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0|回复: 0

[广西] 2022年兴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2:54
  • 签到天数: 74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61
    发表于 2024-1-4 11: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兴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兴业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克难前行,恢复态势总体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2.7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22亿元,增长4.1%,对GDP贡献率为46.6%;第二产业增加值64.96亿元,增长2.9%,对GDP贡献率为35.0%;第三产业增加值79.53亿元,增长1.1%,对GDP贡献率为18.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737元,比上年增长2.4%。

    图1  兴业县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总户籍数21.52万户,总户籍人口75.3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0.94万人,女性人口34.37万人;城镇人口18.68万人;出生人数0.49万人,死亡人口0.41万人。年末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4.4%,女性占45.6%;18岁以下人口占22.5%,18-59岁人口占60.8%,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7 %。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1.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64万人,城镇化率38.48%。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5.59亿元,增长4.2%,其中税收收入2.74亿元,下降2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27亿元,下降6.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206.11亿元,同比增长9.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28.66亿元,同比增长5.6%。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137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   31053公顷,同比增长0.2%;玉米种植面积2903公顷,下降0.2%;甘蔗种植面积 743.75公顷,下降13.0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2724.58公顷,增长 5.6%;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8978.08公顷,同比增长5.1 %。全年粮食产量 21.55万吨,同比增长 0.7%。其中,稻谷产量 19.72万吨,同比增长 0.7%;玉米产量 1.31万吨,同比增长 2.7%。

    图2  兴业县2018—2022年粮食产量


    全年全县甘蔗产量6.93万吨,同比下降7.0%;油料产量 0.85万吨,同比增长5.5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23万吨,同比增长2.7%;园林水果产量9.15万吨,同比增长9.4%。

    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1.91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猪肉产量7.01万吨,增长10.5%;禽肉产量14.77万吨,下降2.9%。全年水产品产量0.84万吨,同比增长2.8%。全年出栏家禽10366.44万羽,同比下降3.7%;出栏肉猪88.10万头,同比增长6.6%。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0.84万吨,比上年增长2.8%。

    全年全县木材产量39.4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8%,重工业增长0.1 %。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6.6 %,制造业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6 %。

    表1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部分行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
    比上年增长±%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7
    食品制造业
    -36.4
    纺织业
    -26.9
    纺织服装、服饰业
    -0.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3.5
    造纸和纸制品业
    4.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6.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4.8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6.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3
      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
    11.5
    汽车制造业
    -2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4.6
      电力生产
    -14.6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4.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12亿元,比上年下降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48亿元,下降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2.6%;金融业增加值10.10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12.75亿元,增长1.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7.80亿元,增长2.2%。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477.18公里。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46.85亿吨公里,较上年下降6.2%。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7.66万辆。年末实有营运车辆11475辆,比上年末增长19.1%,其中,公共汽车营运20辆,较上年无增减,出租汽车37辆,下降2.6%。

    表2  2022年兴业县旅客、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次
    104.29
    -8.8
    旅客运输周转量
    万人公里
    7889.87
    -41.4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2923.37
    -7.4
    货物运输周转量
    万吨公里
    467736.32
    -6.1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1.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0.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1.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3.4%。

    图3  2018—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0.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下降1.5%,商品零售增长0.2%。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家电类增长2.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6%,汽车类下降22.2%。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117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出口3135万元,同比增长28.4%;进口1982万元,下降42.3%。进出口顺差(出口大于进口)115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有小学163所,专任教师2957人,在校学生49038人;初中18所,教师1961人,在校学生26373人;高中5所(含完全中学2所),教师1043人,在校学生1327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师31人,在校学生373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7人,在校学生45人。义务教育巩固率101.1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69%。

    全年全县专利授权量197件;拥有发明专利38个;年末产品检测实验室(指获得CMA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6个。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65个。

    九、文化、卫生和旅游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以上文化馆(站)14个。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 2.3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3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5%。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7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7个,村卫生室38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25张,其中医院1461张,乡镇卫生院1204张。卫生机构人员31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41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0人,注册护师和护士953人。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56.5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5.75亿元。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89,比上年缩小0.07个百分点。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3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6%。

    图4  2018-2022年兴业县城乡居民收入(元)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33.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9万人。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3万人。年末,全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67.18万人。

    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0.22万人。2022年农民工总量43.29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24.25万人,其中区外务工人数15.08万人,区内务工人数9.16万人。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5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7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81万人。全年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7万人,医疗救助7.07万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0.53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44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十一、资源、环境、水利、城市建设

    全年造林面积761.33公顷。森林面积89150.35公顷,森林覆盖率59.54%,活立木总蓄积量558.71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558.71万立方米。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4.7%,单位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增长2.1%。全社会用电量14.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工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增长-2.9%。

    全县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3.2万立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99.78%。城区绿地率35.25%。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3平方米。

    全年全县水资源总量11.01亿立方米。用水总量2.1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2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12.1 %;工业用水0.09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4.3%;农业用水1.7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82.9 %;生态补水0.0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0.6 %。

    农村集中供水率92.9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1%。

    注释: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除农业外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四舍五入的原因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均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及其增长速度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从201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按为可比口径。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6.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

    7.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8.2018年粮食生产数据已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2021年价格计算。

    10.常住人口指在兴业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兴业、外出兴业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对外贸易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兴业县经济贸易与科学技术局;公路里程、公路水路客货周转量、营运客车来自兴业县交通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兴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文化及广播电视数据、体育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兴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兴业县财政局;师生人数来自兴业县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兴业县卫生和健康局;低保救助服务数据来自兴业县民政局;医疗保障数据来源于兴业县医疗保障局;专利申请和产品检测来源于兴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镇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兴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森林数据来自兴业县林业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兴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兴业县水利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兴业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