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16|回复: 0

[福建] 2021年古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2-9-5 1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古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古田县统计局
    2022年3月30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4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5.26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06.93亿元,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9%;第二产业为29.2%;第三产业为47.9%。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数为42.0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2.6%。全年出生人口3146人,出生率为7.5‰;死亡人口1779人,死亡率为4.2‰;自然增长率为3.3‰。
    表1  2021年年末古田县户籍人口数及城乡性别构成
    指  标
    年末人数(人)
    比重(%)
    户籍人口
    420578
    100.0
    其中:城镇
    136962
    32.6
            乡村
    283616
    67.4
    其中:男性
    222851
    53.0
            女性
    197727
    47.0
      其中:0-15岁
    72734
    17.3
            0-17岁
    79726
    19.0
            18-34岁
    81128
    19.3
            35-59岁
    172514
    41.0
          60岁及以上
    87210
    20.7
        全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71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1%。

    二、农业
        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69.92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5.03亿元,下降0.2%;牧业产值6.65亿元,增长10.8%;渔业产值4.11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5亿元,增长6.0%。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0.07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6.77万亩,增长0.8%。粮食产量11.68万吨,增长1.1%,其中,稻谷产量10.91万吨,增长1.5%;甘薯4485吨,增长1.5%;马铃薯2752吨,增长1.2%;大豆424吨,增长2.7%。

    表2  2021年古田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16753
    1.1
    食用菌(干鲜混合)
    138499
    4.9
    水果
    111736
    6.5
    蔬菜
    83577
    4.5
    茶叶
    1072
    6.8
    瓜果
    3178
    4.3
    林产品
    33491
    -3.0
    肉类产品
    16213.5
    14.2
    生猪出栏头(头)
    163872
    20.7
    家禽出栏只(只)
    1898912
    3.9
    水产品
    19119
    3.0

    全年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家,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1个,省、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10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三品”认证农产品7个,选育水果新品种6个、蔬菜新品种3个。成功举办古田县农产品推介会暨水蜜桃品鉴会、古田(际面)水蜜桃采摘节、富达芙蓉李丰收节、利洋柿子丰收节等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规上工业21个行业中1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254.6%、111.0%、52.0%、32.2%、22.0%。
        全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亿元,比上年增长4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3.6%;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6%。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全县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4家,比上年增加1家,实现总产值6.27亿元,下降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2.9%,其中,项目投资下降16.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9.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0.1%。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9%。
                                       

    表3  2021年古田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  业
    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103
    采矿业
    -83.3
    制造业
    0.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4.7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3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6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
    金融业
    房地产业
    -6.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5.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5.1
    教育
    131
    卫生和社会工作
    -9.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00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3.79亿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住宅投资11.88亿元,下降4.9%,占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86.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49亿元,增长63.5%,占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3.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3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16万平方米,下降8.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2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0万平方米,增长6.0%。
    表4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主要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亿元
    13.79
    -3.5
      其中:住宅
    亿元
    11.88
    -4.9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亿元
    3.58
    -26.5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85.35
    -13.1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7.90
    -5.7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6.72
    -80.4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4.70
    -82.7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18.58
    9.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5.21
    84.9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2.38
    -8.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0.92
    -3.1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15.49
    10.3
      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3.20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5.19
    9.6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万平方米
    1.25
    -73.1
    土地购置费
    亿元
    1.44
    -83.3

    全年全县共有“古田县书香苑综合体”、“古田县老旧小区改造(第一批)工程”等70个项目开工建设,“古田县文体中心三馆”、“古田县同仁医院”等72个项目建成投用。


    五、国内贸易和外资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1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限上零售额11.44亿元,增长15.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0%;限下零售额83.69亿元,增长7.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0%。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0.14亿元,增长36.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06亿元,增长11.3%;住宿类零售额0.17亿元,下降4.2%;汽车类零售额0.04亿元,下降21.9%;日用品类零售额0.06亿元,增长29.3%。
    全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完成2385万元,比上年增长4.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全年全县公路和水运货运量460.14万吨,比上年增长26.2%;货物周转量42605.71万吨公里, 增长37.6%。

    表5 2021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万吨

    460.14

    26.2

      公路

    万吨

    445.14

    28.2

      水运

    万吨

    15

    -13.1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42605.7

    37.6

      公路

    万吨公里

    41319.76

    40.8

      水运

    万吨公里

    1285.95

    -19.6

    全年全县公路和水运客运量195.67万人,比上年下降23.6%。旅客周转量13124.24万人公里,下降6.2%。

    表6  2021年公路和水运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客 运 量

    万人

    195.67

    -23.6

      公路

    万人

    190.61

    -23.9

      水运

    万人

    5.06

    -11.8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13124.2

    -6.2

      公路

    万人公里

    13060.59

    -6.2

      水运

    万人公里

    63.65

    -12.1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收入6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函件收入完成65万元,下降21.6%;集邮收入完成86万元,下降0.9%;报刊业务收入完成173万元,增长3.9%。
        全年全县电信业务收入21768万元,下降1.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78万户,下降3.5%;移动电话用户33.23万户,下降2.4%;互联网用户12.37万户,增长10.4%。
        全年全县旅游总接待人数401.8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33.39亿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4亿元。全县税收收入5.24亿元,增长25.9%。增长11.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63亿元,下降2.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4.05亿元,增长4.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2.67亿元,增长15.0%。

    表7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情况
    指标
    年末数(亿元)
    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14.05
    4.5
    其中:住户存款
    164.69
    10.9
    非金融企业存款
    20.83
    -10.1
    各项贷款余额
    192.67
    15.0
    其中:短期贷款
    64.07
    24.3
    中长期贷款
    128.49
    10.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共8所,招生1595人,在校生4955人,毕业生1514人,教职工437人。初中共22所,招生3576人,在校生10251人,毕业生2964人,教职工1186人。小学共31所,招生4070人,在校生23095人,毕业生3647人,教职工1535人。幼儿园共55所,招生3791人,在校生11062人,毕业生4248人,教职工1076人。特殊教育学校共2所,招生32人,在校生198人,毕业生50人,教职工69人。职业中专1所,招生715人(其中全日制368人,非全日制347人),在校生1480人 (其中全日制972人,非全日制508人),毕业生250人(其中 全日制237人,非全日制13人),教职工7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
    全年全县共4家企业通过2021年度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县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全年共推荐2021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立项省区域发展项目1项、省星火项目1项、省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1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县创建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5个,其中杉洋镇(龙桩拳)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甲村被评为宁德市2021年度优秀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培育文化队伍48支,登记备案的文艺骨干520名。
        全年全县有调频发射台1台;广播电台1座,乡镇广播站13个,广播节目1套,平均每日播音时间15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1套,平均每周播出168个小时,有线电视总户数3.6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5%。积极推进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全年累计放映电影3355场,辐射275村,惠及16万人。
        年末全县卫生医疗机构数共25个;卫生医疗机构床位数1412张;卫生医疗机构人员数1742人,其中,执业医师405人,助理医师173人,注册护士645人。健康档案管理累计建档30.39万人,建档率达93.9%。全年共组建87个签约服务团队,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59万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9009人。泮洋乡荣获“国家级卫生乡镇”称号,鹤塘镇西洋村等97个村被命名为“福建省卫生村”,城东街道文兴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全年全县积极组队参加各级竞技体育赛事,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赛艇、皮划艇项目资格赛中古田籍运动员取得男子四人皮艇500米第三名;在“宁德市2021年少年儿童田径锦标赛”中获得6枚金牌、9枚银牌、7枚铜牌,男、女团体总分获得第二名。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3元,同比增长10.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0元,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2元,增长11.2%。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72元,比上年增长1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76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87元,增长18.5%。
        全年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中在职人员16248人,离退休人员10411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含退休)1336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含领待遇)175704人。
        全年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192人,征收保费382.46万元,发放金额64.8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7758人,征收保费635万元,支付金额793万元。
        全年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共3996户、6776人。其中,城市低保405户、659人;农村低保3591户、6117人。全县共有城乡特困人员1033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0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4%。
        全年全县森林覆盖率72.27%。全年共培育造林大田裸根苗79亩,其中,木荷31亩、杉木22亩、枫香、山乌桕、杜英等29亩;培育容器苗50万株,预计产苗量大约217万株;植树造林14465亩,其中“三沿一环”森林景观带375亩、“四旁”绿化330亩、木本油料示范基地1490亩、其他造林更新2982亩;松林皆伐、带状采伐改造提升9288亩;森林抚育42216亩;封山育林18921亩。
        全年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桃溪水库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达标率100%。全年主要流域国控断面玉源溪张垱水质均值符合Ⅰ类标准,古田溪宝湖、敖江双口渡水质均值符合Ⅱ类标准,闽江雄江水质符合Ⅲ类标准。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均为十二类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人,受伤2人,死亡人数较去年减少1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4人,下降54.1%。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重点项目投资数据来自县发改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公路运输、水运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县邮政部门;互联网业务收入、电话用户、电信业务收入等数据来自移动、电信、联通等部门;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县文旅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县人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广电局、融媒体中心、广电网络公司;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低保数据来自民政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