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23|回复: 0

[陕西] 2022年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 08:4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77

    主题

    48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824
    发表于 2024-1-12 09: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15 11:25 编辑

    2022年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22年,全县上下紧扣“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县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汉阴县生产总值为119.5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01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3.73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82亿元,同比增长4.9%。三次产业比为16.7:45:38.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187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6.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3.9%,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加快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二是民营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大规模、高科技的骨干民营企业,难以对县域经济形成有效支撑。三是产业层级依然不高,产业链条短,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仍待提升。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4.47亿元,同比增长3.6%(可比价,下同)。农业增加值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3.6%。
      种植业产值达到20.63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74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面积7.71万亩,秋粮面积27.03万亩。粮食总产量为9.2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66万吨,秋粮产量7.62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5.86万亩,产量2.6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6%和下降2.2%。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4.11万亩,产量22.2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8%和4.7%。其中:食用菌产量为0.42万吨;莲藕播种面积为1.47万亩,产量为4.01万吨。
      林业产值为1.55亿元,同比增长6.5%。全年育种育苗面积0.18万亩,下降40%。木材采运量为1.31万立方米,增长0.8%。零星植树65.1万株,增长0.2%。造林面积3万亩,下降47.8%。林产品产量3.97万吨,增长0.5%。
      牧业产值为9.81亿元,同比增长4.7%。生猪出栏25.72万头,增长3.5%;生猪存栏16.26万头,增长2.2%。牛出栏1.12万头,增长2.2%;牛存栏2.44万头,增长0.4%。羊出栏3.52万只,下降0.1%;羊存栏3.70万只,下降1.5%。活家禽出栏109.91万只,增长3.8%;家禽存栏92.29万只,增长0.1%。肉类产量2.49万吨,增长2.3%;禽蛋产量0.72万吨,下降1.7%。
      渔业产值为0.90亿元,同比增长3.6%。全年水产品产量0.67万吨,同比增长7.3%。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1.59亿元,同比增长6.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12月末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增加值增长8.1%。
      全县涉及的17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速超过15%。其中,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42.7%、33.1%、27.9%、20.7%、18.5%、17.8%。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16.1%。县内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6亿元,安装工程产值1.6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达到5.5亿元。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9%。
      全年民间投资下降11.0%,占比42.9%。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7.4%,占比3.1%,工业投资增长2.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9.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9%。
      五.交通和邮电
      2022年末公路总里程 2700.64公里,公路桥梁 404座,公路密度197.8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路35.85公里,国道二级路73.36公里,省道130.78公里,县道166.53公里,乡道258.46公里,村道2035.66公里。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9.7%。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2.1%,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8.0%,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9%。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4.8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9.59万户。
      六.商贸
      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4户,12月末在库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6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79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1.41亿元,同比增长13.7%。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6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亿元。税收占比为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5亿元。民生支出23.59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85.8%。全年税务系统组织税费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税收收入2.35亿元(含中省市县级),同比增长3.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返还后)。
      年末汉阴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48亿元,同比增长12.2%,较年初增加18.02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达139.09 亿元,同比增长 17.4%。各项贷款余额85.02亿元,同比增长14.9%,较年初增加11 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达44.43 亿元,同比增长7.1 %。
    八.教育
      学前教育。全县有幼儿园47所,教育部门办27所,民办20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4所);共有287个教学班(其中大班106个,中班94个,小班87个);在园人数为8040人(其中女3902人);学前教育教职工976人,专任教师492人,保育员265人。幼儿园占地面积170922.21平方米,园舍面积94132.05平方米。
      义务教育。全县有小学学校41所,教学点8个,教学班547个(其中56人以上大班4个)。全县小学校内外适龄人口数(6至11周岁)为20269人,在校学龄人口数为20269人,小学入学率为100%。全县小学在校生20444人,巩固率100%;全县小学毕业生3725人,一年级招生3018人。教职工1437人,其中专任教师1334人;全县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61401.5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0222.32平方米。全县初级中学10所(其中民办九年制学校1所),初中有教学班228个。初中校内外适龄人口数(12至14周岁)为10363人,在校学龄人口数为10363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11036人;初中寄宿生8307人;初中一年级招生38598人。初中毕业生总计3477人。初中教职工877人,专任教师832人;初中学校占地面积29235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3184.97平方米。
      高中教育。全县有高级中学3所(其中民办1所),高中教学班128个。高中在校生6252人;高中毕业生2065人,高中一年级招生2093人。高中教职工489人,专任教师480人。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6066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3326.7平方米。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高中1所,职业高中一年级招生424人,职业高中现有在校生1799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09人,专任教师100人。
      特殊教育。全县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6个,全县共有特殊教育学生158人,其中小学随班就读24人,初中随班就读12人,特殊学校学生122人(其中:送教上门学生43人)。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27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1人,专任教师11人。
      九.卫生
      全县卫生机构总数201个,开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21个,其中:1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4个,10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17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总数为1816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数76张(按常住人口23.79万计)。全县卫生人员总数224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9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80人。全县村(社区)生室15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12%,从业乡村医生142人。
      全县医疗业务收入39066.9万元。其中:县级业务收入32669.1万元,占83.6%。镇级业务收入6397.8万元(包括卫生院业务收入4933.6万元,村卫生室业务收入1096.5万元,诊所业务收入367.7万元),占16.4%。
      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1106452人次,其中:门诊1048253人次,急诊58199人次。县级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567184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50.7%。其中:门诊514530人次,急诊50250人次;镇(中心)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为249651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2.3%,其中:门诊231678人次,急诊7949人次;村(社区)卫生室总诊疗人次数为266512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3.8%,医务室、诊所总诊疗人次数为35533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3.2%。
      全县免疫规划疫苗12种,完成接种43257针次(其中:基础免疫32108针次,加强免疫11149针次),接种率95%以上;Ⅱ类疫苗14种,共计29425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率99.82%,及时率96.31%;卡介苗接种率99.87%;脊灰疫苗接种率99.94%,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88%;白破疫苗接种率99.94%;含麻疹成分疫苗首剂接种率99.89%,麻腮风疫苗接种率99.89%;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88%;A+C流脑疫苗接种率99.92%;乙脑疫苗接种率99.9%;甲肝疫苗接种100%。
      2022年,全县0-6岁儿童为18429人,保健覆盖人数为17980人,产妇1642人,孕产妇系统管理1627人,管理率98.3%。全县新生儿疾病筛查1653例,筛查率99.87%,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1653例,筛查率99.87%,产后访视率98.61%,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死亡率1.2‰,全县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79万人,比上年减少0.07万人。出生率7.45‰,死亡率8.17‰,自然增长率-0.72‰。城镇化率46.53%。
      年末公安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02806户,户籍人口为310054人,其中:女性143202人,男性166852人。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22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6元,比上年增加1252元,增长6.7%。其中:工资性收入8449元,增长5.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2.2%;经营净收入3525 元,增长7.3 %,占17.6 %;财产净收入1007元,增长6.1%,占5.0%;转移净收入7025元,增长7.4%,占35.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5元,比上年增加1526元,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12670元,增长4.4%;经营净收入4943元,增长8.5%;财产净收入2881元,增长4.0%;转移净收入11041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00元,比上年增加970元,增长5.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8元,比上年增加884元,增长7.1%。其中:工资性收入5887元,增长6.3%;经营净收入2609元,增长5.7%;财产净收入92元,增长6.5%;转移净收入466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60元,比上年增加730元,增长6.9 %。
      城乡居民收入比2.38∶1.比上年缩小0.0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1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37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0人,登记失业人员实有人数3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6%。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2万人。
      全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503人(含机关事业和企业),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9588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7278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9503人,参加工伤保险13159人。
    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986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268796人。
      全年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4个,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9个,共有床位2101张,收养1480人。年末纳入城镇低保592户1001人,人均月保障标准最高610元,最低110元,平均575元;纳入农村低保6879户13765人,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最低1680元,平均4485.46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五保)3857人,其中集中供养1179人。全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5546人次。
      注:1.生产总值按地域计算。
      2.生产总值及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减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