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10|回复: 0

[湖北] 2022年黄冈市黄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58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2-5-23 15: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黄冈市黄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20日在黄冈市黄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 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极不容易,千年梦想与百年目标交汇,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五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决打好打赢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深入推进“三大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

    五年励精图治,综合实力大跨越。2021年,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比2016年增长4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 8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比2016年增长3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6亿元,比2016年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92亿元,比2016年增长24.1%,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上的良好势头。三次产业占比由2016年的7.3:44.7:48.0调整为“十三五”末的6.5:35.3:58.2。金融存贷比由2016年的58.4%提升到72.9%,存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新增市场主体26980户。黄商集团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销售规模位居全省商贸零售业第4。16个社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100万元,3个街道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市20强。五年光彩蝶变,城乡魅力大提升。全区城镇化率达80.5%。实施490个老旧小区集中连片改造、30个棚改项目,惠及20多万名基层群众。万达广场、居然之家等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相继建成。新建陶巴一级公路、幸福水库环库路,实现100%乡镇通一级公路,100%县乡道和通村主干线提档升级,100%农村危桥改造清零,区域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打造了城东公路沿线生态示范带,建设了以李家寨、李家湾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鼎故革新,改革开放大突破。完成党政机构改革。组建西湖街道办事处。新增市区常住人口9万余人,是全市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医改“黄州模式”全省推广。殡葬改革惠及广大城乡居民。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启用,“一网通办”提速增效。开展“护航行动”“四进”攻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五年保持定力,生态环境大改善。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在全市率先完成“长江退捕”拆转安置任务。建立“江河湖库港长”责任制,巴河国控断面水质持续达标。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较2016年增加31.64个百分点。幸福水库生态修复稳步推进。建成长江、巴河、长河、遗爱湖、白潭湖水系联通体系。水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农村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走在全国前列。五年秉承初心,民生福祉大增进。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270元、39820元,年均增长7.9%和7.2%,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全民实现参保登记。完成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成功举办区二运会、职工运动会。综合投入资金近2亿元,全面完成农村饮水主管网、村级管网和“一户一表”提升改造,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老乡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平安黄州、法治黄州建设取得新成效,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4个贫困村19337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出列,黄州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各位代表!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历程,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上,全区各级干部群众不懈奋斗、大胆创新的英雄伟绩,铭刻了浓墨重彩的黄州印记,必将载入黄州史册!特别是即将过去的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抢抓疫后重振、灾后重建等政策机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实重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恢复,为明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面对今年7月下旬疫情“三面围城”的严峻考验,我们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不惜一切代价,严格落实“快、严、准、实、统”的要求,实施以外防输入为重点的防控策略,对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黄人员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633人的专业流调队伍随时待命,科学精准开展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加强“哨卡”部位管理,黄州保卫战全面胜利。全域实施疫苗接种“清零扫尾”行动,截至目前,市区18岁以上人员第一针、第二针接种率全市第一。高标准建成15个发热门诊,3个PCR实验室。组织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驰援红安、团风兄弟县,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黄州力量。

    二是聚焦发展推进“三大项目”建设。全区向上争取项目385个、资金27.33亿元,同比增加124个、6.7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总额超目标任务21.82个百分点。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市区58个在建项目、47个拟开工项目清单化推进,对燕矶长江大桥、黄黄高铁、一类水运口岸、顺丰生活培训中心、三台河生态治理等市区重点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累计拆房6894户,迁坟2126具,退地6732亩。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85%;新增技改项目17个,技改投资占工业项目投资比重32.8%。市区累计新签约项目36个、协议投资额205.03亿元,其中黄州区自主招商项目11个、协议投资额77.4亿元,TCL智能制造产业园、铭普光磁、宏大双氧水生产基地、华甜甜味剂等重大项目顺利落户。

    三是开拓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持续推动完善市区一体体制机制。推动黄州工业园调规扩区,为本级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狠抓市区在地统计落实,创新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市区建安一体化税收、东湖工业园所属企业税收逐步划归区级征管,打破了维持十几年的税收征管现状,增强了区域经济争强进位综合实力。市区一体体制的完善,调动了全区干部想发展、谋发展的积极性,让全区人民多年来的所盼所想,正在变成现实!

    四是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市区环卫一体化顺利推进,实现“一把扫帚扫全城”,垃圾分类全覆盖加快推进。打通涵晖北路等4条断头路。滨江公园建成开园,建设“口袋公园”18个。完成沙街文旅休闲改造和新文化馆建设。扎实推进幸福水库生态修复。完成106国道、省道阳枫线美丽公路示范创建35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58公里,新建美丽农村路182公里。“黄州好邻居”“聚星之家”等治理模式助推城乡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聚焦“黄州一篮子菜”产业布局,山东寿光、盛达绿洲等蔬菜基地加快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113家。金融机构帮扶涉农企业21家,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社区)债务化解实现清零。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乡村振兴方兴未艾。

    五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区级即办件比例达到61.9%,承诺审批时间压缩比例84.1%。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实现28家区直单位的窗口评价对象全覆盖。深入推进“千人进千企”和“护航行动”,做实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全心全意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积极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先行区创建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获得“优秀”等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残联体制改革、红十字会改革、行政村布局调整试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持续巩固。区委、区人大、区政协驻地顺利迁移新址!

    六是用心用情改善民生福祉。城镇新增就业5100人,城镇失业再就业1200人,困难人员就业852人。举办线上线下“春风行动”“重点企业进高校”等系列招聘会19场次,达成就业意向34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笔822万元,技能培训190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9个。市直7所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划转区级管理,全面启动城北、景苏、万福、东安4所学校建设。大力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全面落实各项救助补助政策,发放救助补助资金6084.91万元。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建设。全区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四化”标准。建成百姓剧场、陈潭秋故居景区纪念馆。组织第七届群众广场舞展演等建党100周年大型展庆活动7次。建成万福、南湖泵站,城乡排涝能力全面提升。“雷霆行动”深入推进,建成黄州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完成长江岸线复绿工程。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市区空气优良率达到85.5%。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加大社会面管控力度,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机关事务、公共资源交易、档案史志、保密、融媒体,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残联、侨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功劳归属大家。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黄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高质量发展要素制约明显,重大项目支撑乏力;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还有很多欠账;后疫情时代区域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区一体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直接面对,逐一破解。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加速推进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国内产业格局也在深刻调整和升级,武汉城市圈向东发展大势所趋。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充分发挥市区政治、区位和产业优势,努力在困境之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黄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了“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的新战略,区委第六次党代会绘就了“五城”发展的新蓝图。实现主城崛起是全区人民多年的期盼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是一直以来引领市区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精神旗帜。建设“五城”是区委落实“主城崛起”的具体路径和政治担当。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振奋人心。全区上下必须坚持这个目标,积极作为、永不懈怠,各项工作高位推进,从严要求。今后五年,要推动市区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更加有效,管党治党取得明显成效。到“十四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在区委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谋事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三大项目”建设,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完善市区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寻求区级发展空间,加强区级财政保障,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定和谐。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愿景催人奋进,只要我们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善作善成,务实奋进,就一定能够扛起“主城崛起”的属地责任。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换届后的第一年,也是全力推动“主城崛起”的关键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主城崛起”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五城”建设,努力实现换届后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在全区经济发展“高于全省、领跑全市”的总基调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实“三大项目”,在高质量发展上开新局。“三大项目”是黄州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要坚持“项目为王”“亩产论英雄”,持续推进“三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紧盯争资立项。围绕“十四五”规划,结合中央、省预算内投资支持的36个专项,继续谋划一批增强发展后劲、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镇功能的重大项目,重点争取陈潭秋故居景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叶路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水美乡村等项目资金,为乡村振兴争取更多项目支撑。要紧盯已上报的59个竞争性项目,加大对接力度,力争全年争取竞争性项目资金增长20%以上。

    服务项目建设。坚持重点项目包保服务、挂图作战、清单推进工作机制,服务推进旧城改造、赤壁公园改造提升、燕矶长江大桥、晨鸣二期等市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顺丰冷运中心、大别山水产批发市场等78个重点项目开工,服务鄂黄第三过江通道等15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深入推进“万企万亿”技改工程,聚焦中船、稳健、星晖、科峰等重点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全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50%以上。加快中小企业培育成长,推进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深入推进“千人进千企”行动,持续加大企业用地、融资、用工等要素保障力度,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狠抓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推进专群结合招商、产业链招商,围绕智能制造、都市农业、商贸物流、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等重点产业,加大总部企业、龙头企业招引力度。聚焦产业上下游企业,推进建链补链强链,促进支柱引领、项目集约、产业集成。坚持“亩产论英雄”,提升项目招引质效,力争全年招引重点项目20个以上、协议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

    (二)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新局。围绕做大支柱产业,突出专业招商,促进产业链形成,增强产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突出叶路洲和城东公路“一点一线”农业产业布局,立足高标准规划,整合项目整体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编制实施叶路洲水系连通和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3.5公里文昌河治理。扶持寿光农发集团、绿巨人集团等市场主体发展,支持袁家铺水果蔬菜大户向叶路洲聚集,出台特色农业产业奖补政策,打造武汉城市圈万亩蔬菜供销基地。大力建设城东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突出幸福水库和陈潭秋故居两个核心片区,沿城东公路发展田园综合体和精品民宿,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黄商集团实施内拓外延战略,加快在市内外发展直营店、加盟店,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中央大厨房,积极拓展电商、团购、餐饮配送等业务,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商店500家,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抢抓鄂州花湖机场、长江一类水运口岸建设契机,服务推进黄州唐家渡铁水联运专用线、高铁主客站和一级货运站,推动整合现有码头建设,谋划建设大别山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大别山中药材交易中心、大别山砂石建材加工集散中心、大别山大宗粮食加工集散中心、顺丰物流配套产业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黄州工业园调规扩区,谋划建设生物医药万亩产业园,主动承接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转移,促进现有原料药企业向生物医药升级,力争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促进主城崛起的支柱产业。依托火车站省级专业化工园“金字招牌”,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全国千亿级智慧、绿色、环保化工园。围绕园区现有医药企业强链、延链、补链,扶持中牧股份、凯伦科技二期加快建设,加大招引大化工项目力度,做强做大医药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谋划建设总部经济产业园,出台黄州区支持发展总部经济专项政策,以优良的总部环境搭起总部经济发展平台。加大服务现有企业力度,支持华窑、中洲、晨鸣、顾家、索菲亚、稳健、伊利、中粮等“老字号”做大做强。依托黄商、万达、居然之家等重点商贸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支持现有建筑企业发展壮大,引导黄州籍在外建筑企业总部回流发展。建设化工企业总部经济产业园,引导化工企业实现生产生活功能分区,提升服务化工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以聚焦头部企业为核心,引进制造业、电商业、物流业等企业总部落户黄州,致力抓总部促崛起。

    (三)提升城市能级,在建设高品质生活服务区上开新局。抢抓武汉城市圈同城发展机遇,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高区域治理水平,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发展。深度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产业互补配套、环境互保联治等领域项目,着力打造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重要功能区、创新成果转化区、品质生活服务区,力争在全省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服务建设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积极承接武汉“光芯屏端网”、生物制药等产业外溢,聚集一批“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州,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州,融资在武汉、投资在黄州”的产业项目。围绕武汉城市圈大通道“1小时通勤圈”,推动武汉地铁“跨江入黄”,服务推进武汉新港江北铁路、燕矶长江大桥、黄州经团风至武汉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构建黄团浠交通大环线,服务推进京九铁路阜阳至黄冈段建设,加快推进G347陶店至举水河桥段、S207黄冈化工园至南湖工业园建设,服务扬鹰岭至回龙一级公路、S409路口至巴河段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服务推进城市更新。积极谋划推进沿江片区开发,引进大型文娱项目,推进东坡赤壁景区改造升级,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立足高起点谋划,统筹考虑停车场、加装电梯、充电桩、小区绿化、文化设施建设。服务推进现有城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三台河治理三期、遗爱湖水体综合治理、城市地下管廊等重大项目建设。

    加强区域基层治理。全面推广“黄州好邻居”治理模式,将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紧密结合,全力打造最美城市小区。推进986个小区治理“四个全覆盖”,推进党员干部下沉常态化,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加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设立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站(点),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管理服务水平。加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站区、港区、镇区、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全域一体化环卫保洁。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速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建设。

    (四)加快三产融合,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巩固脱贫力度不变,用好五年政策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分类优化调整,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坚决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拓展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扶贫业态和模式,大力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等优势扶贫产业,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整合农业项目,提高实施质效,建设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试点县项目、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程、叶路洲支江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刷黑提档升级,打造3个省级试点村,推进区级51个达标村和堵城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深入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全面启动“三镇一乡”镇区提升工程。完成乡镇村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以上,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做好农作物种子培育,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大力支持村(社区)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农村“两约四会”制度,推进“五治融合”,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深化改革开放,在持续增强发展活力上开新局。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能。

    推动黄州工业园调规扩区。黄州工业园已于2009年实现满园,建设新园区、寻求新发展势在必行。我们沿106国道两侧谋划了2万亩新园区,致力发展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现代制造和总部经济,打造促进主城崛起新的增长极。推动黄州工业园现有产业升级发展,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支持骏源等重点企业产能提升。开展落户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做好园区企业低效用地、闲置土地清退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园区提质增效。

    推进重点改革。积极做好扩权赋能强县改革,确保下放事权平稳过渡、应接尽接。持续推进在地统计落实落地,积极对接东湖工业园划转区级管理。深化金融体制、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巩固提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做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清减降”专项行动,以“好差评”倒逼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加强区、乡、村“三级联通”建设,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次办好”。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营造依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护航行动”,持续开展“千人进千企”活动,抓好正面典型推介和反面典型查处,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实现在黄州没有难办的事。

    (六)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开新局。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日子更殷实。

    加强民生保障。进一步搞好就业服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人。全面建成城北、景苏、万福、东安4所中小学校、陶店乡幼儿园等5所公益普惠幼儿园,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和课外培训机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高龄补贴、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强化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加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力度,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医保服务体系,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做好残疾人康复中心运营管理。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和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村文化广场、村史馆建设,讲好“黄州故事”。

    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物治理,推进秸秆禁烧,确保市区优良天气指数只增不减。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持续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压实“江河湖库港长”责任制,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叶路洲支江、巴河口和长河系统治理,健全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联防机制,确保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快长江李家洲、汪家墩崩岸治理。持续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处置,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筑牢安全屏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水平,持续抓好疫苗接种,坚决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八五”普法,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抓好禁毒综合整治和反诈骗工作,建立“三查四警五调”信访矛盾共治机制。扎实做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持续加强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公共检测能力。压实安全生产“三必须”责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全面深化平安黄州、法治黄州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为先、实干为要、人民为重,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倾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忠诚政府。坚决做到忠于党,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在区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建设有为政府。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围绕主城崛起目标,聚焦“三大项目”建设,解决民生实事,开创一流工作业绩。建设务实政府。坚持“从一抓起”的工作方法,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带头抓落实,带领抓落实,带动抓落实。建立健全“一盘棋”的调度协调机制、“一链条”的责任落实机制、“一把尺”的督办考核机制,保持政治定力,创新思维抓落实。建设法治政府。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政府事务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织密“笼子”、扎紧“篱笆”,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作风为发展作保障。

    各位代表,为了回应群众关切,促进工作落实,本届政府谋划了7件民生实事,请大家支持关注。一是创建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全面提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市场主体,发展都市农业。二是推进陈潭秋故居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扩大公园规模,丰富革命文化内涵,提高建设标准,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三是打造城东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突出陈潭秋故居和幸福水库两个片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条件,建设美丽乡村。四是建成城北、景苏、万福和东安四所义务教育学校。五是全面总结推广“黄州好邻居”工作法和建设规范,促进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提高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六是实施水美乡村建设,进一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全域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七是全额保障全区在编非全额财政供给人员工资。保障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同等水平。

    各位代表,主城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黄州区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机遇和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切实扛起主城崛起的历史重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