32万吨,增长9.0%;禽肉产量86.8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95.85万吨,下降8.5%。生牛奶产量29.30万吨,下降10.4%。年末生猪存栏1190.24万头,增长4.6%;全年生猪出栏1839.43万头,增长5.1%。
      全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5.12万吨,比上年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737.90亿元,比上年下降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6.8%,集体企业增长6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4%。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1%,制造业下降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
    图4 2018-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重点产业[6]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5%,六大高耗能行业[7]增加值下降0.4%,高技术制造业[8]增加值增长1.9%,装备制造业[9]增加值下降2.7%。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4%。分门类看,采矿业扭亏为盈,制造业下降1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亏。重点产业利润同比下降14.1%。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下降12.4%,装备制造业利润下降8.5%。
    表3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10]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油
    万吨
    420.14
    3.4
    饲料
    万吨
    545.42
    -9.0
    纸制品
    万吨
    28.12
    1.7
    万米
    2786.70
    -9.2
    服装
    亿件
    0.75
    4.4
    硫酸(折100%)
    万吨
    83.31
    9.7
    乙烯
    万吨
    80.87
    4.6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64.88
    1.7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22.78
    -23.7
    合成橡胶
    万吨
    16.13
    -5.0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3.02
    17.6
    中成药
    万吨
    8.86
    -6.4
    化学纤维
    万吨
    52.12
    16.4
    水泥
    万吨
    1717.51
    -19.2
    生铁
    万吨
    1307.78
    -4.3
    粗钢
    万吨
    1357.03
    -11.8
    钢材
    万吨
    1531.97
    -16.6
    铁合金
    万吨
    0.57
    -54.0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3.56
    28.1
    黄金
    万千克
    0.44
    -12.3
    汽车
    万辆
    215.58
    -11.4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其中:新能源汽车
    万辆
    万辆
    117.78
    16.82
    -8.4
    57.6
    动车组
    168
    -52.0
    城市轨道车辆
    2034
    -17.7
    发电量
    亿千瓦时
    992.92
    2.0
    其中:火力
    亿千瓦时
    678.61
    -7.0
       水力
    亿千瓦时
    95.63
    16.1
       风力
    亿千瓦时
    179.96
    44.9
       太阳能
    亿千瓦时
    38.72
    4.6
      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927.17亿元,比上年下降2.3%。
    图5 2018-2022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11]
      四、服务业
      全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5.52亿元,比上年下降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92.11亿元,下降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3.29亿元,下降16.0%;金融业增加值1000.41亿元,增长5.4%;房地产业增加值706.66亿元,下降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76.21亿元,增长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20.79亿元,下降4.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8%。
    图6 2018-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12]
      全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5.22亿吨,比上年下降11.5%;货物运输周转量2050.01亿吨公里,下降8.7%。全年共保障运输起降航班7.00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95.30万人次。
    表4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13]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52226.93
    -11.5
    铁路
    万吨
    5654.25
    -4.4
    公路
    万吨
    40813.23
    -14.4
    民航
    万吨
    2.57
    -31.3
    管道
    万吨
    5756.88
    6.1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050.01
    -8.7
    铁路
    亿吨公里
    596.87
    9.6
    公路
    亿吨公里
    1276.68
    -16.2
    民航
    亿吨公里
    0.37
    -27.6
    管道
    亿吨公里
    176.09
    0.0

      全年全省旅客运输总量0.78亿人次,比上年下降44.5%;旅客运输周转量151.52亿人公里,下降40.8%。
    表5 202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次
    7819.10
    -44.5
    铁路
    万人次
    2052.50
    -51.3
    公路
    万人次
    5318.20
    -41.9
    水运
    万人次
    46.71
    -52.6
    民航
    万人次
    401.69
    -35.7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51.52
    -40.8
    铁路
    亿人公里
    81.48
    -40.0
    公路
    亿人公里
    40.97
    -43.8
    水运
    亿人公里
    0.03
    -64.1
    民航[14]
    亿人公里
    29.04
    -38.3

      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为4985.50公里。公路总里程10.98万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10.6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6.7%,其中,高速公路4394.8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0%。
      年末全省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10.1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491.26万辆,增长3.5%。轿车保有量324.05万辆,增长3.0%。其中,个人轿车保有量305.27万辆,增长2.4%。
    图7 2018-2022年机动车保有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335.2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4.71亿元,比上年下降3.6%;电信业务总量230.57亿元,增长13.3%。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3.29亿件,下降3.4%;邮政函件业务491.97万件,下降28.5%;包裹业务量14.85万件,增长16.6%。快递业务量58194.02万件,下降6.4%;快递业务收入71.38亿元,下降7.2%。
    图8 2018-2022年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383.6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07.75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1732.3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6.62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779.16万户,比上年增长6.1%。移动互联网用户2429.80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8.71亿GB,增长11.3%。
      五、市场消费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7.72亿元,比上年下降9.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297.25亿元,下降9.5%;餐饮收入额510.48亿元,下降11.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89.66亿元,下降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8.07亿元,下降8.1%。
    图9 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6.6%,化妆品类下降32.1%,金银珠宝类下降13.0%,日用品类下降1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4.7%,中西药品类增长9.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6%,家具类下降20.4%,通讯器材类下降4.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45.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9%,汽车类下降11.2%。
      全年全省网上零售额55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7.4%。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08.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降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6%。基础设施投资[16]增长18.8%,民间投资[7]下降22.1%,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30.2%。高技术产业投资[18]下降39.2%。
    表6 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62.6
    采矿业
    3.7
    制造业
    5.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5.8
    建筑业
    128.4
    批发和零售业
    107.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3.9
    住宿和餐饮业
    -37.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93.8
    金融业
    -51.3
    房地产业[19]
    -32.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7.4
    教育
    8.4
    卫生和社会工作
    13.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1.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94.3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4.1 %,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6.5 %,办公楼投资下降55.4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56.1%。
    表7 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增长速度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34.1
        其中:住宅
    -26.5
    房屋施工面积
    -11.3
        其中:住宅
    -10.8
    房屋新开工面积
    -72.1
        其中:住宅
    -70.9
    商品房竣工面积
    -14.4
        其中:住宅
    -18.6
    商品房销售面积
    -45.5
        其中:住宅
    -45.9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42.7
        其中:国内贷款
    -17.7
    个人按揭贷款
    -31.6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558.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出口502.25亿元,增长42.1%;进口1056.29亿元,下降8.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4.49亿美元,下降33.9%。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0.60亿美元,下降38.0%。
    图10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表8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1558.54
    3.6
      出口总额
    502.25
    42.1
      其中:一般贸易
    408.78
    49.7
      加工贸易
    74.15
    0.0
      进口总额
    1056.29
    -8.3
      其中:一般贸易
    991.79
    -9.9
      加工贸易
    29.62
    10.5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1.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下降16.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5.6%。其中,税收收入570.6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6.6%,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9.5%。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44.01亿元,增长9.4%。
      全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2537.30亿元,比上年少增501.14亿元。年末全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733.15亿元,比年初增加3136.8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595.37亿元,增加3133.5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335.42亿元,比年初增加1725.5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313.82亿元,增加1719.09亿元。
    图11 2018-2022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表9 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32733.15
    10.6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32595.37
    10.6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26335.42
    7.0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6313.82
    7.0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5555.56亿元,比年初增加497.41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住户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968.15亿元,增加73.53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506.47亿元,减少48.47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5461.68亿元,增加122.01亿元。
      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49家。证券市场资金账户519.08万户,证券账户[21]897.86万户。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12390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3.0%。其中,股票交易额22095.27亿元,下降19.6%;债券交易额100461.46亿元,增长113.5%;基金交易额1321.83亿元,下降7.8%。
      全年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677.70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寿险收入329.67亿元,健康险收入148.53亿元,意外伤害险收入12.44亿元,财产险收入187.07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5.62亿元,下降7.1%。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59.87亿元,健康险赔款及给付46.40亿元,意外伤害险赔款3.25亿元,财产险赔款116.10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内在我省全职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2人。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重点实验室155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238个。
      全年全省国内专利授权量29534件,比上年下降1.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483件,增长13.1%。
      全年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112户,比上年增长7.2%。
      全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330项。2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0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8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8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6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564份,比上年下降32.1%,实现合同成交额52.63亿元,下降51.3%。
      年末全省共有质量检验检测机构1209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3个。全省认证机构7个,涉及企业7634户,获得自愿性认证证书22077张。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53个。吉林省质量奖获奖企业79户。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289户,使用地理标识证明商标专用标志企业296户。全年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工业产品152种,4744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发现率为7.55%。
      年内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5652次,手机短信预警信号累计覆盖0.36亿人次。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36架次,累计飞行125小时;地面人工增雨199次,累计增水24.1亿立方米;开展人工防雹作业459次,保护了4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免受雹灾损失。
      年末全省共有61个地震台站和35个地球物理观测点,其中,包含16个火山观测子台。全省共有29口地球物理观测井。
      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3.24万人,在学研究生9.69万人,毕业生2.52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25.50万人,在校生78.87万人,毕业生21.8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2]4.59万人,在校生13.27万人,毕业生4.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4.81万人,在校生44.98万人,毕业生14.58万人。初中招生20.10万人,在校生59.22万人,毕业生21.0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43万人,在校生111.17万人,毕业生20.26万人。特殊教育[23]招生1780人,在校生1.24万人,毕业生2159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02万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拥有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80个,艺术表演团体114个,公共图书馆67个,博物馆108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91.16万人次。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5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63%。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为622.70万户。
      全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1520.0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5.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513.07万人次,下降45.4%;接待入境游客6.94万人次,下降60.1%。在入境游客中,接待外国游客4.97万人次,下降65.5%;港澳台同胞1.97万人次,下降33.9%。全年旅游总收入1544.81亿元,下降52.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543.00亿元,下降52.9%;旅游外汇收入0.26亿美元,下降60.6%。年末全省共有旅行社699家,其中分社226家。星级饭店74家,其中五星级3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275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7家。
      年末预计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21.7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66万人,注册护士9.86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7.71万张。全省有乡镇卫生院763个,床位1.5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29万人。全年报告孕产妇死亡率为12.51/10万,婴儿死亡率为2.46‰。
      全年全省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1枚、银牌55枚、铜牌62枚。全年共培训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2156人,其中:国家级200人,一级542人,二级1095人,三级319人。资助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74处,其中:笼式足球场25个,多功能运动场25个,健身步道13条,轮滑场5个,体育公园3个,健身广场3个,配建二代健身路径100套。拥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0个。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71元,比上年下降0.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835元,下降1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34元,增长2.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729元,下降5.1%。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9.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3%。
    图12 2018-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全省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946.7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41.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35.2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62.63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5.1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17.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1.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4.4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35.60万人。
      全年全省医疗救助总资助244.56万人次,其中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2.19万人次;实施直接医疗救助122.37万人次,其中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71.67万人次。全省医疗救助累计支出资金8.45亿元,其中资助参保支出2.94亿元;直接医疗救助支出5.51亿元。
      全年全省共筹集中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7.24亿元,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612元和年人均5335元。全年全省保障低保对象82.67万人,其中城市30.76万人、农村51.92万人;供养特困人员8.53万人,其中城市0.95万人、农村7.58万人。全年全省下拨救灾资金0.87亿元,妥善保障了37.28万人次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52.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初步核算,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7%。
    图13 2018-202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全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4%。
      全年全省49条主要江河的111个国控断面中[24],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监测断面106个,占断面总数的96.4%。其中Ⅰ~Ⅲ类水质监测断面90个,占断面总数的81.8%;劣Ⅴ类水质监测断面2个,占断面总数的1.8%。
      全年全省9个主要城市1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14个、地下水4个)水质状况基本良好。
      年末全省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7.41万公顷。
      全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395人,比上年下降33.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人,下降33.3%;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5]0.916人,下降34.3 %;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
      注  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按照国家统计局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1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3163.84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2021年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也相应进行了核实修订。
      [4] 见注释[3]。
      [5] 2022年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为253.93万人,占全省年末总人口的比重为10.82%;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1500.83万人,占全省年末总人口的比重为63.93%。
      [6] 重点产业是指我省重点发展的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食品、信息、医药、冶金建材、电力生产、纺织等八个产业。
      [7] 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 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9] 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0]表中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1]见注释[3]。
      [12]见注释[3]。
      [13]货物运输量中管道数据为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输油气分公司数据。货物运输周转量中民航数据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数据。
      [14]此数据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数据。
      [15]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6]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7]民间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8] 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19]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20]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
      [21]统计口径包括辖内证券公司和外埠证券分支机构。
      [22]中等职业教育数据不包含技工学校数据。
      [23]特殊教育学生含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
      [24]南坪断面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全年未监测,有监测数据的为110个断面。
      [25]按照《吉林统计年鉴2022》中的2021年全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对2021年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指标值为1.394人,2022年该指标降幅按调整后的2021年指标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动车保有量数据来自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价格指数、粮食畜禽产量、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利用外资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数据来自省商务厅;铁路运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民航运输数据来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和松原查干湖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管道运输数据来自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输油气分公司;电信业务总量、电话用户、宽带用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上网人数等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长春海关;邮政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货币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上市公司、证券数据来自证监会吉林监管局;保险业数据来自银保监会吉林监管局;发明专利、质量检验、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等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生活救助资金、城乡低保等数据来自省民政厅;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技术合同、专利、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数据来自省科技厅;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旅游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用电量数据来自省电力公司;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数据来自省医疗保障局;救灾、应急管理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其他数据均来自省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