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8|回复: 0

[云南] 2022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 08:4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77

    主题

    48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824
    发表于 2024-1-23 1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23 16:08 编辑

    2022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58237万元,按2020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下同)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2468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1931万元,增长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3838万元,增长0.8%。三次产业结构为26.2:26.9:46.9,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3、0.7、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9%、27.8%、17.3%。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839元,比上年增长2.3%。

    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56685万元,增长3.0%,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65.6%,比2021年上升0.6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4%。

    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717614万元,增长2.2%,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49.2%,比2021年上升0.1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7%。

    二、农业

    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645742万元,增长5.8%(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3350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882万元,增长8.4%。从构成看:农业产值553709万元,增长5.3%;林业产值15490万元,增长13.5%;牧业产值64660万元,增长7.7%;渔业产值3344万元,增长6.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8539万元,增长8.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6686.6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4304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8.42%,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202382.6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1.58%,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

    特色生物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芦荟鲜叶产量28922吨、增长0.9%,实现农业产值2348.46万元、增长37.0%,实现工业产值29968.34万元、增长20.2%;茉莉花鲜花交易量达2903.12吨、下降27.55%,实现产值9918万元、下降14.8%;种植花卉7920亩,实现花卉产值38671万元、增长0.6%。

    2022年,全县完成营造林面积1.09万亩,义务植树45万株;森林覆盖率66.67%;林木绿化率66.63%,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23757.087公顷。

    2022年,全县共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2个。全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规模户70户,其中:500头以上的13户,1000头以上的10户。饲养肉牛20头以上的规模户174户,其中:100头以上的2户。饲养羊50只以上的规模户132户,其中:年出栏50只以上的规模户17户,年出栏100只以上的7户。年出栏肉鸡1000只以上的规模户12户,其中:1万只以上的7户。年出栏水禽500只以上的规模户5户。

    2022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3861亩(含稻田养殖面积),其中:池坝塘2264亩,水库1397亩,稻田102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2186吨,增长8%。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95000亩,水利化程度达60.54%。全县年末实有水库4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45座,水库总库容11086.38万立方米;小坝塘170座,总库容291.283万立方米。全年完成供水量10231.26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8349.9452万立方米;工业供水104.1803万立方米;城镇生活供水853.0771万立方米;农村生活供水376.5611万立方米。

    2022年,全县化肥施用量(折纯)9343.39吨,比上年减少281.59吨,下降2.9%;农药使用量501.45吨,比上年减少8.2吨,下降1.6%;农膜使用量553.95吨,比上年减少4.62吨,下降0.8%。

    2022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4万千瓦,其中:拖拉机603台0.79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3389万元,增长16.1%;工业增加值20958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1%,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2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91840万元,增长11.6%,增加值下降2.7%。


    2022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2642万元,可比价增长1.9%,对GDP贡献率为10.2%,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有16户,其中:3级资质13户,2级资质3户。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333672万元,增长20.0%;实现合同额405489万元,增长28.4%;实现新增合同额363475万元,增长31.6%;期末从业人员7046人,增长1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9.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9.8%。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4.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6%。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4%、32.4%、62.2%。商品房销售面积12.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463万元,下降5.2%。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1724万元,下降5.3%;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0739万元,下降5.1%。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实现366798万元,下降2.1%;餐饮收入实现135665万元,下降12.8%。从营业收入看:批发业销售额364984万元、增长11.7%;零售业销售额530964万元、增长5.7%;住宿业营业额13700万元、增长12.6%;餐饮业营业额87335万元,增长15.6%。

    2022年,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9项,有实际到位资金的项目59项,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同比增长20.18%,其中:省外国内资金同比增长10.1%。完成进出口总额5199万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5198万元,同比增长28.5%;进口1万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22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9577万元,可比价增长4.5%。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142.40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70.898公里;公路客流量8.58万人,周转量843.56万人公里,同比下降51.03%。

    2022年末,全县拥有机动车109080辆,其中:汽车25546辆,汽车中载客汽车21424辆(轿车19919辆),载货汽车4039辆,其他汽车83辆;摩托车83435辆;挂车99辆。全县机动车驾驶员91152人,其中汽车驾驶员52268人。

    全县公路营运客车拥有量139辆,拥有2641个客位,其中19座以上班线车辆83辆、出租车31辆、公交车(含新能源公交8辆)25辆;全县营运线路34条,公交车线路5条、县内班线线路13条、县际班线线路5条、市际班线线路11条。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137.77万元,实现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511.02万元;完成快递企业业务总量239.56万件,实现快递企业业务收入1679.76万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347户,移动电话用户172646户,互联网用户228501户,其中宽带网用户55855户。国内外函件1.39万件,订销报纸累计85.84万份,订销杂志累计5.67万份。

    七、财税和金融

    2022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8656万元,增长4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30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下降8.6%,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56.6%。地方财政支出246348万元,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012万元,下降17.3%。

    各项税费收入124318万元,增长37.4%,其中:税收收入-6309万元,下降116.0%。

    2022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874万元,可比价增长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38256万元,增长6.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02715万元,增长11.9%。各项贷款余额665178万元,增长1.6%。存贷比90.1%,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


              八、人事、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2年,全县在人事部门登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68人(其中非公企业20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其中非公企业1人),副高级职称1155人(其中非公企业12人),中级职称1349人(其中非公企业69人),初级职称1791人(其中非公企业78人),在岗未评定职称的专业人员446人(其中非公企业47人)。

    2022年有效发明专利16件,专利授权3件,科技项目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立项支持,争取项目资金196.45万元,其中:省级164.45万元、市级32.16万元。

    2022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73所(不含幼儿园)。高中毕业报考人数990人,参加高考959人(缺考31人),上线率99.64%;录取人数906人,其中:本科211人,专科695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99.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学前3年儿童入园率91.09%,小学毛入学率105.23%,小学辍学率0%,初中毛入学率115.79%,初中辍学率0%。

    2022年全县共投入“三免一补”资金2920.16万元,30356人次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13416人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事务中心10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省级项目8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市级项目25个,县级项目59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9处,县级1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9人,市级31人,县105人。全年县群众文化工作队下乡共演出32场次,临时性演出6场次,线下观众1.645万余人,线上观众39.62万人,总观众达41.265万余人次。县文化馆共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8场次,观众达2.3万余人次;县图书馆共开展各类读书活动30场次,读者达35000余人次;全县10个乡镇(街道)文化事务中心共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56场次,观众达59580万余人次。

    2022年1-12月,全县7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共放映故事片684场,科教片246场,广告片134场,全年观看人数达36780人次。

    县图书馆藏书4.1万册、订购期刊194种、报纸12种。县档案馆馆藏档案合计185196.2卷。

    2022年末,全县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本地节目覆盖率达75.5%。县级媒体全年共播出或发布新闻8759条(其中,元江电视台1644条,元江人民广播电台1366,热情元江微信公众号2920条、视频号977条、抖音号1247条、快手号605条)。在市级媒体播出或发布970条(其中,玉溪电视台650条,玉溪日报320条)。在省级媒体播出或发布1636条(其中,云南电视台210条,新华社云南频道19条,云南日报13条、云南日报.云南号抖音平台5条、云南日报.云南号-热情元江1296条、云南网91条,开屏网2条)。在中央级媒体播出或发布40条(其中,中央电视台12条,新华社总频道16条,人民日报2条,中国网5条,中新网4条、中国农网1条)。在学习强国发布151条(其中,国家级平台4条,省级平台36条)。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9部,精品短视频56部,MV4部,播出《法治元江》专栏节目12期。

    2022年末,全县实有住宿设施161家,其中:星级旅游饭店1家。共有床位6844张,其中:星级旅游饭店床位163张。实有乡村旅游星级接待单位14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1家。共有A级景区3家,旅行社1家,旅行社网点1家。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53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364.829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35.86亿元。

    2022年末,全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达44789人,年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351例,累计落实各种节育措施人数35847人,“三术率”达67.63%,比上年下降1.93个百分点。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6.86%,比上年上升1.29个百分点。

    2022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含私立)122个,职工179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04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2人。全年门诊诊疗病人136.67万人次,入院人数3.47万人,病床使用率77.52%;传染病发病率150.25/10万。

    2022年全县共举办各类运动会31次,参赛运动员9396人次,向上级输送体育后备人才5人。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数的39.86%。元江籍运动员全年共获奖牌39枚,其中:国际级比赛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3枚;国家级比赛金牌2枚、银牌2枚;省级比赛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8枚。李丽获得国际运动健将荣誉称号。

    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2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道路长度50.12公里,道路面积152.6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12.67公顷,覆盖率41.70%,公园绿地面积77.4公顷。

    2022年,全县不断强化污染减排、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执法工作。全年现场监察418家次,共出动监察执法人员1383人次,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件(立案),其中:已作出行政决定18份,其中免于行政处罚决定书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13份,共处罚款118.1695万元,另2件立案的环境违法行为正在按行政处罚程序办理中。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6家,向105家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21件,处理率100%,办结率100%。

    2022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起、死亡9人,其中:建筑施工行业事故2起,死亡2人;农、林、牧、渔行业领域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运输行业事故4起,死亡4人;非煤矿山行业领域事故1起,死亡1人。

    十一、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

    2022年投入中央省市县财政衔接资金5281.5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 3815万元,省级资金 1375万元,市级资金91.52万元。从实施项目看:实施产业项目 19个,投资3199万元。脱贫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2个,其中: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项目20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个;发放帮扶小额信贷836.9万元。向33个脱贫村选派99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调整120个市县单位对全县81个行政村做到定点帮扶全覆盖。截止2022年末,全县脱贫人口6309户240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22年,投入60万元为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免费为40名残疾人装配40例假肢,投入39.66万元对42名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免费为108名听力障碍残疾人免费验配助听器。

    2022年末,全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1080人(含出国参战民兵民工129人),全年发放抚恤定期生活补助金248.58万元(含出国参战民兵民工定期生活补助51.1万元);义务兵家庭共123户,全年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65.34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21户506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300.50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442户5963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502.38万元;全县共有“特困供养”对象371人,其中:集中供养的65人。共有运营公办敬老院7家,核定床位296张,实有床位296张,工作人员16人。

    2022年末,全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9591人,其中:企业参保21315人(缴费阶段参保15566人,离退休5749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8276人(缴费阶段参保5594人,离退休2682人)。实际征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601.50万元,征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9528.65万元;支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181.83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6736.8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400人,参保率100.35%,实际收缴养老保险基金2584.56万元,政府补贴550万元,实际支付养老金4282.1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637人,其中:在职人员13233人,退休人员7404人,全年实际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10905.01万元(含生育保险703.24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146.55万元(含生育待遇支付442.46万元)。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79712人,居民保费收入6119.96万元,全年享受待遇93.92万人次,基金支出8807.28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企业职工20272人,其中:农民工10869人,全年收缴保险基金385.27万元,支付1013.1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10132人,全年实际收缴失业保险费466.7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520.04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215.32万元、失业补助金67.71万元、代缴医疗保险费61.96万元、职业技能提升补贴31.85万元、稳岗补贴141.67万元、失业保险临时价格补贴1.53万元。

    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09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2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87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2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85%。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67836户,户籍总人口21140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4305人,占总人口的82.4%。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108844人,女性人口102564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6.1(以女性为100)。

    根据玉溪市统计局反馈,元江县2022年共有常住人口19.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39%,较2021年提高0.93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10.2万人,女性9.38万人;按年龄结构分:0-15岁的3.35万人(其中:0-14岁的3.09万人),16-59岁的13.17万人,60岁及以上的3.06万人(65岁及以上的2.36万人)。

    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看:元江县2022年的出生率为7.58‰,死亡率为8.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4‰。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69元,增长4.2%。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60元,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70元,增长6.2%。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09元,增长1.7%。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07元,下降4.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51元,增长7.7%。


    十三、气候环境与行政区划

    2022年元江县平均气温24.1摄氏度,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0.1摄氏度(7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8.6摄氏度(2月22日),年降雨量930.6毫米,年日照时数2574.9小时。

    全县共辖5个乡、2个镇、3个街道,81个村(居)委会,其中:53个村民委员会、2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81个村(居)民小组,其中:493个村民小组、288个居民小组,697个自然村。

    注:

    1.本公报资料来源,除主要经济指标来自元江县统计局外,其他数据均由各部门提供。

    2.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2018-2019年生产总值总量数据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数据,2022年为快报数据。

    4.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据,最终数据以《2022年元江县统计年鉴》为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